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mgl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成长概况
  教育过程是一个专业成长的实践过程,这个过程伴随着反思,而推动这个过程的则是读书学习。我认为,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就是一个热爱读书的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反思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双向互动的。正是这种自觉读书和不断反思的行为,使我顺利、快速地成长起来。作为教师,不断成长,不断进步,不断超越,是我们能跟上时代步伐和教育发展的前提和保障。
  在新课改,新理念飞速发展的今天。我认为: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应该有两个轮子,一个叫做“情感”,一个叫做“思考”。教育情感使我热爱孩子,忘我地工作,并从中体验到奉献的自豪;教育思考使我明确自己的教育方向,科学而理性地设计、实施自己的教育,同时不断地总结、提炼、升华自己的教育实践。
  可以说,绝大多数教师都有着真诚的教育情感,因而发自内心地热爱孩子热爱自己的职业;然教育仅仅有感情是不够的,至少是不完美的。我们不能仅仅是向学生奉献心血、青春乃至毕生的年华,不能仅仅是因学生的成长和成功而喜悦,我们还应该在教育学生的同时,提升自己的事业境界和人生品位;在学生成长和成功的同时,我们自己也应该不断成长并走向成功,从中体验到人生的快乐,为自己的生命喝彩。
  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不应该只是一个奉献的岗位,也应该是一个获取的职业;教师不是一支默默流泪的蜡烛,而是一轮灿烂耀眼的太阳! 而要达到这个境界,我们就必须做反思型的教师。
  二、反思前行、否定、超越。
  1.何谓“反思型教师”
  反思型教师——通过思考、解剖自己日常教育实践而不断超越和提升自己教育境界的教师。当然,反思型教师绝不仅仅是“想”。以我的经历和切身体会,我认为一个真正的反思型教师至少应该具备四个“不停”:不停地实践,不停地阅读,不停地写作,不停地思考。这四点决不是互相分离的,而应该是完全融为一体的,其中,思考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各每一个环节。
  不停地实践。这里的“实践”就是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之中,投入到学生之中,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日常工作;不停地阅读。在反思中做终身学习的身体力行者,他把阅读当作像每天都要洗脸刷牙吃饭一样的必须的生活内容。在叩问心灵的同时感悟世界;不停地思考。教育本身就是最具创造性的精神活动,所以教育者“思考”也包括关注、研究、咀嚼、审视别人的教育实践教育思想。如果思考带有检讨、解剖、质疑的意味,那么也就成了我所理解的“反思”,而这种反思的习惯和能力正是任何一个教师走向成功必不可少的精神素养和职业品质。
  2.从教以来,我的反思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对教育失误的反思、 对教育实验的反思、 对教育行为的反思、 对教育现象的反思、对教育理论的反思。时时反思 处处反思、敢于否定自己、敢于面对失败、承认失败、认识失败、敢于寻找突破。
  从对自己教育行为的分析,到对教育行为背后所蕴藏教育观念的拷问;从对身边各种教育现象的解剖,到对中国教育理论的审视……无论是微观的还宏观的,无论对自己还是对整个教育,每一次反思,都是一次提升。我正是在一次次反思中,逐步走向自己所期待的相对理想的教育。
  从教之初,我刻苦备课的时候,只懂得教案对我及其重要,我要非常认真地书写教案,向教育前辈学习;在指导教师要求下,我懂得一个道理:备课是全部教学的基本依托,备课的质量决定课堂教学的质量;教案仅仅是备课的形式和表象。
  我教出了第一轮学生后,渐渐对教学有了点感觉,也开始思考有关课堂教学的一些问题。我一心想着把学生的素养培养好,但“培养好”的期望仅表现为知识的机械增长。我感到郁闷、憋屈。我大量地读书,在几年的时间里,试图从理论上寻求一点营养。我愈是求索便愈是苦闷而烦躁。这种思想和精神上的不良状况导致我的教学停滞不前,我惊恐地发现自己仿佛堕入一个固定模式的循环,不停地打转转,就是出不来。
  因此我开始自我反思,发现了问题——匠气十足,有豪气无底气,有内容无精神,有特点无风格。我痛苦地感到自己难以前进,我进入了持续的徘徊状态。
  我不甘心,我需要突破,需要超越。我积极地参学校组织的教改活动,竭力实现自我突围。我开始全面清理自己的教育实践,反省过失,查找原因,重新定位。我反思传统问题并试图解答,当然更希望这样做有助于我的课堂教学实践。为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探索出三条途径:
  第一,通过提高授课的精彩程度吸引学生,挖掘非智力因素,调动各种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第二,调节师生关系,建立平等的、善意的,以尊重为核心价值观、以和谐为目标的合作型师生关系;第三,充分整合教学资源,处理好课堂施教和课外延伸学习的关系。
  我在实践中渐渐学会了了解学生,这对一个教师来说,是重要的功课。我相信他们,理解他们,支持他们;我鼓励他们的思维向着任何方向发展,只要不停滞下来。
  三、教育需要情感,同时需要思考
  這二者不是矛盾的而是统一的:正是因为我们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倾注了全部的情感,我们才能如此认真、执着而孤独地去思考我们的教育事业。作为一名教师,我把自己的理想倾注在了教育事业中。因此,我的教育实践伴随着情感,便是很自然的了;同时,我的教育实践更伴随着不停的思考,更是理所当然的了。
  作为知识分子的教师,同时也就是一名思想者。既然是思想者,我们就应该是一个心灵自由的人,我希望自己拥有自由飞翔的心灵。心灵自由,就意味着独立思考,意味着不迷信任何权威,意味着让思想的火炬熊熊燃烧。我们应该站在人类精神文明的制高点俯瞰自己的每一堂课,我们的心中應该装着整个世界——国际风云、时代变化、社会焦点……都应该在我们的心灵的湖面激起思想的涟漪或巨澜。
  人无完人,课无完课,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没有完美,只有走近完美。理论在反思中学习,品质在反思中提高,知识在反思中丰富,技能在反思中习练,方法在反思中修正,责任心在反思中增强,风格在反思中形成,机智在反思中产生,不足在反思中弥补,形象在反思中树立。我的教育之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将继续迎来一批又一批新的学生,将继续上好一堂又一堂的课,将继续面对一个又一个预想不到的教育难题……但只要我保持着对教育的激情和反思精神,我就会继续在激情中享受教育的快乐,在反思中提升教育的品质。
其他文献
一、赢得起步,决胜千里  高一学生刚刚从初中进入高中后,兴奋、新奇、不适,不同程度的存于在学生中。初中时他们都是学校或班上佼佼者,迈进高中大门时个个勃勃雄心,人人立下大志;但进人高中后,学习就登上了一个新台阶。九班在班级排序上,一方面紧邻火箭班,另一方面又位列首个重点班,这样的位置极易导致班上学生情绪、心理上的浮躁不安。所以在开学初稳定学生情绪,克服烦躁不安心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对九班而言就显得
期刊
曾经有一位哲学家说过“只有心中拥有太阳,才能给人以阳光,只有掌握了爱的艺术,你的心血才能浇灌希望之花。”我觉得把这句话应用到德育工作中就恰当不过了。我一直担任低年级和中年级的班主任,一个班,关起门就是一个家庭,班主任无疑就是家长,其中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无时不在奏着一首永不停歇的交响乐,而贯穿始终的主旋律,则是师生间的真诚的爱。如何在德育教育中渗透爱的教育?我是这样做的。  一、培养深厚的师生感情
期刊
愉快课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使教育的各因素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协调合作,形成完美的教学生态,从而促进学生自我激励、自我成长、自我完善。”众所诸如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没有愉快的教育工作就不可能达到和谐的发展”。课堂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学习目标的主要平台。创设愉快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尤为重要。如下是我在工作实践中的一些见解。  一、营造“自由开放”的愉快
期刊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则是“自主、合作、探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师生互动”这一课堂教学理念并不是新生事物,而是自古就有的。然而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一些单一呆板的互动形式大大削弱了师生互动应
期刊
性,这个在中国谈之色变的字。被中国人讳忌了数千年,蒙上了厚厚的神秘面纱。这在很大程度上给中国人的道德和生活等方面带来了种种的深远影响。而中国教育对于性的规避也到了很严重的地步。  我记得在我的成长过程中,从小学到高中阶段,学校从来没有给我们上过一节有关性知识的课。在初二学生物的时候,看着书本上绘制的两性生殖器官图,我们的兴奋,我们的期待,最后都在老师的一句——“这节内容自学”中灰飞烟灭。到了高中,
期刊
科学的教育是立体的,它分为三个层面: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学校、家庭和社会在思想教育工作中相互渗透,相互依存,不可或缺。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是重要的思想教育阵地,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和孩子之间存在着亲密的血缘关系,父母和家庭环境无时无刻不对孩子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家庭教育带有浓重的感情色彩;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是主战场,是旗帜,负责给学生传授系统的、全面的、深刻的思想教育内
期刊
一、给孩子一个快乐的课间  有人说真正的儿童是可以在地上自由地打滚的,可以在操场上奔跑跳跃的,可以在院子里追赶嬉戏的,也有人说孩子的快乐就是今天睡好觉明天不跳楼……可是人们扪心自问,我们又给了自己的学生多少快乐呢?  记得上学期期末考试的那个星期,课间的大操场特别安静,无论是高年级还是低年级,孩子们都被关在了教室,本该属于他们的课间十分钟,也是他们最盼望最热爱的课间十分钟就这样被老师们无情地占用了
期刊
语文是一门最接近生活的学科,它内容丰富多彩,最富有生活情趣。语文课应该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课,然而当前的课堂教学中一味强调知识点的落实,只注重结果而忽视知识接受的过程,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使他们很难从中感受到学习带来的乐趣。语文教学变成了枯燥乏味的知识灌输,语文课堂失去了应有的生机与灵性。如何让课堂洋溢欢乐,充满有情味的笑声,应该成为师生共同追求的目标。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
期刊
一、运用旧知引入新课,在知识的潜移过程中加强学生的学习方法  案例一1:《圆的面积》 为例  (一)回顾旧知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二)引入新课  在我们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时,我们是运用什么方法来研究的?学生很快就回  答是沿着它的高剪开,然后把剪下来的部分移动到平行四边形的另一端,把它拼成一个长方形来研究,再利用长方形面积的方法
期刊
在对学生“德、智、体、美”全方位的教育中,“德”是首当其重的。在当前深化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改革正开展得如火如荼。自古行行出状元,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一定的条件下成人、成才。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高尚的情操就成了学生成才的必要条件。  每个学生都具有鲜明的个性。把学生的个性挖掘出来并加以锤炼,延伸发展,才是教育的成功之处。而当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