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一体生活化德育模式初探

来源 :教育前沿·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zixiaox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归宿。传统的德育模式之所以收效甚微、饱受指责,其根本在于严重脱离了学生的生活世界,背离了学生的认知特点。学生作为具有独立意义的个体,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依存于纷繁复杂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构建家、校、社三位一体的生活化德育模式是当前学校德育的价值取向和必然选择。
  
  落实校园生活的主导地位——于小节处做足文章
  
  “学校无小节,处处皆教育”,德育的时机渗透于学生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也蕴含于人们容易忽视的细微之处,小节之处。这就要求教育者在确定大思路的基础上,从小处着手,因势利导,借机生发,达到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教育功效。
  1、小中见大,环境育德
  校园环境是一部立体的教科书,更是一种内在的文化,具有隐性的育人功能。校园里一草一木、一墙一壁所营造的文化氛围,不仅让学生感到安全舒适,而且能够起到怡情、养性的作用。我校遵循“我的家园我设计”原则,让师生用自己的双手与智慧共同建设美好家园,让校园的每一个细节都寓意深刻,童心飞扬,彰显特色。走廊上,《骄傲的孔雀》、《龟兔赛跑》等贝壳作品栩栩如生,给人以启迪;楼梯上,学生自编童谣和箴言虽然着眼点小,语言有些稚嫩,但却真实地反映了学生的精神风貌,反映了学生的生活状态和价值追求。总之,在校园环境的创建中,不要片面追求所谓的“大气”、“时尚”,而要从孩子实实在在的“小世界”里展现出教育的“大智慧”,从孩子真真切切的“小视野”里折射出教育的“大未来”。
  2、微中求真,常规育德
  常规教育、养成教育是德育之根本。过去,流行于各地各校的百分考核管理机制是约束学生的一种有效手段,但它所带有的强制意味,往往使学生过于依赖“约束”,适应“约束”,不能将“该怎么做”内化为自己的认识与行为。因此,当前德育呼唤的是一种柔性的、具有内驱力的常规教育机制。作为学校,要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绳,将大的德育内容细化为讲规范(包括课堂规范、课间规范、校外规范等方面)、讲礼仪(包括仪表礼仪、说话礼仪、交往礼仪等方面)、讲学习(包括乐学、会学、学会等方面),力求从生活的一点一滴抓起,从习惯的养成抓起,抓实“小事”,养成“大德”。
  3、你中有我,艺术育德
  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这是近年来基础教育领域不懈探索的话题。而相对来说,艺术活动作为学校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德育渗透的关注程度就显得薄弱了些。为此,在加强学科渗透的同时,还要把视线投入到艺术活动当中,让思想教育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思想的熏陶,品格的感染,技能的锤炼,实现“德艺双馨”的互赢效果。我校师生自编自演的课本剧《新龟兔赛跑》以现实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思想与形式的独具匠心,赢得了观众的喝彩。这个剧目之所以让人久久回味,不仅因为它融入了RUB、《吉祥三宝》等时尚的音乐元素,让孩子们乐看、乐听,更是因为它以现实为背景,以童话为体裁,活生生地再现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切准了学生的心理,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理想境界。由此看来,好玩、好动的天性使孩子们在艺术活动中全身心地参与,只要找准整合点,不断丰富艺术活动的思想内涵,思想教育的种子便在艺术的土壤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4、细中求新,活动育德
  亚里士多德说过:德性不是有了才做,而是经常做才有。也就是说,德育应该扎根于儿童的现实生活,并将现代教育理念融入其中,通过“做”、“体验”来实现认识的达成、行为的养成、品德的形成。学校要创造性地开展一些富有童趣的、新颖的德育活动,让好的品格在活动的参与中、在实践的体验中、在自然的氛围中逐步形成。
  
  落实家庭生活的辅导地位——于互动中形成合力
  
  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种有效补充,其辅助功能是不可忽视的。家长学校是主阵地,能够实现家长与学校的理念对接和行为互动;网上论坛是辅助手段,能够打破时空界限,实现家校的即时沟通。挖掘家长学校与网络两种资源,可以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在一主一辅、一虚一实、一点一面之间融为一体,形成合力。
  1、开办家长学校,实现“面”上的互动
  首先,要对多年沿袭的家长会形式进行革新,变说讲式为讨论式,变任务式为主题式,使教师与家长实现最大限度的互动,既赋予家庭教育正确的导向,又使学校的德育理念深入人心。其次,要积极搭建活动平台,让家长与学生同参与、同体验、同成长。如我校开展的以“五同”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邀请家长与孩子们“同做贝雕作品、同读中华美文、同学雷锋精神、同做社会访查、同讲诚信道德”,为建立朋友式的亲子关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再次,要经常开办家教讲座,从教育的源头抓起,从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抓起,以高水准的家教水平来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
  2、建立网上论坛,实现“点”上的互动
  从某一角度讲,德育走向家庭,是实践了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家长在教育过程中遇到困惑和难题,是即时性、特殊性的,而与教师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又受到时空的局限。针对网络在家庭中的日趋普及,学校要充分发挥网络的交互和超时空功能,使家长足不出户就能与教师对话,与专家对话,畅谈教子心得,探讨教育难题。我校在网站上设立了《家教讲座》、《教子有方》栏目,定期刊登家教理论、家教咨询、家教心得;开设了《家长建议》留言板,家长可以以虚拟的身份发表各种建议帖、讨论帖等;公布了教师的电子邮箱,为家校间的沟通架起了新的平台。这些栏目成为一架桥梁,使家校之间互通有无,增进理解,加强合作。
  
  落实社区生活的引导地位——于整合处强化体验
  
  “任何道德教育课程如果局限于教室里,不指向社会现实,实质上不是道德教育,而非道德教育。”为此,学校要开拓视野,整合资源,让德育活动走出学校,走向社区,让学生置身社区这个大熔炉,不断地锤炼自我,提高自我,超越自我,在生活的感悟中,在活动的参与中,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1、与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
  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深度探究”,其倡导的“在体验中感悟,在实践中提高”的思想让学生真正成为德育的主体,让德育真正走进生活,焕发生命活力。
  ——选题,学会关注生活。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又带着问题走进社会,走进生活。在我校开发的“走近海洋”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到百年老巷考察,到渔港码头去参观,到渔业部门去访问……经过一系列的社会调与研究,他们确立了“渔市的变迁”、“精品海鲜的价值”、“我与舰船同行”“海参养殖的调查”等研究主题。学生捕捉到生活的焦点问题,开展研究,在研究中学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
  ——体验,促进了解生活。道德认识的提高取决于道德体验,学生在亲身经历和体验中获得的情感往往是最朴素、最真挚也是最难忘的。“‘185’衰落的秘密”活动中,带领学生参观渔港码头、采访渔民船长,他们比较185渔船与先进船型之间的差距,领略到从石岛渔船从落后到先进的巨变,从内心感受到中国的改革开放给家乡渔业带来的丰硕成果。学生因了解生活而关心生活、热爱生活,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在心底升腾。
  2、与校外基地教育相结合
  德育实施要真正落到实处,不仅仅要发挥校内教育阵地的作用,社区中人力资源的发掘、地域资源的利用同样是目标达成的关键所在。需要指出的是,基地的多样化能够给学生的体验搭建一个宽阔的平台,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如何发挥基地的优势,把思想教育扎实、有效地开展下去。这就需要学校要找准切入点,创新活动形式,使基地教育活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以我校开展的“朝霞情系夕阳红”活动为例,学校与社区军休所结成了对子,定期组织学生为老干部“送问候”、“送温暖”、“送作品”、“送节目”。老干部们也用自己的经历给学生们上了一堂堂思想教育课,让学生们了解了中国革命的发展历程,感受到今天生活的来之不易,一些有特长的老干部还主动到学校给孩子们进行书法、棋技的指导。可见,校外基地教育与社区教育的紧密结合,能够集人力优势与地域优势于一身,使教育活动拥有了更多坚实的平台,为学生的自我成长提供支持性环境。
  三位一体的生活化德育模式的构建,形成了“时时是教育之时,处处是教育之地,人人是教育之人”的理想局面,使思想教育与学生的生活历程同步。融入其中,行于其中,乐在其中,学生真正成为研究、教育、发展的主体。而当教育成为一种自主的参与、自觉的行为、自省的习惯,它便是无声的、无痕的。
其他文献
为了研究内蒙古南部地区的农业气候资源与改制的关系,探讨改一年一熟为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的可能性,积累有关改制的农业气候资料,为改革耕作制度,更加充分地、合理地利用农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1875(2008)08-167-01    班级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基本单位。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主要是通过班级来实施和进行。而班主任是全班学生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是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导师和引路人,是学校行政领导对学生进行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的重要助手和骨干力量,是联系班级任课教师和学生集体组织的纽带,同时也是沟通学校与家长以及社会教
中图分类号:G632.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1875(2008)08-170-01    评语,是对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的手段,也是鼓舞学生、激活个性的教育手段,在实际教学中经常运用的有作业评语和操行评语。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和新课标的实施,传统的“千人一面”的评语评价机制已无法适应新课标的要求。以往,作业评语大都是宣判型的“优”、“良”、“差”等,给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1875(2008)08-172-01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现代教育观念的转变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教师的立教之本。  《数学课程标准》规定:“小学数学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达到基本要求。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又规定:“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做一些综合运用知识和富有思考性的题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1875(2008)08-168-01    语文教师不是一个职业,而是一种责任方式,他存在的理由,如果舍弃了精神的培养,人格的塑造,审美的熏陶以及信仰与道德扶持,那将对学生造成令人可怕的戕害与摧残,而这与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根本背离的,但要做到这一点,却又不是那么容易的,需要这个特殊的职业人具有非凡的、敏锐的现代眼光。何谓现代眼光,简单
本刊讯 教育部部长、党组书记周济在教育部党组日前召开的务虚会上的发言,他指出,经过新中国成立59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的不懈奋斗,我国实现了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历史性转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实现了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历史性跨越,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今年秋季开学起又将在全国范围内全部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历史性跨越,迈入了国际公认的大众化发展阶段;取得了职业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1875(2008)08-171-01    好的作文能体现出作者深刻的思想、敏锐的观察、丰富的想像、独特的创造、真实的情感、缜密的逻辑以及娴熟的表达技巧。但目前小学生的作文缺乏个性,缺乏真情实感,假话、空话、套话比比皆是。那么,如何在写作教学中,引导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写出富有个性的作文呢?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解放心灵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教育公平问题一直受到人们的极为关注,我国教育界对此问题的相关研究文章和专著颇丰。在分析具体教育现实和热点问题时,人们产生盲目批判或追随倾向。我们有必要对相关研究文献作一下梳理和总结,以利于教育改革的健康发展,并对我国教育公平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提出解决教育不公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    早在20世纪60年代,教育公平就已成为西方国家极为关心的一个社会问题。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教育界对教育公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