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电影对于类型片的细化也没有明确的概念。现今中国电影的分类大致可以如此划分:商业大片被第五代导演所垄断,而文艺片以第六代导演为代表的作品不少被禁播,还有一类以小品式幽默的冯氏喜剧为代表,还有以警匪片、都市爱情为代表的港式电影。
关键词:中国电影;产业研究;艺术发展
一、中国电影体系存在的问题
中国电影之所以未能振兴,其根本原因在于未把电影作为一种艺术来看,而是在商业压力和意识形态的限制下,数着经济利润的高低来评判电影的好坏,以及定夺电影的出路,这种自圆其说的做法必然不能带来中国电影的振兴。
首先,中国电影的体系是不完善的。这种混乱的体系在未解决之前就“偷用”西方电影制度来迎合国际市场,实属一种大无畏的“拿来主义”,在这种掺半的体系制度枷锁下,很难诞生出好的电影作品。
中国电影没有分级制度,凡是被禁映的影片,观众就一律没有了观看的权利,盗版行业就应运而生。
比如冯小刚的《私人定制》。以王朔梁左为代表的一批北京作家,当年推行开一种风靡一时的语言体系,简单说就是把文革词汇,官员腔调,书面公文和最市井最痞气的逻辑结合,在错位中嘲弄崇高和庄严,葛优的慢条斯理,文兴宇的高腔低调,牛群的声嘶力竭都是标准代言人。时至今日,相声小品中依然不乏使用者。但这种建立在既定文化之上的恶搞,必定会随着时间,慢慢失去它与生俱来的力量。《私人订制》中范伟扮演的那个做领导梦的司机,尽管依然怡然自得地玩味着官场文化的碎片,但效果已经大不如前。而失去了这个法宝的冯小刚,能给观众带来的欢乐技巧,已然屈指可数。
二、中国电影发展之现状
中国电影的现状是商业片庸俗化、艺术片低调化,以至于在社会风气的循环下,大众品位趋于低俗,导演偏于商业。在中国,有名的导演都拍商业大片了,小众的才气导演都转战欧洲电影艺术圈了,尖锐的电影无法通过,那么谁还有心思去拍一部基于中国现实的影片,谁还有资金去勾画一部反映中国生活和民众心理的影片。
一个影片没有坚实的社会背景,那么一切刻画都会显得苍白无力,中国电影始终把握不住自身文化的基本元素,电影内容主题的把握总是很空虚,不能够成一种典范,未能使中国文化与电影的创作进行融合,因而也就不能创作出具有竞争能力的电影进入海外市场,振兴之路必然崎岖。
再说说中国的艺术片。中国的商业片敌不过欧美,艺术片却经常在戛纳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柏林电影节上拿奖,但是其观赏性却不敢恭维,这也就造成了获奖影片不能形成一定的传播范围。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国内电影文化产业不够发达所造成的,国民未处于一种良好的电影文化的熏陶下,必然不具备也不能够达到欣赏文艺片的审美水平。
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讲,中国文艺片的导演有一种清高的姿态,刻意远离观众,去迎合外国评委的审美趋向从而讨好外国观众,究其根本是功利心使然。他们通过拍摄晦涩的文艺片,以此得到外国电影界的认可,制造国际知名度以获得在国内影圈的文化地位,以自己在国外电影界的基础利用一些欧洲电影协会的基金来进行电影拍摄和电影实验,这种做法看似只是个人的,其本质却是反讽中国电影现状,是中国电影人苦于没有创作条件的写照。
随之带来的,不是中国电影的振兴,而是标注中国影人名字的外国电影的诞生。这样的电影不会拥有大批的中国观众,这样的电影是不会带来中国电影的新浪潮。
三、外国人眼中的中国电影
2011年北京举办的“回顾与展望-纪念中国电影一百周年国际论坛”上,美国韦伯州立大学历史系副教授格雷格·刘易斯说道:“在过去的20年中,我个人看到了中国电影在美国校园里爆炸式的普及。开始美国学生和教师很难区分第三、第四和第五代中国大陆电影人的作品,而现在他们从电影本身以及电影艺术家们那里看到了戏剧性的进步。这种进步是由越来越多的配有字幕的中国电影和家用录像带及DVD技术的改进而带动起来的。随着更多的中国电影进入美国,电影展映和课程也将随之增加。我相信随着更多的中国电影英语语言奖学金的出现,这类课程和随之而来的学生论文也会在质量上有持续的提高。由中国专家介绍电影并进行演讲激起了学生们更多的兴趣,比他们代表性的研究论文更有深度。这种交流大大加深了我及我的学生们对中国电影、历史和文化的了解。”
在山奇与欧亚伦关于“美国人眼中的中国电影”的对话中,可以得出这些有意思的结论:
1)如果没有香港电影,世界几乎不可能知道中国电影。
2)与李小龙、成龙、李连杰相比,最影响美国人的是张国荣。
3)如果美国人喜欢谁,他们就想要看全套的。所以老美会把张国荣所有的电影看一遍。
4)美国人听不懂中文,但是还是喜欢看中国电影。所以如果给中国电影配上优质的英文配音,将会有更多的美国人愿意看中国电影。
5)美国人喜欢听中国式英语,而且要幽默。
全球特效行业领军者的维塔工作室创始人理查德·泰勒来到北京参加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奖的开幕式并抽空拜访徐克时:《倩女幽魂》至今都是自己最喜欢的电影,“那部电影的艺术指导和导演水平难以超越,仍然是全世界最美的电影之一。
五、中国电影未来发展
我国所有生产的电影按文化类型可分为三种:主导文化,大众文化和高雅文化。而目前则以主导文化为主,大众文化从90年代开始逐渐崛起,高雅文化则依旧只被少数“文化人”或者“文艺青年”所热爱。其中,主导文化可以说是颇具“中国特色”的一种形态。
主导文化,是国家领导集团所倡导的文化,它生产并试图主导人民的意识形态。目前是内地力量最大、占成分比重最多影響也最大的文化形态。如尹鸿所说,在主导文化中,电影是“一种意识形态的载体而不是文化产品,它与‘舆论导向’、社会‘安定团结’等国家政策密切联系。”这样的电影通常被称为“主旋律电影”。而近年来则较多地使用大众文化的外衣进行包装,如《建国大业》《风声》《建党伟业》,并且能够获得不错的大众口碑与票房。在由政府主办的金鸡电影奖的评奖的时候会偏向于这一类的电影,如2011年金鸡百花奖的最佳故事片授予主旋律电影《飞天》——一部基本没有多少人看过的电影。
中国电影有着辉煌的过去,三四十年代中国产生了大量的优秀影片,像《一江春水向东硫》《渔光曲》《小城之春》等,有着很高的艺术性和观赏性,以致与后代的评论家自豪的是说“欧洲六十年代艺术电影中的一切都可以在《小城之春》找到。” 但尽管如此,由于各种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当时的中国电影却并没有赢得一种国际性的声誉,所以,在西方各国权威的世界电影史中,我们很难见到关于中国电影的评述。随后,由于东西方两大政治阵营的对立,中国大陆电影则走上了一条独特的自足的政治电影的道路,以一种叛逆的姿态傲立于世界电影舞台,拒绝着西方世界的承认。改革开放后中国电影又开始了走向世界的历程。
作者简介
李雪江 1995.09.28 女 大连工业大学 数字媒体艺术系
(作者单位:大连工业大学)
关键词:中国电影;产业研究;艺术发展
一、中国电影体系存在的问题
中国电影之所以未能振兴,其根本原因在于未把电影作为一种艺术来看,而是在商业压力和意识形态的限制下,数着经济利润的高低来评判电影的好坏,以及定夺电影的出路,这种自圆其说的做法必然不能带来中国电影的振兴。
首先,中国电影的体系是不完善的。这种混乱的体系在未解决之前就“偷用”西方电影制度来迎合国际市场,实属一种大无畏的“拿来主义”,在这种掺半的体系制度枷锁下,很难诞生出好的电影作品。
中国电影没有分级制度,凡是被禁映的影片,观众就一律没有了观看的权利,盗版行业就应运而生。
比如冯小刚的《私人定制》。以王朔梁左为代表的一批北京作家,当年推行开一种风靡一时的语言体系,简单说就是把文革词汇,官员腔调,书面公文和最市井最痞气的逻辑结合,在错位中嘲弄崇高和庄严,葛优的慢条斯理,文兴宇的高腔低调,牛群的声嘶力竭都是标准代言人。时至今日,相声小品中依然不乏使用者。但这种建立在既定文化之上的恶搞,必定会随着时间,慢慢失去它与生俱来的力量。《私人订制》中范伟扮演的那个做领导梦的司机,尽管依然怡然自得地玩味着官场文化的碎片,但效果已经大不如前。而失去了这个法宝的冯小刚,能给观众带来的欢乐技巧,已然屈指可数。
二、中国电影发展之现状
中国电影的现状是商业片庸俗化、艺术片低调化,以至于在社会风气的循环下,大众品位趋于低俗,导演偏于商业。在中国,有名的导演都拍商业大片了,小众的才气导演都转战欧洲电影艺术圈了,尖锐的电影无法通过,那么谁还有心思去拍一部基于中国现实的影片,谁还有资金去勾画一部反映中国生活和民众心理的影片。
一个影片没有坚实的社会背景,那么一切刻画都会显得苍白无力,中国电影始终把握不住自身文化的基本元素,电影内容主题的把握总是很空虚,不能够成一种典范,未能使中国文化与电影的创作进行融合,因而也就不能创作出具有竞争能力的电影进入海外市场,振兴之路必然崎岖。
再说说中国的艺术片。中国的商业片敌不过欧美,艺术片却经常在戛纳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柏林电影节上拿奖,但是其观赏性却不敢恭维,这也就造成了获奖影片不能形成一定的传播范围。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国内电影文化产业不够发达所造成的,国民未处于一种良好的电影文化的熏陶下,必然不具备也不能够达到欣赏文艺片的审美水平。
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讲,中国文艺片的导演有一种清高的姿态,刻意远离观众,去迎合外国评委的审美趋向从而讨好外国观众,究其根本是功利心使然。他们通过拍摄晦涩的文艺片,以此得到外国电影界的认可,制造国际知名度以获得在国内影圈的文化地位,以自己在国外电影界的基础利用一些欧洲电影协会的基金来进行电影拍摄和电影实验,这种做法看似只是个人的,其本质却是反讽中国电影现状,是中国电影人苦于没有创作条件的写照。
随之带来的,不是中国电影的振兴,而是标注中国影人名字的外国电影的诞生。这样的电影不会拥有大批的中国观众,这样的电影是不会带来中国电影的新浪潮。
三、外国人眼中的中国电影
2011年北京举办的“回顾与展望-纪念中国电影一百周年国际论坛”上,美国韦伯州立大学历史系副教授格雷格·刘易斯说道:“在过去的20年中,我个人看到了中国电影在美国校园里爆炸式的普及。开始美国学生和教师很难区分第三、第四和第五代中国大陆电影人的作品,而现在他们从电影本身以及电影艺术家们那里看到了戏剧性的进步。这种进步是由越来越多的配有字幕的中国电影和家用录像带及DVD技术的改进而带动起来的。随着更多的中国电影进入美国,电影展映和课程也将随之增加。我相信随着更多的中国电影英语语言奖学金的出现,这类课程和随之而来的学生论文也会在质量上有持续的提高。由中国专家介绍电影并进行演讲激起了学生们更多的兴趣,比他们代表性的研究论文更有深度。这种交流大大加深了我及我的学生们对中国电影、历史和文化的了解。”
在山奇与欧亚伦关于“美国人眼中的中国电影”的对话中,可以得出这些有意思的结论:
1)如果没有香港电影,世界几乎不可能知道中国电影。
2)与李小龙、成龙、李连杰相比,最影响美国人的是张国荣。
3)如果美国人喜欢谁,他们就想要看全套的。所以老美会把张国荣所有的电影看一遍。
4)美国人听不懂中文,但是还是喜欢看中国电影。所以如果给中国电影配上优质的英文配音,将会有更多的美国人愿意看中国电影。
5)美国人喜欢听中国式英语,而且要幽默。
全球特效行业领军者的维塔工作室创始人理查德·泰勒来到北京参加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奖的开幕式并抽空拜访徐克时:《倩女幽魂》至今都是自己最喜欢的电影,“那部电影的艺术指导和导演水平难以超越,仍然是全世界最美的电影之一。
五、中国电影未来发展
我国所有生产的电影按文化类型可分为三种:主导文化,大众文化和高雅文化。而目前则以主导文化为主,大众文化从90年代开始逐渐崛起,高雅文化则依旧只被少数“文化人”或者“文艺青年”所热爱。其中,主导文化可以说是颇具“中国特色”的一种形态。
主导文化,是国家领导集团所倡导的文化,它生产并试图主导人民的意识形态。目前是内地力量最大、占成分比重最多影響也最大的文化形态。如尹鸿所说,在主导文化中,电影是“一种意识形态的载体而不是文化产品,它与‘舆论导向’、社会‘安定团结’等国家政策密切联系。”这样的电影通常被称为“主旋律电影”。而近年来则较多地使用大众文化的外衣进行包装,如《建国大业》《风声》《建党伟业》,并且能够获得不错的大众口碑与票房。在由政府主办的金鸡电影奖的评奖的时候会偏向于这一类的电影,如2011年金鸡百花奖的最佳故事片授予主旋律电影《飞天》——一部基本没有多少人看过的电影。
中国电影有着辉煌的过去,三四十年代中国产生了大量的优秀影片,像《一江春水向东硫》《渔光曲》《小城之春》等,有着很高的艺术性和观赏性,以致与后代的评论家自豪的是说“欧洲六十年代艺术电影中的一切都可以在《小城之春》找到。” 但尽管如此,由于各种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当时的中国电影却并没有赢得一种国际性的声誉,所以,在西方各国权威的世界电影史中,我们很难见到关于中国电影的评述。随后,由于东西方两大政治阵营的对立,中国大陆电影则走上了一条独特的自足的政治电影的道路,以一种叛逆的姿态傲立于世界电影舞台,拒绝着西方世界的承认。改革开放后中国电影又开始了走向世界的历程。
作者简介
李雪江 1995.09.28 女 大连工业大学 数字媒体艺术系
(作者单位:大连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