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福会》中的东方主义和他者体现

来源 :名作欣赏·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pjwx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谭恩美的作品《喜福会》主要讲述了四位华人移民母亲和她们的华裔美国女儿之间的故事。在人物塑造方面,华人移民母亲和华裔美国女儿的不同形象,体现了东方主义的思想。在故事情节中,母女之间的冲突与和解,反映了中美文化从相互他者走向融合的过程。
  关键词:《喜福会》 东方主义 他者
  一、东方主义
  东方主义认为,西方的优越性和东方的次等性是毫无疑问的。在西方人的眼中,东方人是愚昧、无知、野蛮的一个群体,东方是一个荒芜、落后的大废物库。与之相反,西方是一个文明、进步的社会,西方人是天生更具智慧、有独立个体意识、举止更文明得体的人。因而他们理所当然地可以用一种“他者”眼光鄙视东方文化及东方人。然而,赛义德认为“东方与西方之间的对立不仅误导人而且不受欢迎”,他提倡文化多元主义,避免种族歧视。
  二、人物塑造中的东方主义
  从人物塑造上看,作者有丑化华人移民母亲的东方形象,而美化华裔美国女儿的西方形象的倾向。在《喜福会》中,四位华人移民母亲都爱玩麻将,有根深蒂固的封建迷信思想。
  (一)吴素云 “到了美国,她就要生个女儿。女儿会很像她却无须仰仗丈夫的鼻息生活。女儿不会遭到歧视,因为她会说上一口流利的英语。”a从吴素云视角的开篇回忆中,我们发现吴素云在封建中国社会的生活是不尽如人意的,她只是一个被男权社会他者的妇女。为了在战火环境下分分心,她每周举行一次“喜福会”。每当“喜福会”的时候,几个妇女就搓搓麻将,吃点讨口彩实际却腐烂的食物,怀念过去的美好,期待未来的和平生活。就这样,“喜福会”成了她们暂时抛却烦忧的唯一快慰。尽管如此,她们依旧不是有独立人权的个体。她们把活下去的希望寄托在男人身上,除此之外,她們不知道该怎么做。她们不仅被视为父权、夫权的附属品和他者,而且也愚昧地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
  (二)许安梅的母亲 安梅的母亲很漂亮,“犹如天鹅一般” ,然而她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境遇却是十分悲惨的。早年丧夫,后又被迫当了四姨太。改嫁之后,安梅的母亲的娘家咒骂她是“败坏祖坟风水的贱女人” 。甚至,安梅也差点视母亲为“没有大家闺秀样子” 的粗俗之人。在封建中国,寡妇改嫁是会遭到众人唾弃的。即使如此,因为深受百善孝为先的儒家思想影响,安梅的母亲依然在安梅外婆病危之际赶回家来,尽最后的孝道。虽然她最后通过服毒自尽的方式反抗了封建制度,但她在西方人眼中还是他者化的中国封建妇女形象。
  (三)龚琳达 在十二岁的时候,龚琳达就嫁给了还未成年的洪家少爷。在洪家,为了履行向父母许下的“听洪家的话,不要给我们家丢脸” 的诺言,她吃尽了苦头,牺牲了一生,却还是不能让婆家满意。在逃离封建枷锁之前,她深受中国封建思想毒害,只是一个言听计从的工具,任凭婆婆、丈夫使唤和欺凌,毫无个人尊严。这是典型的没有自由人格,只会忍辱负重,卑躬屈膝地活着的他者化的中国封建妇女形象。
  (四)映映 映映也没有摆脱旧中国父权和夫权制度的影响。她从小就被教育并坚信女人是阴,男人是阳,女人只有借着男人,才有光彩。在结婚后,映映发现丈夫的出轨行径,却选择了忍气吞声。活在男人阴影下的映映,是西方人眼中被消声、被男权压迫的中国封建妇女形象。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她们的女儿们的形象:追求自由,具有自我权利意识,思想开放。在中国封建社会,母亲们从小接受落后的封建教育。但是,在现代美国社会的女儿们,从小都受到先进美国思想的熏陶。所以,不同时期的社会历史背景下的社会文明对照,自然凸显了中国社会文明的落后和美国社会文明的进步性。这种对照是不公正的,体现了西方中心的思想。
  三、母女冲突中的他者
  (一)母女一:吴素云和吴精美 移民美国后的吴素云依旧没有摆脱被他者的命运。看似宽容的美国社会并没有完全接纳她,连她的女儿也以一种他者眼光看待她和中国文化。在吴精美眼中,喜福会是类似于3K党集会的社团,代表了中国的陈规陋习。她不理解喜福会所蕴含的希望和梦想,她看不惯母亲讨价还价的思想,当众的粗鲁行为和奇特的审美眼光。她对自己母亲带至美国的中国文化和美好期许全然不知,漠不关心,而且内心不接受、看不起母亲所代表的中国文化。
  在教育方式上,吴素云激发并培养女儿潜在的天赋,希望她能够真正融入美国社会。她要求女儿做智力测试,记忆外国的首都……一次次失败后,她并没有放弃,开始靠做清洁工提供女儿学习钢琴的机会。然而,吴精美不认同母亲的做法,开始反抗,“我再也不听她摆布了。我不是她的奴隶,这里不是中国”。这些中国式教育遭到了美国女儿的排斥,因为美国女儿认为这是对人权的干涉。与此同时,吴素云也一直视女儿所代表的西方文化为他者。她把中国文化强加给女儿,“在我家里,只允许听话的女儿住进来”。渐渐地,母女关系疏远,母女都不愿走进彼此的文化,母女互为他者。故事以吴精美与她的两个双胞胎姐姐团聚为结局,象征着母女冲突的和解,也意味着中美文化的融合。
  (二)母女二:许安梅和许露丝 许安梅的女儿许露丝,始终认为自己是一个地道的美国人,排斥和远离她的哥哥和母亲所代表的中国文化,拥抱主流的美国文化。在择偶问题上,她倾向于选择一个美国男孩,因为他的母亲是美国纽约人。可是,长着中国面孔的许露丝,其实也遭到了强势的美国主流社会的他者化。当许露丝第一次见未来婆婆时,就遭到了她“越南人配不上美国人”的嘲讽。在美国人看来,不管许露丝是否是越南人,只要是黄皮肤的东方人都是低人一等的种族。在露丝与特德的婚姻中,露丝一直没有主见,不做任何决定。婚后的露丝也处于被丈夫他者的地位,没有得到该有的尊重。婚姻关系破裂后,她才顿悟母亲的教诲,“女孩子要像一棵树一样挺起身子,听妈妈的话,才能不被欺负” 。最后,露丝拿起了母亲压在桌脚底下的《圣经》翻看,理解了母亲对待信仰和命运的态度,母女关系和解了,中美文化也走向了融合。
  (三)母女三:龚琳达和薇弗莱·龚 女儿薇弗莱讨厌母亲龚琳达固执、爱炫耀的性格。在母亲的中国文化里,女儿薇弗莱在下棋方面的成就是一家人努力的成果。因此,母亲龚琳达以女儿的成就为傲,到处炫耀女儿的下棋才能。但是,在崇尚个人价值的美国女儿眼里,她在下棋上获得的成就是她个人奋斗的结果,不应被母亲拿来分享。女儿薇弗莱在他者集体主义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是母亲龚琳达眼中不懂中国文化的他者。女儿薇弗莱不理解中国人吃苦耐劳的精神,认为那是“中国式折磨”。当母亲龚琳达谈起家乡太原时,女儿却将太原误听成台湾。一次次的文化冲突,让母女之间产生了隔阂,都不愿进入彼此的生活和文化中。故事的最后,因为女儿再婚,母亲龚琳达愿意去女儿常去的美容院做头发,意味着母女关系和中美文化走向了融合。   (四)母女四:映映·圣克莱尔和丽娜·圣克莱尔 移民美国的映映一直在美国文化中处于他者的失语地位,“多年来我一直牢牢管住自己的嘴巴……但因为多年的寡言,连我女儿对我也是视而不见” 。混血儿丽娜把母亲映映看作一个神经质、惶恐紧张之人,因为母亲总看到一些别人看不到的恐怖场面。由于遗传了母亲的眼神,丽娜故意瞪圆双眼在房子里四处走动,从而远离自己血液里来自母亲的基因。笃信风水的映映认为女儿丽娜的新居中家具摆设不当才导致了她的小孩夭折。但女儿丽娜对此并不认同,甚至觉得母亲预测威胁的能力诡异。母亲映映成为了一个被美国主流社会、美国女儿边缘化,完全消声的他者。女儿丽娜与哈罗德在婚姻中AA制的相处模式,貌似男女平等,事实上她在工作上的付出并没有得到相等的回报。在生活上也很少得到丈夫基本的尊重、关怀和爱意,“他从来不过问一下,我的感觉如何” 。丽娜也是婚姻中被消声、默默忍受不平等而不自觉的他者,像她母亲一样。最后,母亲映映用自己过去的经历开导女儿,去大胆地捍卫自己的权利,体现了母女关系和中美文化走向了融合。
  四、结语
  《喜福会》塑造了截然不同的母女形象,并形成鲜明的对照,突出美国女性的先进和中国女性的落后,有东方主义的歧视体现。母亲和女儿分别代表东方文化和美国文化。在华人移民母亲的观念中,女儿是母亲的一部分,也应懂中国文化。因此,喝可口可乐长大的女儿们在她们眼中是他者。在美国女儿看来,来自东方的母亲及其带来的东方文化和自己的美国文化格格不入,她们才是他者。互为他者的母女,最终因为共同的血脉,消除矛盾冲突,实现中美文化的共融,这也与赛义德对东方主义的多元文化主义态度相一致。
  a 〔美〕谭恩美:《喜福会》,程乃珊,严映薇译,网址:https://vdisk.weibo.com/s/ux56vFQ0AkvlI.(文中相关引文均出自此处,不再另注)
  参考文献:
  [1] 彼得·巴里.理论入门:文学与文化理论导论 [M].杨建国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189-190.
  [2] 郎芳.《喜福会》的后殖民女性主义解读[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9)4:53-56.
  [3] 孙刚. 从后殖民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角度解读谭恩美的“喜福会”[J]. 湖北社会科学,2008(4):138-140.
  [4] 許悦婷. 解构二元对立:后殖民视野中的《喜福会》[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5):28-32.
  作 者: 沈超琼,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文学。
  编 辑: 曹晓花 E-mail:[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摘 要:姜夔长调词的语言呈现空间型架构,并且使用大量典故,层次繁多,所以不易读懂。本文通过《念奴娇·毁舍后作》词的空间型语言架构,利用横读的方式分析典故之间的含义,并分析韵拍之间平行、并列、同心、层进的结构。由此可得,姜夔的词中不仅有无家可归的孤独、怀才不遇与仕隐之愿的矛盾,更有对于南宋王朝偏安的悲憎和复国无望的绝望之情。  关键词:姜夔 长调词 空间语言 典故  姜夔是南宋“江湖文人”的代表。“
期刊
摘 要:作为俄裔美国作家纳博科夫的代表作品,《洛丽塔》中包含大量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讽刺,表现出作家明显的“反弗洛伊德”倾向。与此同时,小说的内容又与弗洛伊德理论出现了巧合般的呼应,体现出作家对弗洛伊德理论无意识的接纳。纳博科夫讽刺弗洛伊德的目的在于强调小说的虚构性,而对其理论的无意识接纳是对小说人物人性合理刻画的结果,恰恰印证了弗洛伊德理论部分内容的合理性。这种讽刺和接纳的统一进一步增强了小
期刊
摘 要:孟姜女的故事在民间世代的流变中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与意义,苏童的长篇小说 《碧奴》作为对孟姜女神话传说的“重述”,在大体延续其故事的原本脉络之外,凭借其充满浪漫和传奇色彩的想象與虚构,呈现出民间集体失语的世俗性境遇与碧奴这一异质性个体所传达的自然性言语的神性转变。本文在这样一种世俗性与神性的双重转变中审视其现代性意义,即个体和群体性孤独的生存范式以及人与自然和原始信仰之间关系形态的逐步异化。
期刊
摘 要:在殖民地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台湾新文学,自诞生之日起,就融汇着反抗异族强权、追求民族独立、保存自身文化的文学精神,在斗争中实现了顽强的民族书写,成为“一个中国”的文学版图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本文从日据时期台湾新文学的理论准备、主题表现和对“孤儿意识”的克服三方面入手,结合具体的文本分析,试图对这一时期文学作品鲜明的民族性特征进行较为全面的论证。  关键词:日据时期 台湾新文学 华文文学  从1
期刊
摘 要:纳丁·戈迪默的《伯格的女儿》以主人公罗莎探寻并重构其文化身份为表现内容,展现了种族隔离制度给身份认同造成的困境。在霍米·巴巴的文化身份建构理论视域下,本文分析了主人公罗莎经历身份的“他者”之惑到身份的缺失,再到混杂场域中身份重构的过程,探讨她在“第三空间”如何破除南非殖民文化造成的身份枷锁,回归南非的动因,并阐释了罗莎重构自身文化身份的价值。  关键词:《伯格的女儿》 罗莎 文化身份 混杂
期刊
摘 要:陈忠实的小说内容涉及乡村的三个发展阶段,即20世纪初至1949年、“十七年”时期与“改革开放”初期。究其关注脉络,大致可以解释为先在对现实乡村世界与“十七年”乡村发展历史观照中呈现问题,后在乡土社会中尝试寻找解决方案。在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的过程中,在对农民及底层生存状态的观照中,陈忠实的乡村书写体现出作者对国家民族审视的忧虑意识,折射出作者的人文关怀。  关键词:陈忠实 乡村 个体 人文关
期刊
摘 要:精神原乡在中西方呈现出不一样的特质,葛亮的《朱雀》并未将其对立,而是以华裔少年与南京本土现代青年共同的精神原乡失落、寻找、想象过程,以共时、历时两个维度对南京本质意义展开探究。葛亮笔下的南京不仅仅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还超越其地域、时空限制,成为复归人本质精神的家园。南京是一座“爱城”,是包容生命多样性、绵延生命的精神之乡。  关键词:《朱雀》 葛亮 精神原乡  葛亮身处香港,距离性地审视故
期刊
摘 要:本文试图以“冲突”为切入点进入文本,探究主人公主体性冲突的表现,考察它们如何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最终导致主人公以自戕的形式完成了生命的悲剧性解脱。并结合时代背景,从国民心理、道德伦理和文化形态等角度,分析主体性冲突形成的社会文化根源。  关键词:《沉沦》 主体性冲突 悲剧  郁达夫的《沉沦》一直以来颇受争议,学者们往往比较关注作者与文本之间的对照,来揭秘作者与文本的隐秘联系,窥视作者的创作
期刊
摘 要:蒋韵是新时期以来涌现出来的诸多山西优秀女作家中特立独行的一位,她用心感知体验世界的力量,用笔探寻触摸爱情的真谛,不遗余力地在小说中建构自我的爱情世界。《隐秘盛开》中的人物穷极一生为爱情献身,她们将爱情视为世界的意义和终极的理想。通过探析作品中的爱情世界,不仅可以领略到小说中纯真执着的爱情之美,也可以由此欣赏到小说文本所传达的对爱情的信仰,进一步体验到爱情的至诚神圣与本真存在之境。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作为一位当代著名诗人,欧阳江河对于中国当代诗歌的独特贡献可以说有以下几点:第一,他对人的存在意义和悲剧性内涵的思考在20世纪90年代诗歌创作中有了持续而深入的发展,引起了许多诗人的共鸣。第二,诗歌修辞技巧和装饰性在叙述中的独到运用,以及以玄理入诗、以玄学思辨来拓展诗歌表现手法的做法,开拓了诗歌表现的领域。此外,欧阳江河与整个中国现代诗歌启蒙传统的接续,也值得关注。  关键词:欧阳江河 修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