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巨响 世纪相聚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qy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64年10月16日下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不久,周恩来总理在人民大会堂向参加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演出的3000名演职人员宣告了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顿时,人民大会堂为之沸腾。喜讯传开后,举国振奋。
  44年前,科学家们虽然共同见证了这一震惊世界的历史事件,但他们却未能相聚庆祝。
  2008年10月16日下午3时,中国国史学会“两弹一星”历史研究会、中国核学会、中国宇航学会等单位,再次把当年的“两弹一星”元勋们请到一起,在中华世纪坛举行联欢纪念会,科学家们忆起了当年许多激动人心的往事。
  我也是这次盛会的被邀请者。我与其中的一些“两弹”元勋相识并报道他们的事迹,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
  那是1985年的一天,我在国家科委采访时,一位负责人对我说,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对我国有关方面负责人说,邓稼先对中国的战略核武器研制工作作出了很大贡献,但是,北京大学核物理系的学生们竟然不知道邓稼先是何许人也!
  听到这儿,新闻工作者的责任感促使我费了一番周折,终于找到了邓稼先工作的单位——核工业部。在国防科工委负责人朱光亚以及核工业部的李鹰翔同志等的热心安排下,我去邓稼先工作的单位——九院(中国战略核武器研究院),采访了半个月。
  在采访中,我行程数千里,到人迹罕至的地方,广泛采访了邓稼先的战友们(他当时因患癌症正在北京301医院住院治疗)。我参观了我国研制战略核武器的各个研究机构,在一个叫做“白公馆”的地方,连夜写出了长篇通讯“‘两弹’元勋——邓稼先”,新华社对国内外播发后被广泛刊用。《纽约时报》在刊登通讯时的编者按中说:“邓稼先是中国的原子弹之父。”
  在邓稼先的名字和他的动人事迹传遍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之后,我又连续采访报道了几位元勋。从这以后,我与这个禁区的人们成了好朋友。如今,我虽然已经离开了工作岗位,但他们仍一如既往地关心我,逢年过节或有什么大的庆典,总忘不了通知我。
  在这次44年后的聚会上,原核工业部部长刘杰,原第二炮兵司令、首次核试验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李旭阁将军,原核工业部办公室主任李鹰翔,以及“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两院院士任新民、屠守锷、于敏、陈能赛、孙家栋等,深情地回忆了44年前,中国首次核试验前后的往事。
  在世纪坛小剧场大屏幕上,随着一声巨响,戈壁滩上的蘑菇云冉冉升起。同时,响起了配乐诗朗诵:东方巨响,大漠天苍朗,云似蘑菇腾地张,人伴春雷鼓掌。
  主持人在台上讲了个故事:1962年,中共中央在北戴河开会。有一天散步时,当时的外交部长陈毅问刘杰:刘杰,你什么时候交货呀!
  “我们正在搞。”刘杰说。
  “好嘛!要快,等你们那个东西,我的头发都等白了。你们那个东西搞出来,我的腰杆也硬了。”陈毅说。
  “刘杰同志。是不是有这么回事呀?”主持人问。
  “有。”坐在台下,已经93岁高龄的刘杰大声回答说。
  李旭阁将军和李鹰翔同志回忆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前曾设定了密语程序。在这之前,周总理提出要编些密语,不要直截了当地讲原子弹如何如何,以免泄密。于是,大家商量的结果,决定把原子弹称为“球小姐”(因原子弹是个圆球形状)。把放原子弹的铁塔叫“梳妆台”,平时工作中称呼或用电话向北京的指挥部报告时,就说:“‘球小姐’正在‘梳辫子’(安装爆炸装置),几点几点钟上‘梳妆台’……”
  由于爆炸前严格保密,保证了试验的顺利进行。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前,有一天,周总理对大家说:“邓颖超是老同志、中央委员,关于原子弹爆炸的事,我都不跟她讲。”散会时,周总理总是叮嘱大家说:“你们要把口袋里的纸条都掏干净了,再走!”
  试验前,所有的通讯都严格保密。
  烟云升到19千米时,张爱萍报告说:“总理,爆炸成功了!看到了烟云。”
  “是不是真的?”周总理急切地问。
  张爱萍又回头反问科学家,无人回答。直到防化工程兵到了现场,看到工程被摧毁了、羊、猪都烧成了焦炭,这才确定爆炸的确成功了。因为在这之前,谁也没有见过原子弹爆炸是什么样子,美国人在日本广岛、长崎丢下原子弹后的情景,也只是在报纸上看到,因而很难确定。
  中国首次核试验,最后还是美国人首先宣布的。他们经过分析认为:中国首次核试验用的核材料不是钚239,而是用的铀235。这种核材料,生产技术很复杂,工艺要求很高,为此,美国人不禁大吃一惊,这说明,中国已经具备了生产铀235的技术条件,而且生产这种核材料的工业化程度很高。
  当天晚上,在场的科学家们集体签名,宣布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此消息振奋了全中国,震惊了全世界。
  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灯火辉煌,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正在热烈演出中。有人坐在毛主席、周总理的身旁,听到毛主席用湖南话悄声问周总理说:“你怎么还不把那件兴奋人的事告诉大家?”
  “等一会儿再宣布,不然,3000人跳起来,还不把大会堂震塌了!”周总理回答说。
  “什么兴奋人的事,快告诉我们!”在场的人问道。
  不久,周总理宣布说:“我们国家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在场的人们听了,欢呼的、流泪的,相拥而泣。但是,谁也不敢蹦跳。
  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最辉煌的这一篇章,虽然经过了岁月的洗礼,但在场的人们回忆起来,心中依然涌起巨大的喜悦。
  当年,英气勃勃的科学家们虽已进入古稀、耄耋之年,但忆起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仍兴奋不已。他们赋诗,曰:“常忆海外冷眼,看我清末水师,甲午遭难:民国哀兵,落日举殇。曾几何时,山川风月,徒有黄河昆仑豪气;祖训尺牍,疑是子曰诗云浅唱。俱往矣,侠肝义胆说兴衰,银剑金刀辨存亡。十五年鹤鸣仙道,迦叶素想,卷沙海万顷之波,顷刻间,将百年屈辱千载惶恐赫然埋葬。”
  84岁高龄的歌唱家王昆等,在联欢会上健步登台,再次兴奋地唱起了她在当年《东方红》中唱过的歌曲。
  在茫茫戈壁滩上,在人迹罕至的罗布泊,在骆驼草、胡杨林、马兰花开的地方,看着父辈们“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孩童——核工业战线上的子弟兵,如今许多人已是人到中年。会上忆起自己的童年时,他们说,正是父辈们为国献身的精神,激励着他们在人生的旅途中,义无反顾地步人了父辈们的后尘。
  他们说,永远不会忘记新中国成立初期纷纷抛下国外优厚的物质待遇归来,投身中国战略核武器研制工作中的老科学家们的言传身教,不会忘记著名核物理学家彭桓武讲过的话:回国不需要理由,不回国才需要理由。更不会忘记著名科学家郭永怀,在飞机失事的一瞬间,想到的不是逃生,而是和自己的警卫员紧紧地搂抱在一起:为的是用自己的身躯挡住熊熊燃烧的烈火,使核武器数据包完整地保留了下来!
  正是这些为了国家强盛,至死不渝的人们无畏的献身精神,给了他们振兴中华民族的动力。
  联欢会最后,播放了即将公映的电视剧《中华魂》的片断;孙家栋院士在会上介绍了中国的探月工程。
  联欢会在全场起立齐唱《革命人永远是年轻》的歌声中结束。
  链接:1967年6月17日,在周总理的亲自安排下,聂荣臻亲临现场指挥,我国又成功地进行了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提前实现了毛主席在1958年6月关于“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我看有10年功夫完全可能”的预言。从第一颗原子弹试验,到第一颗氢弹试验,美国用了七年零四个月,苏联用了四年,而我国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发展速度是最快的;我国首次氢弹爆炸试验,赶在了法国的前边,在世界上引起了巨大反响,公认中国的核技术已经进入世界先进国家的行列。
  
  编校 张红玲
其他文献
伽达默尔作为解释学的集大成者,曾提到:“我们的出发点是:艺术作品就是游戏——就是说,艺术作品的真正存在不能与它的呈现相分离,正是在它的呈现中才出现了一个构成物的统一性和同一性。”本文就伽达默尔的游戏观结合鲁迅创作来探究解释学中游戏观的魅力。  提到《故事新编》(以下简称《故》),关于它的“游戏化书写”方式引起大家的共鸣。鲁迅称自己的小说是“油滑”之作。虽然在序言中,他认为油滑是偶尔得之的东西,但在
期刊
美国女作家凯特·肖邦(1851~1904年)39岁时才开始写作,很快就崭露头角,获得成功,在其后短短的十年里,她驰骋文坛,发表了两部短篇小说集和两部长篇小说,成为一位很有建树的女作家。凯特·肖邦因其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觉醒》(The Awakening)而著称于世。短篇小说《一小时的故事》虽然不到2000字,却集中地、戏剧性地表现了一个女人的自我意识的突然发现,并取得了强烈的艺术效果。小说最初发表
期刊
虽然不断有数据证实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多数国家社会群体之间的隔阂与分裂在不断拉大,这似乎为电视的市场细分和适位传播提供了存在和发展的有力前提,但这些数据在电视运营和制作人员看来。意义并非如此显著。因为受众的社会属性虽然千差万别,但对于电视节目的价值诉求却惊人的一致,即“资讯”和“娱乐”。这样看来。电视频道的极大扩张和电视节目类型常常不成正比。美国电视业巨头的市场竞争,通常局限于非常有限的主题竞
期刊
2008年11月26日至29日,印度孟买发生恐怖袭击事件,造成至少172人死亡,数百人受伤。印度许多电视台对恐怖袭击过程进行了现场直播。本文拟以孟买袭击事件为例谈谈电视新闻现场直播中的伦理抉择问题。    电视新闻现场直播权利与社会责任的抉择    自从电视台能现场直播以来。电视直播权利便成为媒体自由的一部分被确定下来。但是媒体自由是伴随着责任的,自由和责任是同一现象的两个方面。同时媒体自由也是有
期刊
新闻报道文体的创新是当今媒体普遍关注的一个话题。近些年来,《华尔街日报》在新闻报道中以人物的视角和故事讲述的方式来报道非事件性新闻受到受众的好评。  《华尔街日报》的报道方式,被称为“华尔街日报体”,简称华体,与我们在消息写作中常用的倒金字塔式结构最大的区别不仅仅是对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编辑更是一种考验。  这个考验主要源于报纸版面的制约。我们要在有限的版面中给予读者更多的有用的信息资源,这就
期刊
摘要:目前,我国高校的广告教育与市场人才需求有一定差距,专业方向的细分化是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教学理念的体现。培养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应该依托所处高校的学科发展优势。本文首先分析了包豪斯教育理念对广告专业学生培养模式的启示,然后重点探讨了在艺术类高校中,如何依托设计艺术专业的优势,突出自身特色,注重学生人文素养与广告业务技能的双重培养。  关键词:广告教育 定住特色 培养模式    自上个世纪80年
期刊
一本名为《(走进读图时代)——中国纪实摄影名家访谈录》的书,让我这个从事新闻摄影职业、钟爱摄影艺术的青年记者读后感触良多。  在这本书中,通过对国内当代摄影大家、知名记者的访谈,读者详尽了解了我国新闻纪实摄影在改革开放后的发展及数码时代到来后摄影人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书中包含了新闻摄影理论和技术的探讨与研究,同时也讲述了中国纪实摄影中坚力量的成长经历和从业过程。这些摄影名家数十年如一日对摄影的痴迷
期刊
作为近年来在各地方台兴起的一种新闻形式——方言新闻,以其内容的贴近性、形式的民主性吸引了一定的收视群体,在各地方台新闻栏目中独辟蹊径,并因其独有的地域特色在新闻领域形成一股“方言新闻”潮。  自其创设之时起,有关用方言播新闻,就一直存在着诸多争议。尽管方言说新闻节目不是主流,但是也完全可以走有“地方”特色的道路。方言相对于国家规范使用的普通话。短于公共信息的传达,有其劣势和不足,但方言因其地域的局
期刊
晚饭后,在小区的草径上散步,隆冬时节,天寒地冷,外边行人稀少,我的脚步声在偌大的草坪上,清静中愈显响亮。此时,我忽然想起近日所读好友李根林新出版的回忆录《岁月与感悟》,岁月的痕迹不就是脚板磨出的声音吗?  我国著名记者安岗说过这样一句话:脚板底下出新闻。河南日报驻安阳记者站老站长李根林,从事新闻工作35年,他正是用脚板磨出了自己艰难而多彩的岁月,磨出了自己丰富而有意义的新闻生活。  在《岁月与感悟
期刊
也许是近几年社会对当下的明星们极度不满,于是便开始大张旗鼓地举办浩浩荡荡的选秀节目,什么超级女声、快乐男声、加油好男儿、第一次心动、我型我SHOW……每天都有这样的节目充斥于观众眼前,而每天也都有大篇幅的相关报道紧跟其后。在“选秀”、“PK”等词汇的大量频繁出现中,“粉丝”算是最高频率的词汇,而粉丝的行动也确实逐渐抢过了明星们的风头,与此同时,媒体和社会也给了粉丝们以足够的关注。    一、粉丝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