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站在学生的角度,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唯分数论,一切工作都围绕分数展开。沈老师的《让学生看见你的爱》,以学生故事和实践记录的方式呈现了教师在学生面前的模样、教师怎样让学生看见爱以及教师想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子三大主题。此书从全新的视角提出教师是否喜欢自己在学生面前的模样,教导老师应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己任,尊重和爱护学生,打造温馨的学习环境,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老师的爱,让学生在爱的包围中茁壮成长。
去年“520”那天晚上,我一气呵成完成一篇文章《爱》,并贴在自己的公众号上,引来了众多点击及转发。
其实,这只是一篇很简短的散文,穿插了诗人罗伊·克里夫特的诗——《爱》,记录了我在这一天和孩子们之间的各种小互动。我想,是那个带有谐音的有趣日子,是克里夫特美妙的诗句,或许只是因为“爱”这个字,才打动了很多教师同行吧。
身为教师,我们大多认为自己是爱学生的,觉得是自己让学生的校园生活阳光而愉快。然而,在我们的教室里,依然有无数对教师充满失望、愤怒,甚至因为教师的过分严厉而令学校生活无比痛苦的孩子。那么,为什么学生看不见、感受不到教师的“爱”?
“我爱你\不光因为你的样子\还因为\和你在一起时\我的样子。”罗伊·克里夫特的诗句耐人寻味。如果爱着对方,自然会喜爱对方的样子;但如果不爱自己在对方面前的样子——多疑的、自卑的或容易受伤的,那焦虑与痛苦将遠甚于爱的甜蜜。同样,教师常常声称自己很爱学生,那是否接受并喜欢自己在学生面前的样子?试想如果经常对学生发脾气,在学生面前情绪失控,甚至有伤害学生心灵与身体的言行,即便教师反复强调是为他们好,学生又怎能感受到并相信教师是爱他们的呢?
爱,要让学生看得见。教师对学生的爱,并不是仅仅依靠口头抒情就可以传递给学生。很多时候,学生需要的是教师能够理解、包容并接纳他们,哪怕这个教师从不对他们说“我很爱你们”。
我也喜爱黎巴嫩诗人纪伯伦的那几句诗:“所有的工作都是空洞的\除非有爱\因为工作就是\把爱变成看得见。”
的确,教师面对学生时要“让学生看见你的爱”,不然,再多的“爱”也是空洞的。我们要把“爱学生的情感”变成“看得见”的态度、策略和技巧,这样才能建立起专业的师生关系。
我开始思考,关于教师对学生的“爱”,关于“让爱看得见”,关于“专业的师生关系”。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开始整理并记录自己相关的文字。
一年后的五月,拙著《让学生看见你的爱》出版。那篇《爱》作为序言,收入书中。很多读者给我留言或来信,说这篇序言就让他们分外感动。我觉得真正打动读者的,是文中提到了以前少有人涉及的角度——教师是否喜欢自己在学生面前的模样。有些教师在同事们面前温和有礼,一进教室就面目全非,犀利、刻薄、歇斯底里,不是偶尔有之。有时候,他们自己都心力交瘁,跟同事讲述发火的各种缘由时,沮丧、挫败感十足,他们甚至讨厌自己在学生面前的模样。
整理书稿的时候,我遵循了三个主题:
一、教师在学生面前究竟应该是什么模样
我认为教师就该有教师的样子——不是父母的样子,或朋友的样子。毕竟教师不是抚育学生长大的亲人,也不是陪伴孩子玩乐的伙伴,而是具备高度职业素养、陪伴与引领学生心智成长的专业人士。
有的教师往往容易忽视与学生交往的边界,一不小心就使自己的专业身份模糊起来,导致学生对教师失去敬畏,常常意气用事。教师在苦恼学生为什么对自己不够尊重、不愿意配合的时候,其实更应该反思自己在学生面前的角色定位是否妥当。
拙著中不少文章都是很实在的建议,回答了“教师在学生面前究竟应该是什么样的”,并结合具体的情境案例给予具体的分析。有些教师不知道“为什么”,当然就更不知道“怎么办”,最后自己身心俱疲,找不到突破口。只有当我们察觉并承认问题所在,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二、教师怎样让学生看见自己的爱
每年的师德演讲中,常常会听到动人的师爱故事。为了教学,为了比赛,顾不上自己孩子与父母的故事也常有耳闻。但实际上,放弃为人父母、为人子女的义务,一心扑在工作上,也许能令领导感动,却不一定能让学生感动。而教师如果越在意班级的各种量化评分,就越难让学生感受到他们所谓的爱。
只有真正秉持儿童立场,真正以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己任,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表达出来的关心,才能让学生感受到爱。不轻易对学生发怒,努力保持儿童天性,不辜负学生的爱与信赖,欣赏学生的善意和美德,竭力让自己成为学生成长的优秀范本……爱是需要语言和行动表达的,尤其是后者。教师要让学生看见爱,就得用具体的行动来表达,并用学生能接受的方式准确地传递出来。相反,如果没有具体的尊重儿童的人文关怀和行为,即使天天抒情“我爱我的学生”,也不过是教师的自我陶醉。
三、教师想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模样
高考是目前国内选拔人才最重要的渠道,高中阶段,教师十分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还能理解。但如果在小学阶段,教师就把“培养高分学生”作为唯一目标,则极其可怕。
有的教师为了让自己的班级在年级里足够优秀,大肆占用学生课余时间,布置大量的作业。当然,在作业上花费较多时间,也许确实能够提高学习成绩,从而提升班级平均分、优秀率和年级排名。但是,教师长期以此为教学目标,最后不免会让学生沦为考试机器,他们也会自动识别教师在“以分数论学生”,并为之雀跃或沮丧。雀跃的孩子因长期保持对取得高分的兴趣,而可能忽视其他能力的发展;沮丧的孩子则不仅生活在班级的灰色地带,还可能因为教师的“分数至上”对自己彻底否定,失去成长的快乐。
现在,厌学的学生越来越多,年级越来越低,与教师忽视儿童身心特点,布置大量作业是紧密相关的。至少在小学阶段,教师应避免题海战术,减轻学生负担,不能把分数看成唯一考量学生发展的标准,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关注学生作为“人”的全面发展与成长,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素养:阅读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对责任的担当意识、对他人的共情能力……让孩子保持童真,也让孩子学习并积累未来人生必备的能力。
教师是否喜欢自己在学生面前的模样,教师又想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模样,而彼此在双方眼里的模样取决于教师:教师是否让学生看见自己的爱,教师是否重视学生作为“人”的成长。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
去年“520”那天晚上,我一气呵成完成一篇文章《爱》,并贴在自己的公众号上,引来了众多点击及转发。
其实,这只是一篇很简短的散文,穿插了诗人罗伊·克里夫特的诗——《爱》,记录了我在这一天和孩子们之间的各种小互动。我想,是那个带有谐音的有趣日子,是克里夫特美妙的诗句,或许只是因为“爱”这个字,才打动了很多教师同行吧。
身为教师,我们大多认为自己是爱学生的,觉得是自己让学生的校园生活阳光而愉快。然而,在我们的教室里,依然有无数对教师充满失望、愤怒,甚至因为教师的过分严厉而令学校生活无比痛苦的孩子。那么,为什么学生看不见、感受不到教师的“爱”?
“我爱你\不光因为你的样子\还因为\和你在一起时\我的样子。”罗伊·克里夫特的诗句耐人寻味。如果爱着对方,自然会喜爱对方的样子;但如果不爱自己在对方面前的样子——多疑的、自卑的或容易受伤的,那焦虑与痛苦将遠甚于爱的甜蜜。同样,教师常常声称自己很爱学生,那是否接受并喜欢自己在学生面前的样子?试想如果经常对学生发脾气,在学生面前情绪失控,甚至有伤害学生心灵与身体的言行,即便教师反复强调是为他们好,学生又怎能感受到并相信教师是爱他们的呢?
爱,要让学生看得见。教师对学生的爱,并不是仅仅依靠口头抒情就可以传递给学生。很多时候,学生需要的是教师能够理解、包容并接纳他们,哪怕这个教师从不对他们说“我很爱你们”。
我也喜爱黎巴嫩诗人纪伯伦的那几句诗:“所有的工作都是空洞的\除非有爱\因为工作就是\把爱变成看得见。”
的确,教师面对学生时要“让学生看见你的爱”,不然,再多的“爱”也是空洞的。我们要把“爱学生的情感”变成“看得见”的态度、策略和技巧,这样才能建立起专业的师生关系。
我开始思考,关于教师对学生的“爱”,关于“让爱看得见”,关于“专业的师生关系”。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开始整理并记录自己相关的文字。
一年后的五月,拙著《让学生看见你的爱》出版。那篇《爱》作为序言,收入书中。很多读者给我留言或来信,说这篇序言就让他们分外感动。我觉得真正打动读者的,是文中提到了以前少有人涉及的角度——教师是否喜欢自己在学生面前的模样。有些教师在同事们面前温和有礼,一进教室就面目全非,犀利、刻薄、歇斯底里,不是偶尔有之。有时候,他们自己都心力交瘁,跟同事讲述发火的各种缘由时,沮丧、挫败感十足,他们甚至讨厌自己在学生面前的模样。
整理书稿的时候,我遵循了三个主题:
一、教师在学生面前究竟应该是什么模样
我认为教师就该有教师的样子——不是父母的样子,或朋友的样子。毕竟教师不是抚育学生长大的亲人,也不是陪伴孩子玩乐的伙伴,而是具备高度职业素养、陪伴与引领学生心智成长的专业人士。
有的教师往往容易忽视与学生交往的边界,一不小心就使自己的专业身份模糊起来,导致学生对教师失去敬畏,常常意气用事。教师在苦恼学生为什么对自己不够尊重、不愿意配合的时候,其实更应该反思自己在学生面前的角色定位是否妥当。
拙著中不少文章都是很实在的建议,回答了“教师在学生面前究竟应该是什么样的”,并结合具体的情境案例给予具体的分析。有些教师不知道“为什么”,当然就更不知道“怎么办”,最后自己身心俱疲,找不到突破口。只有当我们察觉并承认问题所在,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二、教师怎样让学生看见自己的爱
每年的师德演讲中,常常会听到动人的师爱故事。为了教学,为了比赛,顾不上自己孩子与父母的故事也常有耳闻。但实际上,放弃为人父母、为人子女的义务,一心扑在工作上,也许能令领导感动,却不一定能让学生感动。而教师如果越在意班级的各种量化评分,就越难让学生感受到他们所谓的爱。
只有真正秉持儿童立场,真正以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己任,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表达出来的关心,才能让学生感受到爱。不轻易对学生发怒,努力保持儿童天性,不辜负学生的爱与信赖,欣赏学生的善意和美德,竭力让自己成为学生成长的优秀范本……爱是需要语言和行动表达的,尤其是后者。教师要让学生看见爱,就得用具体的行动来表达,并用学生能接受的方式准确地传递出来。相反,如果没有具体的尊重儿童的人文关怀和行为,即使天天抒情“我爱我的学生”,也不过是教师的自我陶醉。
三、教师想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模样
高考是目前国内选拔人才最重要的渠道,高中阶段,教师十分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还能理解。但如果在小学阶段,教师就把“培养高分学生”作为唯一目标,则极其可怕。
有的教师为了让自己的班级在年级里足够优秀,大肆占用学生课余时间,布置大量的作业。当然,在作业上花费较多时间,也许确实能够提高学习成绩,从而提升班级平均分、优秀率和年级排名。但是,教师长期以此为教学目标,最后不免会让学生沦为考试机器,他们也会自动识别教师在“以分数论学生”,并为之雀跃或沮丧。雀跃的孩子因长期保持对取得高分的兴趣,而可能忽视其他能力的发展;沮丧的孩子则不仅生活在班级的灰色地带,还可能因为教师的“分数至上”对自己彻底否定,失去成长的快乐。
现在,厌学的学生越来越多,年级越来越低,与教师忽视儿童身心特点,布置大量作业是紧密相关的。至少在小学阶段,教师应避免题海战术,减轻学生负担,不能把分数看成唯一考量学生发展的标准,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关注学生作为“人”的全面发展与成长,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素养:阅读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对责任的担当意识、对他人的共情能力……让孩子保持童真,也让孩子学习并积累未来人生必备的能力。
教师是否喜欢自己在学生面前的模样,教师又想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模样,而彼此在双方眼里的模样取决于教师:教师是否让学生看见自己的爱,教师是否重视学生作为“人”的成长。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