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的推进,作文越来越显示出其突出性和重要性,它是语文能力与水平的综合体现,也是实现语文素质教育的必要途径。教师如何抓好作文教学,学生如何写出富有创意的作文,成为我们共同探讨的话题。那么,如何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呢?
一、提倡模仿,培养兴趣
明代黄宗羲说过:“作文虽不贵模仿,然要使古今体式完备于胸中,始不为大题目所压倒。”作文教学的一条捷径就是仿写,只有“学话说”,“学样写”,才会在模仿中创新,从模仿中提高。而要仿写,首先得有样子,要有范例,这些样子和范例,只能通过诵读古今经典文章去储备。学生背读的范文多了,心中各种体裁的范式也就多了。学生写起作文来,就不会发愁了。
模仿是借鉴的一种形式,但模仿不是简单的照搬,应当是创造性的借鉴。模仿的特点是针对性强,有法可循,既能降低写作的难度,又可收到明显的效果。对于写作水平不高的学生,应积极让其模仿和借鉴范文,逐步培养其写作兴趣,使之循序渐进地沿着写作的道路走下去,逐渐地提高写作能力。即使刚开始时学生只是机械模仿,教师也应加以表扬和肯定,使学生产生写作的兴趣和欲望。历史上有许多文学家也曾模仿古人写作,成为一代风范。如王勃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就是从庾信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脱化而来的。又如历史上左丘明的《左传》、司马迁的《史记》,他们的写法都为后世的散文家、小说家、戏剧家所模仿。课本中的许多文章都是很好的范文,学生学了课文后,可以模仿写作,学以致用。例如,我教郑振铎的《猫》一课,让学生以另一动物为题模仿写作,有很多学生就仿写得很成功,把课文的写法转变成了自己的写作能力。虽然模仿是提高写作能力的第一步,但也不能一味地模仿,作文开始起步时,可以进行模仿,但入门后必须脱离仿写,走创新之路,追求自己的写法,有自己的特点。
要想干好一件事情,必须有浓厚的兴趣,“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只要对写作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乐此不疲,持之以恒。为了让学生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写作的灵感,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级作文竞赛,点燃其写作热情。写作训练是艰苦的,然而当学生真真切切感受到作文水平在提升时,那感觉又是甜蜜的,提升写作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也不是靠纸上谈兵就能提高的,这需要有一个较为长期的积累和训练过程。
二、帮助学生归纳一些写作方法和技巧
1 教给学生写作的技巧——定靓丽的标题。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一个醒目的标题是一篇文章最引人注目的亮点。想使文题靓丽新颖,可引导学生采用如下方法:①引用式。直接引用与材料中心相吻合的诗句、名句、歌词、俗语、广告做文章标题,这类文题比较醒目,易引起读者的共鸣。例如,写妈妈的作文可引用《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歌词。②修辞式。即用修辞格来拟标题,常见的有比喻、拟人、借代等手法,用这种方法拟定的标题形象传神,有感染力。例如,以“环保”为题的作文,标题可拟为《树的叹息》。③标点式。标点符号属于无声的语言,以标点作为文章的标题,可使文章新颖独特,能引发读者要看个究竟的兴趣。例如,《生活——???》。
2 提供策略方法的指导——写好开头和结尾。古人把文章开头称为“凤头”,把文章的结尾称为“豹尾”。好的开头引人注目,给人以先声夺人之感;好的结尾也有“回眸一笑百媚生”之效。那么,教师应怎样指导学生写好开头和结尾呢?我们可以提供一些方法。例如,开头的写法有:①巧用修辞,展示风采。②悬念入题,引人入胜。③抒情开篇,真情感人。④转折入题,生动深刻。⑤描写入题,自然真挚。结尾的方法有:①自然收束式。②画龙点睛式。③首尾呼应式。④名言警句式。⑤抒情议论式。
3 文章增添光彩的方法——锤炼词语,善用修辞。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精品佳作一定要“富有文采”,而那些语言平淡,索然寡味,“瘦”得难看,像个“瘪三”的文章,理所当然地遭人啐弃。中学生写作文一定要先光彩夺目,然后再平淡自然。作为初中生,在写作文的时候,时时刻刻都要以丰富的词汇,优美的文辞来吸引读者,博取作文高分。
三、要多修改文章
多练笔固然是关键的一环,但每次练习之后,还应该进行认真的修改,这对写作水平的提高,也是有着重要作用的。修改可以弥补思维的不足。一般来说,凡是稍微复杂一点的事,只考虑一次总是难免有这样那样的疏忽和错误的。写文章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仅仅思考一次,疏忽和错误是肯定会有的,只有反复思考,不断修改,才能使文章逐步接近完善,也才能使我们的写作水平在修改过程中不断得到提高。
四、多些表扬,少点批评
我们在批改学生作文时,无论学生的作文写得怎样,都要首先给予其肯定和表扬,在表扬之后,再委婉指出不足之处,让其知道作文的优点和缺点。这样才能增强自信,提高写作兴趣,使学生乐于多读、多写。有些学生的作文内容并不太好,但在用词、造句方面有值得学习的地方,我们也要给予表扬和赞美,让其产生写作兴趣,能够勤读多练。如果教师在批改学生的作文时,批评的多,表扬的少,那无形中就好像给学生泼了一盆冷水,使学生写作的热情顷刻间便消失,从而失去了自信,增加了畏惧感,这对提高写作水平是非常不利。
总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既需要语文教师大胆改革,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之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这样才能扬长避短,在具体的写作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使“作文教学是老大难中的老大难”永远地成为过去。
一、提倡模仿,培养兴趣
明代黄宗羲说过:“作文虽不贵模仿,然要使古今体式完备于胸中,始不为大题目所压倒。”作文教学的一条捷径就是仿写,只有“学话说”,“学样写”,才会在模仿中创新,从模仿中提高。而要仿写,首先得有样子,要有范例,这些样子和范例,只能通过诵读古今经典文章去储备。学生背读的范文多了,心中各种体裁的范式也就多了。学生写起作文来,就不会发愁了。
模仿是借鉴的一种形式,但模仿不是简单的照搬,应当是创造性的借鉴。模仿的特点是针对性强,有法可循,既能降低写作的难度,又可收到明显的效果。对于写作水平不高的学生,应积极让其模仿和借鉴范文,逐步培养其写作兴趣,使之循序渐进地沿着写作的道路走下去,逐渐地提高写作能力。即使刚开始时学生只是机械模仿,教师也应加以表扬和肯定,使学生产生写作的兴趣和欲望。历史上有许多文学家也曾模仿古人写作,成为一代风范。如王勃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就是从庾信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脱化而来的。又如历史上左丘明的《左传》、司马迁的《史记》,他们的写法都为后世的散文家、小说家、戏剧家所模仿。课本中的许多文章都是很好的范文,学生学了课文后,可以模仿写作,学以致用。例如,我教郑振铎的《猫》一课,让学生以另一动物为题模仿写作,有很多学生就仿写得很成功,把课文的写法转变成了自己的写作能力。虽然模仿是提高写作能力的第一步,但也不能一味地模仿,作文开始起步时,可以进行模仿,但入门后必须脱离仿写,走创新之路,追求自己的写法,有自己的特点。
要想干好一件事情,必须有浓厚的兴趣,“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只要对写作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乐此不疲,持之以恒。为了让学生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写作的灵感,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级作文竞赛,点燃其写作热情。写作训练是艰苦的,然而当学生真真切切感受到作文水平在提升时,那感觉又是甜蜜的,提升写作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也不是靠纸上谈兵就能提高的,这需要有一个较为长期的积累和训练过程。
二、帮助学生归纳一些写作方法和技巧
1 教给学生写作的技巧——定靓丽的标题。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一个醒目的标题是一篇文章最引人注目的亮点。想使文题靓丽新颖,可引导学生采用如下方法:①引用式。直接引用与材料中心相吻合的诗句、名句、歌词、俗语、广告做文章标题,这类文题比较醒目,易引起读者的共鸣。例如,写妈妈的作文可引用《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歌词。②修辞式。即用修辞格来拟标题,常见的有比喻、拟人、借代等手法,用这种方法拟定的标题形象传神,有感染力。例如,以“环保”为题的作文,标题可拟为《树的叹息》。③标点式。标点符号属于无声的语言,以标点作为文章的标题,可使文章新颖独特,能引发读者要看个究竟的兴趣。例如,《生活——???》。
2 提供策略方法的指导——写好开头和结尾。古人把文章开头称为“凤头”,把文章的结尾称为“豹尾”。好的开头引人注目,给人以先声夺人之感;好的结尾也有“回眸一笑百媚生”之效。那么,教师应怎样指导学生写好开头和结尾呢?我们可以提供一些方法。例如,开头的写法有:①巧用修辞,展示风采。②悬念入题,引人入胜。③抒情开篇,真情感人。④转折入题,生动深刻。⑤描写入题,自然真挚。结尾的方法有:①自然收束式。②画龙点睛式。③首尾呼应式。④名言警句式。⑤抒情议论式。
3 文章增添光彩的方法——锤炼词语,善用修辞。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精品佳作一定要“富有文采”,而那些语言平淡,索然寡味,“瘦”得难看,像个“瘪三”的文章,理所当然地遭人啐弃。中学生写作文一定要先光彩夺目,然后再平淡自然。作为初中生,在写作文的时候,时时刻刻都要以丰富的词汇,优美的文辞来吸引读者,博取作文高分。
三、要多修改文章
多练笔固然是关键的一环,但每次练习之后,还应该进行认真的修改,这对写作水平的提高,也是有着重要作用的。修改可以弥补思维的不足。一般来说,凡是稍微复杂一点的事,只考虑一次总是难免有这样那样的疏忽和错误的。写文章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仅仅思考一次,疏忽和错误是肯定会有的,只有反复思考,不断修改,才能使文章逐步接近完善,也才能使我们的写作水平在修改过程中不断得到提高。
四、多些表扬,少点批评
我们在批改学生作文时,无论学生的作文写得怎样,都要首先给予其肯定和表扬,在表扬之后,再委婉指出不足之处,让其知道作文的优点和缺点。这样才能增强自信,提高写作兴趣,使学生乐于多读、多写。有些学生的作文内容并不太好,但在用词、造句方面有值得学习的地方,我们也要给予表扬和赞美,让其产生写作兴趣,能够勤读多练。如果教师在批改学生的作文时,批评的多,表扬的少,那无形中就好像给学生泼了一盆冷水,使学生写作的热情顷刻间便消失,从而失去了自信,增加了畏惧感,这对提高写作水平是非常不利。
总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既需要语文教师大胆改革,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之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这样才能扬长避短,在具体的写作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使“作文教学是老大难中的老大难”永远地成为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