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育是以交际语言教育为根本的母语教育。语文课是言语课,必须教会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对学生进行规范的听说读写训练,其中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最为重要。但是长期以来,我们的老师始终把教学重点放在传授静态的语文知识上,而严重忽略了口语能力的培养,致使许多学生“说话困难”。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非常不利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各个阶段的口语交际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真抓实干,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笔者在这里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让学生想说
人有七情六欲,其中求知欲是最可贵的。求知欲包括爱读、善问、想说等。如果学生丝毫没有想说的欲望,发言不踊跃,不管教师讲得多么精彩,都是一堂失败的课。我们在课堂上要善于创设各种情景,激发学生的说话欲。如学完了《迷人的张家界》,我就设计口语交际课《小小导游员》,先用语言描述情景:“我们祖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之多不胜枚举,有风光秀丽的桂林山水,有巍峨峻拔的黄山奇石,还有雄伟壮丽的万里长城和金壁辉煌的故宫……今天哪位同学来当一回导游,先说张家界的美丽自然风光,再介绍你知道的名胜古迹。说得好就评为最佳导游,还有奖品呢。”学生听了都很兴奋,纷纷举起小手。争先恐后发言。此外我还把一些课文亲自改编成小话剧,让学生分组演出,评出表演奖。我还通过创设“实物演示”、“图画再现”、“音乐渲染”等情景,激发了学生的说话欲,都想先说为快。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行为是由动机引起的,只有内在的动机才能产生积极的学习活动。“要我说”是外在动机的表现,而“我想说”则是内在动机的反映。实践证明,只要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他们就会产生强烈的说话欲望。
二、让学生敢说
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勇敢精神。我们看到,许多孩子在生活中似乎都敢说话,可是让他们当着老师和同学的面说话就畏畏缩缩,总是因为太紧张把话说得结结巴巴。学生不敢当众说话,除了胆怯外还缺乏自信,怕说不好被人嘲笑。这是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障碍。针对这种情况,我采取开放式的教学方法,以学生的讨论质疑代替老师的串讲,鼓励学生大胆发言。不要有任何顾虑,如果不习惯站着说,可以坐着说。不管说得怎么样,我都给勇气分,并将其作为评“三好学生”的一个依据。为了训练学生说话的胆量,我还经常对他们讲一些著名的演讲家是怎样战胜胆怯走向成功的实例。有一次,我教《新型玻璃》时,要学生以推销员的身份说说各种玻璃的不同特点,一个非常胆小从不敢发言的学生上讲台,他开始紧张得半天开不了口,我鼓励他不要怕,只要敢说,不管说得好不好,都给勇气分。结果他说得很有条理,我要同学为他鼓掌。从此这位学生上课也敢举手了。可见想说只是前提,敢说才是关键。只要学生提高了胆量,说话就成功了一半。
三、讓学生能说
就是要提高说话的质量。在课堂上指导学生说话是一种有目的的能力训练,它不同于生活中随心所欲的说话,而是具有一定的逻辑性。是学生的积极思维的结果。学生敢说了,还要继续引导学生能说。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话,鼓励学生把话说得清楚明白,而且还能说出自己的见解。我首先在语文教学中抓住重点难点对学生启迪后让他们发言,发表与众不同的看法,培养思辩能力。其次是在口语交际课上精心设计专题训练,如“推销你自己”、“购物讲价”等,有时我还设计“焦点问题辩论会”,针对社会上学校里的一些人们关注的问题让学生辩论。有一次,我指导学生《说大海》,很多学生都能用学过的知识说出大海的美丽、广阔和富饶。在《说春天》的口语交际课上,学生能用学过的词语和诗文赞美春天,也有学生则从相反的观点说春天美中不足的地方,如春天雨水多,东西容易发霉,春天忽冷忽热容易使人得病等。再如有次我让学生说《蔬菜的营养》,学生分别从蔬菜都有哪些营养成分,多吃蔬菜有什么好处,偏食会带来什么危害等几个方面来说,我扮演主持人及时点拨,效果很好。
四、让学生会说
让学生会说话是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就是学生离开教师的指导,能在不同的场合积极主动表达内心想说的话,和别人和谐地交流,提高社交能力。会说就说明学生确实掌握了说话的方法,要说得流利,有条理,还要自己创造性地说。此外,说话的语气应有变化,抑扬顿挫,能吸引听众。还能以姿势助说话等。为了让学生从能说到会说,我在语文实践课中设计了一些“即兴演讲”和“口头作文”等活动。因为这是思想上毫无准备的说话,又没有充足的时间酝酿,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和思维创造能力是难以胜任的。开始的时候学生确实说得不够理想,如在说的过程中思维不连贯,停顿太多。有的还缺乏条理。但是经过我不断地引导训练,学生渐渐地变得能说会道了。如有一次我在班上开展口头作文竞赛,题目是《难忘的小学生活》,给学生10分钟打腹稿的时间,结果班上很多学生都说得很好。如果用录音整理下来,就是一篇文从字顺结构完整的作文。可见能说是过渡,会说才是目的。当学生会说了,我们的语文教学才算成功。 让学生想说、敢说、能说、会说应该贯穿在语文教学的始终。从低年级抓起,其间不能脱节,使之形成良性循环。现在《语文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作为重要的一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要积极实践,使学生在听说读写能力都得到全面发展,认真落实素质教育。
一、让学生想说
人有七情六欲,其中求知欲是最可贵的。求知欲包括爱读、善问、想说等。如果学生丝毫没有想说的欲望,发言不踊跃,不管教师讲得多么精彩,都是一堂失败的课。我们在课堂上要善于创设各种情景,激发学生的说话欲。如学完了《迷人的张家界》,我就设计口语交际课《小小导游员》,先用语言描述情景:“我们祖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之多不胜枚举,有风光秀丽的桂林山水,有巍峨峻拔的黄山奇石,还有雄伟壮丽的万里长城和金壁辉煌的故宫……今天哪位同学来当一回导游,先说张家界的美丽自然风光,再介绍你知道的名胜古迹。说得好就评为最佳导游,还有奖品呢。”学生听了都很兴奋,纷纷举起小手。争先恐后发言。此外我还把一些课文亲自改编成小话剧,让学生分组演出,评出表演奖。我还通过创设“实物演示”、“图画再现”、“音乐渲染”等情景,激发了学生的说话欲,都想先说为快。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行为是由动机引起的,只有内在的动机才能产生积极的学习活动。“要我说”是外在动机的表现,而“我想说”则是内在动机的反映。实践证明,只要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他们就会产生强烈的说话欲望。
二、让学生敢说
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勇敢精神。我们看到,许多孩子在生活中似乎都敢说话,可是让他们当着老师和同学的面说话就畏畏缩缩,总是因为太紧张把话说得结结巴巴。学生不敢当众说话,除了胆怯外还缺乏自信,怕说不好被人嘲笑。这是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障碍。针对这种情况,我采取开放式的教学方法,以学生的讨论质疑代替老师的串讲,鼓励学生大胆发言。不要有任何顾虑,如果不习惯站着说,可以坐着说。不管说得怎么样,我都给勇气分,并将其作为评“三好学生”的一个依据。为了训练学生说话的胆量,我还经常对他们讲一些著名的演讲家是怎样战胜胆怯走向成功的实例。有一次,我教《新型玻璃》时,要学生以推销员的身份说说各种玻璃的不同特点,一个非常胆小从不敢发言的学生上讲台,他开始紧张得半天开不了口,我鼓励他不要怕,只要敢说,不管说得好不好,都给勇气分。结果他说得很有条理,我要同学为他鼓掌。从此这位学生上课也敢举手了。可见想说只是前提,敢说才是关键。只要学生提高了胆量,说话就成功了一半。
三、讓学生能说
就是要提高说话的质量。在课堂上指导学生说话是一种有目的的能力训练,它不同于生活中随心所欲的说话,而是具有一定的逻辑性。是学生的积极思维的结果。学生敢说了,还要继续引导学生能说。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话,鼓励学生把话说得清楚明白,而且还能说出自己的见解。我首先在语文教学中抓住重点难点对学生启迪后让他们发言,发表与众不同的看法,培养思辩能力。其次是在口语交际课上精心设计专题训练,如“推销你自己”、“购物讲价”等,有时我还设计“焦点问题辩论会”,针对社会上学校里的一些人们关注的问题让学生辩论。有一次,我指导学生《说大海》,很多学生都能用学过的知识说出大海的美丽、广阔和富饶。在《说春天》的口语交际课上,学生能用学过的词语和诗文赞美春天,也有学生则从相反的观点说春天美中不足的地方,如春天雨水多,东西容易发霉,春天忽冷忽热容易使人得病等。再如有次我让学生说《蔬菜的营养》,学生分别从蔬菜都有哪些营养成分,多吃蔬菜有什么好处,偏食会带来什么危害等几个方面来说,我扮演主持人及时点拨,效果很好。
四、让学生会说
让学生会说话是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就是学生离开教师的指导,能在不同的场合积极主动表达内心想说的话,和别人和谐地交流,提高社交能力。会说就说明学生确实掌握了说话的方法,要说得流利,有条理,还要自己创造性地说。此外,说话的语气应有变化,抑扬顿挫,能吸引听众。还能以姿势助说话等。为了让学生从能说到会说,我在语文实践课中设计了一些“即兴演讲”和“口头作文”等活动。因为这是思想上毫无准备的说话,又没有充足的时间酝酿,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和思维创造能力是难以胜任的。开始的时候学生确实说得不够理想,如在说的过程中思维不连贯,停顿太多。有的还缺乏条理。但是经过我不断地引导训练,学生渐渐地变得能说会道了。如有一次我在班上开展口头作文竞赛,题目是《难忘的小学生活》,给学生10分钟打腹稿的时间,结果班上很多学生都说得很好。如果用录音整理下来,就是一篇文从字顺结构完整的作文。可见能说是过渡,会说才是目的。当学生会说了,我们的语文教学才算成功。 让学生想说、敢说、能说、会说应该贯穿在语文教学的始终。从低年级抓起,其间不能脱节,使之形成良性循环。现在《语文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作为重要的一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要积极实践,使学生在听说读写能力都得到全面发展,认真落实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