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荷蓧丈人》在《论语》中是篇幅相对较完整的篇目,但仍属于大纲形式。尽管如此,还是不能掩盖其内在光芒,子路和丈人之间的论辩尽显儒家和道家之间的思想分歧,儒家“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积极进取精神跃然纸上。
关键词:大纲形式 儒家 道家 思想
《荷蓧丈人》是《论语》中的著名章节。《论语》的章节往往三言两语,属于大纲形式;文句内容常常给人“无因而至,突如其来”,忽然而前、忽然而止的感觉。《荷蓧丈人》虽篇幅较完整,但仍具有上述特点,深文隐晦,不易理解。为了具体体会该文精悍短章的韵味,下面就此作些简要分析。
一、子路与荷蓧丈人的对话——儒道之争
荷蓧丈人是春秋战国之交乱世中的隐者,属道家学派。道家学派最杰出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老子的社会政治理想是退到小国寡民、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乌托邦。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观点,认为“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先秦道家隐居遗世,一方面否定一切,齐万物,一死生,泯是非得丧,以追求内心调和;另一方面,议君相,讥儒墨,适己任性,甘贫贱以肆其志。
而且,儒家创始人孔子是赫然一代宗匠。这样一个大人物与其弟子周游天下推行政治主张,在当时影响极大,不仅鲁国及周边国家的君侯臣属、工农士商,而且远离鲁国交通极不便的边鄙仪封人及其东游途中所遇的辩日小儿等,莫不知其事。因此,荷蓧丈人当然是深知其人其事的。由于政见不合,当子路向他打听老师孔子的去向时,他鲜明地站在儒家对立面,反对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济世态度,一场儒道间精湛奇特的论争就理所当然地开始了。
二、荷蓧丈人的奇特论辩——“行不言之教”
荷蓧丈人对孔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极为警策的评价语,只是他论辩内容的一部分,更为重要、更为奇特的辩言的另一部分,应该是老人的一连串活动,而正是这些活动才真正地向其论敌表明了自己的政治见解。如果只停留于对丈人斥责孔子的那句评语的理解上,是无法把握这场论战的精髓的。通过仔细揣度,丈人的活动其实是一种无言之言,它与结尾表明孔子观点的那段议论恰成针锋相对的论辩。理由如下:
1、孔子是识破了这一层的,否则,他为什么不抓住“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诋毁性评语进行辩解呢?
2、它真正体现了道家“行不言之教”的宗旨。
3、古人“至理无言”、“事实胜于雄辩”的话,在这里也得到了很好的阐释。请看我们对丈人的活动内容稍作诠释:
(1)“植其杖而芸”的潜台词是:你们徒以口舌为能,四处游说,成了“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人,有何作用?还是像我们一样自食其力吧!
(2)“杀鸡为黍而食之”:“鸡黍”精美珍贵,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是上等待客之物。孟子说“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实,七十者可以四食肉矣”,要七十岁才能吃到肉,足见其珍贵。鸡黍待客也足见其情率真。
(3)“见其二子焉”则展示了合家团聚、享尽天伦,子女们“怡然敬父执”的长幼有序、待人以礼的安乐。
荷蓧丈人就是这样表达了道家“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社会生活理想,也讽喻了孔子两次被鲁国驱逐、卫国不让停留、宋国遭伐树之辱、在宋边境受困和在陈蔡间被围一系列遭遇,提醒孔子应该洁身自好,不要“知其不可而为之”了。
三、子路缜密严谨的反驳——知其不可而为之
文章的独运机杼还在于没有止于前半的记叙,而是巧妙地安排了尾声。在儒家看来,君臣之间是恩义关系:君对臣有恩(赐其奉禄),臣对君就应有义(守其大义)。“不仕无义”, 从君臣大义的高度立论,表明了自己积极用世的态度。接着指出丈人“见其二子”是遵守“长幼之节”,当然不可废除,但“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由小道理引出大道理,即先阐明一般的长幼之间的关系,指责丈人明其小而不明其大,丈人一味地洁身自好弄乱了社会秩序。希望丈人不要消极避世,要多关心天下大事。这是从反面驳论来立自己的观点。“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明确表明自己“出仕”的政治目的。至于“道之不行”,则是早就知道的,自己说出以堵对方的口,以退为进,表明了继续保持“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进取精神。“盖圣人之来斯世,明知乱世昏浊而来救之,非以其福乐而来享之也。故治世去之,乱世救之,特入地狱而救众生。斯所以为大圣大仁与!恻隐之心,悲悯之怀,周流之苦,不厌不舍,至今如见之也。”就这样,正反论证里又兼有层进论证,显示出儒家思想积极入世的一面。
于丹教授如是说:“儒家哲学,是培养一种践道者,也就是培养一批能够担当文化使命的特殊阶层。这个阶层中的精英的品格,就是范仲淹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可以忘却一己得失,把自己融入到一个大的群体利益中。
参考文献
1、康有为《论语注》,第96页。
2、赵庸谦《试说《荷蓧丈人》中的“植杖而芸”与“以杖荷蓧”》.《孔子研究》,2006.3。
3、《论语》选读(教师用书).语文出版社教材研究中心。
关键词:大纲形式 儒家 道家 思想
《荷蓧丈人》是《论语》中的著名章节。《论语》的章节往往三言两语,属于大纲形式;文句内容常常给人“无因而至,突如其来”,忽然而前、忽然而止的感觉。《荷蓧丈人》虽篇幅较完整,但仍具有上述特点,深文隐晦,不易理解。为了具体体会该文精悍短章的韵味,下面就此作些简要分析。
一、子路与荷蓧丈人的对话——儒道之争
荷蓧丈人是春秋战国之交乱世中的隐者,属道家学派。道家学派最杰出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老子的社会政治理想是退到小国寡民、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乌托邦。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观点,认为“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先秦道家隐居遗世,一方面否定一切,齐万物,一死生,泯是非得丧,以追求内心调和;另一方面,议君相,讥儒墨,适己任性,甘贫贱以肆其志。
而且,儒家创始人孔子是赫然一代宗匠。这样一个大人物与其弟子周游天下推行政治主张,在当时影响极大,不仅鲁国及周边国家的君侯臣属、工农士商,而且远离鲁国交通极不便的边鄙仪封人及其东游途中所遇的辩日小儿等,莫不知其事。因此,荷蓧丈人当然是深知其人其事的。由于政见不合,当子路向他打听老师孔子的去向时,他鲜明地站在儒家对立面,反对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济世态度,一场儒道间精湛奇特的论争就理所当然地开始了。
二、荷蓧丈人的奇特论辩——“行不言之教”
荷蓧丈人对孔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极为警策的评价语,只是他论辩内容的一部分,更为重要、更为奇特的辩言的另一部分,应该是老人的一连串活动,而正是这些活动才真正地向其论敌表明了自己的政治见解。如果只停留于对丈人斥责孔子的那句评语的理解上,是无法把握这场论战的精髓的。通过仔细揣度,丈人的活动其实是一种无言之言,它与结尾表明孔子观点的那段议论恰成针锋相对的论辩。理由如下:
1、孔子是识破了这一层的,否则,他为什么不抓住“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诋毁性评语进行辩解呢?
2、它真正体现了道家“行不言之教”的宗旨。
3、古人“至理无言”、“事实胜于雄辩”的话,在这里也得到了很好的阐释。请看我们对丈人的活动内容稍作诠释:
(1)“植其杖而芸”的潜台词是:你们徒以口舌为能,四处游说,成了“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人,有何作用?还是像我们一样自食其力吧!
(2)“杀鸡为黍而食之”:“鸡黍”精美珍贵,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是上等待客之物。孟子说“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实,七十者可以四食肉矣”,要七十岁才能吃到肉,足见其珍贵。鸡黍待客也足见其情率真。
(3)“见其二子焉”则展示了合家团聚、享尽天伦,子女们“怡然敬父执”的长幼有序、待人以礼的安乐。
荷蓧丈人就是这样表达了道家“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社会生活理想,也讽喻了孔子两次被鲁国驱逐、卫国不让停留、宋国遭伐树之辱、在宋边境受困和在陈蔡间被围一系列遭遇,提醒孔子应该洁身自好,不要“知其不可而为之”了。
三、子路缜密严谨的反驳——知其不可而为之
文章的独运机杼还在于没有止于前半的记叙,而是巧妙地安排了尾声。在儒家看来,君臣之间是恩义关系:君对臣有恩(赐其奉禄),臣对君就应有义(守其大义)。“不仕无义”, 从君臣大义的高度立论,表明了自己积极用世的态度。接着指出丈人“见其二子”是遵守“长幼之节”,当然不可废除,但“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由小道理引出大道理,即先阐明一般的长幼之间的关系,指责丈人明其小而不明其大,丈人一味地洁身自好弄乱了社会秩序。希望丈人不要消极避世,要多关心天下大事。这是从反面驳论来立自己的观点。“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明确表明自己“出仕”的政治目的。至于“道之不行”,则是早就知道的,自己说出以堵对方的口,以退为进,表明了继续保持“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进取精神。“盖圣人之来斯世,明知乱世昏浊而来救之,非以其福乐而来享之也。故治世去之,乱世救之,特入地狱而救众生。斯所以为大圣大仁与!恻隐之心,悲悯之怀,周流之苦,不厌不舍,至今如见之也。”就这样,正反论证里又兼有层进论证,显示出儒家思想积极入世的一面。
于丹教授如是说:“儒家哲学,是培养一种践道者,也就是培养一批能够担当文化使命的特殊阶层。这个阶层中的精英的品格,就是范仲淹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可以忘却一己得失,把自己融入到一个大的群体利益中。
参考文献
1、康有为《论语注》,第96页。
2、赵庸谦《试说《荷蓧丈人》中的“植杖而芸”与“以杖荷蓧”》.《孔子研究》,2006.3。
3、《论语》选读(教师用书).语文出版社教材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