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市万载县:释放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

来源 :中国就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4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将创建创业孵化基地作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的重要举措来抓,加强政企合作,落实扶持政策,完善配套服务,逐步完善基地孵化功能,充分释放了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截至目前,该县有省级、市级创业孵化基地各1家,成功孵化120家小微企业,带动就业创业人数7500余人,含建档立卡贫困户1000余人。
  相关文件到位
  万载县将创业孵化基地列为重大民生工程,提出了在2020年底前建成“至少1家省级创业孵化基地”的工作目标。对此,该县在结合上级政策及当地实际的情况下,出台了《万载县创业孵化基地认定和管理实施细则》《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做好促进就业工作20条政策措施》等一系列文件,明确了在场地、水电、税费、奖补、用工、培训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并要求县人社部门结合自身职能在创建工作中发挥主导作用。同时,由县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牵头,建立了人社、国土、电力、通信、市监、科技、商务等16个部门参与协作的工作机制,为创建创业孵化基地提供全方位的保障。
  三项政策给力
  创业贷款政策。该县人社部门定期在孵化基地开展创贷政策宣传座谈会,现场接受申请业务。对符合条件的入孵小微企业,在贷前调查、资金审批等方面都予以优先考虑,适当提高放款额度。疫情发生后,以“视频+照片”相结合的简易方式开展贷前调查,进行快速审批,为入孵企业送去了“及时雨”,帮助他们渡过了难关。先后扶持63人,共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100多万元;基地建设补贴。辖区内被认定为市级或省级孵化基地的企业,均可以在县人社部门享受基地建設补贴。目前已发放基地建设补贴260万元,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基地在线路改造、排污处理等费用需求;企业运行补贴。该县人社部门为每个入孵企业提供运行补贴,每年最高可享受补贴达4万元。目前共发放补贴150万元,大大降低了他们在日常运行中的水费、电费等成本。
  培训工作助力
  万载县人社部门加强与孵化基地业务合作关系,依托孵化基地在设施、师资、服务等方面的优势资源,大力开展电子商务、创业培训、家政服务、花炮安全制作等培训业务。即:县人社部门制定培训考核标准,并根据孵化基地完成培训情况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相关补贴。此举,既让孵化基地有盈利来维持发展,也能高质量完成人社部门的民生工程任务,从而通过“政企合作”实现“政企共赢”。截至目前,共开展电商培训2133人,职业技能培训2165人,企业职工岗位培训6517人。
  配套服务完备
  万载县人社部门成立了孵化基地就业创业服务领导小组,为孵化基地及入孵企业提供政策咨询、用工招聘、创业贷款、技能指导等“一条龙”服务,让企业发展无忧。制作《万载县创业孵化基地就业创服务指南》,通过电话、上户等途径进行宣传,确保应知尽知。建立了孵化基地空岗申报制,为企业提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用工服务,累计招聘员工1800多人。组建创业指导专家团队,定期为入孵企业在开拓销售渠道、产品设计创新、规避市场风险等方面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并提供“一对一”常态化服务。
其他文献
人勤春来早,奋斗正当时。春节刚过,在贵州省镇远县羊场高速公路收费站,五辆来自津市的小轿车缓缓驶出,井然有序的停在了出口旁边,而金盆村村委会安排的面包车也载着本村务工人员到达。在两地工作人员的组织下,确认体温正常后,32名湖南宏力纺织有限公司的务工人员正式踏上返津务工的道路。与此同时,32名陕籍务工人员也在统一安排下,坐上了返津务工的专车。   2020年以来,津市市把就业作为“六稳”“六保”的首
期刊
自2020年以来,奉新县积极响应国家“六稳六保”号召,以创业担保贷款工作为抓手,落实政策,优化服务,帮助各类创业者战疫情渡难关。全县在2020年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4046亿元,直接扶持1137人创业,辐射带动6300多人就业。  减少申请资料。结合上级文件要求,该县逐项梳理申办材料,切实做好“减法”,让创业者“少跑腿”。文件没有要求提供的资料坚决不要;非个体工商户申请额度不超过20万的,一律按个
期刊
近年来,湖北省十堰市劳动就业管理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系列稳就业政策,以“减负、稳岗、扩就业、保民生”为主线,全力以赴做好各项重点工作,以就业之稳促经济之稳、人心之稳,为全市高质量发展增添了底气。  2020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4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95万人,新增大学生就业创业552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78%,在2020年度省政府目标管理绩
期刊
根据2021年服务企业用工工作安排,截至3月15日,湖北省京山市人社局已累计举办线下小规模、多频次、“点对点”招聘活动25场次,服务企业332家次,达成就业意向2377人次,已到企业上班1185人,为确保全市就业形势稳定和园区企业用工提供了有力支撑。   广泛宣传 营造就地就业氛围   早宣传。在做好常态化招工信息和用工政策宣傳外,抢抓春节机遇,从去年12月份开始,全面启动“春风行动”宣传造势。
期刊
2021年1月20日,山东华准机械有限公司车间生产线上机器轰鸣,一派繁忙景象。见到胡令贻时,他正在机床前忙碌。若没有工友指引,笔者绝不相信这位其貌不扬、身上满是油垢的年轻人,就是刚刚获评“全国优秀农民工”的胡令贻。   从普通农民工到“全国优秀农民工”,胡令贻凭着踏实肯干和永不服输的拼劲,书写了一名普通农民工的“逆袭”之路——      儿时机械梦 照亮前行路      1980年5月,胡
期刊
早在2003年,浙江衢州创新发起一种由政府买单、农民自主选择培训内容的劳务“培训券”制度。时至今日,当地劳务培训和输出有何新的进展?记者深入采访发现,浙江衢州的农民培训并未停下脚步,形式、内容愈加丰富,让农民有一技傍身,走上致富路。   “政府埋单,我们接受培训,很实用。”2003年,衢州为鼓励农民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推出了劳务“培训券”。这种做法得到了高度认可,2004年,“培训券”制度模式在浙
期刊
与优秀校友赵作霖的认识,源于2014年春天在郑州的一次校友商业项目路演。那个时候刚创业没有多久的他,在台上深情地讲述了他创立山药哥品牌的缘起以及对于未来的展望。   弹指一挥间,八年创业路,如今的山药哥已经是焦作怀山药和铁棍山药产业的代表品牌,赵作霖正在让当初的梦想逐步照进现实。   因为山药哥的非凡故事,赵作霖作为返乡创业榜样,在大学母校校长的毕业典礼致辞中出现过,获得过河南省政府“返乡创业
期刊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事关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进程。近年来,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就业局精准发力,通过促进贫困人口稳定就业和持续增收、加强后续扶持等措施,积极发挥部门职能,完善政策衔接,持续做好脱贫人口、农村低收入家庭的就业帮扶工作,助力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      开展调查摸底 摸清就业  该局对全区就业困难人员尤其是乡村贫困劳动力进行持续动态的全面摸底调查,收集其就业状况、
期刊
荣耀五载,璀璨征程。吉林省敦化市大德创客园作为市委、市政府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核心平台,自2015年投入运营以来,始终立足县域实际,通过实施“零成本”创业、保姆式服务等系统工程,不仅形成了“政府建设引导、产业集聚升级、服务全面深化、人才引回兴业”的具有敦化特色的“县域双创”可复制、可推广模式,而且培育孵化出一批成功创业企业,发展壮大为敦化民营经济的骨干,为敦化创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
期刊
乡村振兴,人才先行;人才振兴,培训先行。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人社局立足发展新阶段,贯彻发展新理念,融入发展新格局,履职尽责,守正创新,主动作为,把职业技能培训作为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举措,着力开展“鄄城馒头”“金秋家政”“亿创直播”、数据标注等特色培训,努力打造地方品牌,为推动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开展“鄄城馒头”品牌培训   鄄城是全国闻名的馒头之乡,全县馒头加工从业人员近5万人,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