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比较中国与其他中等偏下收入水平国家的特征
以人均国民总收入(GNI)作为界定发展中国家的指标,世界银行公布2008年的最新收入分组标准为:低于975美元为低收入国家,在976至3855美元之间为中等偏下收入国家,在3856至11905美元之间为中等偏上收入国家,高于11906美元为高收入国家。中国自2008至2014年,处于中等偏下收入国家水平。以2011年-2014年数据为例,与中国情况类似的国家有萨尔瓦多、阿塞拜疆、阿尔及利亚、泰国、厄瓜多尔、阿尔巴尼亚、马其顿王国、秘鲁。
根据国家主要情况,9个国家所属洲分布较为均匀,中国国土面积最大,是其他几个国家的总和还要多。从世界政治体制角度来看,世界上200多个国家整体多样, 8个近年来与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相近的国家,总统制共和制国家占一半,但由于该政体在世界范围内很常见,在世界各国中居高,所以不应作为比较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落后的原因之一。这些国家主要宗教也比较分散,官方语言基本除去几个保留了自身语言的国家,官方语言是西班牙语的国家都属于原西班牙殖民地,从使用货币情况来看,九个国家经济基本独立,大体不依赖西方。
二、影响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1.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有共同的历史经历。经过以上比较,以人均国民总收入(GNI)为依据展开的样本调查,并没有突出政体的区别,宗教、文化的差异,反而凸显了这几个国家共同的历史命运。即航海大发现以来,主要西方国家经历了殖民地的分割,因此展开的争夺殖民地的工业革命、能源革命,因此激发的民族主义的革命,引发了制度的让步和完善,之后又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实质是世界财富的重新划分。中等偏下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错过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成为了弱势群体,原有资源遭到分割、掠夺,更加无力改变、完善政治体制,民族意识的觉醒是随着战争的硝烟被动发生的,犹如熟睡的人被叫醒,缺乏对变化的适应,更没有机会借助世界大战谋求翻身,因这些国家普遍处在远离近代国际关系史热点地区,便逐渐成为了“朋友圈”以外被边缘化的群体。所以在冷战结束后,这些国家也只能依靠廉价的劳动力,天然的自然资源,小心翼翼的谋求和平与发展。直到经济全球化,互联网时代的开启,才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2.经济差异带来国与国的政治不平等。早前完成了资本积累的国家不仅分割了世界的主要财富和资源,还建立了能够维持其相对优势的“游戏规则”。例如巴黎和会出现的大国堂而皇之的分割财富,不顾小国的利益和人民的生活福祉,导致出现“弱国无外交”的呼声,由此可见经济差异造成发展中国家在政治上更加处于弱势,在开发自身资源和财富时,往往还要与发达国家共享机会,一旦发展起来,稍微积累了财富,还要承担污染治理的更多责任。这无疑是非常不公平的。
3.发展中国家政治不稳定的内因和外因。很多时候,一个国家的制度并不是经济落后的全部原因,闭关锁国也可以谋求一段时间的国内稳定,尤其对中国这类不热爱扩张的国家来说更是如此。但工业化和全球化叩响了所有国家的大门,资本和信息每时每刻发生交换,没有任何国家能够独善其身,继续关起门来过自给自足的日子。尤其是当这个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处在一群“如狼似虎”的中等收入国家或是高收入国家的包围中,该国的主权、领土完整、国家安全、对内对外事务的发言权,就难保不会受到各种干预。
从国内来讲,也并非是贫穷才令人民忍无可忍,发动运动和革命。以阿拉伯之春为例,颜色革命以其发动民众的强大影响力使每个“根基不牢”的周边国家都遭受了无妄之灾,正因为这是一种蔓延开来的,能够激起每个人内心深处对民族、对革命的狂热的运动,却缺乏了逐渐酝酿,逐步暴发的过程,使人民只是为了革命而狂欢,释放了热情却没有提出真正改善国家的诉求,狂欢之后面对机会反而行动滞后,使国家成为更加敏感的政治体制,使原本就脆弱的发展中国家原本相对稳定的政权像是风中落叶,摇摇欲坠,更遑论国家之复兴,民族之解放。
4.经济落后的根本原因是没有寻求适应本土的政治体制。就像人的一生,一个国家的发展历程也往往要把握关键的转折点,正是基于关键时刻的选择,才形成国家独特的发展路线。
没有绝对完美的政治体制,但是有相对适应本土,符合所在时代人民基本需要的政治体制。美国近一百年的历史堪称传奇,成为有史以来的超级大国,中国人既不能拿来美国那一套用,因为中国人民和美国人民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也不能闭门造车,对自己的文化怀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误以为就是完美的。当然美国文化也并不完美,但作为中国人,难免有些“只缘身在此山中”的优越感。如何在现有的政治体制下,让中国人民的“代理人”,在制度的保障、监督下,取得以人民福祉为主要目标的取舍,这也是我们深化改革,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斷探寻的目标。
中美之间的经济差距,直接反映了中美在政治体制上的差距,然而这个差距并不是体制本身的优越性高低,而是体制究竟能不能适应本土,满足人民基本需要。换言之,美国的政治制度并不一定比中国的好,但是从制定到实施,它能够基本满足美国人民生存,发展的需要。然而从权利分配,代理人的筛选,立法,执法,监督这一系列政治制度上,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还在改革的路上探寻。
5.文化与政治体制的关系。文化和政治体制虽然有一定的联系,但是基于对中国文化局限性的论证,认为中国政治体制有局限性的做法却并不科学。诚然,政治体制不好的时候,可以把执法不严,立法不公作为批判糟粕文化的武器,但人民不屈不挠的发展经济,社会环境和氛围整体向好,对技术、创新鼓励嘉奖,取得举世瞩目的改革开放成就的时候,文化的影响反而变得极其有限。在资本创造、生长、积累的过程中,或许文化确实在一定程度造成对经济的影响,但经济对文化的影响和促进却常常被忽略。
作者简介:马重阳(1992—),女。籍贯:吉林省双辽市。学历:(本科)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硕士在读)中国人民大学;无。研究方向:国际关系。
以人均国民总收入(GNI)作为界定发展中国家的指标,世界银行公布2008年的最新收入分组标准为:低于975美元为低收入国家,在976至3855美元之间为中等偏下收入国家,在3856至11905美元之间为中等偏上收入国家,高于11906美元为高收入国家。中国自2008至2014年,处于中等偏下收入国家水平。以2011年-2014年数据为例,与中国情况类似的国家有萨尔瓦多、阿塞拜疆、阿尔及利亚、泰国、厄瓜多尔、阿尔巴尼亚、马其顿王国、秘鲁。
根据国家主要情况,9个国家所属洲分布较为均匀,中国国土面积最大,是其他几个国家的总和还要多。从世界政治体制角度来看,世界上200多个国家整体多样, 8个近年来与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相近的国家,总统制共和制国家占一半,但由于该政体在世界范围内很常见,在世界各国中居高,所以不应作为比较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落后的原因之一。这些国家主要宗教也比较分散,官方语言基本除去几个保留了自身语言的国家,官方语言是西班牙语的国家都属于原西班牙殖民地,从使用货币情况来看,九个国家经济基本独立,大体不依赖西方。
二、影响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1.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有共同的历史经历。经过以上比较,以人均国民总收入(GNI)为依据展开的样本调查,并没有突出政体的区别,宗教、文化的差异,反而凸显了这几个国家共同的历史命运。即航海大发现以来,主要西方国家经历了殖民地的分割,因此展开的争夺殖民地的工业革命、能源革命,因此激发的民族主义的革命,引发了制度的让步和完善,之后又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实质是世界财富的重新划分。中等偏下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错过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成为了弱势群体,原有资源遭到分割、掠夺,更加无力改变、完善政治体制,民族意识的觉醒是随着战争的硝烟被动发生的,犹如熟睡的人被叫醒,缺乏对变化的适应,更没有机会借助世界大战谋求翻身,因这些国家普遍处在远离近代国际关系史热点地区,便逐渐成为了“朋友圈”以外被边缘化的群体。所以在冷战结束后,这些国家也只能依靠廉价的劳动力,天然的自然资源,小心翼翼的谋求和平与发展。直到经济全球化,互联网时代的开启,才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2.经济差异带来国与国的政治不平等。早前完成了资本积累的国家不仅分割了世界的主要财富和资源,还建立了能够维持其相对优势的“游戏规则”。例如巴黎和会出现的大国堂而皇之的分割财富,不顾小国的利益和人民的生活福祉,导致出现“弱国无外交”的呼声,由此可见经济差异造成发展中国家在政治上更加处于弱势,在开发自身资源和财富时,往往还要与发达国家共享机会,一旦发展起来,稍微积累了财富,还要承担污染治理的更多责任。这无疑是非常不公平的。
3.发展中国家政治不稳定的内因和外因。很多时候,一个国家的制度并不是经济落后的全部原因,闭关锁国也可以谋求一段时间的国内稳定,尤其对中国这类不热爱扩张的国家来说更是如此。但工业化和全球化叩响了所有国家的大门,资本和信息每时每刻发生交换,没有任何国家能够独善其身,继续关起门来过自给自足的日子。尤其是当这个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处在一群“如狼似虎”的中等收入国家或是高收入国家的包围中,该国的主权、领土完整、国家安全、对内对外事务的发言权,就难保不会受到各种干预。
从国内来讲,也并非是贫穷才令人民忍无可忍,发动运动和革命。以阿拉伯之春为例,颜色革命以其发动民众的强大影响力使每个“根基不牢”的周边国家都遭受了无妄之灾,正因为这是一种蔓延开来的,能够激起每个人内心深处对民族、对革命的狂热的运动,却缺乏了逐渐酝酿,逐步暴发的过程,使人民只是为了革命而狂欢,释放了热情却没有提出真正改善国家的诉求,狂欢之后面对机会反而行动滞后,使国家成为更加敏感的政治体制,使原本就脆弱的发展中国家原本相对稳定的政权像是风中落叶,摇摇欲坠,更遑论国家之复兴,民族之解放。
4.经济落后的根本原因是没有寻求适应本土的政治体制。就像人的一生,一个国家的发展历程也往往要把握关键的转折点,正是基于关键时刻的选择,才形成国家独特的发展路线。
没有绝对完美的政治体制,但是有相对适应本土,符合所在时代人民基本需要的政治体制。美国近一百年的历史堪称传奇,成为有史以来的超级大国,中国人既不能拿来美国那一套用,因为中国人民和美国人民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也不能闭门造车,对自己的文化怀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误以为就是完美的。当然美国文化也并不完美,但作为中国人,难免有些“只缘身在此山中”的优越感。如何在现有的政治体制下,让中国人民的“代理人”,在制度的保障、监督下,取得以人民福祉为主要目标的取舍,这也是我们深化改革,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斷探寻的目标。
中美之间的经济差距,直接反映了中美在政治体制上的差距,然而这个差距并不是体制本身的优越性高低,而是体制究竟能不能适应本土,满足人民基本需要。换言之,美国的政治制度并不一定比中国的好,但是从制定到实施,它能够基本满足美国人民生存,发展的需要。然而从权利分配,代理人的筛选,立法,执法,监督这一系列政治制度上,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还在改革的路上探寻。
5.文化与政治体制的关系。文化和政治体制虽然有一定的联系,但是基于对中国文化局限性的论证,认为中国政治体制有局限性的做法却并不科学。诚然,政治体制不好的时候,可以把执法不严,立法不公作为批判糟粕文化的武器,但人民不屈不挠的发展经济,社会环境和氛围整体向好,对技术、创新鼓励嘉奖,取得举世瞩目的改革开放成就的时候,文化的影响反而变得极其有限。在资本创造、生长、积累的过程中,或许文化确实在一定程度造成对经济的影响,但经济对文化的影响和促进却常常被忽略。
作者简介:马重阳(1992—),女。籍贯:吉林省双辽市。学历:(本科)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硕士在读)中国人民大学;无。研究方向:国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