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动手操作的直观教学,根据实际情况加强学生的自身体验去激发学习兴趣,活跃思维,提高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培养思维能力。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引导,运用适度的竞争指引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通过自主合作探究获得了知识提高了能力,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学得积极、主动,提升数学学习效果。
关键词:强化动手操作 注重个体差异 引导主动互动 激发兴趣提升学习效果
前言: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在教学实际中发现,相当一部分的学生认为数学刻板严肃,枯燥无味,学起来甚觉费力,渐渐对数学缺乏学习兴趣。
究其因是数学知识具有知识抽象、逻辑严密的特点,环环相扣且容不得丝毫变动与误差;看似简单但在实际学习与运用中却又显得变化多端,感觉学习起来不是那么容易。的确,让学生凭自身所有限的知识积累和理解能力,在短短的一节课时间内去理解掌握一个抽象的知识或理论,缺乏了学生的理解掌握而靠老师“灌”是难以奏效的。要提升数学学习效果,必须要以学生自身的研究与探索为基础,需要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数学知识的学习中去。兴趣是人们认识和从事活动的强大动力,兴趣能更好地提高人活動的积极性。要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中去,激发兴趣是有效的手段之一。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的具体实际情况灵活采取多样性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能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激发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一、强化直观操作,激发关注与兴趣。
小学生的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具有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而且专注于事物的专注力较弱。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探讨,能较好运用自身的关注点吸引学生投入到学习中去。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根据知识特点创设一定的情景,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去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使学生在摆、画、折、量等实践操作活动时产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因,用动作思维促进形象思维,容易产生学习兴趣。
在学习过程中做到手脑并用,在动手动脑的实际操作中活现知识,变抽象为具象,可以化难为易,减轻教与学的负担。
如在“长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这一内容的学习时,我要求学生在课前自制好一个长方体,小组观察并各自运用方法计算出长方体的每一个面的面积及表面积。在评点时引导学生列举出计算表面积各种方法,再将各种方法进行比较、归纳,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继而揭示计算公式:长方体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又如在“环形面积的计算”一课的教学时,我布置学生带来剪刀、纸和圆规等工具,将数学课教学内容用手工活动的形式展示出来,变数学课为手工课。学生一见就兴奋非常,兴趣盎然,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我在学生的雀跃中顺势引入教学,要求学生剪出一个半径8厘米的圆,再在圆中画一个同圆心、半径5厘米的小圆并剪下来,求出剪成的环形面积。学生由于自己动手操作,兴趣浓厚,且知识的表现又直观具体,因而很快并扎实地掌握了求环形面积的方法,做到了“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又如在教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时,我注重动作思维与抽象思维之间的联动作用,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直观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来说,“平均分”的概念是很抽象的,为了加强学生的概念形成,就很有必要让学生动手操作亲身体会。
拿出6包规格一样的饼干,指名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将饼干分放到三个盘子里,要求每个盘子里的饼干数量一样多。
在学生上讲台演示时,引导其他学生观察不同的分法:A同学将饼干一包一包地放;B同学两包两包地放;C同学三包三包地放……,结果每盘里的饼干都一样多。学生小组讨论后引导得出平均分的概念:一个一个的分,直到分完为止,每盘的数量都一样多,这样分称为“平均分”。
经过动手操作并且通过直观的观察获得知识理解,在活动的过程中结合操作运用手、眼、脑的联动,会使学生产生浓厚学习兴趣,提高了主动投入学习的积极性。直观形象、动手操作,激发了学习兴趣,活跃了学生思维,既有助于理解掌握知识,又提高了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注重个体差异,成功感唤起兴趣。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获得成功,成功是催人上进的最佳妙方。学习中产生的哪怕是极为细微的成功体验都会引发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和学习兴趣的提高。引导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切合自己的实际设立学习目标,选择相称的竞争对手,能较好激发学生的上进之心。平时在小练习、作业、单元检测等方面着手,设计由易变难的逐步递进的习题,让学生稍微努力就可以达到目标,使学生能经常看到自己的成绩与进步,产生成功感和成就感,并能以点滴的进步激励自己继续前进。
在教学中要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讲究共同进步,不可强求统一。从学生的个体差异出发,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能力高低、智力水平等综合情况分类,做到因材施教。在教学中分阶梯确定学生学习数学的进度与难易坡度,灵活调整教学要求与进度。从教学方法、作业练习设计的难易程度进行针对性设计,力求让每个学生都在学习中得到相适应的训练和提高。可加强知识发散学习,设计一些多种图形组合求体积等较为复杂、多样变化的习题让他们完成,对知识不够扎实或思维不甚发达的学生,则只做基本题或稍加变化的题型,力求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要获得成功的体验。在成功的激励下,学生往往会学习兴趣倍增,勇往直前,更加努力、主动地对待以后的学习,学习效果也自然而然地得到提高。
三、自主探究激发兴趣,引导主动参与。
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自己运用方法探究出知识,也能很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善学。在“三角形内角和”这一知识的教学时,我让学生在课前用纸剪出任意形状的直角、锐角和钝角三角形,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对三角形的角的度数进行测量并计算出三个角的度数之和。小组内完成角度数测量后讨论,引导学生观察到不同形状、不同类型的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一样的。在得出“内角和都是一样大小的”这一初步结论后,我在指导验证时利用学生急于证实结论、观点是否正确时,引导学生通过剪、拼、量等多种形式进行综合比较 总结,使学生确认:无论三角形的大小、形状、位置怎样变化,三个内角的度数之和总是180度。这样,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通过自己的探究获得了知识,学得积极、主动,兴趣随之激起。
四、适度竞争保持兴趣,加强互动导向。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兴趣的源泉还在于能把知识加以运用,使学生感到自己也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学者。因此,数学学习更需要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意识的培养和形成。
在教学中,多给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能较好提高积极性,多引导学生将知识运用于实际,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发回自己的聪明才智,体现出自我价值,能较好保持学生积极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根据实际多组织一些竞比赛活动来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比如多开展诸如书画比赛、作文竞赛、小设计比赛或其他智力竞赛活动。当学生自己的作品在学校里展出时;当他们的作文或书法作品获奖时,当他们的设计作品受到赞誉时……,学生都会因为获得成绩和肯定而受到极大的鼓舞,感受到知识有使人变得崇高起来的力量,因而更加热爱学习。因此,务实地对学生提出恰当的要求,引导学生开展适当的学习竞赛,与同学比,与自己比,通过适度的竞争能够较好地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他远远超过责任感。”这是爱因斯坦的一句名言。学生时代的兴趣,不仅仅有助于提升学习效果,往往还会影响他们将来的发展和事业。因喜欢而专注,因专注而投入,兴趣的投入能更好促使学生提高学习动力,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从而提升学习效果。
【注:本文系广东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规划小课题“小学数学课堂有效互动方式的实践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DXKT22877)】
卢慧萍 广东省惠州市万年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