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教学在初一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实施

来源 :金色年华·学校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31925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个学生对某一学科兴趣的有无、大小将直接影响他对该学科的认可程度,进而影响其在该学科由已知领域探求未知领域潜能的发挥。而传统学习方式基本上是以教师、课堂和书本为中心,通过练习与模仿获得知识与发展,学生很少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见解,学生追求的是正确的答案,学习方式程式化,存在与学生的实际相脱离的现象,这些因素造成学生的学习行为障碍,使得学习索然无趣,与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相脱离,也使思想品德课流于形式。
  而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造各种不同的教育情境,使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体验,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从而使教学过程在学生主动、积极的体验中,生动、活泼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在此,笔者谈谈自己在使用人教版初一教材过程中尝试开展的市级科研课题研究——体验式教学法在思想品德中的运用。
  
  一、什么是体验式教学
  
  对“体验”这词《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解释的: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亲身经历。体验式教学就是以培养学生具有独立、自主、创新等主体精神为目标,以营造教学氛围、激发学生情感为主要特点,以学生自我体验为主要学习方式,力求在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中,达到认知过程和情感体验过程的有机结合;激情与明理、导行的相互促进,让学生在体验教学中学习有关的知识内容,领悟做人道理,选择行为方式,实现“自我教育”。
  
  二、初一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实施体验式教学的必要性
  
  1、课程改革的要求。新的教育理念呼唤新的课堂教学方式,新课程强调从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出发,引导学生不断深入地观察和体验真实社会,让学生在生动的教学情境中,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
  2、体验式教学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激活课堂教学。以往的说教为主的教学方式,学生感到整节课当中都没有能够激起他们兴趣的兴奋点,因此感到困乏。学生如果在特定的课堂情境下获得一种内心的共振,无论教师是用讲授
  法还是用其他的教学方法,学生在师生心理相容的体验中,就能真正接受教育,真正把知识弄懂,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体验式教学在初一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
  
  1、建立学友型师生关系
  罗杰斯曾说过:“教师首先需要对人寄予深信。如果我们相信每个人都有发展自己潜力的能力,那么,我们就会允许他有选择他自己的学习方式的机会。”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我尽可能多地开展些师生互学、角色互换活动,多给孩子们展现自我的机会,多鼓励他们标新立异,提出问题,使我们师生真正成为学习中的合作者。这样必然会由浅入深地“感染”学生,引发师生情感上的共鸣,促进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
  2、情景体验
  ⑴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在体验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特定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恰当地运用实物演示、直观的音像或者相关的音乐作品、故事诗歌小品等形式和手段来创设情境,借助这些情境的直观性、形象性,对学生的感官产生强烈的刺激,使之进入所创设的情境氛围中,激起相应的直觉情感,并能够从情境当中找出情境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来,发现情境中存在的问题,对情境提出看法谈出自己的感觉。这时候,教师应变为平等的参与者和协作者,但教师的主导地位没有消失,应该引导学生感受情境,从情境中发现问题。
  比如讲到挫折的有关知识时,如果举例说明残疾人受到的挫折是如何的大,学生可能也只能停留于理论的理解与体会,这时如果能够适时创设一定的情境,开展一定的活动,则能够达到较好的效果。比如我在上课时让学生试着用左手写字,用嘴叼着笔写字等,这时学生就能在情境中体验到残疾人的痛苦和挫折,也能够更加激发他们内心应对挫折的能力。
  ⑵融入情境,启发联想——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引导学生融入到所创设的情境当中,让他们的情感在情境中得到体验,能给学生带来丰富的知识体验,从而深刻地掌握知识。当学生唤起学习的需要和情感的需要后,教师可以运用图文、小品、游戏等手段,让学生在情感中通过想象来体察形象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把教材中的知识点和脑海中已有的品德表象联系起来,把教材中蕴含的情感在自己身上做想象性投射,通过想象感受自己生活在某种氛围中,设身处地设想自己成为体验的对象,产生与体验对象相一致的移情体验,并从中领悟和把握知识,感悟其中的道理,使“理”通过“情”进入学生的心灵。
  在讲从容面对挫折的有效方法时,我创设了北京残奥冠军林海燕如何戰胜挫折的视频资料的情景,让学生来参与,使学生融入到情境中来,并能够从中体会到情境反映的“理”,找到战胜挫折的好方法。再加上学生谈自身战胜挫折的好方法,就会使学生很深刻地掌握抗挫折的方法。
  ⑶超越情境——解决问题,获取创造性情感体验
  当学生在情境中能够把自己的情与景结合,能够融入情境中学到教材的知识点后,还要能够将自己在情境之中体验到的情感、学习到知识点应用于情境,解决情境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甚至能根据教材的要求创设有利于知识点学习的情境来,才能达到在情境中学,在情境中提高能力的目的。
  3、生活的体验
  生活是最好的教育。“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这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精髓。环境、生活在人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特别是对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尤为突出。学会做人,主要在生活体验中实现。在学完《告别依赖,走向自立》一课后,我布置学生回家完成一道家庭作业:为父母做一顿饭,要求做规定的菜式,如西红柿鸡蛋汤、炒芹菜、炒鸡块、炒土豆、炒扁豆与白饭;菜要自己到市场去买;饭菜要自己完成;完成后请父母品尝,并打分评价;最后还要写心得。这样的生活体验,让学生尝试了自立,也让学生在情感上获得体验,家长也对此类活动给予很高的评价。
  总之,我对体验式教学的研究才刚刚起步,还有许多问题等着以后在教学中慢慢琢磨,比如体验式教学应采取何种更为有效的评价方法;如何更为有效地创设适合教材内容,也适合学生实际的情境及如何顾及到学生体验水平的个别差异,最大限度地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达到深刻的体验等等,这些问题都有待于以后的教学中能够摸索清楚。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力图从客观实际入手揭示中学生逆反心理形成的原因,寻求缓解和消除中学生逆反心理的途径和方法,为广大班主任老师提供教育支持,最终帮助青年人树立起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中学生 逆反心理 探究    在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我们往往面临学生的“逆反心理”问题。问题的存在,不仅常常阻碍老师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和实际效果,而且还会造成部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对立情绪。因此分析产生逆反心
期刊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教学中实施创新,涉及到诸多方面。其中,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中的创新教学理所当然地成为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而创新教学的方法可以因对象,因时间,因内容,因目的而多种多样,这里谈的只是其中几种。    一、在“口语交际”教学中的创新    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中的“口语交际”是一门新型课,除了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还注重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能力和习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因此,作为小学低年级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 中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学生乐中识字,轻松识字,自主识字。我在教学中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注意利用优化和开发存在于儿童身边的学习环境和条件,有意识的引导儿童轻松、大量的认读汉字。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我认真研究新课标,并在识字教学工作中我总结如下几点做法:    一、在学习环境中创设情境识字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信息技术教材也相应做了调整,我认为,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法也要随之改变。从传统的授课教学方法,到近几年来的“信息技术学科与其它学科整合”和“以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分层教学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是值得提倡。因各个学生的先天素质、教育影响和主观努力程度不同,同一个班级中的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从实际出发,实施相应的教学方法。下面谈谈我在信息
期刊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习惯于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抓住课文重难点“自我”设疑,通过“教师问,学生答”的方式把知识“喂”给学生。这种教学牵着学生鼻子走路,无疑暴露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弱点。那么,如何来改变这种状况呢?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变教师的自我设疑为学生的主动设疑,大力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建筑测量教学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最终使学生达到能够理解和运用知识的目的。  关键词:建筑测量 教学 提高 质量    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就建筑测量教学而言,本人在实践中反复探索,认为建筑测量教学质量的提高应该从制定教学目标着手,以提高课堂效率为重点,切实达到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要切合实际    1、在
期刊
摘 要:阅读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和智力过程。阅读技能的提高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教师要注意学生普遍存在的阅读上的障碍,尤其要注意课外阅读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指导、点拨阅读技巧,结合实际精心选材,有计划、有目的的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对学生进行阅读速度和阅读技能的培养,让学生能够与时俱进,掌握阅读策略和技巧,获取并处理信息,提高阅读能力和效果。  关键词: 选材 阅读策略 阅读技能    高中英语
期刊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向教育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仅靠“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张嘴”包打天下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已难以适应教育面向现代化的要求,它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教学质量,影响到教育质量。特别是在政治教材内容仍以文字叙述为主,理论性强,概念抽象,有些内容离学生生活较远,如果教师教学只满足于“口授”这一传统的教学方式,就难免存在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单一、平面、静止的弊病,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学生
期刊
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面对新形式,要进行教学改革,就迫切要求教师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开卷考试是政治学科中招备考的热点问题,而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面对这一形式,在初中政治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就成为摆在我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期刊
当前的作文教学中,存在几种错误的认识。而语文教师的错误认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写作兴趣。只有教师走出误区,才会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欲饮清水思本源,源头需有活水来——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许多教师在作文课上讲写作技巧,评作文得失,很有自己的方法,但这些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怕写作的问题。真正决定学生写作成功与否的关键是学生的素材积累。没有素材积累的写作,就是无源之水,脑中空空,无从下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