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必须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一是通过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二是通过动手习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三是通过课堂提问,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四是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五是通过多渠道,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
关键词:地理教学 学生 能力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必须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那么,在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呢?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略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通过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学生自学能力的形成,需要老师的引导和培养。从搞好预习到独立思考,从积极质疑到主动进取,可从不同角度给予指导。地理教材中的中国和世界区域部分,难度不是很大,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全可以自学得懂、自学得会。学生掌握了方法,对于中国部分的各个分区、世界部分的各个国家的知识就可以“自学得知”了。
二、通过动手习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有关的地理实践活动能力,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地理基本技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读图和析图的技能。地图是地理教学的第二语言,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在培养读图技能上,应培养学生能根据图例、比例尺、经纬网知识等说出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基本能力,使学生能够准确地阅读一些常见的地图,通过读图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的提出,就是靠地图产生的灵感。魏格纳在卧床养病时,闲看墙上的地图,忽然注意到大西洋两岸的海岸线十分吻合,他认为这不是偶然的巧合,便大胆假设:南美洲大陆与非洲大陆原来是连在一起的,后来漂移分开了。他根据对两个大陆上的地层、岩石及古生物化石对比研究,最后提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学说,为地理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学习意大利时,我首先在黑板上画出了意大利轮廓图,并指出其形似一只漂亮的长筒靴。接下来让同学说出构成这只“靴子”的骨架山脉,北为阿尔卑斯山地,南为东北——西南走向的亚平宁山。这只“靴子”是欧洲的一个大半岛——亚平宁半岛伸进了地中海。西西里、撒丁等岛,可引用意大利的足球赛很精彩,这些岛屿正好像是足球,长筒靴在踢足球。上述空间概念建立之后,用彩色粉笔边讲边填主要城市、矿产资源及物产的分布。远远望去,这幅由不同色彩绘出的图似乎是一节美术课,将地理教学的美学蕴涵发掘了出来,寓教学于娱乐之中,寓教学于美育之中,学生会不知不觉地爱上地理。此类可联想的图形还有很多,如伊朗像一顶草帽,智利像一根海带飘在太平洋的东岸、南大陆的西岸,中国的轮廓酷似一只报晓的雄鸡等。
2、地理计算技能。利用地理知识进行计算也是培养地理技能的一个重要方法。
三、通过课堂提问,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课堂提问是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最经常、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学生回答问题的逻辑性、系统性甚至于措辞等方面都应全面要求,特别是要使用规范的地理术语,如“降水量”不能说成“下雨量”等。
四、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知识迁移能力就是能用已有的知识、技能、方法分析理解新情境下新问题的能力。如学习了中国降水分布的一般规律后,向学生提问:为什么东北三省东南部的降水量明显多于三省的其他地区?学生首先想到要从降水的基本原理等寻求答案,接着观察“中国七月”和“中国地形图”,得出“来自海洋的夏季风遇到长白山的抬升形成地形雨”这一正确答案。这就是读图迁移能力。
五、通过多渠道,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
1、启发学生热爱地理,使之乐于记忆。教师要结合丰富而有趣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和兴趣,使更多的学生“乐而知之”。
2、依据学生的记忆特点,培养记忆能力。教师既要培养学生的机械记忆能力,更要培养学生意义记忆的能力。
3、培养良好的记忆方法,使之善于记忆。要建立概念系统,学生掌握了概念系统,就记住了地理知识的基本脉络,把零散的知识构成知识链,编成知识网,这非常有利于学生理解记忆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关系。如要想让学生记住祖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就要逐步在分区各单元的教学过程中运用比较法启发学生从省区的特征进行辨认。一是从省区轮廓酷似的形象辨认。用地理轮廓图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想象能力,能为更好地完成地理教学任务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山东省好似卧着的骆驼,黑龙江省好似小天鹅,青海省像兔子,云南省好似孔雀,湖北省好似警察叔叔的大沿帽,湖南江西像姐妹等。二是从省区的大、小上来辨认。如较大的省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等,较小的省区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台湾省、海南省等。三是动手拼图、反复辨认。学生经常看祖国政区图,往往不能把全国34个省区记住,如果让学生利用辅助教材“中国政区拼图”,反复练习,并举行拼图比赛,不需多久,学生就能记住各省区的形状。这样把需要记住的材料变成学生活动和思考的直接对象,让多种感官参加识记,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智力活动的积极性,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记忆效果。
4、充分联想,把握特征。我国的塔里木盆地、准葛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分布犹如正立的“品”字,可通过联想使学生牢固记忆这些地理特征。
关键词:地理教学 学生 能力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必须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那么,在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呢?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略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通过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学生自学能力的形成,需要老师的引导和培养。从搞好预习到独立思考,从积极质疑到主动进取,可从不同角度给予指导。地理教材中的中国和世界区域部分,难度不是很大,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全可以自学得懂、自学得会。学生掌握了方法,对于中国部分的各个分区、世界部分的各个国家的知识就可以“自学得知”了。
二、通过动手习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有关的地理实践活动能力,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地理基本技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读图和析图的技能。地图是地理教学的第二语言,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在培养读图技能上,应培养学生能根据图例、比例尺、经纬网知识等说出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基本能力,使学生能够准确地阅读一些常见的地图,通过读图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的提出,就是靠地图产生的灵感。魏格纳在卧床养病时,闲看墙上的地图,忽然注意到大西洋两岸的海岸线十分吻合,他认为这不是偶然的巧合,便大胆假设:南美洲大陆与非洲大陆原来是连在一起的,后来漂移分开了。他根据对两个大陆上的地层、岩石及古生物化石对比研究,最后提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学说,为地理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学习意大利时,我首先在黑板上画出了意大利轮廓图,并指出其形似一只漂亮的长筒靴。接下来让同学说出构成这只“靴子”的骨架山脉,北为阿尔卑斯山地,南为东北——西南走向的亚平宁山。这只“靴子”是欧洲的一个大半岛——亚平宁半岛伸进了地中海。西西里、撒丁等岛,可引用意大利的足球赛很精彩,这些岛屿正好像是足球,长筒靴在踢足球。上述空间概念建立之后,用彩色粉笔边讲边填主要城市、矿产资源及物产的分布。远远望去,这幅由不同色彩绘出的图似乎是一节美术课,将地理教学的美学蕴涵发掘了出来,寓教学于娱乐之中,寓教学于美育之中,学生会不知不觉地爱上地理。此类可联想的图形还有很多,如伊朗像一顶草帽,智利像一根海带飘在太平洋的东岸、南大陆的西岸,中国的轮廓酷似一只报晓的雄鸡等。
2、地理计算技能。利用地理知识进行计算也是培养地理技能的一个重要方法。
三、通过课堂提问,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课堂提问是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最经常、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学生回答问题的逻辑性、系统性甚至于措辞等方面都应全面要求,特别是要使用规范的地理术语,如“降水量”不能说成“下雨量”等。
四、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知识迁移能力就是能用已有的知识、技能、方法分析理解新情境下新问题的能力。如学习了中国降水分布的一般规律后,向学生提问:为什么东北三省东南部的降水量明显多于三省的其他地区?学生首先想到要从降水的基本原理等寻求答案,接着观察“中国七月”和“中国地形图”,得出“来自海洋的夏季风遇到长白山的抬升形成地形雨”这一正确答案。这就是读图迁移能力。
五、通过多渠道,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
1、启发学生热爱地理,使之乐于记忆。教师要结合丰富而有趣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和兴趣,使更多的学生“乐而知之”。
2、依据学生的记忆特点,培养记忆能力。教师既要培养学生的机械记忆能力,更要培养学生意义记忆的能力。
3、培养良好的记忆方法,使之善于记忆。要建立概念系统,学生掌握了概念系统,就记住了地理知识的基本脉络,把零散的知识构成知识链,编成知识网,这非常有利于学生理解记忆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关系。如要想让学生记住祖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就要逐步在分区各单元的教学过程中运用比较法启发学生从省区的特征进行辨认。一是从省区轮廓酷似的形象辨认。用地理轮廓图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想象能力,能为更好地完成地理教学任务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山东省好似卧着的骆驼,黑龙江省好似小天鹅,青海省像兔子,云南省好似孔雀,湖北省好似警察叔叔的大沿帽,湖南江西像姐妹等。二是从省区的大、小上来辨认。如较大的省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等,较小的省区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台湾省、海南省等。三是动手拼图、反复辨认。学生经常看祖国政区图,往往不能把全国34个省区记住,如果让学生利用辅助教材“中国政区拼图”,反复练习,并举行拼图比赛,不需多久,学生就能记住各省区的形状。这样把需要记住的材料变成学生活动和思考的直接对象,让多种感官参加识记,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智力活动的积极性,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记忆效果。
4、充分联想,把握特征。我国的塔里木盆地、准葛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分布犹如正立的“品”字,可通过联想使学生牢固记忆这些地理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