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儒家文艺表现理论探析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si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早期儒家文艺表现理论的核心是认为文艺是人的情感的自然流露。以此为中心,儒家的文艺表现理论包括了文艺创作论、文艺功能论和文艺批评论,从而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文艺理论体系。
  关键词:早期儒家 文艺表现理论 自然流露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包括儒家在内的中国早期的文艺理论的核心是认为文艺是人的情感的自然流露与表现。这种观念在《诗经》中就有明确的表述。如《小雅·四月》:“君子作歌,维以告哀。”《魏风·园有桃》:“心之忧矣,我歌且谣。”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这种观念则被明确地表述为“诗言志”。历来的研究者对于这一点并无多少异议,但却往往只限于从文艺创作论上来理解。笔者认为,早期儒家的“自然流露”的文学观念其实是包括文艺创作论、文艺功能论和文艺批评论的一个较为完整的文学理论体系。因此,笔者拟就这个问题做一点粗浅的探讨。
  一 情感表现与文艺创作
  早期儒家认为文艺乃是人的情感的自然流露。最早出现“诗言志”这个概念的是《左传》,《左传·襄公二十七年》中记载赵文子对叔向说:“诗以言志”。到了战国,这种说法就更为普遍了。如《庄子·天下》篇说:“诗以道志。”《荀子·儒效》篇说:“《诗》言是其志也。”而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尚书·尧典》则借舜之口指出:“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从而对“诗言志”的观念做了一个总结。上古之乐其实是一种诗乐舞三位一体的综合艺术,因此,这里的“乐”既包含诗,当然也包含舞蹈在内。
  儒家这种自然流露的文学观念在《礼记·乐记》和《毛诗大序》中得到了进一步的阐发。《乐记》指出: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也。”
   而《毛诗大序》则认为: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汉书·艺文志》则在提出“诗言志”后,接着又说“故哀乐之心感,而歌咏之声发”。既然诗歌是人的情感的自然流露和表现,那么诗歌就应当真诚无欺,就应当使人的真实情感自然流露。所以,《乐记》又云:
  “是故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唯乐不可以为伪。”
  由《毛诗大序》可以看出,诗言志其实也就是言情,情志事实上是一体的。这对后世儒家的文学观念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唐代孔颖达在《毛诗正义》中解释说:
  “诗者,人志意之所之适也。虽有所适,犹未发口,蕴藏在心,谓之为志。发见于言,乃名为诗。言作诗者,所以舒心志愤懑,而卒成于歌咏。故《虞书》谓之‘诗言志’也,包管万虑,其名曰心;感物而动,乃呼为志。志之所适,外物感焉。……《艺文志》云:‘哀乐之情感,歌咏之声发。’此之谓也。”
  无论是《乐记》,还是《毛诗大序》都认为人的情感不是纯粹主观的,而是在与外界事物的接触中,受到环境的触发和感动而生发出来的。这样也就丰富和完善了“诗言志”的理论,并对后世刘勰、钟嵘等人的文学理论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篇中指出:
  “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是以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
  而钟嵘则在《诗品序》中写道:
  “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是候之感诸诗者也。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至于楚臣去,汉妾辞宫。或骨横朔野,魂逐飞蓬。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塞客衣单,孀闺泪尽。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反。女有扬娥入室,再盼倾国。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
  这便形成了中国古典文学理论中有着相当影响的“物感说”的理论传统。
  当然,早期儒家的文艺理论在强调文学是创作者情感的自然流露的同时,又强调对这种情感的约束,要有一定的节制。孔子就主张“放郑声”,之所以如此乃是因为“郑声淫”。也就是说,郑声所表现的情感过于放肆而无所节制,不合中正平和的标准。《毛诗大序》继承了孔子的观点,并进一步提出了“发乎情,止乎礼义”的观点,这也就为今后儒家诗学的情感理论定下了基调。
  二 情感表现与文艺的功能
  早期儒家一般都认为文艺的主要功能在于教化,孔子就提出了“兴观群怨”的主张,其中,兴与群都与文艺的教化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论语·阳货》记载了孔子与子游的一段对话: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从这一段有趣的记载可以看出,孔子对文艺的教化功能是有着相当的自觉的。荀子则在他所著的《乐论》一文中,对音乐的教化功能做出了非常深入的探讨,把孔子对文艺功能的认识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他认为:
  “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故先王谨为之文。乐中平,则民和而不流;乐肃庄,则民齐而不乱。民和齐,则兵劲城固,敌国不敢婴也。如是,则百姓莫不安其处,乐其乡,以至足其上矣。然后名声于是白,光辉于是大,四海之民,莫不愿得以为师。是王者之始也。乐姚冶以险,则民流鄙贱矣。流则乱,鄙贱则争。乱争,则兵弱城犯,敌国危之。如是,则百姓不安其处,不乐其乡,不足其上矣。故礼乐废而邪音起者,危削侮辱之本也。……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
  在他看来,音乐感人至深,对社会风气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力。当然,荀子虽然敏锐地察觉到了音乐的教化功能,并从现象上做了相当有说服力的描述,但他并没有探讨音乐何以具有如此功能的原因和机制。
  《乐记》继承了荀子的观点,并进而提出“致乐以治心”的观点。《乐记》指出:
  “致乐以治心,则易直子谅之心,油然生矣。易直子谅之心生则乐,乐则安,安则久,久则天,天则神;天则不言而信,神则不怒而威。致乐以治心者也。”
  也就是说,在《乐记》的作者看来,音乐是直接影响人心的,而且这种影响与礼不同,不是一种外在的强迫,“乐者也动于内者也。礼也者,动于外者也。”所以音乐给人的影响是不知不觉的,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人心,使人趋向于善。
  《毛诗大序》则在继承《礼记·乐记》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了文艺之所以具有教化作用的原因和机制。《毛诗大序》首先指出:
  “‘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
  也就是说,在《毛诗大序》的作者看来,诗歌具有教化作用,诗歌对人的教育作用,对社会风气的改革作用,能够像风动万物一样,摇荡人们的性灵;能够像风化育万物一样,入人也深,化人也速,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感化。因此,就可以把诗歌对人的这种风化作用,简称为风。而诗歌之所以具有如此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又是与诗歌是人的情感自然流露的特性密切相关的。所以,《毛诗大序》又指出: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
  也就是说,正因为文艺是人的情感的自然流露,而人的情感状况又是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形成的,因此,也就可以由文艺所表现的情感特征推知当时的社会治乱状况。正因为文艺作品是人的情感的自然流露的产物,它同样也可以反过来作用于人的情感,从而对社会风气的塑造起到积极的作用。而且文艺的教化作用是通过打动人的情感,而不是冷冰冰的说教,所以其影响就更加的深切。
  由此可见,早期儒家的文艺教化思想其实是着眼于文艺对人心,对人的情感的影响的。他们认为文艺自身是人的情感的自然流露,而反过来,文艺也是以情感来打动人、影响人,从而发挥一种潜移默化的改变作用,在政治教化中起着一种无可替代的作用。
  三 情感表现与文艺批评
  早期儒家的文学批评论最有代表性的是孟子提出的“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的观点。孟子的观点事实上是针对春秋时期“赋诗断章”的主观臆断的解释方法而发的。例如,文公十三年郑伯背晋降楚后,又欲归服于晋,此时正好鲁文公由晋回鲁,郑伯在半路与鲁侯相会,请他代为向晋说情,双方的应答全以赋诗为媒介。郑大夫子家赋《小雅·鸿雁》篇,取其首章:“鸿雁于飞,肃肃其羽。之子于征,劬劳于野。爰及矜人,哀此鳏寡。”暗示郑国孤弱,需要鲁国哀恤,代为远行,往晋国去关说。鲁大夫季文子答赋《小雅·四月》篇,取其前四句:“四月维夏,六月徂署。先祖匪人,胡宁忍予?”表示行役逾时,思归祭祀,不愿为郑国的事再往晋一行。郑大夫子家又赋《载驰》篇之第四章,义取小国有急,相求大国救助。鲁大夫季文子又答赋《小雅·采薇》篇之第四章,取其“岂敢定居,一月三捷”之句,言明鲁国过意不去,只得答应为郑奔走,不敢安居。
  在《万章》上篇中,孟子的学生咸丘蒙对《诗经·小雅·北山》提出了疑问,他说:
  “舜之不臣尧,则吾既得闻命矣。诗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而舜既为天子矣,敢问瞽瞍之非臣如何?”
  孟子针对咸丘蒙对《诗经·小雅·北山》的误解,提出要正确地理解诗的内容,必须做到“以意逆志”。他说:
  “是诗也,非是之谓也;劳于王事而不得养父母也。曰:‘此莫非王事,我独贤劳也。’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如以辞而已矣,云汉之诗曰:‘周余黎民,靡有孑遗。’信斯言也,是周无遗民也。”
  孟子认为咸丘蒙误解了该诗的实际意义。这首诗的重点实际上是“莫非王事,我独贤劳”,而所谓的“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不过是诗歌的一种夸张的修辞手法。就像“周余黎民,靡有孑遗”,也只是说旱灾非常严重,并非真的周无遗民了。因此,读诗不能以个别文字影响对词句的理解,也不能以个别词句影响对原诗本意的认识,而应当“以意逆志”,即用自己对诗意的准确理解,去推求作者的本意。那么又如何才能真正做到“以意逆志”呢?孟子认为读者必须“知人论世”,深入地了解诗人的生平、思想、品德、遭遇等状况,以及世人所处的时代状况。在《万章》下篇中,孟子指出:
  “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由此可见,无论是“以意逆志”,还是“知人论世”都是建立在“诗言志”的理论基础上的。也就是说,只有把诗歌当成是作者自身情志的自然流露和表现,才能够从作品的文辞去推求作者的本意;只有充分地了解作者的身世状况以及其所身处的时代的状况才能够对作品所表达的意义有更进一步的了解。而对作品的了解又能够加深对作者本人的理解,从而与作者为友。这也就是中国古代“知音”观念的基础。
  综上所述,早期儒家的文艺表现理论其实是一个非常完整而缜密的理论体系。在确立了文艺作为作者情感的自然流露和表现的基础上,形成了一整套包括文艺创作论、文艺功能论和文艺批评论在内的理论架构,从而为中国古典文艺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
   [2] 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
   [3]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版。
   [4] 王先谦撰:《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
   [5] 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中华书局,1991年版。
   [6] 郭绍虞,王文生编:《中国历代文论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作者简介:蔡欢江,男,1978—,江西抚州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文艺理论,工作单位:华东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渡边淳一和毕淑敏作为日、中两国同为有过弃医从文经历的作家,对人类的生死都十分关注,在他们的作品中都体现了作家对于“生命”与“死亡”的深层思考。本文分别从主动的死亡、临终关怀、社会规范下的无路可逃三个方面来阐述两位作家的“向死而生”的生存理念。并围绕两位作家的个人经历来分析他们关注“生命”与“死亡”的具体原因。  关键词:自杀 临终关怀 死亡 个人经历 向死而生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
期刊
摘要《雪国》以生的虚无,死的完美来概括人的一生。在充满无数甘苦的人生之路上,在各种机缘里寻找禅的开悟。作品至始至终都渗透着日本独特的禅理光芒,其主题可以说是一曲哀婉的生命禅悟之歌。  关键词:禅悟 虚无 无常观 生死轮回观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一 《雪国》诞生的佛禅背景  日本人大多信仰佛教,而日本则被称为是“生于儒而死于佛”的国家。从公元6世纪佛教经中国、朝鲜传入日
期刊
摘要余光中的名篇《猛虎与蔷薇》表现了人性的刚柔两面,以及现实与理想的矛盾。其中的名句“我心里有猛虎在细嗅蔷薇”,更是脍炙人口,备受世人垂青。然而,如把猛虎与蔷薇再次放到萨松原诗进行解析则会发现,无论从萨松早期的艺术风格,还是从该诗自身的意象、意境等艺术表现手法方面,它都应是一首爱情诗,表达的是诗人炽热的暗恋之情。  关键词:萨松 余光中 《猛虎与蔷薇》 抒情诗  中图分类号:I106.2 文献标识
期刊
摘要王尔德是英国19世纪唯美主义运动的代表性人物,他的“为艺术而艺术”的观点在其童话作品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他所创作的多部童话几乎都以一颗破碎的心为结尾,并以此来展现死亡的刹那的美和歌颂人间永恒的爱,从而显示了他的唯美主义情怀。  关键词:王尔德 童话 破碎的心 刹那的美 永恒的爱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是19世纪英国
期刊
摘要勃朗宁夫人和李清照都以爱情和婚姻为主题的诗词而闻名,但其诗词中所流露出的情感、内容以及表现形式却有着泾渭分明的特点。她们深受不同文化传统的影响,中西文化因素和审美情趣的差异使她们的诗歌风格迥异。本文试图通过比较她们的两首爱情诗,来分析阐释中西方文化的美学差异。  关键词:美学 爱情 古典诗歌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爱情是文学作品中的永恒主题,中国和英国都拥有大量爱情题材
期刊
摘要《水浒传》这部优秀的古典文学名著,不但在文学描写上,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而且作者还以冷峻的笔法深刻地揭露了宋代封建司法权大于法、贪贿成风、执法随意、刑讯逼供、监狱黑暗的状况,从而为我们留下了一部可供借鉴的教材。  关键词:《水浒传》 封建司法制度 黑暗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水浒传》取材于北宋宋江起义,是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巅峰
期刊
摘要清代前期白话小说的现实功利性和道德化创作倾向,主要是通过作者的创作意图,作品的题材、思想内容、人物形象、结构模式、表现手法等,加以体现的。  关键词:功利性 道德化 创作 倾向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清代前期白话小说的创作意图,大多表述了关注社会现实和以德教化的创作意图,体现了现实性和道德化创作倾向。如世情小说作者,大多以揭示社会问题、解决社会问题为小说的创作意图。
期刊
摘要《何典》的文体是变化的,它由具有现实主义倾向的讽刺性小说转化为了讽刺性神怪小说。在讽刺风格得以延续的同时,小说前五回再现了江浙一带的现实,但并没有属于鬼怪的故事;而后五回则有了鬼的超凡能力的描写,从而完成了从现实向鬼怪的转化。  关键词:《何典》 文体 讽刺 鬼怪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何典》是清嘉庆年间问世的一部章回体方言长篇小说,为上海才子张南庄所作,小说每回
期刊
摘要郝思嘉和王熙凤是非常相似的女性人物,但二者的差异也很明显:在理想信念上,前者执着坚强,后者怠慢消极;在品德上,前者诚实守信,后者阴险狡诈;在贪财的本质上,前者是为生计所迫,后者是本性使然;在性格上,前者具有叛逆性、敢于挑战世俗,后者为世俗所迫,最终成为封建制度下的牺牲品。  关键词:《飘》 《红楼梦》 郝思嘉 王熙凤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郝思嘉和王熙凤是非常相似的女性
期刊
摘要鸟意象是陶渊明诗歌的一个突出特点,诗人往往运用象征、隐喻的写作手法,使其光明峻洁的人格、平淡自然的情怀在优美的意境中得到完美凸现。本文通过解读陶诗中的飞鸟、羁鸟、归鸟意象的内涵,揭示了诗人既有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又有归隐田园后追求自由平凡人生的另一面。旨在从陶诗鸟意象的探究,走进诗人“人化于自然”的世界。  关键词:陶渊明 鸟 意象 人化于自然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