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是不能够欺骗的

来源 :理论与创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leism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了十几年的散文,出了几本散文集子,得了一些个奖项,2010年的8月获得了第四届冰心散文奖,这是散文作品所获的最高的一个奖,给了我很大的激励。在今年的新年来到的时候,我在散文创作上有一些想法,盼望着在新年的几天长假里,要静下来写几篇东西,可不想,我在这整块的大段的时间里,却没有写下一个字。
  这是因为在年底盘点展望的时候,发生了几件事情。一是在勾画来年要做什么的会上,人们提出,要整出大东西,如搞长篇,弄电视剧,说要写就写大东西。我这个人天生就小,人小,位小,写文字也总是从小处着手,一说大就发懵,就有点像老虎吃天,无从下口。我只能够写散文,散文是我与这个世界沟通的方式,我似乎做不了别的,诗歌小说也写,可都不如散文让我觉得倾心对路。遇上散文,才找到了与天地人心交流的通途。可是,从人们言外之意,就听出散文是小的,是上不了大台面的,这似乎就断了我的路,让我在信誓旦旦打造大东西的言说者面前,就很是丧失斗志,很是气短心虚。
  紧接着一个更大一些的打击又来到了。我的手中有很多的散文稿子,这两年就想出书。现在出书的路子大多是自费,我不想自己写书还要自己倒腾着卖书。我想,不是很多出版社都在找好稿子吗?不是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吗?我的稿子都是用心写的,没有一篇是轻易往外拿的,还是等等机会吧!一次,看了一个编辑编的一套书,很适合我的风格,于是,就拨通了这位编辑的电话,对方让邮过去些稿子看看,研究研究,而后就没有了下文。在年来到的时候,对方来了电话,言说稿子是符合出版标准的,也想出,但是考虑到销路,还是怕有风险。可是对方说,如果有达到散文写作的这个水平,也这样富有乡土气息的小说,特别是二十万字之内的小长篇可以考虑。这可真是哪壶不开提那壶,这又断了我的后路。
  那么,散文怎么了?写散文的出路何在?
  这就让我的心有点苍茫,有点伤感,有点哀愁!
  这样,在年假的大段时间里,我就怎么也打不起精神写散文了。
  可是,我就像怀着胎的妇人,满脑袋想的都是婴孩的事情。我的所思,所想,还是在散文上,因为这关乎我来年,在创作上该怎样迈出耕耘的脚步。
  不写了,我停下来看散文。说明白了,我要看看散文的来世今生,看看它的当下,看看他能够有怎样的乾坤。这就如一个种棒子的老人,倒背着手挨个地去看人家种的棒子,看看别人的收成,了望一下即使收成好了又能够如何?我们在散文如何写好上,在寻求着转身,是个人的,但谁又能够说这不是整体的?当众多个体实现脱胎换骨的转身时,整体也会呈现新的景象。
  然而,我怎么也不知道,就在我这样的寻觅探勘中,正有一条条的小道,在引领我奔向一个大的地方;也如在随着山涧的溪流,走向江河;也像寻着锣鼓的声响,在赶奔一个盛大的舞台……
  我依稀听到那大戏开场的锣鼓声,是在一个午后的黄昏。我从新迁的单位到原单位去取报刊,发现《散文选刊》一本都没有,门卫的老头,挠着脑袋歉意地笑着,说早就没有了,说是有个什么娘,大家伙就撕扯着,现在也不知道被抢到那里去了。我一头雾水,什么撕扯?为什么呢,为一个娘?问不明白,于是赶紧奔街头的零售书刊亭,一问,说,早没有了,上一期,五十本全没了,卖书的说,也不知道是怎么了,第一期卖的很快,第二期还没来,就有不少人送来钱预定了,说是里边写了一个娘,是连着的。
  说着,他拿了一本翻着找娘,我惊问不是说没有了吗,这人笑说是学校图书馆定的,还没有来拿。
  我跟卖书的人熟,给他五十元钱,预定下两期的,借回他手里的拿回家看。
  连夜看了《娘》的上部,而后等不及,上网搜寻着,看完了。
  就像遭遇了什么,如猛不丁的被什么敲击了一下,有点惊愣的感觉,是什么?
  是文中的娘,和写文的我。
  这个娘,把没有说成“米有”的女人,在湘西的山林草莽间,与四个草木一样的平凡男子,有过四次凄寒的婚姻,她从这一个山到另一个寨,护卫着、拖带着几个崽娃,流浪着,讨着,要着,供养着孩子们。而就在这样的凄寒冷乱中长大的孩子里,其中的一个儿,他成才了,成了个大作家,成了个不小的官员,还成了全国人大代表。而就是这个娃却与这个娘争斗着。这个娘,这个儿,看了都让人浑身冒冷气,娘的贫与冷,碎与痛,儿的凶与横,忏与悔,都抓挠着人的心,而抓的是什么,又让你说不清楚。
  怎么还有这样写的?怎么还有敢这样写的?
  一时就回不过神来,打开网看看,几乎是铺天盖地,转贴的,跟贴的,长长的,那么多人在读《娘》,那么多人在评《娘》,那么多人在感慨、在流泪,叹的,赞的,骂的,哭的……
  这看的人有千千万万的普通读者。
  这看的人有众多评论家。
  这看的人有荣获了中国最高文学奖的名流大家:阿来,贾平凹,陈忠实,张炜,刘震云,五位茅盾文学奖得主联袂推荐《娘》。
  出版社说:《娘》是2012年最温暖感动的亲情巨献!《娘》是世纪初最震撼人心的母爱经典!
  评论家说:《娘》将是2012年文学界的一个事件。
  这是散文?什么时候,叫散文的文字能够有过这样的盛况,什么时候叫散文的文字,能够得到过这样的关注?为什么?
  我震撼了!心底红红的火苗,在心中升腾,而且大有越烧越旺的燎原之势,就像我的生活中发生了什么事件。
  一篇八万字的散文,为什么具有这样震撼人心的力量?
  关于《娘》这作品本身的一切,诸如她的技艺,她的思想,她的价值,以及作者的勇气,等等……要一点点去探勘,这些有无数评论家在探讨,我是没有这个资才来评说的。
  眼下,做为一个写散文的,我最想知道的问题是,这篇叫《娘》的长篇散文,她最先是被谁人发现的,她是经过了怎样的历程,都经过何人的推举,而一路走了出来。又是通过怎样的路径,走到了万千人的心中,产生了这样大的反响!
  我知道这个稿子是在《散文选刊》转载的,还看到了选刊主编葛一敏的推荐语,和转发的读者短信。再往前一程是郭文斌主编的《黄河文学》,这两个大刊是不是她最初起脚的地方?   怀着这样的问讯,我像是遇到了火急的事情,不解决不行,夜晚立即就播通了《散文选刊》主编葛一敏的电话。
  没有过门,没有问候,我劈头就问一敏:
  “那个《娘》你是怎么发现的,”
  “啊,你也说那个《娘》呀?要说这个话可长了。”
  “是去年十月吧,彭学明说他写了个散文,写的是娘,八万字。我想娘这个题写得可是太多了,写烂了,散文,又是那么的长,我就没有怎么在意,可当他把稿子拿给我,我一看就放不下了,一气就读完了,也不管是深更半夜,拿起电话,就打过去,我说你可是写了个好东西,就给《黄河文学》的郭文斌吧,他就寄过去了,郭文斌把许多稿子都挪了,很快就发表了,然后我们《散文选刊》在2012年的第一期就作为特别稿件隆重推出了,接着许多家都转发,现在要数有多少家刊物转载了,那你一时都说不清楚了。”
  “稿子选载后,你想不到我们编辑部接了多少读者来信,多少电话,多少短信。有一个读者非找我要彭学明的电话不可,说,‘非要亲口谢谢他,他代替我们说了多少,我们说不出来,不敢说出来的话,’说着说着,那个人就哭了。”
  我说《娘》这个文章看着,有的地方让人揪心,感觉到作者有些不可理喻,他没来由地一味伤害那个娘,他就这么写,他那个笔怎么就不淡一淡,他咋就不为自己的行为,找那么一点点理由或者是借口,让看的人,少一点揪扯,少一点愤慨……
  “秀超,我告诉你,要是那样,这个文章,也就不是这个《娘》了,那个彭学明也就不是彭学明了!”
  “他是太自责了!太伤感了,他才那样对自己的心,敢于拿起刀子,往深里挖,你是不知道,修订这个稿子的时候,他似乎挖开了他的心,让我们看了看,他真的是太伤感了……” 她的话语低了下去。
  这个作品,这个让成千上万读者流泪的作品,对于与作者共同催生了这个作品的一敏来说,她有着别人没有的情感在里边,做为她的朋友,我敢肯定地说,她为这个作品,这不会是第一次落泪。
  半晌,我们的话语又接叙上。
  一敏说:“正像你说的,有的人看了作品,感到愤慨,这就引来了不同的声音,那是误读了,那是看了个皮毛,如果读懂了,就会明白,那数说自己的罪与悔的文字是有大痛在里边的,那大痛也是大孝,如果拿娘不当一回事,他也就不会那么痛,也就不会那样去写了,所以说有的读者第一遍读了,有骂声,再读,再思,这声音就弱了,就没有了……”
  “人,你别羡慕别人,你别觉得谁谁比你好,你不知道你羡慕的人,那心在怎样的困境中挣扎。”
  “人呀!这心里隐藏着多少苦和难,拖带着多少不被人知,怕被人知的隐秘,负重累累地走到那个人生的尽头……”
  “能够有多少人,敢于把自己灵魂深处的罪与恶,丑与暗,悔与愧赤裸裸地说出来,多数人都把这些背到坟墓里去,彭学明是勇敢的,他敢于对自己开刀,彭学明做了回勇士!”
  “我告诉你,《娘》引起这么大的呼声!这是彰显了人性的高贵。这就说没有任何人是对自己心魂深处的痼疾,阴暗,残暴,罪孽……沾沾自喜,津津乐道的,当看到别人能够把这些写出来,曝光出来的时候,人们对照自己,觉得别人说了自己不敢说出的话,做了自己不敢为之事,所以有那么多的眼泪,叹息,感慨……所以说,读者是不能够欺骗的,也是欺骗不了的。”
  一敏的话让我感到震惊,她对《娘》的理解和解析到了这样的高度,这是一般人想象不到的,我说,你该把这文章的诞生过程写一下,你把你对这个文章的思索,和你的推举的理由说出来,把读者的反馈写出来,这对于作者对于读者都意义非凡。一敏说,她对于《娘》真的是有太多的话要说,但是又因为时间的紧与事物的繁杂,不能够坐下来很好的梳理,一时还不能够写。
  葛一敏,作为《散文选刊》这样大刊的主编,推出好文章扶植出优秀作者,这对于她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了,可是对于作者来说,就另当别论了。即使对于像彭学明,这样已经成名成家的作家来说,《娘》也是一个具有划时代和里程碑意义的。
  如果,要是对于一个无名作者,那就很可能是因为一个作品推出一个人。
  我说,如果,将来我能够写一个这样的作品 ,也得到你这样的伯乐的推举,也能够这样打动万千读者的心,那我就不白在写作这个路上千折百转的走一回。
  “那你就好好的写吧,只要你写出彭学明《娘》那样的作品,我来推你,即使我不推你,也会有人推你。你记着,如果是好东西,不是为朋友来帮你,那是为散文本身!真正的好作品是不会被埋没的……”
  电话已经热得烫手了,我们整整说了一个小时。
  至此,我在这一个年,对于散文的思索、探看,彷徨,哀伤在这一刻爆发,也在这个夜晚结束。
  是的,已经好长时间了,我徘徊在一个岔路口,面对着一种叫散文的文体,我久久地张望。
  对于散文创作本身的思索、对于散文来路的张望、对于散文大与小的质疑、对于散文乾坤明暗的探问,都让彭学明的《娘》全全地给了答案或解说。
  是的,对于我这个写散文的,或者所有写散文的人来说,彭学明的《娘》,是一个激励,是一种呼唤,或说是一种怂恿,他用心灵倾诉打造的个案,为我们所有写散文的提供了参考,那就是,你别问散文的大与小,你也别问她能够有怎样的前程,主要是看你怎样去写,能够写出什么?只要你写出了好的散文。散文,她也可以发出洪钟大鼎的绝响,她也彰显力拔千斤气盖世的豪迈,她也可以让全世界为她张灯结彩!
  是的,面对《娘》,对散文的诸多思索和张望,似乎是不该有的杂念,然而,奔跑总要有个方向,攀登总要奔着某个高度,因此,对于这样的张望,即使是杂念,也有那么一点必要的成分,因为,在这样的张望之后,我们才明白,要想真正写好散文,在这个领域有点作为,关键不在身外,而在自己,在于往下的路该怎样个走法,这才是最重要的!
  责任编辑 欧 娟
其他文献
一  无庸讳言,这些年来特别是近年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毛泽东文艺思想尤其是《讲话》的基本精神,有一种与我们若即若离甚至渐行渐远的趋势。这里面有一种理论现象值得深思。近年来,虽然那种公开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毛泽东文艺思想怀疑、贬损、乃至否定的理论观点和思想倾向有所收敛,但这种倾向却出现了向另一种面目、另一种手法的“转型”。即口头上也主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但实际上却闭口不谈马克思主义的学术立场
期刊
初看《舌尖上的中国》,沉睡的记忆和莫名的情感不禁油然而生。这是一种久违重逢的喜悦,是一种远年记忆里的淡淡乡愁,是一种厚重的历史情怀,是一种阅尽人生的感动。五味杂陈,百态人生。  没想到,这样一部美食纪录片,不但创造了收视率的记录,而且其影响力正从荧屏走向现实,无论是各地美食店的生意还是厨师学校的招生都异常火爆,引发了一连串的蝴蝶效应;更没想到,“舌尖上的××”已经成为各个领域的流行语:“舌尖上的高
期刊
美国著名文学理论家哈罗德·布鲁姆认为:“诗比其他任何一种想象性的文学更能把它的过去鲜活地带进现在。”在某种意义上,文学创作是作家对自己过去记忆或者生存空间的重新书写与建构。我们知道,美国作家福克纳对“一张邮票大”的故乡的虚构书写,构筑了著名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系”;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大师加西亚·马尔克斯也因营构了文学史上有名的“马孔多”小镇而闻名于世。若以此观照龙红年诗歌,他则是以诗歌话语营构了文学空
期刊
一、现代水墨的兴起  1.现代水墨的兴起原因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水墨艺术的现代化已成为了一些励志革新的艺术家们共同关心的一个问题。水墨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符号的象征怎样进入现代、表达现代人的审美方式、关注现代人所关注的现实并为现代人所接纳等问题成为了现代水墨艺术家们具体思考的问题,这也是现代水墨产生的重要原因。于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随后的10多年的时间里就出现了表现性水墨、新文人画、
期刊
编者按:  近年来,随着我国文化传播事业的蓬勃发展,人们审美艺术品位的普遍提升,纪录片这一精英文化色彩较浓的电视艺术形式,也逐渐走入普通大众的精神生活,并不断引发观看热潮。而2012年5月,央视纪录频道推出的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将这一热潮推向顶峰。该片以高远的文化眼光,紧贴百姓生活的记录视角和灵活流畅的叙事手法,将我国的饮食文化演绎得淋漓尽致。影片成功传达出饮食背后博大的人文关怀、诚挚的家
期刊
编者按:  莫言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这是中国当代文坛的一桩盛事。它带给我们的除了振奋之外,更多的是思考。莫言小说特质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有哪些?面对“诺贝尔文学”时代的到来,当代中国文学如何才能更稳健地迈向世界?针对这些问题,文艺报社、中国作家网于2012年10月22日邀请部分文学评论家座谈莫言小说特质及中国文学发展的可能性,分析莫言获奖的原因和意义,深度解析莫言小说创作的特质,展望中国文学
期刊
70年前,《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后,自贺敬之等的歌剧《白毛女》、赵树理的小说《小二黑结婚》以降,大批作者纷纷“改造自己和自己作品的面貌”,“许多为人民大众所热烈欢迎的优秀的作品”相继问世,时至今日,仍不断有作者直言自己的作品是在《讲话》的影响下诞生的。这当然说明了《讲话》对创作的巨大指导作用。实际上,除此之外,《讲话》的另一理论价值也不应被忽视,这就是《讲话》还极大完善了现实主义文学理论
期刊
沃林格尔认为,造型艺术的出发点乃是线型之抽象。回顾早期东西方绘画,绘画都是从运用线条勾勒形象开始的。就欧洲而言,早期希腊绘画中的“线条”给我们留下至深的印象。爱琴文明时代的克里特“迷宫”壁画,其线条运用得精美绝伦,令人惊叹不已!希腊瓶画也以线造型。在中国,线条一直是国画表现语言之基础,线条之重要性于国画可谓弥足珍贵。而且,经过“笔墨”传统的洗礼,线条于中国绘画已独领风骚,自具美学风范。若将其与西方
期刊
从1962年直到今天,雷锋这个名字已经在历史的风尘里逐渐风化,成为一个抽象化的象征性精神符号。雷锋作为一个活生生的普通人的生命历程成为一个谜团,只在充满怀疑精神的人们的眼中,累积其一串串不解的问号:雷锋真的那么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吗?他为什么会那么做?雷锋平时身穿皮夹克、皮鞋的穿着打扮,完全又是个赶时髦的青年形象,与朴素的军人形象反差很大。另外,雷锋到底有没有谈过恋爱?难道他真的没有爱情方面的需求?
期刊
表妹那事与雷子的多嘴有关。  那天傍晚,雷子在舅舅餐馆里吃过晚饭,沿着坡道慢慢地走了下来。在坡道与公路交叉处,在那棵一团墨绿的樟树前,他看见一个人踱着方步,边走边冲手机说话,日理万机的样子像个镇长。待那人侧过脸,雷子才发现,他就是镇长,周镇长。雷子后来想,如果此时他别过脸,或者躲到树后不跟镇长照面,就不会多那句嘴,他不多嘴,后来的事可能就不会发生。但事实是他不仅跟镇长照了面,还不经意地冲镇长笑了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