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课如何营造快乐的氛围

来源 :学习报·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longke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号:G40(2012)9-02-01
  作者:吴德芳
  孩子的天性都是好玩、爱动的,而快乐的感受是更好地学习的情感基础。在课堂上,我发现,当学生喜欢某种活动时,他们便会全身心投入,还会获得最高的学习效率和最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为孩子创设快乐的学习环境,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兴趣促进学生学习的目的,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快乐”教学已经成为当代教育界正深入探讨的最热门课题。现在我也就初中思想品德“快乐”教学法谈一些不成熟想法。
  一、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快乐”氛围。这是政治课堂实行快乐教学的前提和基础。老师必须勇于抛弃陈旧、迂腐的传统观念,放下唯我独尊的臭架子,不要害怕学生“造反”,来挑战你的权威。让学生知道三人行必有我师,老师也有不如学生的地方,师生之间是平等、民主、和谐的,有什么独到的见解可以放胆在课堂上发表。总而言之,师生间平等了,教学才能“快乐”起来。
  二、搜集充分的“快乐”素材。这是思想品德课“快乐”教学的必备条件。“快乐”教学离不开“快乐”的素材,不要等到上课时,临时抱佛脚去瞎编几个。每天都要上课,如何搜集这么多的“快乐”素材呢?这就需要我们平时注意多多积累。搜集素材的途径有很多,只要我们肯用功去做去想。比如细心留意身边或社会中的一些活生生的案例;多看一些书籍、杂志和报纸;上网浏览查阅有关资料;电视、广播等媒体上的获知等等。但有一点都必须做,就是要把获取的信息资料及时记录在案,并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或筛选。总之生活中有许多的“快乐”的素材,但需要我们不辞辛劳,细心积累,最好是随身携带素材记录本,随时准备记录有用素材。
  三、建构“快乐”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乐在学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之一。真正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在于学会经营课堂,建构师生、生生交往互动的课堂。经营的主导者是教师,理念是学习方式的转变,途径在于教会学生学习,落脚点则是学生在快乐中发展。
  1.创设“快乐”的教学情景。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的任务就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学生投入到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去,并以其亲身生活实践为基础,从中体验并获得做人的基本道理,真正使学生在情感、能力、知识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以人教版思想品德第八册(上)第七课《友好交往礼为先》的教学为例。教师可创设这样一个“快乐”的教学情景:课前,我叫同学们把课桌椅搬至边上,中间空出一块地方设置成一个比赛场地。上课后,我宣布今天要搞一次公关礼仪大赛,最终将根据各参赛同学的表现评出最佳,并授予“公关小姐”或“公关先生”之称号。然后我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写有情景考题的纸片放在一个密封箱里,并说明比赛规则:①每位同学均可参赛,先随意抽取情景考题,然后根据考题的要求进行即兴表演;②欢迎其它同学上台客串配角,并允许适当“刁难”参赛选手,以考验选手的礼仪水平;③由同学推选出的5名相对客观公正的同学担任评委,并由评委给参赛对方打分以决定比赛结果。好多同学在听完比赛规则后早已跃跃欲试,5位被推选为评委的同学也已正经八百地坐到了主席台上开始等待参赛者的表演。就这样整堂课在一种非常轻松、欢快的气氛中度过。最后,谁获得最佳已是次要,关键是同学们在“快乐”初中到许多有关礼仪的知识,也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这比教师一个人力竭声嘶说教式的教学效果要好的多。
  2.列举“快乐”的教学案例。政治课本中有许多的知识点需要举例说明,才能让学生理解明白。我们在保证合适的前提下尽量选取“有趣”而能发人深省的案例显得尤为重要。往往一个有趣的案例就能引起学生强烈关注,并进行积极思考。浓厚兴趣是学生进行主动有效学习的强大动力。例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课《诚信做人到永远》这课的教学时,我们可选用著名童话故事《木偶奇遇记》里主人公皮诺丘因为经常撒谎而鼻子变长的搞笑故事为素材搞活课堂,从而引发学生对诚信问题的深思,感悟诚信的重要性。
  3.借助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刺激学生的“快乐”神经。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我们的教学增添了亮丽的色彩,它能做到图文并茂,影音具全,给予学生极大的感觉刺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教学效果。同样,我们也可以借助这种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快乐”教学。同样是《诚信做人到永远》这一课的教学,可先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欣赏赵本山的著名小品《卖拐》。“快乐”的小品马上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投入到本课焦点话题“诚信”的讨论上来。
  4.给予激励性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意识潜藏于每个学生的头脑中,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尊重和保护每一个学生的独创精神。人人都希望被别人赏识,所以在教学中,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见解,老师也要给予充分地肯定,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成功的“快乐”,觉得自己有能力,能胜任,有独创性。教师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这种“快乐”的激励性的评价,可以使学生从中看到自己的创造天赋,从而使学习兴趣得到加强,激起更进一步深入学习的强烈愿望。
  四、“快乐”教学要求思想品德课教师具备以下条件。
  1.要求思想品德课教师具备较强的课堂教学管理能力。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导者,一堂课的教学质量如何,完全取决于课任教师的课堂管理能力。最好的剧本假如没有遇到一个好的导演等于白搭。教师就好比导演,一堂课准备的最充分,环节设计的多完美,如果没有一个较强课堂管理能力的老师来把握同样也不会好到哪里去的。我们都有过类似体会,本以为准备十分充分的一堂课上下来却发现根本无法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那是因为我们老师在课堂教学管理中无法正确引导好课堂中“快乐”的气氛,导致“快乐”演变成混乱,无法把持。结果,每个人都“快乐”着自己的“快乐”,课堂基本思路没有按照我们预先设计的思路走,出现教学失控。所以,进行快乐教学还必须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课堂教学管理能力,能够轻松驾驭课堂这架“快乐”马车,不然“快乐”不但没有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相反成了教学活动的混乱制造者。如果是这样,还不如不要所谓的“快乐”教学。
  2.要求思想品德课教师课前进行充分备课、充分预测、充分研究、知识准备要充足。假如一堂课是一次战争,那备课就是战前的战略准备阶段。大家都知道没有充分的战略战术准备是要打败仗的。所以备好课是关键。
  3.要求教师富有个人魅力,比如知识的渊博、富有感染力、亲和力,和较强的责任心。
  此外,思想品德课的快乐教学中,我们还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1.切记对“快乐”教学的适度把握,如果“快乐”无度,不注意对“快乐”的及时引导,结果“快乐”会演变成一场灾难,导致教学失控。
  2.注意“快乐”素材的适用性。“快乐”教学以快乐为载体来达到学习知识的目的,“快乐”只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而不是为了“快乐”而“快乐”。有些老师不注意对“快乐”素材的适用性把握,全凭心血来潮,不管对本课有关还是无关,想到什么有趣都讲。结果学生是乐了个前府后仰,但却感觉与本课知识无任何关系,有点不知所谓。这样的“快乐”只会被证明是一种哗众取宠而无聊的举止。
  3.注意“快乐”后的引导,防止学生乐不思学。有时候,“快乐”的案例是举了,但老师没有加以恰当引导和延伸,结果学生乐不思学,没能及时把“快乐”转化为学习的动机。
  总之,挖掘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快乐”因素,让学生在乐初中,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践证明幽默风趣的老师很容易得到学生的认可和尊重;而充满欢声和笑语的课堂更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保护学生的创造力。师能在乐中教,生能在乐初中,不亦乐乎!
  (作者单位:贵州省铜仁地区玉屏县朱家场中学554300)
其他文献
编号:H1(2012)8-02-02  作者:聂倩倩  一个创造型的人才必须善于多向思维。我们在重视聚合性思维的基础上,更要重视发散性思维的训练,着重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独特性,鼓励学生自由思考,异想天开,不落俗套。语文教学要多给学生提供发散思维的机会,安排一些能够刺激学生发散思维的环境,逐渐培养学生多面向、多角度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习惯。下面就自己多年的教学体会,谈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
期刊
编号:H1(2012)10-04-04  作者:王成俊  现代阅读教学中,充分的突出了“读”这一基本核心。因为朗读不仅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可以促进学生在学习语文时对语言的积累和运用,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并且《新课程标准》也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要使阅读真正地成为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就要培养其朗读能力,培养朗读习惯,激发朗读的兴趣。再者,在阅读教学中,
期刊
编号:J2(2012)10-04-01  作者:王书锋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有这样的断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些哲理性的语句都强调了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兴趣培养起来,才能更好地学好历史,那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呢?  巧设情境,激发兴趣。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该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
期刊
编号:H3(2012)8-03-02  作者:丁宝莉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中学生这个年龄的特点是:爱说爱动,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如果教学中忽视这些特点,单纯沿用传统教学模式,使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机械地讲解,把他们纯粹当成知识的容纳器,填鸭式地向他们灌输语法、词汇,他们便不感兴趣,因而也就谈不上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如果教学得法,便可事半功倍。要取得这样的好效果,趣味
期刊
编号:O1(2012)8-04-01  作者:袁秀峰  在学习高中数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听到学生反映上课听老师讲课,听得很“明白”,但到自己解题时,总感到困难重重,无从入手;有时,在课堂上待我们把某一问题分析完时,常常看到学生拍脑袋:“唉,我怎么会想不到这样做呢?”事实上,有不少问题的解答,同学发生困难,并不是因为这些问题的解答太难以致学生无法解决,而是其思维形式或结果与具体问题的解决存在着差异,也
期刊
编号:G40(2012)10-01-01  作者:吕佳  近年来,职业教育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直接影响和作用,已经被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所证实。尤其是德国推行的“双轨制”职业教育,是德国在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中一项十分成功的制度。德国利用职业教育培养了大量技术型、实用型人才,对战后德国的经济腾飞做出了巨大贡献,并被世界所公认。  德国的职业教育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可以和欧洲职业教育发展历史
期刊
编号:G40(2012)9-01-01  作者:任宇君  为了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和学习环境,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地位得以更充分的发挥,在实行新课改的今天,改变旧的教育教学模式显得势在必行。  一、竞选班干部,增强学生责任感,加强班级管理  开学初,在班里,通过竞选我组建了一个完善的班委会,有班长、副班长、学习委员和纪律委员等。为充分发挥班干部的带头作用,我多次要求他们要严于律己,
期刊
编号:O1(2012)8-03-03  作者:侯均会  课堂导入是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和手段,它是课堂教学的必需环节,也是教师必备的一项教学技能;它既是学生主体地位的依托,也是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恰当的导入有利于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积极思维,唤起求知欲,为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取得奠定基础。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一切有成效的工作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
期刊
编号:O1(2012)10-04-03  作者:许亚丽  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教育也在不断探索着更新更有效的学习方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中指出,要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即新课程标准下的教育应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发与提升,关注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体验到学习的乐趣。目前我国教育现状中存在着
期刊
编号:O1(2012)9-04-02  作者:聂红梅  启发式教学的宗旨是启发思维,训练能力。只有正确运用启发式教学,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提供大量的有用之才。那么,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正确运用启发式教学呢?  一、启发式教学应注重“启”和“试”相结合  素质教育对启发式教学赋予了更新的内涵:坚持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相结合,注重教师的“启发”和学生的“尝试”相结合。首先,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