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的高职院校在社会化高速进程中如雨后春笋般发展了起来,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了高专院校的积极发展,但是在高职院校口腔医学专业中,却有着很多教学方面的问题迫切的需要解决,只有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尽快的将这些教学问题解决好,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口腔科人才,才能有助于高专院校今后的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口腔专业教学改革
人们现在有一种说法是医生的职业最有钱,而口腔科医生更是收到人们的追捧,纵观现今各医学专业的高职院校中,口腔专业的学生面对的从业要求是实用,有技能,为了让该专业的学生能在就业时能更好的符合用人单位的需求,这需要教师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同时也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正在逐步从生物模式到心理,再到社会医学模式方向转变,而这种转变从根本上来自于教学模式的轉变,这点需要和教师的教学方式和课程安排等教学活动相结合。
一、教学内容的创新
现今的口腔专业所使用的教材都是依据社会大众化的需求而来的,对一些细致的问题或者不常见的症状方面还有所欠缺,这导致学生在毕业就业后,遇到教材内容没有涉及到或者教师没有教授过的情况时,往往显得很茫然,不知所措,这样会造成耽误患者治疗或者其他的医疗纠纷,让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受到各种各样的阻拦,所以在高职院校中,应该结合实际临床需求开设相关的课程。
二、教学方法的创新
很多高职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觉得自己没有考取一个好的院校,对自己有种自暴自弃的感觉,对待什么都是抱着的是玩玩看的态度,加上高专院校学生年龄段都是已成年相对成熟的阶段,有些学生是压根就不想学,有部分是想学但是没信心,剩下一部分就是自己会主动学习的学生,但是这部分学生少之又少,这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对了更大的难题。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心态并且加以开导,用不同于传统教学的方式吸引学生的兴趣,这个阶段的学生对社会有着很强的好奇心,教师可以带着学生到口腔专科医院进行实地观摩或者其他的社会实践,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观察口腔专科医生的工作流程,了解实际工作中需要哪些知识和具体的操作,在这样的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知识积攒和操作能力,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危机意识,让他们了解当前就业环境是多么的恶劣,但是教师要注意把握一个度,不要让学生对未来的就业产生恐惧感。教师应该站在长远的角度上,对高专院校的学生的学习体系做整体的教学规划,这样通过循序渐进、在临床观察的实践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能让他们加深对专业知识的印象,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三、注重口腔工艺技术的培养
很多口腔科的学生毕业后,在一些偏远山区的医院,口腔科并没有分得那么细致,很多时候,一个口腔医生就做了所有的事,包括牙齿的诊断,修复,安假牙,做牙齿模型等,这需要对我们的学生进行全面的培养。所以,我们要让学生大量的进行牙体解剖形态雕塑技能的训练,让学生在训练中掌握牙齿的基本特征,练就学生对牙体修复的基本功,让学生每天固定完成一定的作业量,在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也让学生在自己的练习中找寻规律和积攒经验。
四、对学生实训的创新
因为口腔科医生,主要练的就是动手嫩里和观察能力,学生只有在学校是不断的练习,在以后的工作中才能更顺利。在高职高专中,理论课时和实际操作训练的课时比例应该在1:1或者1:3,这样才能最大化的为学生的实践提供条件,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学校的实践课程开展得不尽人意,让学生不能学以致用,学纯粹的理论,没有实践的机会,造成学生就业后面对患者不敢动手,产生畏惧的心理;再不就是开展的实训和学生学习的知识对不上号,而造成这些的根本原因就是学校在定位实训目的时的错误观念,对于学生实训时间方面的创新,一定要突破学生会用的限制,要让学生在平时训练中不断摸索,不仅要会用这些知识,还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学校可以根据情况引进一些先进的模拟实践操作系统,从中感受治疗患者时究竟是怎么样的感受,解决学生只能看不能动的问题,同时让学生在平时课程训练中锻炼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在操作过程中逐渐掌握操作技巧,从而减少就业后因手法技术问题产生的医疗纠纷。
五、师生间关系的改善
传统教学中我们遵循“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箴言,不可否认,学生必须要尊重教师,但教师是不是就必须要摆出严厉长者的姿态呢。在社会进步发展的今天,师生关系有着很大的变化,相互之间在尊重的基础上保持平等的关系,教师既是师,亦是友,学生也可以为师,在信息时代的模式下,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专长,教师应该要经常和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心里所想,多关心学生,教师要主动的融入学生的生活中,这样才能具体知道学生的学习水平到底是怎样的状况,才能根据学生的情况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要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这样让学生就会产生成就感,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 还让学生主动学习成为可能,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相互学习,才能实现对学生的全方位培养。
参考文献:
[1]王嘉德.《逐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高等口腔医学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J].医学教育,2000,(1).
[2]王慧明.《提高实验人员素质,做好口腔实验教学工作》[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5,7(6).
关键词高职院校口腔专业教学改革
人们现在有一种说法是医生的职业最有钱,而口腔科医生更是收到人们的追捧,纵观现今各医学专业的高职院校中,口腔专业的学生面对的从业要求是实用,有技能,为了让该专业的学生能在就业时能更好的符合用人单位的需求,这需要教师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同时也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正在逐步从生物模式到心理,再到社会医学模式方向转变,而这种转变从根本上来自于教学模式的轉变,这点需要和教师的教学方式和课程安排等教学活动相结合。
一、教学内容的创新
现今的口腔专业所使用的教材都是依据社会大众化的需求而来的,对一些细致的问题或者不常见的症状方面还有所欠缺,这导致学生在毕业就业后,遇到教材内容没有涉及到或者教师没有教授过的情况时,往往显得很茫然,不知所措,这样会造成耽误患者治疗或者其他的医疗纠纷,让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受到各种各样的阻拦,所以在高职院校中,应该结合实际临床需求开设相关的课程。
二、教学方法的创新
很多高职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觉得自己没有考取一个好的院校,对自己有种自暴自弃的感觉,对待什么都是抱着的是玩玩看的态度,加上高专院校学生年龄段都是已成年相对成熟的阶段,有些学生是压根就不想学,有部分是想学但是没信心,剩下一部分就是自己会主动学习的学生,但是这部分学生少之又少,这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对了更大的难题。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心态并且加以开导,用不同于传统教学的方式吸引学生的兴趣,这个阶段的学生对社会有着很强的好奇心,教师可以带着学生到口腔专科医院进行实地观摩或者其他的社会实践,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观察口腔专科医生的工作流程,了解实际工作中需要哪些知识和具体的操作,在这样的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知识积攒和操作能力,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危机意识,让他们了解当前就业环境是多么的恶劣,但是教师要注意把握一个度,不要让学生对未来的就业产生恐惧感。教师应该站在长远的角度上,对高专院校的学生的学习体系做整体的教学规划,这样通过循序渐进、在临床观察的实践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能让他们加深对专业知识的印象,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三、注重口腔工艺技术的培养
很多口腔科的学生毕业后,在一些偏远山区的医院,口腔科并没有分得那么细致,很多时候,一个口腔医生就做了所有的事,包括牙齿的诊断,修复,安假牙,做牙齿模型等,这需要对我们的学生进行全面的培养。所以,我们要让学生大量的进行牙体解剖形态雕塑技能的训练,让学生在训练中掌握牙齿的基本特征,练就学生对牙体修复的基本功,让学生每天固定完成一定的作业量,在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也让学生在自己的练习中找寻规律和积攒经验。
四、对学生实训的创新
因为口腔科医生,主要练的就是动手嫩里和观察能力,学生只有在学校是不断的练习,在以后的工作中才能更顺利。在高职高专中,理论课时和实际操作训练的课时比例应该在1:1或者1:3,这样才能最大化的为学生的实践提供条件,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学校的实践课程开展得不尽人意,让学生不能学以致用,学纯粹的理论,没有实践的机会,造成学生就业后面对患者不敢动手,产生畏惧的心理;再不就是开展的实训和学生学习的知识对不上号,而造成这些的根本原因就是学校在定位实训目的时的错误观念,对于学生实训时间方面的创新,一定要突破学生会用的限制,要让学生在平时训练中不断摸索,不仅要会用这些知识,还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学校可以根据情况引进一些先进的模拟实践操作系统,从中感受治疗患者时究竟是怎么样的感受,解决学生只能看不能动的问题,同时让学生在平时课程训练中锻炼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在操作过程中逐渐掌握操作技巧,从而减少就业后因手法技术问题产生的医疗纠纷。
五、师生间关系的改善
传统教学中我们遵循“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箴言,不可否认,学生必须要尊重教师,但教师是不是就必须要摆出严厉长者的姿态呢。在社会进步发展的今天,师生关系有着很大的变化,相互之间在尊重的基础上保持平等的关系,教师既是师,亦是友,学生也可以为师,在信息时代的模式下,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专长,教师应该要经常和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心里所想,多关心学生,教师要主动的融入学生的生活中,这样才能具体知道学生的学习水平到底是怎样的状况,才能根据学生的情况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要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这样让学生就会产生成就感,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 还让学生主动学习成为可能,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相互学习,才能实现对学生的全方位培养。
参考文献:
[1]王嘉德.《逐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高等口腔医学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J].医学教育,2000,(1).
[2]王慧明.《提高实验人员素质,做好口腔实验教学工作》[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