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完美”找一个借口

来源 :大众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sces_w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都说强迫的人是有完美倾向的人,因为无论什么事都想做得尽善尽美。貌似有一些道理,但我却不这么想……
  亲爱的小鱼:
  我是一家家电企业的市场部经理,我一直工作很努力,前个月才升职。
  可是,大概因为升职之后压力更大了,我对工作要求更加严格。我每天都要一遍遍的检查客户发来的订货传真和职员的业务报告,其实有时候看了两三遍,心里明明很清楚不会有什么问题了,可是还是忍不住要再看几遍……感觉时间就是这样被消耗的,每天光是看订单和报告就要花去大半天时间,即使看了五六遍还是不放心,其他工作基本就没时间去做了,所以几乎每天都要托到八、九点才能做完工作下班回家。我觉得很累,但是好像没办法控制自己。
  我自己还制作了“年度业绩总数上升图”、“个人业绩指数表”,挂在办公室里,一到周末我就打电话给下属去询问业务情况。我知道下属们对于我这样的方式很不满意,我也十分想要改变,但是就是没有办法。每天看着这些表格没有进展,我太着急了,恨不得一天之内就把业绩升上去。我知道,下属们没有我这样的压力,所以无法理解我的心情,但是他们如果站在我的位置上想一下就很容易理解了……可是他们还是经常说我把他们逼得太紧了,说我脾气不好什么的……现在我和下属们的关系也很紧张,他们总是表面不说什么,但是私下总是说我的坏话……其实我也很想做一个让下属心服口服的好经理,但是总是事与愿违。
  心旅人:林建
  亲爱的心旅人林建:
  根据你的情况,我有所保留的帖上个小小的标签,按我们传统心理学的理论,这叫做“强迫症”,或者更准确的说,这是一种“强迫倾向”。
  其实,像你这样情况的人不在少数,从心理学的角度说,有以下两个特点,就可以称做“强迫症”,第一,有反复行为或思维;第二,有反复行为或思维带来的痛苦体验。这样说来,你的情况八成是靠谱的“强迫”了。
  我听说过很多民间说法,很多都说强迫的人是有完美倾向的人,因为无论什么事都想做得尽善尽美。貌似有一些道理,但我却不这么想。
  正如洁癖这种东西一样,说来是“洁癖”,其实根本是因为那“洁癖”之人总爱盯着小小的“脏”不肯放,于是眼中只有“脏”,再干净的东西都被他找出“脏”来,何来的爱“洁”,明明是爱“脏”!说起来你的强迫也是如此,别告诉我这是你对自己要求严格,也别用压力大来合理化,“完美”就是一个借口,实际情况是在你眼中,只能看到那些缺陷,那些提升不够业绩!这是一件多糟糕的事儿,试问一份工作在你的眼里只有缺陷,看不见好的和进步的那一面,你如何能把工作做好?又谈何而来的热爱工作?
  其实你的问题很简单,就是把你的眼光从“只能看到缺陷”转移到“只能看到美好”。注意这不是自欺欺人,客观情况就是你要改变自己的强迫行为以便把工作做好并让自己内心舒畅,但要改变就必须明白,不够好的地方需要进步,好的地方同样需要关注。
  至于你和下属的关系,这是一个连锁反应,你能够看到下属工作进步的一面的时候,自然会赢得他们的赞同了。
  心旅伴:小鱼
  心灵解析:
  林建的故事非常典型,生活中很多人都是如此,只是与林建相比,程度没有如此之深而已。
  正如回信所提到的,这是一个“强迫”现象,在这样的现象中,我们往往身不由己,痛苦但感觉无能为力。但实际上,这种“强迫”真的是一种病吗?我们的意识真的无法控制吗?
  强迫现象之一:“贴标签”无异于向自己宣告:我无能为力。
  强迫现象对比其他的心理现象是较为清晰和典型的,所以有很多人一旦有了一些强迫倾向,还没有去咨询心理咨询师,就已经给自己下了定论:我有强迫症。这个问题林建做得很好,在他的来信里丝毫没有看到任何“强迫”两字。但更多的案例里,有太多人还没弄清是怎么回事,就急着给自己贴了标签:我有强迫症。
  贴标签这个现象非常普遍,只是心理问题和生理疾病不一样。无论是“强迫症”、“抑郁症”还是“焦虑症”,这些名称说明的,仅仅是问题的呈现现象。打个比方,感冒的症状可能是流鼻涕,可能是咳嗽,也有可能是发烧,但就其中的某一症状也可能并不是感冒,比如流鼻涕可能是感冒也可能是鼻炎,“流鼻涕”只是问题的呈现现象,治疗的时候不能只治“流鼻涕”,而是要找到病的根源,究竟是感冒引起的还是鼻炎引起的呢?再根据不同的起因采取不同的治疗办法。
  可是在心理问题的命名上,“焦虑”、“强迫”都不是起因,只是症状,等同于“流鼻涕”,只停留在“流鼻涕”的症状里,却不寻找究竟是感冒、是鼻炎,还是其他的什么。不寻找更深层次的起因,这个问题是无法解决的。
  陷入在一个无法解决的“标签”里,无异于把自己推向了无能为力的境地,把自己框进了“强迫症”这个症状的现象里。让我们想要努力克服的,都是“强迫”这个症状,可是这个症状真能克服吗?不找到实际起因又怎能对症下药呢?
  因此,对这个症、那个症的标签不要随便下,我们总是以为自己找到了问题的原因,往往找到的仅仅是问题的症状,结果陷入症状的怪圈里,越陷越深。告诉自己,也许我有一些“强迫”倾向,至于这倾向是由什么问题引起的,如果自己不能判断又严重到影响了日常生活,那么可能需要求助心理咨询师了。
  强迫现象之二:为自己的缺陷找了一个“完美”的借口。
  回到林建的案例里,他的强迫明显来源于:不允许自己犯错。
  我们都明白,只要是作为“人”这个物种,就不可能不去犯错,即使再小心翼翼、再控制拿捏得当,都不能保证绝对不犯错。我常常会开玩笑地说:不犯错?!那是神的事,和人无关!林建对自己要求过高,这高要求甚至超乎作为“人”的标准,于是,身体的过度紧张演变成了“强迫”。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林建对自己的高标准要求,其实就等于是:他只能看到自己的缺陷。就像回信中的例子一样,“洁癖”的人眼中只有脏,强迫自己的人眼中只有缺陷。可是,他身上真的只有缺陷吗?当然不是,他只是把缺陷无限放大,大到自己的大脑、内心、眼中全部都是缺陷。正是因为只能这样的缺陷,他便产生了一般人无法做大的强大能量,这能量是用来改变缺陷的,他想把“缺陷”变成“完美”。于是,强迫就出来了。
  其实,不只是林建。在生活中,我们总是无意识的做一些和林建相同的事,固执的想改变自己身上一些不喜欢的东西,想把自己变得“完美”。
  一个姑娘曾经告诉我,她觉得自己太在意别人对她的评价了,过得很不开心,所以拼命想改变,想让自己变得不再那么在意别人的评价。可是她发现一个问题,当她还没有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她其实并没有那么在乎别人的评价,偏偏是当她把问题总结了,觉得自己太在意别人的评价所以不开心,反而她更不开心了。
  原来,所有的改变,都是在“不再抗拒这个问题”那一刻才发生的。这个姑娘开始没有意识到她在乎别人的评价,她虽然没有改变,但是她并没有抗拒,所以不会太难受,而当她开始抗拒自己身上的这个特点(在乎别人评价),她反而陷入问题里而无法改变了。
  到了最后,我给她的建议就是首先接纳自己在意别人的评价这一点,允许自己身上有这个问题的存在,并随时觉察自己的情绪感受,不以任何理由责怪自己。如此坚持一段时间之后,她才慢慢的,真的开始改变。
  心理咨询师如是说:
  每个人,我们自己看自己,和别人看自己其实是不太一样的。很多时候,自己总会无意识的给自己加上很多压力:工作的、事业的、爱情的、家庭的、人际的……一堆一堆数也数不清。我们往往会觉得,这是社会给的压力、是家里人给我期待,我身在其中无能为力。这是真的吗?其实你早已经把社会和家庭的期待内化到了你的身体和内心,于是一串问题就产生了:完美不完美、强迫不强迫、抑郁不抑郁……亲爱的,放下这些吧,接纳自我的第一步就是接纳自己的所谓“问题”。
其他文献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思维非常强的学科,小学是学生打基础的阶段。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制度的改革,概念教学被引入小学数学的课堂,并成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棵新绿。概念教
想象是创新思维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之一。美国的学者S·阿瑞提在《创造的秘密》一书中说:“想象力是心灵的一种能力。”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要学好物理就必须改变过去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加强实验是物理教育本质的自然回归,符合素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的要求.而课堂上的演示实验正是中学
思想政治考试注重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三总复习,我们不仅要注重学生知识的整合和巩固,还要特别注意学生能力的发展。  一、思想政治考试对“能力”的考核要求——四项基本能力(12层级)  (一)获取和解读信息  1.文字信息。2.图表信息。3.理解并整合信息。  (二)调动和运用知识  1.学科知识。2.时事知识。3.“知识库”知识。  (三)描述和阐释事物  1.描述
一些糖尿病病人,出现了严重并发症后才就医;有些糖尿病病人,不控制饮食、不坚持治疗,导致发生了并发症,甚至残疾或死亡。  提起糖尿病,有的人十分紧张,有的人满不在乎,以至于临床上这样的现象屡见不鲜:一些糖尿病病人,出现了严重并发症后才前来就医;还有一些糖尿病病人,不控制饮食、不坚持治疗,导致发生了无法医治的并发症,甚至残疾或死亡。  以下是糖尿病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有的十大误区——  1、不吃主食、
目的:探讨甲状腺全切除术甲状旁腺保护的一种方法。方法:分析我科室2009年10月一2013年10月102例甲状腺全切除术的病例,术中显露确认上甲状旁腺并对其血供进行保护,术后常规检查
素质教学中应渗透到英语教育当中,可以结合课堂教学开展符合实际的素质教育,但要注意英语教育中的思想教育要有针对性和艺术性。 Quality education should penetrate into
在教育教学中,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一种新型的信息技术模式应运而生并且发展迅速,而翻转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就是在这信息技术的推动之下所产生的,是一种由美国教育传过来,并发展
四川省南江县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发展特色农业,走集约发展之路。全县已形成以南江黄羊为主的畜牧业,以核桃为主的经济林业、金银花为主的中药材业等三大支柱特色产业,特色产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