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打造首都经济圈,是“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国家战略。这一战略的实施,对于推动首都经济圈的可持续发展,带动环渤海乃至北方地区发展,实施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总体功能区战略,推进我国参与全球经济合作与竞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刊将分期刊发市委研究室“首都经济圈研究”课题组对首都经济圈的解读文章,以为读者了解提供帮助。
“首都经济圈”概念的提出
首都经济圈概念的提出,是对首都经济概念的发展和延伸。准确把握“首都经济圈”的内涵,首先要弄清首都圈、首都经济、京津冀都市群、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等若干重要关联概念。
首都圈,古已有之。历史上,国都周围地区称之为京畿(即今天的首都圈),由主管京师的官员管治,承担支援和服务首都的重要职能。自辽南京至清代,首都圈范围越来越大,逐步发展成为一个以北京为中心,半径300公里左右的圈域。
首都经济是一个现代概念。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在“大工业、大城市”发展思想的指导下,从一个“消费城市”发展成为工业门类齐全的“生产城市”。七十年代末,北京经济总量仅次于上海。八十年代的北京城市规划实现了城市性质的重大调整,放弃了经济中心的发展定位。九十年代,市委市政府通过对北京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适时提出了“首都经济”的概念,标志着北京经济发展战略有了重大突破,以知识经济为核心内容的首都经济取代了传统的“大工业”经济。
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环渤海区域经济等概念的提出。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经济由南向北、由东向西的梯次开放,形成了两大经济区域——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和长江三角洲经济区。与此同时,首都学者开始了中国经济第三极的谋划——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环渤海经济一体化。理论上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985年,那时已开始了环渤海地区经济研究。1987年,成立了环渤海地区经济研究会;“九五”期间,北京大学杨开忠教授主持完成了《持续首都:北京新世纪发展战略》研究;1999年,清华大学吴良镛教授牵头开展了多项与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相关的研究。在众多理论研究的基础上,2004年京津冀形成了“廊坊共识”,指出:加强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符合区域内各方的利益;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应当坚持市场主导、政府推动的原则,在平等互利、自愿参与的基础上逐步演进;应适时启动区域发展总体规划和重点转向规划的编制工作,建立起不同形式的经济共同体、城市共同体,开展实质性的交流与合作。
相对于理论研究,实践发展要滞后很多。1986年,天津市牵头成立了环渤海区域合作市长联系会;京冀两地政府继2006年、2008年签署合作备忘录和会谈纪要之后,2010年又签署了《京冀合作框架协议》;2010年,河北省率先提出建设“环首都经济圈”,并制定出发展规划及对策措施。总体上看,京津冀区域作为一个发展整体,与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相比,无论是在城市群发展的成熟度上,还是在区域经济一体化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距。从京津冀区域发展来看,主要还是企业间零散的个体合作,属于市场层面,政府层面的合作近两年逐步上升到框架协议,全面的实施方案仍处在研究之中。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2011年,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建设“首都经济圈”,并提升到国家战略。可以说,打造首都经济圈,是国家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的重大战略部署,同时,还给京津冀区域一体化提供了解决问题的全新路径。
首都经济圈的内涵和范围
国际上,比较知名的大都市经济圈多为首都经济圈。伦敦、巴黎等大都市经过多年的发展,都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经济圈。这些都市圈的半径大都在100公里左右,其中通勤圈半径在40公里左右,兼具以下特征:一是城市圈内铁路、公路等公共交通十分发达,为都市圈内部各城市以及都市圈与外界的交流提供优质可靠的交通服务。二是城市圈内部不同地区随着自然发展逐渐形成了各种功能区域,如研究机构聚集区域、企业聚集区域等,这些区域不仅有助于实现城市的整体功能,而且有助于促进城市之间合理的竞争,也为某一个单一功能区域集中精力发展自身特长和优质产业,最终形成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事务区奠定了基础。三是能够通过多中心来分担城市的职能以及完善城市设施,防止城市自然扩散和蔓延。
首都经济圈的发展,在体现时代和地域特色的前提下,也应遵循一般大都市经济圈的成长规律,至少应包含以下四层意思:首先,首都经济圈要以首都为核心,发挥首都的优势(包括政治优势、区位优势等)、用好首都的资源(包括行政资源、科技创新资源、人才资源等),为更广区域经济建设服务。其次,首都经济圈要发挥圈内经济的最大潜力,建立我国参与全球经济合作与竞争的优势。再次,首都经济圈的建设要为更好地实现首都功能服务,使首都更好地发挥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国家创新中心的作用。最后,首都经济圈建设要有助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解决各成员独立发展存在的问题。通过首都经济圈的建设,使圈内各城市之间建立广泛的内在联系,要素之间自由流动,区域发展具有同城化特征;能充分发挥首都现有要素的潜力,为首都分解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能充分发挥天津的港口优势、制造业优势、高新技术优势,提升其在首都经济圈中的地位;能大幅度提升周边地区的发展水平,提高城市化水平和城市集中度。
首都经济圈的空间范围,依据经济的联系程度及空间上的可达性,参照首都圈历史,综合各方观点,首都经济的空间范围由以下三个层次组成:一是内圈,也称之为“单核式”经济圈,即以北京为核心,以紧邻北京的周边地区为辐射范围的一个区域。二是中圈,亦称之为“双核经济圈”,即北京市、天津市加上周边的廊坊、保定、张家口、承德、唐山、秦皇岛和沧州7个城市。相近的还有“2+8”(包括石家庄)。三是大圈,即包括山西北部、内蒙古中西部在内的环渤海经济圈。现阶段所要建设的首都经济圈是中圈,即以京津为双核,环京津的河北七市为外围的“双粒米花生圈”,加上石家庄可称之为“三粒米花生圈”。如果考虑到科技发展,城市间的距离在缩短,城市之间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可达性更加便捷,城市圈的空间范围会越来越广,从这种意义上说,首都经济圈是一个开放式的发展中概念。从长远来看,首都经济圈完全可以扩展到环渤海经济圈,甚至对东北亚乃至全球的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首都经济圈的发展定位
科学的发展定位有助于明确首都经济圈发展的目标、路径和任务。根据首都经济圈概念提出的背景以及首都经济圈内各城市的要素禀赋,首都经济圈发展应定位在以下三个层面。
首都经济圈是国家参与全球经济竞争的核心功能区。打造首都经济圈是国家应对新的世界格局的重大战略部署。首都经济圈是我国最重要的科技人才基地,拥有政治、文化优势,有较强的工业基础,经济综合实力突出。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些资源,尤其是整合好中关村国家创新示范区、天津滨海新区、河北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等功能区的优势,大力打造国家创新中心,在一批关键技术、工艺方面率先取得突破,形成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未来竞争的制高点,积极创造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对国家从容应对国际变化格局,信步国际舞台至关重要。
首都经济圈是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京津冀区域是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但多年来,京津冀三地互不隶属,区域经济一体化大大落后于另外两极,京、津两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远未发挥出来,甚至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虹吸现象,在使京津周边成为经济发展的谷底的同时,也导致自身出现了众多的大城市病,已经到了必须改变现状的时候了。为了破解这一难题,多年来,理论界提出了很多方案,实践中也进行了大量探索,但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时机不太成熟。对北京来说,“十五”之前,专注于中心城建设;“十一五”期间,专心于举办一届高水平、有特色的奥运会。二是现行体制机制不利于京津冀地区的一体化。没有共同的需求,就没有共赢的发展。长期以来,京津冀三地从各自的利益出发,各取所需。在产业发展上、项目布局上,三地很多时候是竞争关系。尽管存在种种困难,但近年来,通过市场层面的合作越来越多,表明三地之间的合作需求越来越强烈。正是基于上述原因和背景,国家适时提出了打造首都经济圈,并上升到国家战略。打造首都经济圈就是要通过明确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功能定位,对生产力在区域范围内进行再布局,合理配置各种资源,深化分工合作,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增强区域的整体经济实力和竞争能力,为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做出应有贡献。同时,在推进整个区域发展的同时,要发挥出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的功能优势,打造成特色功能区,实现与长三角、珠三角的错位发展。
首都经济圈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承载区。我国作为世界大国,必然需要有与其世界地位和影响相对应的具有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重世界级影响力的聚集区。首都经济圈就是这样一个区域。打造首都经济圈,就是要推动城市功能向区域疏解转移,加快区域城镇化步伐,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提供强大的区域支撑。发挥首都经济圈陆海空交通优势,通过建设我国北方地区运输枢纽和现代化国际物流中心,深度参与东北亚及全球经济合作,努力打造我国对外开放和国际交流的重要门户。发挥首都政治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全面提升区域国际影响力。发挥津、冀港口优势,完善首都功能;发挥津冀工业制造业优势,完善产业链,提高区域经济总体发展水平和承载力。
(作者:中共北京市委研究室“首都经济圈研究”课题组,何明、乔智玮执笔)
责任编辑:魏晔玲
“首都经济圈”概念的提出
首都经济圈概念的提出,是对首都经济概念的发展和延伸。准确把握“首都经济圈”的内涵,首先要弄清首都圈、首都经济、京津冀都市群、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等若干重要关联概念。
首都圈,古已有之。历史上,国都周围地区称之为京畿(即今天的首都圈),由主管京师的官员管治,承担支援和服务首都的重要职能。自辽南京至清代,首都圈范围越来越大,逐步发展成为一个以北京为中心,半径300公里左右的圈域。
首都经济是一个现代概念。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在“大工业、大城市”发展思想的指导下,从一个“消费城市”发展成为工业门类齐全的“生产城市”。七十年代末,北京经济总量仅次于上海。八十年代的北京城市规划实现了城市性质的重大调整,放弃了经济中心的发展定位。九十年代,市委市政府通过对北京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适时提出了“首都经济”的概念,标志着北京经济发展战略有了重大突破,以知识经济为核心内容的首都经济取代了传统的“大工业”经济。
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环渤海区域经济等概念的提出。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经济由南向北、由东向西的梯次开放,形成了两大经济区域——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和长江三角洲经济区。与此同时,首都学者开始了中国经济第三极的谋划——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环渤海经济一体化。理论上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985年,那时已开始了环渤海地区经济研究。1987年,成立了环渤海地区经济研究会;“九五”期间,北京大学杨开忠教授主持完成了《持续首都:北京新世纪发展战略》研究;1999年,清华大学吴良镛教授牵头开展了多项与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相关的研究。在众多理论研究的基础上,2004年京津冀形成了“廊坊共识”,指出:加强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符合区域内各方的利益;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应当坚持市场主导、政府推动的原则,在平等互利、自愿参与的基础上逐步演进;应适时启动区域发展总体规划和重点转向规划的编制工作,建立起不同形式的经济共同体、城市共同体,开展实质性的交流与合作。
相对于理论研究,实践发展要滞后很多。1986年,天津市牵头成立了环渤海区域合作市长联系会;京冀两地政府继2006年、2008年签署合作备忘录和会谈纪要之后,2010年又签署了《京冀合作框架协议》;2010年,河北省率先提出建设“环首都经济圈”,并制定出发展规划及对策措施。总体上看,京津冀区域作为一个发展整体,与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相比,无论是在城市群发展的成熟度上,还是在区域经济一体化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距。从京津冀区域发展来看,主要还是企业间零散的个体合作,属于市场层面,政府层面的合作近两年逐步上升到框架协议,全面的实施方案仍处在研究之中。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2011年,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建设“首都经济圈”,并提升到国家战略。可以说,打造首都经济圈,是国家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的重大战略部署,同时,还给京津冀区域一体化提供了解决问题的全新路径。
首都经济圈的内涵和范围
国际上,比较知名的大都市经济圈多为首都经济圈。伦敦、巴黎等大都市经过多年的发展,都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经济圈。这些都市圈的半径大都在100公里左右,其中通勤圈半径在40公里左右,兼具以下特征:一是城市圈内铁路、公路等公共交通十分发达,为都市圈内部各城市以及都市圈与外界的交流提供优质可靠的交通服务。二是城市圈内部不同地区随着自然发展逐渐形成了各种功能区域,如研究机构聚集区域、企业聚集区域等,这些区域不仅有助于实现城市的整体功能,而且有助于促进城市之间合理的竞争,也为某一个单一功能区域集中精力发展自身特长和优质产业,最终形成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事务区奠定了基础。三是能够通过多中心来分担城市的职能以及完善城市设施,防止城市自然扩散和蔓延。
首都经济圈的发展,在体现时代和地域特色的前提下,也应遵循一般大都市经济圈的成长规律,至少应包含以下四层意思:首先,首都经济圈要以首都为核心,发挥首都的优势(包括政治优势、区位优势等)、用好首都的资源(包括行政资源、科技创新资源、人才资源等),为更广区域经济建设服务。其次,首都经济圈要发挥圈内经济的最大潜力,建立我国参与全球经济合作与竞争的优势。再次,首都经济圈的建设要为更好地实现首都功能服务,使首都更好地发挥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国家创新中心的作用。最后,首都经济圈建设要有助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解决各成员独立发展存在的问题。通过首都经济圈的建设,使圈内各城市之间建立广泛的内在联系,要素之间自由流动,区域发展具有同城化特征;能充分发挥首都现有要素的潜力,为首都分解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能充分发挥天津的港口优势、制造业优势、高新技术优势,提升其在首都经济圈中的地位;能大幅度提升周边地区的发展水平,提高城市化水平和城市集中度。
首都经济圈的空间范围,依据经济的联系程度及空间上的可达性,参照首都圈历史,综合各方观点,首都经济的空间范围由以下三个层次组成:一是内圈,也称之为“单核式”经济圈,即以北京为核心,以紧邻北京的周边地区为辐射范围的一个区域。二是中圈,亦称之为“双核经济圈”,即北京市、天津市加上周边的廊坊、保定、张家口、承德、唐山、秦皇岛和沧州7个城市。相近的还有“2+8”(包括石家庄)。三是大圈,即包括山西北部、内蒙古中西部在内的环渤海经济圈。现阶段所要建设的首都经济圈是中圈,即以京津为双核,环京津的河北七市为外围的“双粒米花生圈”,加上石家庄可称之为“三粒米花生圈”。如果考虑到科技发展,城市间的距离在缩短,城市之间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可达性更加便捷,城市圈的空间范围会越来越广,从这种意义上说,首都经济圈是一个开放式的发展中概念。从长远来看,首都经济圈完全可以扩展到环渤海经济圈,甚至对东北亚乃至全球的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首都经济圈的发展定位
科学的发展定位有助于明确首都经济圈发展的目标、路径和任务。根据首都经济圈概念提出的背景以及首都经济圈内各城市的要素禀赋,首都经济圈发展应定位在以下三个层面。
首都经济圈是国家参与全球经济竞争的核心功能区。打造首都经济圈是国家应对新的世界格局的重大战略部署。首都经济圈是我国最重要的科技人才基地,拥有政治、文化优势,有较强的工业基础,经济综合实力突出。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些资源,尤其是整合好中关村国家创新示范区、天津滨海新区、河北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等功能区的优势,大力打造国家创新中心,在一批关键技术、工艺方面率先取得突破,形成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未来竞争的制高点,积极创造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对国家从容应对国际变化格局,信步国际舞台至关重要。
首都经济圈是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京津冀区域是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但多年来,京津冀三地互不隶属,区域经济一体化大大落后于另外两极,京、津两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远未发挥出来,甚至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虹吸现象,在使京津周边成为经济发展的谷底的同时,也导致自身出现了众多的大城市病,已经到了必须改变现状的时候了。为了破解这一难题,多年来,理论界提出了很多方案,实践中也进行了大量探索,但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时机不太成熟。对北京来说,“十五”之前,专注于中心城建设;“十一五”期间,专心于举办一届高水平、有特色的奥运会。二是现行体制机制不利于京津冀地区的一体化。没有共同的需求,就没有共赢的发展。长期以来,京津冀三地从各自的利益出发,各取所需。在产业发展上、项目布局上,三地很多时候是竞争关系。尽管存在种种困难,但近年来,通过市场层面的合作越来越多,表明三地之间的合作需求越来越强烈。正是基于上述原因和背景,国家适时提出了打造首都经济圈,并上升到国家战略。打造首都经济圈就是要通过明确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功能定位,对生产力在区域范围内进行再布局,合理配置各种资源,深化分工合作,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增强区域的整体经济实力和竞争能力,为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做出应有贡献。同时,在推进整个区域发展的同时,要发挥出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的功能优势,打造成特色功能区,实现与长三角、珠三角的错位发展。
首都经济圈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承载区。我国作为世界大国,必然需要有与其世界地位和影响相对应的具有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重世界级影响力的聚集区。首都经济圈就是这样一个区域。打造首都经济圈,就是要推动城市功能向区域疏解转移,加快区域城镇化步伐,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提供强大的区域支撑。发挥首都经济圈陆海空交通优势,通过建设我国北方地区运输枢纽和现代化国际物流中心,深度参与东北亚及全球经济合作,努力打造我国对外开放和国际交流的重要门户。发挥首都政治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全面提升区域国际影响力。发挥津、冀港口优势,完善首都功能;发挥津冀工业制造业优势,完善产业链,提高区域经济总体发展水平和承载力。
(作者:中共北京市委研究室“首都经济圈研究”课题组,何明、乔智玮执笔)
责任编辑:魏晔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