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环境教育是一个全球性的课题,已经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幼儿是未来社会的主人,对他们进行环保教育,使他们成长为具有牢固环保理念的人,有着深远而重大的意义。幼儿园是幼儿环保启蒙教育的重要场所,教师要注重在生活中抓住各个时机引导幼儿学习环保知识,鼓励幼儿积极地参与环境保护活动,形成环保意识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他们努力做到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真正拥有绿色美好的家园。
【关键词】 幼儿;保护环境;生活;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5-0-01
近几年,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而环境污染却日益严重,生态环境的不平衡直接影响到人类的健康和生存,成为一个大家高度关注的问题。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未来各行各业的决策者和劳动者,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提高保护环境的自觉性非常必要。培养幼儿的环境意识,进行环境素质教育,就是将大自然所激发的幼儿的淳朴感情逐渐上升为对自然的自觉关心和爱护,增强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让他们从小就开始直视和参与环境保护活动。有效的教育需要在各种实践活动中综合进行,而日常生活是幼儿在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非常地适于进行环保渗透。在生活实践中进行幼儿环保教育,能更好做到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实现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关注生活细节,开展环保随机教育
将环保知识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幼儿可以结合具体的生活实例,学习环保知识和各种节约资源的小技巧。这样更利于幼儿反复地操作、练习,并运用多种感官感知、强化,也能更好地获得丰富的环保知识和经验,形成正确的环保理念,拓宽幼儿的视野,使他们的认知结构得以丰富、完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抓住各种机会开展环保教育。发现孩子有错误行为时要及时组织幼儿展开讨论,帮孩子分析错在哪里,从而使幼儿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从小就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比如活动室的地面上发现许多纸屑,我就在晨间谈话时引出话题:“怎样使我们的活动室变得更整洁优美?”孩子们都积极发言,有的说不要随便乱扔垃圾;有的说要把地上的纸屑捡起来扔到垃圾筒里;还有的说用彩链装饰活动室。最后大家一起总结出:要从我们自己做起,每天做到不乱扔垃圾,看见垃圾要捡起来扔到垃圾箱里,就能使我们的活动室、我们的校园变得更整洁优美。在每天的常规活动中,都要提醒、督促幼儿注意自己的做法是否正确,巩固强化正确的行为,帮助幼儿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如在吃饭时要爱惜粮食,不掉饭菜;洗手时,要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洗完手要及时关紧水龙头;户外游戏时,教育幼儿不踩草地、不折摇小树不摘花、不乱扔果皮、纸屑。我们还组织幼儿收集旧挂历、泡沫板、易拉罐等,用它们作为手工材料,进行制作,这样既能节约能源,又减少了污染。
二、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做活教材
带幼儿走进大自然、走进生活,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环境资源,有目的地整合各方面的教育资源,能更有效地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幼儿园的环保教育必须以幼儿的真实生活环境为课堂,强调“在生活中的教育”,以启蒙幼儿的环保意识,对自然界有兴趣并乐意保护,有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为主要目标,一方面引导他们自主地欣赏,观察日常生活中具体的环境要素和环境问题,初步理解它们对人类的影响,努力寻求解决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并最终采取行动。另一方面引导幼儿通过各种途径获取关于环境的知识,初步认识自然界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激发对环境问题的兴趣,并产生探究的欲望和行动。
我们从改造校园,改善环境入手,进行校园建设。添植了许多果树,开展认领树木、护绿活动。班班有绿化阵地,每班领养一至二棵树木,孩子们一起给树木起名字、捉虫子、施肥、缠草绳等,观察树木的生长情况。孩子们在植树护绿活动中,环境保护的意识已在他们心中扎下了根。我们还建立了一小片种植园,放些植物种子、花盆、小铁锹,放大镜等,让孩子们有探索的环境。他们可以在花盆或种植园中栽种,也可以用放大镜看泥土里的小虫子。我们抓住幼儿的兴趣之下自发产生的问题,然后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展活动,引导幼儿探索思考,建立和动植物的亲密感情,从而产生保护它们、爱护它们的情感。比如,孩子们在观察蔬菜时,发现有几棵青菜叶子上有条青虫,孩子们在捉虫时就产生了一个问题:“青虫是从哪里来的?”于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查找资料咨询了解了青虫的生长过程,他们知道了蝴蝶是由青虫演变而来的。他们还逐步明白了蚯蚓的作用、动物和人类的密切关系等知识。在班级的“植物角”,他们会照顾自己所种的花草晒太阳、浇水,观察种子在慢慢发芽、长大,幼儿在感受成功快乐的同时,对植物的关爱之情也会油然而生。
以大自然为教材的环保教育,向幼儿展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在这个过程中,幼儿获得了丰富的情感体验:操作与探索的满足感、获得知识的成功感、欣赏大自然的美感、保护自然的责任感等等。
三、环境教育延伸到社会,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把作为“社会人”的幼儿带入社会、走进生活,能让幼儿在大自然、社会生活中主动积极地去探索世事,学习解决有关环保的实际问题的技能和方法,发展各种能力。我们积极利用环保纪念日及时对幼儿进行爱护环境的教育,在“植树节”、“地球日”、“爱鸟周”、“世界环境日”等环保节日带领幼儿走进社区做社会实践活动和宣传活动,获得了很好的学习效果和社会评价。“爱鸟周”,我们带着孩子们到森林公园挂鸟巢。“植树节”时,我们组织孩子和家长一起去公园植树。“地球日”来临之际,孩子们自己精心制作了宣传单,他们用五彩的画笔,用真诚的心灵,表达了自己美好的愿望。当他们拿着宣传单走上街头向路人宣传时,他们高涨的热情、正确的环境知识,得到大家连连的夸奖。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课堂。”我们还经常利用社会资源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如组织幼儿进行春游、洗车店用水调查、家庭塑料袋的使用调查等活动,通过一次次有益的、具体的活动,能更有效地增强幼儿保护自然的意识和丰富生活中的环保经验。有一次,孩子们去世纪广场春游,当孩子们看到广场上五颜六色的鲜花、郁郁葱葱的树木时,都兴奋地说:“啊!好漂亮的花儿,多美丽的广场啊!”这时他们对家乡,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但与此同时,孩子们也发现了一些不文明的行为,比如有人把狗放到草坪上拉屎拉尿、有人把垫着坐过的纸随地乱扔等。我们及时抓住教育契机,引导孩子们讨论“他们做的对吗?为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办?”,讨论开展得异常热烈,有的孩子说:“那位奶奶乱扔纸屑,不爱护卫生,影响环境美。”有的孩子说:“阿姨的狗乱拉乱尿,行为很不美,影响广场空气。”这时有的孩子便主动上前检起纸屑,有的孩子上前对牵着狗的阿姨说:“你应当把狗的粪便清理干净,保护环境卫生。”面对这些天真无邪的孩子,他们还能说什么呢,只能一个劲地赞美、道歉。在这一活动过程中,孩子们增强了明辨是非、分清美丑的能力,提高了孩子们保护环境的意识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自信心,获得了在校园内学不到的知识和技能。
在走向社会和生活的环保教育活动中,增强了幼儿保护自然的意识、丰富了生活中的环保经验、社会经验也得到了增长,幼儿逐渐养成了爱护公共环境的习惯,形成了关爱环境及生命万物的品质,多种能力都得到发展。对他们一生的可持续发展,成为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新型公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姚亚萍:《绿精灵当教授》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第一版
[2]蒙台梭利:《儿童教育大秘密》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第一版
[3]刘晓东:《儿童精神哲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第一版
【关键词】 幼儿;保护环境;生活;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5-0-01
近几年,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而环境污染却日益严重,生态环境的不平衡直接影响到人类的健康和生存,成为一个大家高度关注的问题。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未来各行各业的决策者和劳动者,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提高保护环境的自觉性非常必要。培养幼儿的环境意识,进行环境素质教育,就是将大自然所激发的幼儿的淳朴感情逐渐上升为对自然的自觉关心和爱护,增强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让他们从小就开始直视和参与环境保护活动。有效的教育需要在各种实践活动中综合进行,而日常生活是幼儿在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非常地适于进行环保渗透。在生活实践中进行幼儿环保教育,能更好做到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实现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关注生活细节,开展环保随机教育
将环保知识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幼儿可以结合具体的生活实例,学习环保知识和各种节约资源的小技巧。这样更利于幼儿反复地操作、练习,并运用多种感官感知、强化,也能更好地获得丰富的环保知识和经验,形成正确的环保理念,拓宽幼儿的视野,使他们的认知结构得以丰富、完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抓住各种机会开展环保教育。发现孩子有错误行为时要及时组织幼儿展开讨论,帮孩子分析错在哪里,从而使幼儿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从小就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比如活动室的地面上发现许多纸屑,我就在晨间谈话时引出话题:“怎样使我们的活动室变得更整洁优美?”孩子们都积极发言,有的说不要随便乱扔垃圾;有的说要把地上的纸屑捡起来扔到垃圾筒里;还有的说用彩链装饰活动室。最后大家一起总结出:要从我们自己做起,每天做到不乱扔垃圾,看见垃圾要捡起来扔到垃圾箱里,就能使我们的活动室、我们的校园变得更整洁优美。在每天的常规活动中,都要提醒、督促幼儿注意自己的做法是否正确,巩固强化正确的行为,帮助幼儿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如在吃饭时要爱惜粮食,不掉饭菜;洗手时,要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洗完手要及时关紧水龙头;户外游戏时,教育幼儿不踩草地、不折摇小树不摘花、不乱扔果皮、纸屑。我们还组织幼儿收集旧挂历、泡沫板、易拉罐等,用它们作为手工材料,进行制作,这样既能节约能源,又减少了污染。
二、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做活教材
带幼儿走进大自然、走进生活,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环境资源,有目的地整合各方面的教育资源,能更有效地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幼儿园的环保教育必须以幼儿的真实生活环境为课堂,强调“在生活中的教育”,以启蒙幼儿的环保意识,对自然界有兴趣并乐意保护,有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为主要目标,一方面引导他们自主地欣赏,观察日常生活中具体的环境要素和环境问题,初步理解它们对人类的影响,努力寻求解决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并最终采取行动。另一方面引导幼儿通过各种途径获取关于环境的知识,初步认识自然界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激发对环境问题的兴趣,并产生探究的欲望和行动。
我们从改造校园,改善环境入手,进行校园建设。添植了许多果树,开展认领树木、护绿活动。班班有绿化阵地,每班领养一至二棵树木,孩子们一起给树木起名字、捉虫子、施肥、缠草绳等,观察树木的生长情况。孩子们在植树护绿活动中,环境保护的意识已在他们心中扎下了根。我们还建立了一小片种植园,放些植物种子、花盆、小铁锹,放大镜等,让孩子们有探索的环境。他们可以在花盆或种植园中栽种,也可以用放大镜看泥土里的小虫子。我们抓住幼儿的兴趣之下自发产生的问题,然后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展活动,引导幼儿探索思考,建立和动植物的亲密感情,从而产生保护它们、爱护它们的情感。比如,孩子们在观察蔬菜时,发现有几棵青菜叶子上有条青虫,孩子们在捉虫时就产生了一个问题:“青虫是从哪里来的?”于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查找资料咨询了解了青虫的生长过程,他们知道了蝴蝶是由青虫演变而来的。他们还逐步明白了蚯蚓的作用、动物和人类的密切关系等知识。在班级的“植物角”,他们会照顾自己所种的花草晒太阳、浇水,观察种子在慢慢发芽、长大,幼儿在感受成功快乐的同时,对植物的关爱之情也会油然而生。
以大自然为教材的环保教育,向幼儿展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在这个过程中,幼儿获得了丰富的情感体验:操作与探索的满足感、获得知识的成功感、欣赏大自然的美感、保护自然的责任感等等。
三、环境教育延伸到社会,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把作为“社会人”的幼儿带入社会、走进生活,能让幼儿在大自然、社会生活中主动积极地去探索世事,学习解决有关环保的实际问题的技能和方法,发展各种能力。我们积极利用环保纪念日及时对幼儿进行爱护环境的教育,在“植树节”、“地球日”、“爱鸟周”、“世界环境日”等环保节日带领幼儿走进社区做社会实践活动和宣传活动,获得了很好的学习效果和社会评价。“爱鸟周”,我们带着孩子们到森林公园挂鸟巢。“植树节”时,我们组织孩子和家长一起去公园植树。“地球日”来临之际,孩子们自己精心制作了宣传单,他们用五彩的画笔,用真诚的心灵,表达了自己美好的愿望。当他们拿着宣传单走上街头向路人宣传时,他们高涨的热情、正确的环境知识,得到大家连连的夸奖。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课堂。”我们还经常利用社会资源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如组织幼儿进行春游、洗车店用水调查、家庭塑料袋的使用调查等活动,通过一次次有益的、具体的活动,能更有效地增强幼儿保护自然的意识和丰富生活中的环保经验。有一次,孩子们去世纪广场春游,当孩子们看到广场上五颜六色的鲜花、郁郁葱葱的树木时,都兴奋地说:“啊!好漂亮的花儿,多美丽的广场啊!”这时他们对家乡,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但与此同时,孩子们也发现了一些不文明的行为,比如有人把狗放到草坪上拉屎拉尿、有人把垫着坐过的纸随地乱扔等。我们及时抓住教育契机,引导孩子们讨论“他们做的对吗?为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办?”,讨论开展得异常热烈,有的孩子说:“那位奶奶乱扔纸屑,不爱护卫生,影响环境美。”有的孩子说:“阿姨的狗乱拉乱尿,行为很不美,影响广场空气。”这时有的孩子便主动上前检起纸屑,有的孩子上前对牵着狗的阿姨说:“你应当把狗的粪便清理干净,保护环境卫生。”面对这些天真无邪的孩子,他们还能说什么呢,只能一个劲地赞美、道歉。在这一活动过程中,孩子们增强了明辨是非、分清美丑的能力,提高了孩子们保护环境的意识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自信心,获得了在校园内学不到的知识和技能。
在走向社会和生活的环保教育活动中,增强了幼儿保护自然的意识、丰富了生活中的环保经验、社会经验也得到了增长,幼儿逐渐养成了爱护公共环境的习惯,形成了关爱环境及生命万物的品质,多种能力都得到发展。对他们一生的可持续发展,成为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新型公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姚亚萍:《绿精灵当教授》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第一版
[2]蒙台梭利:《儿童教育大秘密》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第一版
[3]刘晓东:《儿童精神哲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