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4年10月教育部启动“名刊名栏工程”建设,至今已15年。教育部名栏建设工程旨在先推出一批具有地域优势文化、研究态势良好的刊物栏目,形成示范效应,使之逐渐扩展影响力,最后达到提升刊物整体水平的目的。就某种意义而言,教育部“名刊名栏工程”为高校“双一流”(一流大学、一流专业)发展提供了不可替代的蓝本,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据学报界元老潘国琪先生统计,教育部名栏建设工程自开展以来,计有3批共65家。目前,65家名栏所在刊物有8家(12%)升级为教育部名刊,有16家(25%)入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资助期刊,有7家(11%)入选全国百强社科期刊,也就是说,65家名栏中有48%的名栏所在刊物已跨入高端期刊的行列。2014年,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的“红山文化·契丹辽文化研究”栏目入选教育部第三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建设工程。着眼于赤峰学院学报的“红山文化·契丹辽文化研究”栏目,的的确确为学报提升了知名度,越来越多的优秀稿件从全国各地源源不断投寄本刊,我们已初步感受到和受益于品牌效应的影响力。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的前身是《昭乌达蒙族师范专科学校学报》。创刊于1980年1月,2003年赤峰学院成立后,更名为《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名后的《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继承和发扬其前身《昭乌达蒙族师范专科学校学报》的优良办刊传统,在新的起点和平台上继续致力于“红山文化·契丹辽文化研究”栏目建设。
一、栏目建设基本情况
遵照教育部关于实施名刊、名栏工程的指示精神,我报重点培育“红山文化和契丹辽文化研究”这个有较好基础的品牌栏目,并以此为示范和突破口,带动《赤峰学院学报》整体办刊水平、学术水平和社会影响力的提升;同时,为红山文化、契丹辽文化研究提供交流平台,推出一批高质量、高品位、代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水平、能够产生较大影响和社会效益的优秀科研成果,使其在弘扬地域文化、服务地方经济、促进学科建设、加强学术交流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打造“红山文化和契丹辽文化研究”栏目对赤峰学院学报而言具有得天独厚甚或说独一无二的优势:
第一,赤峰地区是红山文化和契丹辽文化的发祥地,红山文化和契丹辽文化遗迹遗存非常丰富,这为考古发掘和科学研究提供了丰厚的资源,同时也是支撑我们品牌栏目持续建设和发展的宝贵资源。第二,赤峰学院有建设这一品牌栏目所需的良好的学科基础。我院以红山文化和契丹辽文化研究为主要特色的历史学科在2007年被批准为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培育学科;2010年历史专业被批准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2012年依托历史学科的文物与博物馆专业获批内蒙古自治区该专业唯一的专业学位硕士点(全国仅30余家);2008年我院红山文化和契丹辽文化研究机构被批准为自治区党委主管的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第三,赤峰学院有建设这一品牌栏目的科研基础和学术力量。赤峰学院的红山文化和契丹遼文化研究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近40年来的持续研究形成了良好的学术积淀,产生大量标志性成果,培养了一支较好的研究队伍。第四,赤峰学院有建设这一品牌栏目所积累的经验。“红山文化和契丹辽文化研究”栏目建设已有近30年的历史,在学术界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和知名度,这也是这一栏目继续上水平上档次的无形资源。
《赤峰学院学报》的“红山文化·契丹辽文化研究”栏目建设已有近30年的发展历程。可以说学报的栏目建设与红山文化研究、契丹辽文化研究相伴而行、相互促进、相互支撑、相得益彰。
《昭乌达蒙族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85年开始设立的“红山诸文化研究”“辽金史研究”“北方民族文化研究”三个学术专栏。相应的红山诸文化研究、契丹辽文化研究也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原昭乌达蒙族师范专科学校组建辽金元史研究室,组织力量进行区域历史文化整理与研究工作。1990年10月,学校成立“北方民族文化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即是以红山文化、契丹辽文化为核心的北方民族文化。先后召开契丹辽文化研究年会、国际国内研讨会10余次,规模不断扩大,吸引了国内外契丹辽文化学者的目光。学报出版年会专辑3期,著名的契丹文字专家刘凤翥先生曾为本刊题词:“辽金园地甲天下。”已故原中国辽金史学会会长、著名历史学家陈述先生及全国政协常委苏赫先生都不止一次提出,要通过本刊的辽金史研究专栏把辽金史研究吸引到赤峰来。
2003年4月,赤峰高等教育资源重组,成立本科建制的赤峰学院。建院伊始,学校就高度重视以红山文化和契丹辽文化研究为主要特色的历史学科建设,同时把学报的“红山文化和契丹辽文化研究”栏目建设作为历史学科的配套工程予以重点建设。继续走学报栏目建设与学科建设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路子。
2003年10月15日,赤峰学院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签署合作协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第一工作队入驻我院,共同搭建一个红山文化研究的平台,组建成立了赤峰学院“红山文化国际研究中心”,中心成立后于2004年7月成功举办了首届红山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会后出版了《红山文化研究—2004年红山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该论文集荣获2006年度国家文物局最佳论文集奖。
2005年以来,我校与赤峰市人民政府联合,每年举办红山文化国际高峰论坛,吸纳国内外考古学、历史学等领域专家学者就红山文化的重大学术问题进行研讨,推动了我校红山文化研究进入新的层位。两次与会的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认为“过去,国内外的一些学者把中华文明的门槛主要定位在黄河流域,但是经过几十年的考古研究,我们慢慢地知道了,长江流域的文化也很精彩,现在我们又知道了红山文化也是中华文明的主源之一,它对人类的文明有巨大的贡献,一次又一次地强化了中华文明的生命力”。著名红山文化专家郭大顺先生在我报红山文化专栏撰文指出,“玉器是红山文化的精髓,而红山文化玉器是中华文化根系中最有生命力的一支,也是辽河文明是中华文明源头之一的有力证据。”日本学者海村惟一在我报撰文明确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日本东部地域的绳文文化来源于中国,从出土的文物中可以看出当时人们的审美意识,而红山文化尤其是其中的神本性审美意识,是史前东亚文化(绳文文化、三星堆文化、南越文化)的源头。截至2018年,红山文化国际高峰论坛已成功地举办了13届,与会者多为国内外红山文化、契丹辽文化研究领域和考古学界的顶级专家学者,而且规模越来越大,层次越来越高,已经成为红山文化学术研究的盛事和赤峰市重大文化事件的重要地标。 2007年,我院以红山文化和契丹辽文化研究为主要方向和特色的历史学科被批准为自治区重点培育学科。
2008年,“红山文化暨契丹辽文化研究基地”在我院设立,这是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批准设立的全区首批七个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之一,也是到目前为止全国首个红山文化暨契丹辽文化研究基地。
2012年,我院申报的“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硕士点获批招生,该专业硕士点为学报的品牌栏目建设创造了又一个支撑平台。
2012年初,在自治区和赤峰市两级政府的支持下,我院成立了赤峰學院红山文化研究院、赤峰学院契丹辽文化研究院。《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以“红山文化暨契丹辽文化研究基地”、赤峰学院历史文化学院、赤峰学院红山文化国际研究中心、赤峰学院红山文化研究院、赤峰学院契丹辽文化研究院为支撑,完善和进一步打造“红山文化·契丹辽文化研究”栏目,有着其他高校社会科学学报无法比拟的得天独厚的优势。
二、栏目建设的具体措施
2014年6月,我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红山文化·契丹辽文化研究”栏目被教育部评为第三批名栏建设单位,学院领导与教育部签订了《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栏建设协议书》。2014年7月,学院决定,学校将按照教育部关于实施名刊、名栏工程建设的具体要求,以“红山文化·契丹辽文化研究”——教育部名栏建设为契机,全面提高学报整体办刊水平、学术水平和社会影响力,在促进学科建设、弘扬地域文化、服务地方经济、扩大学术交流、提高学校社会知名度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会议同意了《关于〈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红山文化·契丹辽文化研究”栏目文章按核心期刊C类予以奖励的决定》。为进一步落实《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栏建设实施方案》,打造教育部名栏,明确学报名栏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使学报充分发挥优势,办出特色,提高社会影响力,我报于2015年1月开辟了名栏建设“专家笔谈”栏目,特邀长期从事学报名栏建设研究、理念成熟、成绩斐然的学报前辈、同仁共同探讨名栏建设的诸多问题。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蒋重跃理事长、潘国琪先生,龙协涛先生、姚申总编辑、刘传红理事长等放下手头繁重的研究工作,纷纷赐稿,从扶持、助力名栏建设的高度发出了言之成理、持之有物、掷地有声的声音。专家们一致认为,若想做好一个栏目,既要保证本专栏独有的区域研究专题特色,又要进一步优中选优,提高整体的稿件质量;既要坚持以传统的纸质刊物为主要的传播手段,又要兼顾数字化条件下学术刊物的未来发展趋势;既要保证学术自信,杜绝妄自菲薄,又不能盲目自大,骄傲自满以致迷失了方向;既要为资深学者提供探讨交流的平台,又要支持培养新一代的专业人才,实现栏目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我报出台了实施名栏建设的各项措施:
第一,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和古为今用的方针。依托地方资源优势,在内蒙古和赤峰市两级政府及学院党政支持下,整合研究力量,借船下海,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民族和人类学研究所、辽宁省博物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内蒙古博物院等科研机构密切合作,按照教育部关于社科学报名栏的标准将“红山文化·契丹辽文化研究”栏目打造成北方民族文化研究的重镇。
第二,明确目标、加强规划。在全面分析自身优势、条件和不足的基础上,确定“红山文化和契丹辽文化研究”栏目建设的近期目标和中远期目标,并根据建设目标做出切实可行的规划,明确建设内容、任务、路径、步骤和方法。遵循学术期刊的办刊规律,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多做打基础和利长远的工作。
第三,凝聚知名作者、稳定学者队伍。高水平的栏目需要有高水平的论文支撑,而高水平的成果需要有高水平的作者。因此,我们除了不断提高校内作者学术水平外,更主要是加强与国内外相关科研院所和高校的交流与合作,最大限度地为栏目建设汇聚作者队伍。要创新与知名学者的合作方式,发挥知名学者在凝聚作者队伍方面的作用。
第四,更新办刊理念、创新办刊方法。首先,变被动组稿为主动组稿,相关编辑要紧跟红山文化、契丹辽文化研究前沿,确定每年和每期栏目主题,有针对性地组稿;其次,针对红山文化和契丹辽文化研究的重点问题策划稿件,开展学术争鸣,推动学术探讨争论,活跃栏目学术气氛,增强栏目活力;第三,定期以学报名义举行红山文化和契丹辽文化专题研讨会,将研讨会与栏目建设紧密结合。
第五,突出栏目特色、提高学术水平。特色是栏目存在的基础,质量是栏目建设的生命,创新是栏目发展的动力。一要在研究内容上突出特色,紧紧抓住红山文化和契丹辽文化研究这一领域不放松;二要在研究方法上突出特色,注重引导作者在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上创新;三要在栏目编辑上突出特色。论文质量决定栏目质量,要注重论文的创新性,提高论文的引用率、转载率、摘录率、转化率。
第六,依托学科、服务学科。高校学报品牌栏目建设必须紧紧依托本校学术优势和学科资源,以学科支撑学报栏目,以学报品牌栏目促进学科发展。“红山文化和契丹辽文化研究“这一特色栏目必须紧紧依托以红山文化和契丹辽文化研究为主要特色和优势的历史学科,通过栏目主题策划引领学科学术研究,扩大成果影响力,而以学科发展带动栏目建设,从而实现学报品牌栏目建设与学科建设的良性互动。
第七,加大经费投入、提高编辑人员水平。争取经费投入,吸引优质稿件和名家稿件;创新经费筹措方式,多方筹集办刊经费。编辑人员是栏目的灵魂,要下大力气打造一支作风正派、业务精湛、专业功底扎实、学术眼光敏锐、沟通协调能力强的编辑队伍,这是品牌栏目持续发展的关键。
当然,我们还属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客观上仍缺乏一定的经验和前沿技术支撑,同时在理念上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在今后的工作中本着“合作、创新、发展、共享”的理念,与广大同仁共同研究探讨名栏建设相关话题,努力把名栏建设得更具特色、更有新意。
说明:该文为全国地方高校学报研究会会长、内蒙古高校学报研究会副理事长、赤峰学院报刊社社长、学报主编孙国军教授在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第八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暨2018年培训交流会上的发言。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的前身是《昭乌达蒙族师范专科学校学报》。创刊于1980年1月,2003年赤峰学院成立后,更名为《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名后的《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继承和发扬其前身《昭乌达蒙族师范专科学校学报》的优良办刊传统,在新的起点和平台上继续致力于“红山文化·契丹辽文化研究”栏目建设。
一、栏目建设基本情况
遵照教育部关于实施名刊、名栏工程的指示精神,我报重点培育“红山文化和契丹辽文化研究”这个有较好基础的品牌栏目,并以此为示范和突破口,带动《赤峰学院学报》整体办刊水平、学术水平和社会影响力的提升;同时,为红山文化、契丹辽文化研究提供交流平台,推出一批高质量、高品位、代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水平、能够产生较大影响和社会效益的优秀科研成果,使其在弘扬地域文化、服务地方经济、促进学科建设、加强学术交流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打造“红山文化和契丹辽文化研究”栏目对赤峰学院学报而言具有得天独厚甚或说独一无二的优势:
第一,赤峰地区是红山文化和契丹辽文化的发祥地,红山文化和契丹辽文化遗迹遗存非常丰富,这为考古发掘和科学研究提供了丰厚的资源,同时也是支撑我们品牌栏目持续建设和发展的宝贵资源。第二,赤峰学院有建设这一品牌栏目所需的良好的学科基础。我院以红山文化和契丹辽文化研究为主要特色的历史学科在2007年被批准为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培育学科;2010年历史专业被批准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2012年依托历史学科的文物与博物馆专业获批内蒙古自治区该专业唯一的专业学位硕士点(全国仅30余家);2008年我院红山文化和契丹辽文化研究机构被批准为自治区党委主管的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第三,赤峰学院有建设这一品牌栏目的科研基础和学术力量。赤峰学院的红山文化和契丹遼文化研究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近40年来的持续研究形成了良好的学术积淀,产生大量标志性成果,培养了一支较好的研究队伍。第四,赤峰学院有建设这一品牌栏目所积累的经验。“红山文化和契丹辽文化研究”栏目建设已有近30年的历史,在学术界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和知名度,这也是这一栏目继续上水平上档次的无形资源。
《赤峰学院学报》的“红山文化·契丹辽文化研究”栏目建设已有近30年的发展历程。可以说学报的栏目建设与红山文化研究、契丹辽文化研究相伴而行、相互促进、相互支撑、相得益彰。
《昭乌达蒙族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85年开始设立的“红山诸文化研究”“辽金史研究”“北方民族文化研究”三个学术专栏。相应的红山诸文化研究、契丹辽文化研究也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原昭乌达蒙族师范专科学校组建辽金元史研究室,组织力量进行区域历史文化整理与研究工作。1990年10月,学校成立“北方民族文化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即是以红山文化、契丹辽文化为核心的北方民族文化。先后召开契丹辽文化研究年会、国际国内研讨会10余次,规模不断扩大,吸引了国内外契丹辽文化学者的目光。学报出版年会专辑3期,著名的契丹文字专家刘凤翥先生曾为本刊题词:“辽金园地甲天下。”已故原中国辽金史学会会长、著名历史学家陈述先生及全国政协常委苏赫先生都不止一次提出,要通过本刊的辽金史研究专栏把辽金史研究吸引到赤峰来。
2003年4月,赤峰高等教育资源重组,成立本科建制的赤峰学院。建院伊始,学校就高度重视以红山文化和契丹辽文化研究为主要特色的历史学科建设,同时把学报的“红山文化和契丹辽文化研究”栏目建设作为历史学科的配套工程予以重点建设。继续走学报栏目建设与学科建设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路子。
2003年10月15日,赤峰学院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签署合作协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第一工作队入驻我院,共同搭建一个红山文化研究的平台,组建成立了赤峰学院“红山文化国际研究中心”,中心成立后于2004年7月成功举办了首届红山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会后出版了《红山文化研究—2004年红山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该论文集荣获2006年度国家文物局最佳论文集奖。
2005年以来,我校与赤峰市人民政府联合,每年举办红山文化国际高峰论坛,吸纳国内外考古学、历史学等领域专家学者就红山文化的重大学术问题进行研讨,推动了我校红山文化研究进入新的层位。两次与会的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认为“过去,国内外的一些学者把中华文明的门槛主要定位在黄河流域,但是经过几十年的考古研究,我们慢慢地知道了,长江流域的文化也很精彩,现在我们又知道了红山文化也是中华文明的主源之一,它对人类的文明有巨大的贡献,一次又一次地强化了中华文明的生命力”。著名红山文化专家郭大顺先生在我报红山文化专栏撰文指出,“玉器是红山文化的精髓,而红山文化玉器是中华文化根系中最有生命力的一支,也是辽河文明是中华文明源头之一的有力证据。”日本学者海村惟一在我报撰文明确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日本东部地域的绳文文化来源于中国,从出土的文物中可以看出当时人们的审美意识,而红山文化尤其是其中的神本性审美意识,是史前东亚文化(绳文文化、三星堆文化、南越文化)的源头。截至2018年,红山文化国际高峰论坛已成功地举办了13届,与会者多为国内外红山文化、契丹辽文化研究领域和考古学界的顶级专家学者,而且规模越来越大,层次越来越高,已经成为红山文化学术研究的盛事和赤峰市重大文化事件的重要地标。 2007年,我院以红山文化和契丹辽文化研究为主要方向和特色的历史学科被批准为自治区重点培育学科。
2008年,“红山文化暨契丹辽文化研究基地”在我院设立,这是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批准设立的全区首批七个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之一,也是到目前为止全国首个红山文化暨契丹辽文化研究基地。
2012年,我院申报的“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硕士点获批招生,该专业硕士点为学报的品牌栏目建设创造了又一个支撑平台。
2012年初,在自治区和赤峰市两级政府的支持下,我院成立了赤峰學院红山文化研究院、赤峰学院契丹辽文化研究院。《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以“红山文化暨契丹辽文化研究基地”、赤峰学院历史文化学院、赤峰学院红山文化国际研究中心、赤峰学院红山文化研究院、赤峰学院契丹辽文化研究院为支撑,完善和进一步打造“红山文化·契丹辽文化研究”栏目,有着其他高校社会科学学报无法比拟的得天独厚的优势。
二、栏目建设的具体措施
2014年6月,我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红山文化·契丹辽文化研究”栏目被教育部评为第三批名栏建设单位,学院领导与教育部签订了《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栏建设协议书》。2014年7月,学院决定,学校将按照教育部关于实施名刊、名栏工程建设的具体要求,以“红山文化·契丹辽文化研究”——教育部名栏建设为契机,全面提高学报整体办刊水平、学术水平和社会影响力,在促进学科建设、弘扬地域文化、服务地方经济、扩大学术交流、提高学校社会知名度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会议同意了《关于〈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红山文化·契丹辽文化研究”栏目文章按核心期刊C类予以奖励的决定》。为进一步落实《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栏建设实施方案》,打造教育部名栏,明确学报名栏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使学报充分发挥优势,办出特色,提高社会影响力,我报于2015年1月开辟了名栏建设“专家笔谈”栏目,特邀长期从事学报名栏建设研究、理念成熟、成绩斐然的学报前辈、同仁共同探讨名栏建设的诸多问题。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蒋重跃理事长、潘国琪先生,龙协涛先生、姚申总编辑、刘传红理事长等放下手头繁重的研究工作,纷纷赐稿,从扶持、助力名栏建设的高度发出了言之成理、持之有物、掷地有声的声音。专家们一致认为,若想做好一个栏目,既要保证本专栏独有的区域研究专题特色,又要进一步优中选优,提高整体的稿件质量;既要坚持以传统的纸质刊物为主要的传播手段,又要兼顾数字化条件下学术刊物的未来发展趋势;既要保证学术自信,杜绝妄自菲薄,又不能盲目自大,骄傲自满以致迷失了方向;既要为资深学者提供探讨交流的平台,又要支持培养新一代的专业人才,实现栏目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我报出台了实施名栏建设的各项措施:
第一,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和古为今用的方针。依托地方资源优势,在内蒙古和赤峰市两级政府及学院党政支持下,整合研究力量,借船下海,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民族和人类学研究所、辽宁省博物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内蒙古博物院等科研机构密切合作,按照教育部关于社科学报名栏的标准将“红山文化·契丹辽文化研究”栏目打造成北方民族文化研究的重镇。
第二,明确目标、加强规划。在全面分析自身优势、条件和不足的基础上,确定“红山文化和契丹辽文化研究”栏目建设的近期目标和中远期目标,并根据建设目标做出切实可行的规划,明确建设内容、任务、路径、步骤和方法。遵循学术期刊的办刊规律,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多做打基础和利长远的工作。
第三,凝聚知名作者、稳定学者队伍。高水平的栏目需要有高水平的论文支撑,而高水平的成果需要有高水平的作者。因此,我们除了不断提高校内作者学术水平外,更主要是加强与国内外相关科研院所和高校的交流与合作,最大限度地为栏目建设汇聚作者队伍。要创新与知名学者的合作方式,发挥知名学者在凝聚作者队伍方面的作用。
第四,更新办刊理念、创新办刊方法。首先,变被动组稿为主动组稿,相关编辑要紧跟红山文化、契丹辽文化研究前沿,确定每年和每期栏目主题,有针对性地组稿;其次,针对红山文化和契丹辽文化研究的重点问题策划稿件,开展学术争鸣,推动学术探讨争论,活跃栏目学术气氛,增强栏目活力;第三,定期以学报名义举行红山文化和契丹辽文化专题研讨会,将研讨会与栏目建设紧密结合。
第五,突出栏目特色、提高学术水平。特色是栏目存在的基础,质量是栏目建设的生命,创新是栏目发展的动力。一要在研究内容上突出特色,紧紧抓住红山文化和契丹辽文化研究这一领域不放松;二要在研究方法上突出特色,注重引导作者在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上创新;三要在栏目编辑上突出特色。论文质量决定栏目质量,要注重论文的创新性,提高论文的引用率、转载率、摘录率、转化率。
第六,依托学科、服务学科。高校学报品牌栏目建设必须紧紧依托本校学术优势和学科资源,以学科支撑学报栏目,以学报品牌栏目促进学科发展。“红山文化和契丹辽文化研究“这一特色栏目必须紧紧依托以红山文化和契丹辽文化研究为主要特色和优势的历史学科,通过栏目主题策划引领学科学术研究,扩大成果影响力,而以学科发展带动栏目建设,从而实现学报品牌栏目建设与学科建设的良性互动。
第七,加大经费投入、提高编辑人员水平。争取经费投入,吸引优质稿件和名家稿件;创新经费筹措方式,多方筹集办刊经费。编辑人员是栏目的灵魂,要下大力气打造一支作风正派、业务精湛、专业功底扎实、学术眼光敏锐、沟通协调能力强的编辑队伍,这是品牌栏目持续发展的关键。
当然,我们还属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客观上仍缺乏一定的经验和前沿技术支撑,同时在理念上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在今后的工作中本着“合作、创新、发展、共享”的理念,与广大同仁共同研究探讨名栏建设相关话题,努力把名栏建设得更具特色、更有新意。
说明:该文为全国地方高校学报研究会会长、内蒙古高校学报研究会副理事长、赤峰学院报刊社社长、学报主编孙国军教授在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第八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暨2018年培训交流会上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