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形势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几点看法

来源 :中国教育发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562403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推进各项事业改革和发展的方法论,近年来国家在科学和教育方面又提出了一些新的目标,全国科技大会提出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论文基于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前提下,对高校如何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要着眼点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教育观念 教育体制 创新型人才
  我国作为一个人口、资源大国,想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又快又好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要坚持科学发展观 。坚持科学发展其根本着眼点在于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对于推进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指导意义。
  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动力,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有力武器,具有着超越时间、空间的深远意义。而人才作为实现国家创新发展的关键要素,其意义十分重大,面对以创新力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高等教育要追赶世界先进水平,必须打破传统专业人才的概念局限,强调“全面素质”和“一专多能”,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创造型人才,应是今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中心和方向。那么,高等院校如何开展好创新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呢?笔者认为,应该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
  1.着眼从本质上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引转变方向。物质决定意识,但意识又可以反作用于物质。当前这种高速信息化的数字时代,创新思维往往是解决难题的最有效途径。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是以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教育。创新教育不仅仅是教育方法的改革和教育内容的更新,而是教育观念的重新定位。再教育与人才培养的问题上,根本问题是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的问题。面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我们必须以创新的观念和现代的思维,培养创新型人才。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在教育思想上存在“教师讲条条,学生记条条,测试考条条”的陈旧观念,在办学主体方面,我们视“私人办学、个人办学乃至社会力量办学”为禁忌,只有政府办学的唯一路径,使“穷国办大教育”的现象延续几十年不能改变,促成教育落后,人才匮乏。
  学生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就意味着不能创新。钱伟长曾经说过:把学生教“懂了”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把学生教“不懂了”,才是正常的。当前的教育一般比较注重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固然很重要,但从创新教育的观点来看,首先应当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教师应该彻底转变教的方法,不要把问题强加给学生,而应该通过启发式教学,巧妙的设疑、布疑、激疑和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传统教育与创新教育的区别主要在于传统的教育方式是以知识的传授为中心,通过知识的传授和灌输来培养学生的能力;而创新教育则要求以开发学生创新能力为中心,来统帅知识的学习和促进素质的全面提高,更加注意培养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的能力。这种创新教育观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十分重要。观念不转变,创新教育自然无从谈起,对于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要求势必将措手不及。更重要的是,转变观念不仅要求教育工作者在行动上转变,而且要求决策者有清醒的认识:教育创新的根本性前提不在教育的局部环节,而在于构建一种全新制度和文化,作为教育决策者,有必要与教育研究者、教育实践者密切合作,将新经济发展对教育特点的要求转化为切实可行的教育政策。
  2.着眼从根本中建设创新教育环境,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引领创新之路。作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众所周之,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并不是天生的,它虽然与人的天赋有一定的联系,但根本上是后天培养和教育的结果。因此,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在一定环境中进行的。没有良性的创新教育环境,无疑将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这种创新教育环境建设应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2.1 就是学校教育环境建设。教育的悲剧往往根源于用一个标准要求所有的学生,而只有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实际实施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才是真正以人为本的教育。长期以来,我们形成了统一僵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管理制度。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确立与市场经济的多元化相适应的创新教育制度和个性化的培养模式,包括确立弹性学制和课程,改革考试制度,实施真正的学分制、主辅修等教学制度。同时建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目标,根据人的发展要求,根据事情发展的需要作出灵活调整的管理制度,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能力,有利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总之,就是要“以学生为本”,把“一切为了学生”的理念贯彻到学校的每一项工作中,增强学生的“参与性”和“选择性”,尽最大可能满足学生在学习时间、方式、内容和生活等方面的需求,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也是“以学生为本”的核心。
  2.2 就在于社会教育环境的建设。“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作为学生的启蒙者、引导者,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育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学校要有一批有现代观念和创新能力的教所政管理者与教师,要以高层次人才和创新的团队为战略抓手,培养一批具有先进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提高教师整体队伍的素质和水平,更好地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和促进社会全面发展服务。而要拥有这样一批具有现代观念和创新能力的教育行政管理者与教师,学校就必须突出他们在学校建设与发展中的地位,充分调动他们进行教学科研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良好的创新激励机制。
  2.3 还体现在创新教育文化建设上。植物的成长离不开良好的环境,创新型人才也是如此,需要全社会营造一种创新氛围。国家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要“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这里说的“德”应当是民族传统美德与当代时代精神相结合,时代精神应包括崇尚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新等。因此,我们应当从社会观念、组织氛围、体制机制、外部环境等方面入手,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崇尚创新的氛围。如果社会形成了以尊重知识、崇尚创新为荣的风气,加上完善的体制和机制,高校就能加快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步伐。   3.着眼从发展中改革守成教育体制,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培育创新人才。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的转变,体现在行动上必然要求进行全面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体制改革。建立适应不同学段、不同类型人才培养模式,才能打破传统教育的僵化单一模式,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教育观。
  3.1 必须改革守成教育制度,确立创造教学观。全面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改革统一的教育培养模式和课堂教学方法,强化实践动手能力和技能训练,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重视学生的感觉、质疑、逻辑推理等感性和思维过程,让学生在实践和挫折中体会创造的喜悦;而受传统守成教育思想影响,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仍偏重“守成法”,教育制度化的程度很高。这种划一的模式只能严重的束缚教师、学生的创造潜能,必须改革评分法和考试制度。建议采用“组合性考试方式”,重在考试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在多“试”的机会中,充分表演,从而更好的发现和挖掘人才。这还需要创新质量标准,确立不拘一格的人才观。创造性往往具有非常规的特点,带有与众不同的个性。传统的教育以知识传授为核心,这种教育,培养的是只能准确重复知识和技能的“再现型”人才。创造教育观要求树立不拘一格的人才标准,建立多样化的教育评价标准,建立相对独立的评价主体。形成以质量和特色为主要内容的学生考评机制,做好学生成长记录,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使其成为不因袭传授、不囿于成见、具有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人,同时为具有超长发展潜力的学生走一条特殊发展之路创造条件。
  3.2 还要坚持人本思想,确立创新教育管理目标。创新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学校进行创新教育的前提,但承认其必要性和重要性并不一定能保证创新教育的成功。从本质上讲,创新性活动必定是异样的,因此要求学校管理要把“以人为本”作为灵魂,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就是以“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教育”为出发点,根据人的发展要求,根据事情发展的需要作出灵活调整的管理制度,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能力,有利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也需要理论、政策和技术环节的不断完善和具体化,只要我们不断强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意识,积极探索有效的管理教育模式,一定会出现创新型人才大量涌现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 周延波,王正洪.高校创新教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2]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教育创新与创新型人才培养[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3] 杨国祥,等.创新人才培养理念与模式[M].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2007.
其他文献
“发现一个领导者最有效的办法,是看他是否有实心实意的追随者。”同样,判断校长领导力的强弱,应主要看其在教师中有无威信,是否受到教师的爱戴和敬重,是否得到教师的拥护。所以,我认为提升校长的领导力,应从强化校长自身的素质做起,从提高校长的德、识、能、绩、责的能力和修养入手,重点强化校长的自身素质建设。  1.提升校长的品德修养指数  “为政以德,就会象北极星一样,有群星环绕着它;为政者如果缺德,本事再
期刊
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比如,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育之恩,同学朋友的帮助之恩,社会的关爱之恩等等。这些感恩的传统需要我们平时的教育与熏陶,需要从小就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因为一个经常怀着感恩之心的人,心地坦荡,胸怀宽阔,会自觉自愿地给人以帮助,助人为乐。由此可见,感恩教育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课。  1.感恩教育对于中小学生的重要意义  感恩教育无论是对于学生本人,还是对于
期刊
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事,两个人做同样的一件事,花同样多的力气,但收效却不大一样。这是为什么?答案是很清楚的,收效不大的人没有抓住关键!我觉得要做好以下几点:  1.一种家庭式的和谐班级氛围,让班级充满气息和活力  师爱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这是每一位班主任都熟知的道理。“亲其师,信其道”,班主任爱护和关心每位学生,学生就乐
期刊
一直以来,作文教学都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比较棘手的一个问题,学生怕写作文,甚至把作文视为是一项“苦事”。在小学教学中,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而许多学生为何会一见作文就怕,甚至是无话可写呢?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不留心生活、不善于观察、不会构思、不善表达所致。写作的素材来源于生活,只有通过观察生活,学生的作文才能“言之有物”,内容才能充实。“流水不腐”,作文亦是如此,胸中有足够的“工料”,写作时才有
期刊
【摘要】学生的数学素养是其文化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大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和影响力。通过对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和研究,发现医学类学生数学文化素养相对薄弱,并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医学类 数学文化素养 现状  现代社会对医学类学生的要求已不仅仅局限于精湛的医术,更需要有良好的医德。加强医学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提升其文化素养,既是社会的要求,也是时代的
期刊
1.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1.1 不要出声读许多学生都有出声阅读的习惯,出声阅读的主要弊病就是使阅读速度和效率受说话的语速限制。因为,正常默读的速度要比出声朗读的速度几乎快两倍。出声阅读是,我们的嘴往往要动,这样就会影响眼睛的扫视速度。  1.2 不要指读所谓的指读是指用手指、铅笔等指着一个个词进行阅读的习惯。指读不仅会减慢阅读速度,而且还会把我们的注意力引向错误的方向。  1.3 不要复视所谓的
期刊
【摘要】目前世界上开行高速铁路的国家还不是很多,主要技术强国是日本,西德,中国,法国,优于中国对高度铁路的重视,动员整个国家的科研院校,企业共500强来打造高铁的国家名片,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创新,整合,终于走进了高铁世界技术最强国家,下面的论文是通过高铁修建中的隧道断面,来说明我国高铁的技术水平优于其他国家。  【关键词】高铁 隧道断面 技术要点  国际上目前将列车最低运行速度大于等于200k
期刊
进入高中以后,往往有不少同学不能适应数学学习,进而影响到学习的积极性,甚至成绩一落千丈。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很多。但主要是由于学生不了解高中数学教学内容特点与自身学习方法有问题等因素所造成的。在此结合高中数学教学内容的特点,谈一下高中数学学习方法,供同学参考。  1.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特点的变化  1.1 数学语言在抽象程度上突变。初、高中的数学语言有着显著的区别。初中的数学主要是以形象、通俗
期刊
【摘要】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一个单位综合管理风格的体现,他涵盖了这个单位的管理水平、工作作风、职工和领导的素质水平、经营水平、管理理念,是我们每个单位都应该下大力气抓好的事情。  【关键词】高校 后勤 企业文化 塑造  1.高校后勤企业文化的概念、内涵及其特点  企业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子系统,客观地存在于每一个企业之中,而且总是随着企业和社会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广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经营活
期刊
【摘要】本文集中讨论探究在教学课内外,中学语文教师如何巧妙引导学生把文学的微尘聚集拢来,信锻造出一朵金玫瑰。  【关键词】筛选 联想 有余韵 金玫瑰  品读过帕乌斯托夫斯基的《金玫瑰》,我很受感动和启发。一位老清扫工用了数十年的时间筛取着数以百万计的微尘,把他们聚集拢来,熔成合金,然后将其锻造成一朵金玫瑰。诚然,它道出了文学创作的规律,其实也道出了学习语文的规律。  每一分钟,每一个在无意中看到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