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为21世纪培养合格的人才。21世纪是科技高度发达的世纪,是世界竞争愈加激烈的世纪。在21世纪我国能否立足于先进国家之林,关键是人才的竞争,人才培养的关键是转变课堂教学观念,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当前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在教育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其实就是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它突出了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强调要为每个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健全的人格、创新的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以下三方面值得思考。
一、坚持“以学生为本”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教学关系表现为: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我留,你做。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只能跟着教师学,教师教多少,学生学多少;教控制学,学生无条件地服从教师;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难以调动起来,严重地束缚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而在“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中,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主宰者和知识的占有者与传授者,而是课堂的设计者、参与者、引导者;学生也不再是顺从的接受者和盛放知识的空白容器,而是課堂上积极主动的活动者、参与者和探究者。师生双方共同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想、经验和知识,从而达到了共识、共享、共进,实现了教学相长的原则。
那么,什么是“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呢?所谓“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就是相信和依靠学生,以全体学生的发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为学生的学而进行的课堂教学。“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主要有三个基本点:从价值观上,一切为了学生;从伦理观上,高度尊重学生;从行为观上,全面依靠学生。要在课堂的活动中给学生比较充分的感受和体验的机会,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体和主人。可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是素质教育本质的具体体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知识的获得、提取和迁移都必须通过学生的自身活动才能得以实现。因此,坚持“以学生为本”应该成为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二、“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是尊重、民主和发展的新型关系
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教学所重视的几乎都是“以教师为主导”、“以本为本,以纲为纲”,忽视了学生这一学习的主体,在课程实施方面,存在着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问题。在课堂上,教师经常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要学生按教师的意志办事,学生的主观意志服从于教者的意志。结果,由于教师的“教”占据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无法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学习实践活动的时间,使学生成了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常常是陌生紧张的关系。
在“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集多种角色于一身,为学生讲解知识时,是一个帮助者和资源者,能及时促进学生高效地学习;在学生进行练习时,又是一个把关者;在学生进行小组任务型活动时,教师是一位指导者;当学生上台展示任务时,教师又是一位好观众。让学生自己动手、动口、动脑、动情,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创造者。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心中有学生,以学生为中心”。他体现了人与人的心灵沟通,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以发挥,建立起尊重、民主和发展的新型师生关系,增强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使教学过程有滋有味,充满教与学的活力。
三、“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指导课堂教学,教师要身体力行
传统的“单向式”课堂教学中,重视的是教师教什么、如何教的问题。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考虑教法多,研究学法少,更不研究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如何交流、如何互动、如何共同提高,完全是“以教师为中心”,背离了“一切为了学生”的根本宗旨。按照“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进行课堂教学,使教学活动真正成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过程,构成了多向式的信息交流网络。
“以学定教”,“教”服务于“学”,实现教与学的最佳组合,以教导学,以教促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主动预知材料、创设情境、探寻知识的规律,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有效的学习方略,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质疑、不迷信权威,增加体验和实践的机会,感受成功的喜悦。注意防止过于强调模仿、死记硬背、机械操练的教学倾向。教师更应不断加深自身的修养和提高,努力追求新的知识,不仅仅满足于学习掌握机械的知识和已有的经验、满足于照本宣科,要不断扩大知识面,强化自身的科研意识,做一个科研型和专家型的教师。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由衷的尊敬,获得学生的钦佩,师生间的互动就更为默契、自然。另外,由于教授对象的不同,生活经历也不同,因而每节课的需求也需要教师从实际出发,因人而异,因班而异,切忌照搬,一味模仿。
实践证明,“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中,没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固然不行,但离开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作用就会落空,教学就失去了对象。因此,用“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取代传统“注入式”课堂教学,是当前教学改革的迫切要求,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行动起来,投入这场新的教育革命,坚决用“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取代传统的课堂教学,不断地探索新路子,开创新局面,取得新成果,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身体力行的课题。
一、坚持“以学生为本”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教学关系表现为: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我留,你做。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只能跟着教师学,教师教多少,学生学多少;教控制学,学生无条件地服从教师;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难以调动起来,严重地束缚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而在“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中,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主宰者和知识的占有者与传授者,而是课堂的设计者、参与者、引导者;学生也不再是顺从的接受者和盛放知识的空白容器,而是課堂上积极主动的活动者、参与者和探究者。师生双方共同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想、经验和知识,从而达到了共识、共享、共进,实现了教学相长的原则。
那么,什么是“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呢?所谓“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就是相信和依靠学生,以全体学生的发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为学生的学而进行的课堂教学。“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主要有三个基本点:从价值观上,一切为了学生;从伦理观上,高度尊重学生;从行为观上,全面依靠学生。要在课堂的活动中给学生比较充分的感受和体验的机会,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体和主人。可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是素质教育本质的具体体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知识的获得、提取和迁移都必须通过学生的自身活动才能得以实现。因此,坚持“以学生为本”应该成为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二、“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是尊重、民主和发展的新型关系
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教学所重视的几乎都是“以教师为主导”、“以本为本,以纲为纲”,忽视了学生这一学习的主体,在课程实施方面,存在着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问题。在课堂上,教师经常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要学生按教师的意志办事,学生的主观意志服从于教者的意志。结果,由于教师的“教”占据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无法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学习实践活动的时间,使学生成了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常常是陌生紧张的关系。
在“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集多种角色于一身,为学生讲解知识时,是一个帮助者和资源者,能及时促进学生高效地学习;在学生进行练习时,又是一个把关者;在学生进行小组任务型活动时,教师是一位指导者;当学生上台展示任务时,教师又是一位好观众。让学生自己动手、动口、动脑、动情,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创造者。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心中有学生,以学生为中心”。他体现了人与人的心灵沟通,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以发挥,建立起尊重、民主和发展的新型师生关系,增强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使教学过程有滋有味,充满教与学的活力。
三、“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指导课堂教学,教师要身体力行
传统的“单向式”课堂教学中,重视的是教师教什么、如何教的问题。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考虑教法多,研究学法少,更不研究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如何交流、如何互动、如何共同提高,完全是“以教师为中心”,背离了“一切为了学生”的根本宗旨。按照“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进行课堂教学,使教学活动真正成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过程,构成了多向式的信息交流网络。
“以学定教”,“教”服务于“学”,实现教与学的最佳组合,以教导学,以教促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主动预知材料、创设情境、探寻知识的规律,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有效的学习方略,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质疑、不迷信权威,增加体验和实践的机会,感受成功的喜悦。注意防止过于强调模仿、死记硬背、机械操练的教学倾向。教师更应不断加深自身的修养和提高,努力追求新的知识,不仅仅满足于学习掌握机械的知识和已有的经验、满足于照本宣科,要不断扩大知识面,强化自身的科研意识,做一个科研型和专家型的教师。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由衷的尊敬,获得学生的钦佩,师生间的互动就更为默契、自然。另外,由于教授对象的不同,生活经历也不同,因而每节课的需求也需要教师从实际出发,因人而异,因班而异,切忌照搬,一味模仿。
实践证明,“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中,没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固然不行,但离开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作用就会落空,教学就失去了对象。因此,用“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取代传统“注入式”课堂教学,是当前教学改革的迫切要求,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行动起来,投入这场新的教育革命,坚决用“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取代传统的课堂教学,不断地探索新路子,开创新局面,取得新成果,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身体力行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