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19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32-5281(2014)07
【摘要】我国是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国家,各种职业病如尘肺、职业性传染病、皮肤病等对人民群众身心造成极为严重的影响,甚至危及生命。目前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仍存在许多问题,如企业和劳动者对职业病防治意识缺乏,企业劳动保护不健全、用工管理混乱以及职业病患者鉴定和维权困难等。本文分为四部分:一我国目前职业卫生状况;职业病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三职业病防治对策;四结语。通过对职业病危害和防治工作现状的分析,为加强和改进职业病防护和管理对策提出建议和思考。
【关键词】职业病防治;职业病防护与管理:对策
根据卫生部2010年4月2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新发各类职业病18128例。职业病病例数列前3位的依次为煤炭、有色金属和冶金等行业,分别占总病例数的41.38%、9.33%和6.99%。职业病严重危害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对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健康水平、保证其相关权益和健康需求、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1.我国目前职业卫生状况
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各种器质性疾病的统称,如尘肺、职业性眼、耳鼻喉疾病、肿瘤、传染病、皮肤病等。我国职业病分布广泛,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从业人员主要包括煤炭、冶金、化工、建筑等传统工业,以及计算机、汽车制造、医药、生物工程等群体,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粉尘、噪声、高温及化学毒品等,许多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检测值都超过了国家规定标准[1]。按照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目前国家出台的法定职业病涉及粉尘、急、慢性化学中毒、职业肿瘤、传染病等10类115种疾病,根据各地职业病报告,截至2005年末,累计报告职业病66.5万例(中毒等从1991年计算),其中尘肺病仍是我国最严重的职业病,累计报告尘肺病60.7万例,占职业病报告总例数的79.96%[2]。
2.职业病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2.1卫生预评价机制不健全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是预防职业病发生和危害的重要控制措施。一些地方政府部门未能将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列入建设项目的审批、验收条件,导致一些新建、扩建、改建的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没有按照法律规定开展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工作,导致职业病危害现象发生。
2.2职业卫生监督执法力度不足
目前一些职业卫生监督部门普遍存在执员人员缺乏、经费不足,卫生监督执法能力不强,监管力量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速度;甚至职业病监管组织机构、制度、经费保障等方面落实不到位,职业病防治协同监管机制不完善,对职业病危害严重的企业惩处不力。
2.3企业部门用工管理不科学
一些企业或私营公司生产工具落后,设备简陋,对职业病未采取有效防护设施,企业用工缺乏科学管理措施,甚至无视劳动者健康权益,职业病危害问题突出;一些管理人员整体素质低,对职业病危害认识不足,遵法、守法意识淡薄,或违法成本低,有违法犯法故意。劳动者或农民工的健康权益得不到维护,其社会保障、职业防护等都难以得到保障,职业危害及健康影响无法评估。
2.4劳动者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劳动者多为农民工及城市低学历人群,他们职业层次低,工作范围主要以制造业、建筑业及餐饮业等第三产业为主,易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他们缺乏法律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对职业病危害缺乏应有的认识,且在务工过程中,无合同、无告知、无培训,职业防护和社会保障难以落实,因此在发生职业时缺乏防护措施和自我保护能力,从而增加了职业病发生和危害几率。
3.职业病防治工作对策
3.1建立完善的职业卫生保障机制
根据我国企业发展和地方发展实际,建立健全职业保护的法律法规,切实完善各项卫生管理体制、信息决策机制和稳定的、多渠道职业卫生投入机制,合理配置和有效设置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源。进一步调节我国职业病防护标准并与国际接轨,从而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和职业病防治实际工作需要的职业卫生标准体系。
3.2 健全职业病防治信息网络
建立系统的职业卫生信息与职业病防治评估体系,加强对职业中毒事故的安全预测及预警工作,从而正确、及时、准确评估职业病及其防治效果,为职业病的诊断及防治工作提供科学指导员,从而全面提升急性职业中毒控制与信息管理水平。
3.3 加强职业病监测及检测工作
各地、各部门应加强职业病监督管理工作,经常开展以职业病如尘肺病、职业中毒的检测检验、诊断和救治工作,提高企业职业病科学管理水平,从而降低职业病发生几率,切实提高我国职业病防治水平。
3.4加强宣传,提高全社会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意识
企业和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要深入开展《职业病防治法》、《劳动法》以及《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企业从事人员的其法制意识和职业病防治水平,严禁杜绝损害职工健康的事件发生。对忽视职业病防治和安全生产行为应予以揭露和曝光,使职业病防治工作成为全民参与、人人关心的公众事业,切实维护广大群众的生命和健康安全。
3.5提高劳动者自我保护意识
劳动者积极参加有关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积极认识和识别有害因素的种类、后果、预防,学会职业病的应急救治措施。加强个人防护工作,减少职业病危害,就业时应有效使用职业病防护措施,经常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操作中严格执行各项常规和规程,杜绝违规操作,以提高自身安全系数秀效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4.结语
职业病不仅严重危害劳动者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也对社会稳定和和谐社会建设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加强职业病防治是全社会的一项重工人作,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不仅提高劳动者健康水平,也是服务社会,提高劳动者生活和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职业病应"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不仅是当务之急,更是今后一个时期的一全长期而重要的基础工作。卫生行政管理和职业病监测部门及劳动者都要提高对职业病防护工作的认识,积极行动起来,加强对职业病的宣传与管理工作,加大职业病危害因素管理,为有效扼制职业病,提高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水平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涛,张敏,李德鸿,等. 我国职业病防治形势及其对策[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首届年会暨职业安全健康论坛论文集[C],2004年.
[2]孟雨.浅谈我国职业病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卫生软科学,2011(9):589-592.
【摘要】我国是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国家,各种职业病如尘肺、职业性传染病、皮肤病等对人民群众身心造成极为严重的影响,甚至危及生命。目前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仍存在许多问题,如企业和劳动者对职业病防治意识缺乏,企业劳动保护不健全、用工管理混乱以及职业病患者鉴定和维权困难等。本文分为四部分:一我国目前职业卫生状况;职业病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三职业病防治对策;四结语。通过对职业病危害和防治工作现状的分析,为加强和改进职业病防护和管理对策提出建议和思考。
【关键词】职业病防治;职业病防护与管理:对策
根据卫生部2010年4月2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新发各类职业病18128例。职业病病例数列前3位的依次为煤炭、有色金属和冶金等行业,分别占总病例数的41.38%、9.33%和6.99%。职业病严重危害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对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健康水平、保证其相关权益和健康需求、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1.我国目前职业卫生状况
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各种器质性疾病的统称,如尘肺、职业性眼、耳鼻喉疾病、肿瘤、传染病、皮肤病等。我国职业病分布广泛,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从业人员主要包括煤炭、冶金、化工、建筑等传统工业,以及计算机、汽车制造、医药、生物工程等群体,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粉尘、噪声、高温及化学毒品等,许多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检测值都超过了国家规定标准[1]。按照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目前国家出台的法定职业病涉及粉尘、急、慢性化学中毒、职业肿瘤、传染病等10类115种疾病,根据各地职业病报告,截至2005年末,累计报告职业病66.5万例(中毒等从1991年计算),其中尘肺病仍是我国最严重的职业病,累计报告尘肺病60.7万例,占职业病报告总例数的79.96%[2]。
2.职业病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2.1卫生预评价机制不健全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是预防职业病发生和危害的重要控制措施。一些地方政府部门未能将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列入建设项目的审批、验收条件,导致一些新建、扩建、改建的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没有按照法律规定开展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工作,导致职业病危害现象发生。
2.2职业卫生监督执法力度不足
目前一些职业卫生监督部门普遍存在执员人员缺乏、经费不足,卫生监督执法能力不强,监管力量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速度;甚至职业病监管组织机构、制度、经费保障等方面落实不到位,职业病防治协同监管机制不完善,对职业病危害严重的企业惩处不力。
2.3企业部门用工管理不科学
一些企业或私营公司生产工具落后,设备简陋,对职业病未采取有效防护设施,企业用工缺乏科学管理措施,甚至无视劳动者健康权益,职业病危害问题突出;一些管理人员整体素质低,对职业病危害认识不足,遵法、守法意识淡薄,或违法成本低,有违法犯法故意。劳动者或农民工的健康权益得不到维护,其社会保障、职业防护等都难以得到保障,职业危害及健康影响无法评估。
2.4劳动者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劳动者多为农民工及城市低学历人群,他们职业层次低,工作范围主要以制造业、建筑业及餐饮业等第三产业为主,易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他们缺乏法律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对职业病危害缺乏应有的认识,且在务工过程中,无合同、无告知、无培训,职业防护和社会保障难以落实,因此在发生职业时缺乏防护措施和自我保护能力,从而增加了职业病发生和危害几率。
3.职业病防治工作对策
3.1建立完善的职业卫生保障机制
根据我国企业发展和地方发展实际,建立健全职业保护的法律法规,切实完善各项卫生管理体制、信息决策机制和稳定的、多渠道职业卫生投入机制,合理配置和有效设置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源。进一步调节我国职业病防护标准并与国际接轨,从而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和职业病防治实际工作需要的职业卫生标准体系。
3.2 健全职业病防治信息网络
建立系统的职业卫生信息与职业病防治评估体系,加强对职业中毒事故的安全预测及预警工作,从而正确、及时、准确评估职业病及其防治效果,为职业病的诊断及防治工作提供科学指导员,从而全面提升急性职业中毒控制与信息管理水平。
3.3 加强职业病监测及检测工作
各地、各部门应加强职业病监督管理工作,经常开展以职业病如尘肺病、职业中毒的检测检验、诊断和救治工作,提高企业职业病科学管理水平,从而降低职业病发生几率,切实提高我国职业病防治水平。
3.4加强宣传,提高全社会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意识
企业和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要深入开展《职业病防治法》、《劳动法》以及《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企业从事人员的其法制意识和职业病防治水平,严禁杜绝损害职工健康的事件发生。对忽视职业病防治和安全生产行为应予以揭露和曝光,使职业病防治工作成为全民参与、人人关心的公众事业,切实维护广大群众的生命和健康安全。
3.5提高劳动者自我保护意识
劳动者积极参加有关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积极认识和识别有害因素的种类、后果、预防,学会职业病的应急救治措施。加强个人防护工作,减少职业病危害,就业时应有效使用职业病防护措施,经常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操作中严格执行各项常规和规程,杜绝违规操作,以提高自身安全系数秀效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4.结语
职业病不仅严重危害劳动者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也对社会稳定和和谐社会建设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加强职业病防治是全社会的一项重工人作,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不仅提高劳动者健康水平,也是服务社会,提高劳动者生活和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职业病应"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不仅是当务之急,更是今后一个时期的一全长期而重要的基础工作。卫生行政管理和职业病监测部门及劳动者都要提高对职业病防护工作的认识,积极行动起来,加强对职业病的宣传与管理工作,加大职业病危害因素管理,为有效扼制职业病,提高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水平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涛,张敏,李德鸿,等. 我国职业病防治形势及其对策[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首届年会暨职业安全健康论坛论文集[C],2004年.
[2]孟雨.浅谈我国职业病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卫生软科学,2011(9):589-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