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学历史学科《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历史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尊重学生的独立见解。历史教学应该关注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的被动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中学历史主导主体
在今天的知识经济时代,教师与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是平等的,因特网密布整个世界,当我们面对十五六岁的初中生的时候,经常会感到已经失去往日在本学科领域绝对权威地位,现在的孩子知识面较广,知识更新快,教师往往会无法满意地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研究性学习是指人类对自身学习规律的不断认识,逐步形成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是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学习方式。目前,我们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本学科内部知识或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历史课题或以历史为主导涉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课题进行研究,获取历史知识和应用历史知识。
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应该如何从传统的历史课堂走出,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呢?
一、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1、教师是研究性学习的组织者。第一、 教师自己教学观念应该更新,更要充分认识研究性学匀能够达到的目标和意义。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目标:①培养学生辨证地看待问题和全面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②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③培养学生主动求知、乐于探究的心理品质和勇于创新的精神。④培养学生在开放性环境中获取、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包括发现问题的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的能力、收集资料和分析资料的能力、表述思想和交流成果的能力等。
第二、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教师应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力争方式多样化。开展研究性教学活动,可有多种多样的方法,①撰写历史小论文。如“我看古希腊的民主”,“古埃及的金字塔探迷”,“我在斯巴达从军的一生”等等
②开展读书活动,编写读书报告。根据所要研究的课题,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籍,指导学生阅读、思考、做读书笔记,编写读书报告。其内容有该书的重要内容、主要观点、自己的体会,并将这些内容与研究性课题的解决相联系。③开展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④组织讨论。将研究性课题设定为讨论的题目,在搜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组织小组讨论或全班讨论。⑤组织辩论会。如展开“李鸿章是不是卖国贼”的辩论,可将全班学生分为正方和反方,模拟大学辩论会的形式,通过双方的对抗性答辩,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在评价历史人物时能够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
第三、在研究性活动中,教师应平时重视相关资料的积累,包括有关材料、备查网址、参考书目等相关信息和手段等。可以从社会热点问题中提炼出研究课题,如“雅典民主与今天西方的民主的关系”、从贫铀弹事件联想到破黑问题的由来、“伊斯兰教与当今世界恐怖组织”等。也可以从学生关注的问题中提炼出研究课题。研究性学习注重学生自主设计与自主修习。从学生关注的问题中提炼出研究课题,便于学生的实际操作,使学生对某一问题的关注上升为对这一问题研究的兴趣,引导学生走向自觉、持久地研究问题的轨道,正是研究性学习的价值所在。
2、教师是研究性学习的指导者。教师的指导应贯穿于整个研究学习的始终。特别是学生选题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制定研究计划,计划应该可行而具体,并定期予以敦促、完善。在實施计划中,教师应及时扫清学生的研究障碍,确保研究过程的顺利推进。另外,要对学生的行为在方法上加以指点,逐步将学习研究推向深入。在最后的总结交流评估中,教师更应该发挥好“导”的作用。在评价上应该遵循科学性和正面性的原则。
3、教师是研究性学习的参与者。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师生平等的合作研究过程。教师参与研究,一方面是与学生一起研究课题本身,以求达到对教学内容的扩展和深化,促进知识水平的再提高。另一方面也是对教法的摸索与再探讨,为研究出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新的教学大纲要求、新的教学模式的行之有效的方式和方法而积累经验。
二、开展研究性学习教师要力争处理好几种关系
1、全体和部分的关系。研究性学习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希望通过学习过程,让每一位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和兴趣选择适当的课题,参与研究性学习,达到个人的研究目标,力求让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得到自由充分的发挥。但由于学生的学习基础和研究能力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应该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2、主体与主导的关系。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教师不能放弃主导的作用。事实上,研究性学习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工作压力不仅不会减轻,反而会加重,因为研究性学习需要知识更渊博、指导更耐心、学习更虚心、交流更平等亲切的教师。教师的组织、指导、参与作用发挥的如何,将直接影响学习的最终结果。“到位而不越位,参谋而不代谋,指导而不指令。”这是处理主体与主导关系的很好的原则。
3、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研究课题不同,形式就会不同。但是形式必须服从内容,根据客观条件进行研习活动。
4、历史研究性学习和历史学科教学的关系。现阶段这两者之间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他们不能相互取代。在掌握基础的系统的学科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和综合理解,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的阐释和表述,有利于学生掌握和运用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的方法,也有利于学生在思想观念上的提高和在非智力因素上的发展。
5、学校与社会的关系。研究性学习强调社会性、实践性,因而走出校园,走向社会,争取多方支持,发展社会资源的作用也非常重要。一般来说,学习安排以校内为主,校外为辅。
6、教师的协作关系。教师个体的作用毕竟是有限的,我们要充分发挥教师的群体智慧,教研组一起讨论备课理清思路,构建好研究性学习的框架,群策群力搞好研究性学习活动。
综上所述,研究性学习改变了以往学生单纯地接受老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模式,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又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加以综合应用的机会。让我们广大历史教师在教学中探索、在探索中前进吧!
关键词中学历史主导主体
在今天的知识经济时代,教师与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是平等的,因特网密布整个世界,当我们面对十五六岁的初中生的时候,经常会感到已经失去往日在本学科领域绝对权威地位,现在的孩子知识面较广,知识更新快,教师往往会无法满意地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研究性学习是指人类对自身学习规律的不断认识,逐步形成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是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学习方式。目前,我们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本学科内部知识或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历史课题或以历史为主导涉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课题进行研究,获取历史知识和应用历史知识。
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应该如何从传统的历史课堂走出,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呢?
一、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1、教师是研究性学习的组织者。第一、 教师自己教学观念应该更新,更要充分认识研究性学匀能够达到的目标和意义。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目标:①培养学生辨证地看待问题和全面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②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③培养学生主动求知、乐于探究的心理品质和勇于创新的精神。④培养学生在开放性环境中获取、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包括发现问题的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的能力、收集资料和分析资料的能力、表述思想和交流成果的能力等。
第二、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教师应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力争方式多样化。开展研究性教学活动,可有多种多样的方法,①撰写历史小论文。如“我看古希腊的民主”,“古埃及的金字塔探迷”,“我在斯巴达从军的一生”等等
②开展读书活动,编写读书报告。根据所要研究的课题,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籍,指导学生阅读、思考、做读书笔记,编写读书报告。其内容有该书的重要内容、主要观点、自己的体会,并将这些内容与研究性课题的解决相联系。③开展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④组织讨论。将研究性课题设定为讨论的题目,在搜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组织小组讨论或全班讨论。⑤组织辩论会。如展开“李鸿章是不是卖国贼”的辩论,可将全班学生分为正方和反方,模拟大学辩论会的形式,通过双方的对抗性答辩,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在评价历史人物时能够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
第三、在研究性活动中,教师应平时重视相关资料的积累,包括有关材料、备查网址、参考书目等相关信息和手段等。可以从社会热点问题中提炼出研究课题,如“雅典民主与今天西方的民主的关系”、从贫铀弹事件联想到破黑问题的由来、“伊斯兰教与当今世界恐怖组织”等。也可以从学生关注的问题中提炼出研究课题。研究性学习注重学生自主设计与自主修习。从学生关注的问题中提炼出研究课题,便于学生的实际操作,使学生对某一问题的关注上升为对这一问题研究的兴趣,引导学生走向自觉、持久地研究问题的轨道,正是研究性学习的价值所在。
2、教师是研究性学习的指导者。教师的指导应贯穿于整个研究学习的始终。特别是学生选题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制定研究计划,计划应该可行而具体,并定期予以敦促、完善。在實施计划中,教师应及时扫清学生的研究障碍,确保研究过程的顺利推进。另外,要对学生的行为在方法上加以指点,逐步将学习研究推向深入。在最后的总结交流评估中,教师更应该发挥好“导”的作用。在评价上应该遵循科学性和正面性的原则。
3、教师是研究性学习的参与者。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师生平等的合作研究过程。教师参与研究,一方面是与学生一起研究课题本身,以求达到对教学内容的扩展和深化,促进知识水平的再提高。另一方面也是对教法的摸索与再探讨,为研究出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新的教学大纲要求、新的教学模式的行之有效的方式和方法而积累经验。
二、开展研究性学习教师要力争处理好几种关系
1、全体和部分的关系。研究性学习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希望通过学习过程,让每一位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和兴趣选择适当的课题,参与研究性学习,达到个人的研究目标,力求让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得到自由充分的发挥。但由于学生的学习基础和研究能力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应该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2、主体与主导的关系。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教师不能放弃主导的作用。事实上,研究性学习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工作压力不仅不会减轻,反而会加重,因为研究性学习需要知识更渊博、指导更耐心、学习更虚心、交流更平等亲切的教师。教师的组织、指导、参与作用发挥的如何,将直接影响学习的最终结果。“到位而不越位,参谋而不代谋,指导而不指令。”这是处理主体与主导关系的很好的原则。
3、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研究课题不同,形式就会不同。但是形式必须服从内容,根据客观条件进行研习活动。
4、历史研究性学习和历史学科教学的关系。现阶段这两者之间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他们不能相互取代。在掌握基础的系统的学科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和综合理解,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的阐释和表述,有利于学生掌握和运用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的方法,也有利于学生在思想观念上的提高和在非智力因素上的发展。
5、学校与社会的关系。研究性学习强调社会性、实践性,因而走出校园,走向社会,争取多方支持,发展社会资源的作用也非常重要。一般来说,学习安排以校内为主,校外为辅。
6、教师的协作关系。教师个体的作用毕竟是有限的,我们要充分发挥教师的群体智慧,教研组一起讨论备课理清思路,构建好研究性学习的框架,群策群力搞好研究性学习活动。
综上所述,研究性学习改变了以往学生单纯地接受老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模式,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又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加以综合应用的机会。让我们广大历史教师在教学中探索、在探索中前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