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共和国最初的十七年,物质生活也许不那么称心,甚至还要饿肚子,但是精神上我们是充实的,十七年的文学是最丰裕的精神宝库,十七年文学最大的成就是长篇小说,小说是我们这一代与共和国同龄人的最爱。啊,我的十七年小说。
八十年代,个人与时代,均喘息稍定,我开始搜罗1966年以前出版的经典长篇小说,范围限定在我少年时代读过的。这里有一个形象的概括,好像最初是中国青年出版社内部传出来的: “三红一创,青山保林。”“三红一创”即《红岩》《红日》《红旗谱》《创业史》;“青山保林”即《青春之歌》《山乡巨变》《保卫延安》《林海雪原》。除了这顺口溜的八部经典小说,我自编了“三花一铁,新敌艳野。”“三花一铁”:《苦菜花》《迎春花》《朝阳花》《铁道游击队》; “新敌艳野”:《新儿女英雄传》《敌后武工队》《艳阳天》Ⅸ野火春风斗古城》。所谓经典小说,题材基本三大类:打仗的,革命的,农村的。除了上述这十几本,另有《上海的早晨》《小城春秋》《三家巷》《苦斗》《烈火金刚》(“二火”之一,另一“火”是蒙古族作家乌兰巴干著《草原烽火》),《李自成》《桥隆飙》《晋阳秋》等书。
当年有一批“三部曲”雄心的作家,可惜真正实现其宏伟目标的寥寥无几,即使最终成功的也是跨越了十年浩劫后实现的,前强后弱。如《红旗谱》的第二部叫《播火记》;《艳阳天》的下部是《金光大道》;《创业史》预告的是四部,可我只看到了“互助组阶段”的第一部。欧阳山的“一代风流”是多部头的长篇小说,1966年前出了第一卷《三家巷》和第二卷《苦斗》。在第一卷预告了以后的几卷是“苦斗”“庄严与无耻”“到延安去”“大地回春”。第二卷《苦斗》如期出版了,1966年以后出版了第三卷《柳暗花明》、第四卷《圣地》,第五卷《万年春》,好像完成了最初的所有预告,真是一个特例。
十七年的小说印象为何尤其深刻,是因为小说改编过电影,两种艺术形式互动互补,想忘都忘不掉。有的小说在当年的传媒利器——收音机里有个“长篇小说连续广播时间”,每天中午半小时,好像是12点半到1点。当年听收音机的这个节目颇似今日之电视连续剧,到点必听,落一次都觉得难受。我没有机会认识任何一位小说的作者,最接近的一回也只不过是见过电影《青春之歌》中林道静的饰演者谢芳。电影《青春之歌》中林道静与余永泽初恋,俩人漫步在海边,书里的文字是这样描述的“上弦的月亮已经弯在天边,除了海浪拍打着岩石的声音,海边早已悄无人声,可是这两个年轻人还一同在海边的沙滩上徘徊着,谈说着。”走着走着,他俩坐在岩石上,余永泽深情地念起了诗,那景象太美了。后来我却在书里怎么也找不到余永泽念的那首诗(《青春之歌》第一版里余永泽没有念诗,第二版里念了,念的是海涅的诗),这是咋回事?终于我在《电影“青春之歌”的分镜头剧本》那里找到了原诗——改成了雪莱的诗:
“喃喃的海波安歇了,云彩都各自去游荡,天空的笑颜就映在海洋的蔚蓝的胸上,这一刻,好像是从碧霄外飘来的时光,弥漫在这儿的落日的余晖,也仿佛是来自天堂。”
余永泽念诗时的表情真挚极了,是整个电影中最经典的镜头。
《新儿女英雄传》是我设定的十七年期限中最早的一本,这本书先是连载于《人民日报》1949年5月25日至7月12日的文艺版,单行本第一版由海燕书店于1949年9月出版印行,作者是孔厥和袁静。郭沫若和谢觉哉分别作序——这么高的规格乃小说中唯一一例。这本书后来有多个版本,都是彦涵作的插图,每版的插图都有不一样的地方,还有就是谢觉哉的序不见了。作者孔厥、袁静是夫妇,可惜后来孔厥(1917~1966)因生活问题犯错误被开除党籍,并服刑数年。1957年在家写作,“文革”中投水自尽。1956年人民文学出版社重出《新儿女英雄传》,在“出版说明”中有一段话“小说的作者之——孔厥,后来由于道德堕落,为人民唾弃;但这并不影响这本书存在的价值。孔厥在小说的创作过程中,实际参加过一定的劳动,因此仍然保存了原来的署名。”人文版的插图很写实,是彦涵重新画的,只是数量比之旧版少了许多,仅6幅,且均为正面人物的画面。《新儿女英雄传》1951年改编为电影,谢添饰演的张金龙我最爱看,李景波演的李六子亦好,正面人物不脸谱化,如果再晚十年拍成电影,不大会这么逼近原书。此书还有外文版,我也存有, 《新儿女英雄传》可说是我这个专题里版本最完全的一种,它们来自不同的旧书店,也不是一次买齐的,最远的一本是在上海旧书店淘到的,绝品,还是大32开本。海燕书店首版特难找,先找到的那本没封面,可我也当宝贝留着,拿它“聊胜于无”,直到前几天在旧书网买到一本带封面的,新旧并存,念其皆来之不易也。
经典小说收入语文课本也是能够传之久远的手段,又因为是经典小说片段,印象尤为深刻,比如《创业史》里的“梁生宝买稻种”一节,好像当年上语文课是要求背诵的篇目,三根火柴找睡觉的地方,五分钱喝一碗汤面,描写得多细。几十年后,我在旧书摊淘得《创业史》后,马上寻找买稻种这段,似曾相识燕归来,那时的美文以今日眼光视之,颇多可笑之处,如“尽管饭铺的堂倌和管账先生一直嘲笑地盯他,他毫不局促地用不花钱的面汤,把风干的馍送进肚里去了。他更不因为人家笑他庄稼人带钱的方式,显得匆忙。相反,他在脑子里时刻警惕自己,出了门要拿稳,甭慌,免得差错和丢失东西。办不好事情,会失党的威信哩。”我们后来都知道党的威信何至于这么脆弱。
我个人发现的又一个规律,小说的初版本往往没有插图,插图本往往都是在小说受到欢迎以后出版社赶紧找人画的。 《新儿女英雄传》初版有插图,我想可能是原先在报纸上连载时就有了插图。《红岩》初版有插图,也许因为《红岩》的前身Ⅸ在烈火中永生》先就有了插图。《小城春秋》初版没插图,第二版有了阿老的插图。《红旗谱》刚开始的好几个版子都没插图。《苦菜花》《迎春花》的初版本都有插图。《烈火金刚》好像一直就没出过插图本。我不想改正这个“好像”,因为在我自以为对十七年小说的知识高高在上之时,前几天某旧书网站拍卖一本精装《烈火金刚》,是有插图的,这情景太像法国影片《老枪》里的一个镜头了;也像《第比利斯地下印刷厂》的描述,好玩啊。我拼了老本,拍下了这本带插图的“金刚”,同时也创下了十七年小说拍卖价格的新高。
《创业史》很可惜没有插图,好在这点遗憾在外文版的《创业史》里得以小补,是阿老的插图,素描人物像,真是画得好,我的作法是,多买一本,把其中一本里的插图割下来,放到中文版相应的页码里。我说没插图是指1966年之前的,1977年新版的《创业史》有了蔡亮的插图,插的方式是卧图,小幅, 没有占整页的,计景物画4幅,人物画7幅。《铁道游击队》我也是这么干的。《青春之歌》我亦如法炮制,后来在旧书网拍到一本带插图的《青春之歌》,那本假插图本变为了过去。插图艺术,我们是有优良而悠久的传统,郑振铎是收集古小说插图本的先行者。有藏书家称“版画和插图也是一大热点,一旦书中有几幅图,拍卖目录上必然要点清数目,郑重说明。”(林夕《古书市今昔》)我们如此,外国人也如此,董桥说他在英国猎书“我向那位粗眉大胡子的店主开价钱,他把书抢过去翻来翻去看一下说,这他妈的书没图画,给他妈的五十个便士算了。”鲁迅也说过“书籍的插图,原意是在装饰书籍,增加读者的兴趣的,但那力量能补文学之不足。”
《林海雪原》是我少年时代最爱读,也是读得最细的一本小说,从头到尾都读了,几乎每个细节都记忆至今。贫困的少年时代再已不回来了,我现在的年龄四倍于年少时耳,真是可怕之极,不堪回首,那又能怎么样,日子还得一天一天地过下去,直到永久黑暗的尽头。我记不得当年是从谁的手里借来这本小说读的,是先看的小人书还是直接读的原著,无从忆起,更记不得看的是哪一版的《林海雪原》,封面是什么样,一切都渺无线索。直到有一天,在潘家园旧书摊,老柯得到一册老版《林海雪原》,竟然还是带插图的,我才如梦方醒——这书找起来远非易事。更早一些时候,我在隆福寺修绠堂一块钱买了一本很破的,感觉就是这事先起个头。接下来又得了几本——当然必须是老版的了。近来又得知这书除了已有的两种封面以外,还有一种灰茫茫画得很满的封面,三种比较,灰而满这种最有味道——它将林海的莽苍感置于雪原的广袤感之上,尤获我心。另外两种,一种突出雪原,另一种持平均主义最不好看。待我诚心实意寻找这第三种封面的时候,它好像消失了,它是初版本的封面,可是老柯说插图本不在初版里,是在一个小32开本里,它藏的很隐蔽,只有在外文版此书里能看到。前些年终于得此书初版本,封面就是我想要的,可惜书品有点问题,另装了个硬壳,书面少了垂直的一厘米的边,书脊也看不到。先有了再说,以此为起点,插图本会找到的,比这本书品好的也会找到的,但愿这一天不要来的太迟。
初版的概念在小说的出版上尤为混乱, “初版”往往不能等同于“第一版”。举个例子,手边有精装本《红日》,版权页注明“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1959年9月北京第一版1959年9月北京第一次印刷”,它是《红日》的“初版书”吗?不是,它只是人文社的“第一版第一印”而已,《红日》的初版应为“中国青年出版社1957年7月第一版” (1962年《中国现代作家著作目录》)。
还有就是《红旗谱》,我先得一精装本,版权页: “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1958年1月北京第1版1958年1月北京第1次印刷印数1-52000(内精装本15500册)”,这样的著录该确定无疑是1版l印的初版书了吧?又不对了,近日我高价得一册平装本《红旗谱》,版权页: “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1957年11月北京第1版1957年11月北京第1次印刷印数1-52000内精装本(15500册)”。比之精装初版时间提前了2个月,也就是说1957年11月应该是《红旗谱》初版的日期,而1958年1月有可能是精装本初版的日期,因为两者的印数太一致了,故我有此判断。《红旗谱》后来的本子我存有四五种(1959年9月的,1959年10月的,1962年8月的),均于版权页著录“1958年1月北京第l版”,我就一直以为自己拥有初版本,直到1957年11月这本的出现,才打破了真实的谎言。
1949年以前,版次与印次区分得不甚严格,这是藏书时应该注意的。那时印书,无论内容改动与否,每印一次,即算作一版,所以有些书的重版本与初版本在内容上无丝毫区别。1954年国家出版总署颁布《关于图书版本记录的规定》,将版次与印次分开。版次是用以统计版本内容的重要变更的;凡图书第1次出版的称第1版或初版(也有称首版的),内容经过较大增删后出版的称第2版,以下类推。图书重印时,内容如无改动或仅有少量改动的不作为再版,即不作版次的变更。同一图书改换书名,开本,版式,装订,封面,出版者,亦不作版次的变更。
由于上述规定,造成了可以有N个初版《红日》的滑稽情形。五六十年代,有的出版社的作法还稍好,它会在版权页上标明它的第一版仅是它社的第一版,在此之前哪个社哪一年还出过第一版等等,一五一十交代干净,或注明是租的某某社的纸型。像规定中说的“书名”“出版者”都改换了仍“不作版次的变更”,太具欺骗性了,其结果就是使读者多花钱花冤枉钱。
出过许多经典小说的某大出版社,散出过许多他们不看重的资料,随便就当废纸卖了,书贩的嗅觉多敏锐啊,收购上来,立即变废为宝,有些小说的封面画和插图的原稿竟被书贩们送到拍卖公司,这里有黄新波的《苦斗》封面设计草稿(木刻),王荣宪《青春之歌》封面底稿(水墨画),古一舟《林海雪原》封面及插图原稿(水墨),柳成荫(原名沈荣祥)《汾水长流》,《铁流》封面(水墨),彦涵《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封面(木刻),估价大致每幅三四千元。
旧书货源日渐枯竭是书价上涨的主要原因,这是任何商品都存在的“物稀为贵”的本性,是人尽皆知的道理,只不过旧书的商品属性从未像今天这么显明。此外,还有两个大原因促成书价一路走高,一个是藏书人群的迅猛发展,版本知识的普遍提高,旧书价原来是传统的品种涨,时至今日,不论新旧不论古今是书就有人群收集就有人肯出钱,普涨,几无死角。听也没听说过的八十年代出版的“网格本”外国名著小说,能卖到几百元上千元,你不理解就说明你跟不上时代了。十七年经典小说的收集,已蔚然成风,《山乡巨变》精装护封本卖到一千元,“三红一创,青山保林”的早期版本,品相好的,出价凶猛的大有人在,本人渐渐招架不住也。
我上初中时读过《桥隆飙》,吾家贫,从未买过小说,这本是跟同院一同龄女孩借的,她家住北房,是全院经济条件最好的。查旧日记:“晴,下午看曲波写的小说《桥隆飙》,没瞅完,让王瑛拿回去了。”初中时我的作文在班上数一数二,读小说最注意的就是好词好句子,当然这是当年的标准,现在觉得那些太是“新八股”了。可当年就是喜欢的不得了,觉得曲波能造出这么美的句子,真了不起。像书的一开头:
“强虏八寇,国贼横行;河山涂炭,天下混乱。国土片片沦丧,同胞重重苦难,伟大的祖国整个在动荡!一九三七年过去了,又跨进了一九三八年。
战战战,杀出了多少英雄好汉!
降降降,滚出了多少奸臣贼子!
贪贪贪,多少民族败类,专发国难财!
逃逃逃,多少将军显宦,抱头鼠窜!
五千年的古国,谁主沉浮?亿万里 的江山,谁定兴衰?” 有一个创作规律,似乎还没有哪一位作家能够打破,尤其是十七年成名的那些作家,概莫能外,——第二部小说的质量总超不过第一部,曲波如此,杨沫如此,梁斌也如此,除非是那些只写一部见好就收的“一本书作家”。
《桥隆飙》曾被禁过,有印好之后被销毁的遭遇。许觉民在2002年《痛悼韦君宜》中回忆:“她(韦君宜)调来出版社时,同时调来了作协下属单位的一些人,其中有一名编辑,文化水平虽不高,却极有能量,说话常凌驾于韦君宜之上,看样子是个隐性领导,韦君宜是很怕他的。有一次出版社印了曲波的一本长篇小说《桥隆飙》,内容是写抗日战争年代的一支民间游击队,首领名桥隆飙,这支队伍神出鬼没,弄得鬼子兵昼夜不宁。这支游击队以后为八路军所收编,但桥隆飙有时仍有些我行我素。此书印好后,那个隐性领导认为此书要销毁,理由是主人公不服从党的领导,有损于党的形象。他到韦君宜那边去力陈利害,韦无计,把我叫去一起商量。我把小说全部看完后认为无妨,桥隆飙之被收编,就是接受了党的领导,至于其部队有些自作主张,正说明其成为真正的八路军还有待于不断地进行教育,而且在小说中八路军正是这样耐心地做的,这也正是表现了小说的真实性与合理性。不料那位隐性领导仍不以为然,声嘶力竭地要销毁此书,我说完后就怫然而走。以后知道,韦君宜还是听了他的,将印好的书全部销毁。”
至于《桥隆飙》禁没禁干净?销毁的彻底不彻底?大可怀疑。当年就读到过,可见有漏网之鱼。这几年淘旧书,书友中就有淘到过此书的经历。但此书存世甚少,也是事实,十几年来我只见到过一本。再见就是在孔夫子旧书网上个月见过一本,还是精装的,争拍的尤为激烈,最终905元被山东一书友竞得。有心的贩书朋友居然又淘到一本《桥隆飙》,第一时间问我要不要,精装,十品书,崭崭新,十成新的书页泛着一点儿旧色——四十年寒暑的印记。光书缘好不成,还得维住人缘,这样人家得到书才能想着先告诉你。《桥隆飙》现在我家,仿佛四十年前的少年读书场景回放。
值得单捏出来一说的还有《红旗谱》,这书从初版到插图版再到精装本到外文版,我也几乎收齐了。插图本有两种,一是大画家黄胄画的插图,另一位也姓黄,黄润华,名头稍小,以插图的角度而论,两位风格各异,黄润华画的多为场景,配合着故事情节;黄胄则是一幅一幅人物形象图,有古小说人物绣像的味道,不同的是黄胄的绣像是浓墨重彩,因而看得出意识形态对创作的影响,正面人物都是带彩的,且一人一图或两人一图;画到“冯兰池、冯贵堂、李德才、刘二卯”,待遇就改为四个人挤一张图上了,冯贵堂还是个后脑勺,画面的颜色也只是黑白两色了。我一直认为冯兰池和《暴风骤雨》里的韩老六,是写得最出彩的大地主形象,冯兰池比韩老六又胜一筹。《红旗谱》里有一段描写是这样的“冯家大院,是一座古老的宅院。村乡里传说,冯家是明朝手里财主,这座宅院也是在明朝时代,用又大又厚的古砖修造起来。经过二百年以上风雨的淋晒,门窗糟朽了,砖石却还结实。院子里青砖铺地,有瓦房,有过厅,有木厦。飞檐倾塌了,檐瓦也脱落下来,墙山挺厚,门窗挺笨,墙面上长出青色的莓苔。青苔经过腐蚀,贴在墙上,像一片片黑斑。一进冯家大院,你就闻着腐木和青苔的气息。据说,冯家大院里有像猫一样大的老鼠,有一扁担长的花蛇,把那座古老的房舍,钻成一个洞一个洞的。院里一把老藤萝,缠在红荆树上,老藤长得挺旺盛,倒把红荆树给缠黄了。老藤的叶子,又密又浓,遮得满院子荫暗。大瓦房的窗格棂挺窄挺密,屋子里黑古隆冬的。但是,这样的房子,冯老兰却住惯了。他就是成天价钻在这大瓦房里,晴天白日点起油灯,写账簿,打算盘。”我是在四合院里长大的,我老是想象冯家大院是什么样,后来朱老忠他们没太费劲地攻陷此院,这已是《播火记》里的事了,有些描写是前面未预留伏笔的“当冯贵堂带领家丁们在村边作战的时候,冯老兰早在家里做好了准备:穿上送终的绸缎衣裳,穿上一双缎子靴,戴上送终的缎子帽盔,红疙瘩。把两条子弹袋挎在身上,手里提了盒子(枪),踩着扶梯上了屋顶。冯家大院,平时就有作战的准备,屋檐都修上掩体和枪眼,房与房之间,修上天桥,冯老兰从这座屋顶走到那座屋顶,查看工事。”
写小说在当年竟成了招祸之事,有的作家竟为此送了命。近日因浩然逝世引发了一些并无新意的议论。我找出陈徒手的《人有病,天知否》重读,看到了过去读时并无注意的一段——杨毓珉告诉笔者:“回北京后,在梅兰芳故居继续修改《红岩》,由徐怀中当组长,把原作者罗、杨也调来了,代表江青抓戏的是部队作家李英儒。有一天江青突然不让搞《红岩》,不知为什么。后来江青透了一句: ‘我问了别人,渣滓洞防范得那么严,能够越狱吗?’罗广斌‘文革’中整死了。再后来,江青指定改编《敌后武工队》,也把原作者冯志调来。创作组解散后,冯志回家没几天也整死了。 (1998年6月19日口述)”《敌后武工队》是我非常爱读的小说,每天不落地听“小说连续广播”,许多细节记得太熟了。冯志的死是这么死的,我才知道。无论如何,十七年所产生的经典小说,伴随我成长,带给我文学的营养,每每忆及,总是温馨的情绪。
八十年代,个人与时代,均喘息稍定,我开始搜罗1966年以前出版的经典长篇小说,范围限定在我少年时代读过的。这里有一个形象的概括,好像最初是中国青年出版社内部传出来的: “三红一创,青山保林。”“三红一创”即《红岩》《红日》《红旗谱》《创业史》;“青山保林”即《青春之歌》《山乡巨变》《保卫延安》《林海雪原》。除了这顺口溜的八部经典小说,我自编了“三花一铁,新敌艳野。”“三花一铁”:《苦菜花》《迎春花》《朝阳花》《铁道游击队》; “新敌艳野”:《新儿女英雄传》《敌后武工队》《艳阳天》Ⅸ野火春风斗古城》。所谓经典小说,题材基本三大类:打仗的,革命的,农村的。除了上述这十几本,另有《上海的早晨》《小城春秋》《三家巷》《苦斗》《烈火金刚》(“二火”之一,另一“火”是蒙古族作家乌兰巴干著《草原烽火》),《李自成》《桥隆飙》《晋阳秋》等书。
当年有一批“三部曲”雄心的作家,可惜真正实现其宏伟目标的寥寥无几,即使最终成功的也是跨越了十年浩劫后实现的,前强后弱。如《红旗谱》的第二部叫《播火记》;《艳阳天》的下部是《金光大道》;《创业史》预告的是四部,可我只看到了“互助组阶段”的第一部。欧阳山的“一代风流”是多部头的长篇小说,1966年前出了第一卷《三家巷》和第二卷《苦斗》。在第一卷预告了以后的几卷是“苦斗”“庄严与无耻”“到延安去”“大地回春”。第二卷《苦斗》如期出版了,1966年以后出版了第三卷《柳暗花明》、第四卷《圣地》,第五卷《万年春》,好像完成了最初的所有预告,真是一个特例。
十七年的小说印象为何尤其深刻,是因为小说改编过电影,两种艺术形式互动互补,想忘都忘不掉。有的小说在当年的传媒利器——收音机里有个“长篇小说连续广播时间”,每天中午半小时,好像是12点半到1点。当年听收音机的这个节目颇似今日之电视连续剧,到点必听,落一次都觉得难受。我没有机会认识任何一位小说的作者,最接近的一回也只不过是见过电影《青春之歌》中林道静的饰演者谢芳。电影《青春之歌》中林道静与余永泽初恋,俩人漫步在海边,书里的文字是这样描述的“上弦的月亮已经弯在天边,除了海浪拍打着岩石的声音,海边早已悄无人声,可是这两个年轻人还一同在海边的沙滩上徘徊着,谈说着。”走着走着,他俩坐在岩石上,余永泽深情地念起了诗,那景象太美了。后来我却在书里怎么也找不到余永泽念的那首诗(《青春之歌》第一版里余永泽没有念诗,第二版里念了,念的是海涅的诗),这是咋回事?终于我在《电影“青春之歌”的分镜头剧本》那里找到了原诗——改成了雪莱的诗:
“喃喃的海波安歇了,云彩都各自去游荡,天空的笑颜就映在海洋的蔚蓝的胸上,这一刻,好像是从碧霄外飘来的时光,弥漫在这儿的落日的余晖,也仿佛是来自天堂。”
余永泽念诗时的表情真挚极了,是整个电影中最经典的镜头。
《新儿女英雄传》是我设定的十七年期限中最早的一本,这本书先是连载于《人民日报》1949年5月25日至7月12日的文艺版,单行本第一版由海燕书店于1949年9月出版印行,作者是孔厥和袁静。郭沫若和谢觉哉分别作序——这么高的规格乃小说中唯一一例。这本书后来有多个版本,都是彦涵作的插图,每版的插图都有不一样的地方,还有就是谢觉哉的序不见了。作者孔厥、袁静是夫妇,可惜后来孔厥(1917~1966)因生活问题犯错误被开除党籍,并服刑数年。1957年在家写作,“文革”中投水自尽。1956年人民文学出版社重出《新儿女英雄传》,在“出版说明”中有一段话“小说的作者之——孔厥,后来由于道德堕落,为人民唾弃;但这并不影响这本书存在的价值。孔厥在小说的创作过程中,实际参加过一定的劳动,因此仍然保存了原来的署名。”人文版的插图很写实,是彦涵重新画的,只是数量比之旧版少了许多,仅6幅,且均为正面人物的画面。《新儿女英雄传》1951年改编为电影,谢添饰演的张金龙我最爱看,李景波演的李六子亦好,正面人物不脸谱化,如果再晚十年拍成电影,不大会这么逼近原书。此书还有外文版,我也存有, 《新儿女英雄传》可说是我这个专题里版本最完全的一种,它们来自不同的旧书店,也不是一次买齐的,最远的一本是在上海旧书店淘到的,绝品,还是大32开本。海燕书店首版特难找,先找到的那本没封面,可我也当宝贝留着,拿它“聊胜于无”,直到前几天在旧书网买到一本带封面的,新旧并存,念其皆来之不易也。
经典小说收入语文课本也是能够传之久远的手段,又因为是经典小说片段,印象尤为深刻,比如《创业史》里的“梁生宝买稻种”一节,好像当年上语文课是要求背诵的篇目,三根火柴找睡觉的地方,五分钱喝一碗汤面,描写得多细。几十年后,我在旧书摊淘得《创业史》后,马上寻找买稻种这段,似曾相识燕归来,那时的美文以今日眼光视之,颇多可笑之处,如“尽管饭铺的堂倌和管账先生一直嘲笑地盯他,他毫不局促地用不花钱的面汤,把风干的馍送进肚里去了。他更不因为人家笑他庄稼人带钱的方式,显得匆忙。相反,他在脑子里时刻警惕自己,出了门要拿稳,甭慌,免得差错和丢失东西。办不好事情,会失党的威信哩。”我们后来都知道党的威信何至于这么脆弱。
我个人发现的又一个规律,小说的初版本往往没有插图,插图本往往都是在小说受到欢迎以后出版社赶紧找人画的。 《新儿女英雄传》初版有插图,我想可能是原先在报纸上连载时就有了插图。《红岩》初版有插图,也许因为《红岩》的前身Ⅸ在烈火中永生》先就有了插图。《小城春秋》初版没插图,第二版有了阿老的插图。《红旗谱》刚开始的好几个版子都没插图。《苦菜花》《迎春花》的初版本都有插图。《烈火金刚》好像一直就没出过插图本。我不想改正这个“好像”,因为在我自以为对十七年小说的知识高高在上之时,前几天某旧书网站拍卖一本精装《烈火金刚》,是有插图的,这情景太像法国影片《老枪》里的一个镜头了;也像《第比利斯地下印刷厂》的描述,好玩啊。我拼了老本,拍下了这本带插图的“金刚”,同时也创下了十七年小说拍卖价格的新高。
《创业史》很可惜没有插图,好在这点遗憾在外文版的《创业史》里得以小补,是阿老的插图,素描人物像,真是画得好,我的作法是,多买一本,把其中一本里的插图割下来,放到中文版相应的页码里。我说没插图是指1966年之前的,1977年新版的《创业史》有了蔡亮的插图,插的方式是卧图,小幅, 没有占整页的,计景物画4幅,人物画7幅。《铁道游击队》我也是这么干的。《青春之歌》我亦如法炮制,后来在旧书网拍到一本带插图的《青春之歌》,那本假插图本变为了过去。插图艺术,我们是有优良而悠久的传统,郑振铎是收集古小说插图本的先行者。有藏书家称“版画和插图也是一大热点,一旦书中有几幅图,拍卖目录上必然要点清数目,郑重说明。”(林夕《古书市今昔》)我们如此,外国人也如此,董桥说他在英国猎书“我向那位粗眉大胡子的店主开价钱,他把书抢过去翻来翻去看一下说,这他妈的书没图画,给他妈的五十个便士算了。”鲁迅也说过“书籍的插图,原意是在装饰书籍,增加读者的兴趣的,但那力量能补文学之不足。”
《林海雪原》是我少年时代最爱读,也是读得最细的一本小说,从头到尾都读了,几乎每个细节都记忆至今。贫困的少年时代再已不回来了,我现在的年龄四倍于年少时耳,真是可怕之极,不堪回首,那又能怎么样,日子还得一天一天地过下去,直到永久黑暗的尽头。我记不得当年是从谁的手里借来这本小说读的,是先看的小人书还是直接读的原著,无从忆起,更记不得看的是哪一版的《林海雪原》,封面是什么样,一切都渺无线索。直到有一天,在潘家园旧书摊,老柯得到一册老版《林海雪原》,竟然还是带插图的,我才如梦方醒——这书找起来远非易事。更早一些时候,我在隆福寺修绠堂一块钱买了一本很破的,感觉就是这事先起个头。接下来又得了几本——当然必须是老版的了。近来又得知这书除了已有的两种封面以外,还有一种灰茫茫画得很满的封面,三种比较,灰而满这种最有味道——它将林海的莽苍感置于雪原的广袤感之上,尤获我心。另外两种,一种突出雪原,另一种持平均主义最不好看。待我诚心实意寻找这第三种封面的时候,它好像消失了,它是初版本的封面,可是老柯说插图本不在初版里,是在一个小32开本里,它藏的很隐蔽,只有在外文版此书里能看到。前些年终于得此书初版本,封面就是我想要的,可惜书品有点问题,另装了个硬壳,书面少了垂直的一厘米的边,书脊也看不到。先有了再说,以此为起点,插图本会找到的,比这本书品好的也会找到的,但愿这一天不要来的太迟。
初版的概念在小说的出版上尤为混乱, “初版”往往不能等同于“第一版”。举个例子,手边有精装本《红日》,版权页注明“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1959年9月北京第一版1959年9月北京第一次印刷”,它是《红日》的“初版书”吗?不是,它只是人文社的“第一版第一印”而已,《红日》的初版应为“中国青年出版社1957年7月第一版” (1962年《中国现代作家著作目录》)。
还有就是《红旗谱》,我先得一精装本,版权页: “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1958年1月北京第1版1958年1月北京第1次印刷印数1-52000(内精装本15500册)”,这样的著录该确定无疑是1版l印的初版书了吧?又不对了,近日我高价得一册平装本《红旗谱》,版权页: “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1957年11月北京第1版1957年11月北京第1次印刷印数1-52000内精装本(15500册)”。比之精装初版时间提前了2个月,也就是说1957年11月应该是《红旗谱》初版的日期,而1958年1月有可能是精装本初版的日期,因为两者的印数太一致了,故我有此判断。《红旗谱》后来的本子我存有四五种(1959年9月的,1959年10月的,1962年8月的),均于版权页著录“1958年1月北京第l版”,我就一直以为自己拥有初版本,直到1957年11月这本的出现,才打破了真实的谎言。
1949年以前,版次与印次区分得不甚严格,这是藏书时应该注意的。那时印书,无论内容改动与否,每印一次,即算作一版,所以有些书的重版本与初版本在内容上无丝毫区别。1954年国家出版总署颁布《关于图书版本记录的规定》,将版次与印次分开。版次是用以统计版本内容的重要变更的;凡图书第1次出版的称第1版或初版(也有称首版的),内容经过较大增删后出版的称第2版,以下类推。图书重印时,内容如无改动或仅有少量改动的不作为再版,即不作版次的变更。同一图书改换书名,开本,版式,装订,封面,出版者,亦不作版次的变更。
由于上述规定,造成了可以有N个初版《红日》的滑稽情形。五六十年代,有的出版社的作法还稍好,它会在版权页上标明它的第一版仅是它社的第一版,在此之前哪个社哪一年还出过第一版等等,一五一十交代干净,或注明是租的某某社的纸型。像规定中说的“书名”“出版者”都改换了仍“不作版次的变更”,太具欺骗性了,其结果就是使读者多花钱花冤枉钱。
出过许多经典小说的某大出版社,散出过许多他们不看重的资料,随便就当废纸卖了,书贩的嗅觉多敏锐啊,收购上来,立即变废为宝,有些小说的封面画和插图的原稿竟被书贩们送到拍卖公司,这里有黄新波的《苦斗》封面设计草稿(木刻),王荣宪《青春之歌》封面底稿(水墨画),古一舟《林海雪原》封面及插图原稿(水墨),柳成荫(原名沈荣祥)《汾水长流》,《铁流》封面(水墨),彦涵《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封面(木刻),估价大致每幅三四千元。
旧书货源日渐枯竭是书价上涨的主要原因,这是任何商品都存在的“物稀为贵”的本性,是人尽皆知的道理,只不过旧书的商品属性从未像今天这么显明。此外,还有两个大原因促成书价一路走高,一个是藏书人群的迅猛发展,版本知识的普遍提高,旧书价原来是传统的品种涨,时至今日,不论新旧不论古今是书就有人群收集就有人肯出钱,普涨,几无死角。听也没听说过的八十年代出版的“网格本”外国名著小说,能卖到几百元上千元,你不理解就说明你跟不上时代了。十七年经典小说的收集,已蔚然成风,《山乡巨变》精装护封本卖到一千元,“三红一创,青山保林”的早期版本,品相好的,出价凶猛的大有人在,本人渐渐招架不住也。
我上初中时读过《桥隆飙》,吾家贫,从未买过小说,这本是跟同院一同龄女孩借的,她家住北房,是全院经济条件最好的。查旧日记:“晴,下午看曲波写的小说《桥隆飙》,没瞅完,让王瑛拿回去了。”初中时我的作文在班上数一数二,读小说最注意的就是好词好句子,当然这是当年的标准,现在觉得那些太是“新八股”了。可当年就是喜欢的不得了,觉得曲波能造出这么美的句子,真了不起。像书的一开头:
“强虏八寇,国贼横行;河山涂炭,天下混乱。国土片片沦丧,同胞重重苦难,伟大的祖国整个在动荡!一九三七年过去了,又跨进了一九三八年。
战战战,杀出了多少英雄好汉!
降降降,滚出了多少奸臣贼子!
贪贪贪,多少民族败类,专发国难财!
逃逃逃,多少将军显宦,抱头鼠窜!
五千年的古国,谁主沉浮?亿万里 的江山,谁定兴衰?” 有一个创作规律,似乎还没有哪一位作家能够打破,尤其是十七年成名的那些作家,概莫能外,——第二部小说的质量总超不过第一部,曲波如此,杨沫如此,梁斌也如此,除非是那些只写一部见好就收的“一本书作家”。
《桥隆飙》曾被禁过,有印好之后被销毁的遭遇。许觉民在2002年《痛悼韦君宜》中回忆:“她(韦君宜)调来出版社时,同时调来了作协下属单位的一些人,其中有一名编辑,文化水平虽不高,却极有能量,说话常凌驾于韦君宜之上,看样子是个隐性领导,韦君宜是很怕他的。有一次出版社印了曲波的一本长篇小说《桥隆飙》,内容是写抗日战争年代的一支民间游击队,首领名桥隆飙,这支队伍神出鬼没,弄得鬼子兵昼夜不宁。这支游击队以后为八路军所收编,但桥隆飙有时仍有些我行我素。此书印好后,那个隐性领导认为此书要销毁,理由是主人公不服从党的领导,有损于党的形象。他到韦君宜那边去力陈利害,韦无计,把我叫去一起商量。我把小说全部看完后认为无妨,桥隆飙之被收编,就是接受了党的领导,至于其部队有些自作主张,正说明其成为真正的八路军还有待于不断地进行教育,而且在小说中八路军正是这样耐心地做的,这也正是表现了小说的真实性与合理性。不料那位隐性领导仍不以为然,声嘶力竭地要销毁此书,我说完后就怫然而走。以后知道,韦君宜还是听了他的,将印好的书全部销毁。”
至于《桥隆飙》禁没禁干净?销毁的彻底不彻底?大可怀疑。当年就读到过,可见有漏网之鱼。这几年淘旧书,书友中就有淘到过此书的经历。但此书存世甚少,也是事实,十几年来我只见到过一本。再见就是在孔夫子旧书网上个月见过一本,还是精装的,争拍的尤为激烈,最终905元被山东一书友竞得。有心的贩书朋友居然又淘到一本《桥隆飙》,第一时间问我要不要,精装,十品书,崭崭新,十成新的书页泛着一点儿旧色——四十年寒暑的印记。光书缘好不成,还得维住人缘,这样人家得到书才能想着先告诉你。《桥隆飙》现在我家,仿佛四十年前的少年读书场景回放。
值得单捏出来一说的还有《红旗谱》,这书从初版到插图版再到精装本到外文版,我也几乎收齐了。插图本有两种,一是大画家黄胄画的插图,另一位也姓黄,黄润华,名头稍小,以插图的角度而论,两位风格各异,黄润华画的多为场景,配合着故事情节;黄胄则是一幅一幅人物形象图,有古小说人物绣像的味道,不同的是黄胄的绣像是浓墨重彩,因而看得出意识形态对创作的影响,正面人物都是带彩的,且一人一图或两人一图;画到“冯兰池、冯贵堂、李德才、刘二卯”,待遇就改为四个人挤一张图上了,冯贵堂还是个后脑勺,画面的颜色也只是黑白两色了。我一直认为冯兰池和《暴风骤雨》里的韩老六,是写得最出彩的大地主形象,冯兰池比韩老六又胜一筹。《红旗谱》里有一段描写是这样的“冯家大院,是一座古老的宅院。村乡里传说,冯家是明朝手里财主,这座宅院也是在明朝时代,用又大又厚的古砖修造起来。经过二百年以上风雨的淋晒,门窗糟朽了,砖石却还结实。院子里青砖铺地,有瓦房,有过厅,有木厦。飞檐倾塌了,檐瓦也脱落下来,墙山挺厚,门窗挺笨,墙面上长出青色的莓苔。青苔经过腐蚀,贴在墙上,像一片片黑斑。一进冯家大院,你就闻着腐木和青苔的气息。据说,冯家大院里有像猫一样大的老鼠,有一扁担长的花蛇,把那座古老的房舍,钻成一个洞一个洞的。院里一把老藤萝,缠在红荆树上,老藤长得挺旺盛,倒把红荆树给缠黄了。老藤的叶子,又密又浓,遮得满院子荫暗。大瓦房的窗格棂挺窄挺密,屋子里黑古隆冬的。但是,这样的房子,冯老兰却住惯了。他就是成天价钻在这大瓦房里,晴天白日点起油灯,写账簿,打算盘。”我是在四合院里长大的,我老是想象冯家大院是什么样,后来朱老忠他们没太费劲地攻陷此院,这已是《播火记》里的事了,有些描写是前面未预留伏笔的“当冯贵堂带领家丁们在村边作战的时候,冯老兰早在家里做好了准备:穿上送终的绸缎衣裳,穿上一双缎子靴,戴上送终的缎子帽盔,红疙瘩。把两条子弹袋挎在身上,手里提了盒子(枪),踩着扶梯上了屋顶。冯家大院,平时就有作战的准备,屋檐都修上掩体和枪眼,房与房之间,修上天桥,冯老兰从这座屋顶走到那座屋顶,查看工事。”
写小说在当年竟成了招祸之事,有的作家竟为此送了命。近日因浩然逝世引发了一些并无新意的议论。我找出陈徒手的《人有病,天知否》重读,看到了过去读时并无注意的一段——杨毓珉告诉笔者:“回北京后,在梅兰芳故居继续修改《红岩》,由徐怀中当组长,把原作者罗、杨也调来了,代表江青抓戏的是部队作家李英儒。有一天江青突然不让搞《红岩》,不知为什么。后来江青透了一句: ‘我问了别人,渣滓洞防范得那么严,能够越狱吗?’罗广斌‘文革’中整死了。再后来,江青指定改编《敌后武工队》,也把原作者冯志调来。创作组解散后,冯志回家没几天也整死了。 (1998年6月19日口述)”《敌后武工队》是我非常爱读的小说,每天不落地听“小说连续广播”,许多细节记得太熟了。冯志的死是这么死的,我才知道。无论如何,十七年所产生的经典小说,伴随我成长,带给我文学的营养,每每忆及,总是温馨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