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目前社会关注焦点之一,已有众多专家、学者从宏观、区域等视角进行过多种多样的调查研究。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地区教育质量的差异,以及社区教育的空白,留守儿童往往成为“双差生”、“问题儿童”群体的代名词,其行为的偏差性倾向日趋明显的现象令人担忧。本调查从微观视角对广德县千口村留守儿童行为偏差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行为偏差;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4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0)09-0004-04
一、问题提出
随着上世纪70年代我国社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农村进入城市谋生,“农民工”一词进入公众视野[1]。中央教科所发展研究部专题研究组在“中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问题调研报告”中指出:“近来,同其它国家的趋势相似,中国的农村流动劳动力也趋向于集中在最具经济活力的年龄组(特别是在18~34岁之间)。2003年,农村外出务工的劳动力中,40岁以下的青壮年劳动力占85.9%”。[2]由于城市户口的限制、身份文化融合的困难、教育费用的高昂等原因,进城务工人员大多选择将其子女留于家乡,从而形成了被社会称为“留守儿童”的特殊群体。
目前,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地区教育质量的差异,以及社区教育的空白,留守儿童渐渐成为“双差生”、“问题儿童”群体的代名词,其学习、生活、心理等各个方面面临着诸多问题。性格孤僻,学习障碍,行为失范[3],心理缺陷等等在留守儿童的受教育过程中屡见不鲜。而在这诸多困扰情境中,行为偏差① 问题尤为突出,它不仅严重影响留守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而且在相当程度上破坏了教育规范,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工作和师生学习生活。有关儿童的行为偏差问题的研究,国外学者进行多角度解释,如从差异交往理论、权利控制理论、心理分析理论、社会控制理论,到后来的社会学习理论[4]等视角探究儿童行为偏差的类型、归因及解决策略等。本文拟采用调查研究方法对留守儿童的行为偏差问题做实证探究,并针对调查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尝试提出解决对策。
二、研究方法
(一)样本构成。
1.留守儿童:(1)以年龄、性别特征为标准将安徽省广德县千口村留守儿童划分团体,分类进行团体问卷;(2)按年龄结构随机挑选部分留守儿童进行个别访谈。
2.进城务工人员家长:(1)对千口村内农民工家长进行普遍问卷调查;(2)针对部分家长进行个别深入交流、走访。
3.村委会等管理干部:(1)搜集全村留守儿童相关数据;(2)针对相关文件资料,从千口村的总体状况对管理干部进行访谈。
(二)研究方法。
本调查采取多种调查方法,主要包括问卷调查法、实地观察法、口述史访谈法等。
三、农村留守儿童行为偏差的调查分析
埃米尔·涂尔干说:“教育要在人的身上创造新的人格” [5]。人的行为不仅是个体心理活动的外在展示形式,也是遗传、环境、教育等内外因素综合作用下的产物。农村留守儿童的行为时常与社会主流生活规范产生冲突,造成行为偏差。
调查显示,2000至2006年间,千口村留守儿童约占全村适龄儿童的19.3%~21.4%。针对不同的行为目的划分的留守儿童行为偏差大致可包括说谎等违反校规校纪和道德规范等行为(参见表1)。随着对农村留守儿童偏差性行为的放任和程度的提升,终会引发一系列连锁问题。
(一)学生自我角色定位错乱。
对生活在学校情境中的学生来说,对自己的课业负责是其基本职责之一,但调查显示,千口村留守儿童中38.81%厌学, 49.25%承认旷过课,17.16%逃过学, 55.22%表示经常拖欠作业, 29.10%表示曾有过考试作弊情况。大量的缺课、逃课、作业拖欠等行为或心理倾向的产生,表明留守儿童对承担责任的逃避和对自身社会角色的不理解。他们中的大部分不明白或不正视自身作为学习者的角色义务和责任,过度放任自我,造成自我角色定位的迷乱甚至缺失,严重影响自我发展。同时,调查显示留守儿童中61.94%存在说谎现象,28.36%脏话连篇,13.42%打架斗殴,17.91%留恋网吧等。这些行为无疑属于道德领域的失范。对于本应处于受教育阶段的他们,社会意识淡薄,群体责任感淡漠,需要合理道德规范的约束和引导,从而在正确价值观的指引下摸索,端正自己的社会角色定位。
(二)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成绩整体不佳。
调查表明,千口村留守儿童行为偏差中作业拖欠、旷课、厌学、考试作弊、逃学行为分别占了55.22%,49.25%,38.81% 29.1%和17.16%。高频率的旷课、逃学使得留守儿童的学习严重下滑。自身的放任态度加之家长的无暇顾及、教师的力不从心,留守儿童日益成为差生的代名词。随着课程的推进和难度的加深,留守儿童逐渐脱离学习氛围,即使日后有所觉醒,也终因学习基础而不得不放弃,最终丧失学习的积极性。
(三)学生自我约束力缺失。
心理学研究表明:要维持一个良好行为习惯,关键需要激发人的内在动机。调查显示,千口村留守儿童中17.91%曾留恋网吧,其中30.51%表示重复此行为的频率较高;42.33%拖欠作业,其中只有2.45%表示很少拖欠作业;14.32%很少旷课逃学;对于考试作弊,32.06%表示一般或经常出现此种行为。据此可知,大部分留守儿童缺乏良好行为习惯,自我管理懈怠,易受不良思想的影响和腐蚀,加之缺失正确引导,其自我约束力极度匮乏。
(四)学生消极心理问题的呈现。
调查发现,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父母文化程度及社会身份相对“低下”,留守儿童往往产生很强的自卑心理,不易与同学和老师沟通,过分包裹自己,甚至抵制交际。
数据中显示,留守儿童普遍表现出孤独、焦虑、烦躁、恐惧等心理症状。这些心理障碍使得他们在待人处事上表现出胆小、懦弱、易怒、暴力、孤独等性格倾向,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生活和个人发展,也给厌学逃学、打架斗殴等行为埋下伏笔。
四、农村留守儿童行为偏差的归因
(一)社会因素。
1.职业预期目标“早熟”的倾向。
在调查中发现,因受教育程度限制,进城农民工主要从事建筑业、服务业等中低层次工作,劳动报酬偏低,与城市其他劳动群体的收入差距悬殊。对此,留守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有强烈改变家庭和个人境遇的愿望,希望通过上学获取知识这种相对公平的方式换得“翻身解放”,过早的职业预期使他们“早熟”,易产生一些行为偏差。
2.交友选择有“境遇类似”的取向。
由于生活环境的特殊、思想状态的偏差,大部分留守儿童在选择交友时显得较为谨慎和有倾向性。调查显示,75.39%留守儿童更愿意与同为留守儿童的伙伴成为朋友或者进行更深层交往;64.31%留守儿童表示更加崇拜经历磨难、靠自身拼搏奋斗而成功的人。由此看出,留守儿童在交友选择上更倾向于与自身有类似境遇的伙伴,以产生心理共鸣,找到情感依托。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其偏离大部分群体,形成小团体文化,存在着“小圈子”隐患。
(二)家庭因素。
1.多数留守儿童家长的文化程度低。
问卷调查发现,进城农民工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具有义务教育文化程度占80%,高中文化程度占16%,大学及其以上文化程度占4%。文化程度偏低,加上与子女异地生活,沟通困难,缺乏对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学习进行有效督导。
2.监护人监护义务的隐性缺失。
留守儿童许多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中,很重要的人是监护人未尽到监护职责。多数留守儿童是由祖辈监护,他们或者无力或不懂如何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言行、学习等各个方面;或者过度娇宠留守儿童,监护偏颇;调查还发现,14.3%留守儿童表示“父母经常打我、骂我”,易造成他们与父母之间的冲突,甚至对立。
3.亲情的缺失及安全感的匮乏。
调查显示,进城农民工80%在工厂工作,工作时间长,强度大,大部分除春节等重要节日外很少能回家。
在日常生活中,有24.1%的留守儿童表示无法“跟父母很好的交谈”;31.2%很少“跟父母一起做有趣的事情”;在节假日或过生日时,45.5%的留守儿童表示“父母不能经常带我去玩”。 留守儿童长期在缺少父母关爱的环境中成长,缺少必要的家庭氛围,情感世界出现空缺,存在着严重的“亲情饥渴”,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多数留守儿童表现出对家庭经济、父母健康和安全的忧虑,对家庭完整和父母关怀的强烈需求,对生活的满意度逐步降低。
(三)学校因素。
1.教师整体素质偏低,负担沉重。
由于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农村学校普遍存在优秀师资匮乏现象,且教师学历多数只为中师,年龄偏大。在班级授课制的教学组织形式下,教学的负担已使教师有较大的工作压力,对于留守儿童教育的特殊需求教师无暇顾及,加之教师普遍缺乏心理辅导的认知与技术,无法针对留守儿童可能产生的问题进行预防和控制。
2.学校管理的疲沓和疏忽。
现阶段学校在留守儿童管理上已经出现了疲沓现象。多数学校表示由于师生关系、家庭关系融洽度的相对降低,加之留守儿童教育的棘手性和问题性,学校承受的心理压力较大,管理学生时尽量本着“相安无事”的态度和原则,一定程度上放弃了对留守儿童的管理。
五、对策与建议:构建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教育网络体系
关爱留守儿童,使其养成良好行为规范需要建立家庭、学校、社会齐抓共管的社会化教育格局,实现“三结合”教育的优化互动。
(一)家庭方面。
1.家长加强自身修养,合理调适亲子关系。
针对进城农民工工作忙碌,亲子关系疏离的现象,建议家长应多安排时间与子女沟通,和孩子保持联系,给他们以家庭、亲情的温暖,实施情感关爱。同时,多督促他们的学习,培养良好的品格,为子女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同时,多和学校、社会联系,及时反映和了解子女在学习、生活中的思想和行为的变化动态,共同采取措施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
2.改变教育方式,注重以身作则。
进城务工的家长由于长期的“劳工”生涯,往往在不经意间将一种卑贱的人生价值观和“流民意识” 传递给孩子,加之和城市人之间相互身份认同的困难,城乡隔膜的产生和保持,使得和城市孩子的交融障碍问题成为横亘在农民工子女面前的坎儿。对此,家长首先应该从自身出发,改变自己对于身份的思考,树立自信、自强、自尊的榜样,通过正确的价值取向引导孩子。另外,过度的惩罚教育只会加剧亲子关系的紧张,教育孩子需注重策略,以情感化,以理教之。
(二)学校方面。
1.教师应加强自身各方面素质修养。
教师应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多一些耐心,多一份细心,多一份关心。用温和的方式来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使学生没有心理的压抑感,加强孩子的品德修养,让他们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同时,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以提高自身教育素质。
2.运用多种途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在资金允许的前提下,尽量吸引优秀教师的加入。同时,还可以用“交换教师”的模式,促进各学校间教师资源的双向流动。再次,可以适量安排应届师范类大学生,不仅可以适当缓解当代大学生就业紧张状况,同时可以为大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深入教育实践,为教育理论的运用和学习打下基础。
3.建立专题学生档案,加强多边协作互动。
学校应与教师一起,建立进城务工子女的专题档案,详细记载这些学生的思想、品行、学习和生活情况。同时,加强同学生家长的联系,通过跟踪教育、隐性家访等方式了解学学生和家长的最新思想动态,从而配合学校和班级教育,为教育调整和实施打好基础。
4.构建“家庭式”校园文化氛围。
为真正解决进城农民工子女的心理亚健康状态,促进学校内部文化的融合就必须创建家庭式的校园文化氛围。同时,可以通过举办各类特色情感教育来融化不同学生之间的隔阂感,有意识地增强进城农民工子女的自信心。
(三)社会方面。
1.加强农民工返乡职前培训。
以“提升技能、稳定就业、促进发展”为主题,采用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大力组织开展为返乡农民工提供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促进返乡农民工提高技能和稳定就业。同时,加强对农民工进行法制教育、职业教育和精神文明教育,使农民工的法制意识、道德观念、劳动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得到提高。
2.“编外”家长制和心理辅导相结合,切身体验寻求思想转变。
可以和相关教育团体联系,实行非农民工家长和农民工家长的角色互换体验。在一定心理辅导和实验的基础保障下,创立特殊的情境,让双方家长接受对方子女,并通过在学校里的学习、生活方面的有意接触,通过孩子们的言行举止感受作为对方身份存在的真实体验,以求得在切身体会下狭隘伦理价值观的转变,实现换位思考。
3.社区联动机制的建立。
建立关爱留守儿童信息库,积极号召“爱心妈妈”主动“上岗”,与留守儿童“结对”,向他们提供资金、衣物、学习用品等援助,并和结对帮扶的留守儿童建立长期联系,经常开展书信、亲子活动,让留守儿童真正感到温暖。
注释:
①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失范行为包括越轨行为、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而留守儿童作为教育过程中的学生群体,其大部分违反教育规范的失范行为属于越轨行为,即行为偏差。根据德国社会学韦伯对儿童失范行为的划分框架,可以将留守儿童的偏差性行为分为目的取向型偏差行为、价值取向型偏差行为、情感型偏差行为和传统型偏差行为四类理想类型。
参考文献:
[1]朱小蔓.对策与建议-2004-2005年度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分析[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73
[2]朱永新.中国教育蓝皮书(2004年)[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79
[3]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编写.教育学基础[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207~220
[4]马和民.新编教育社会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28
[5]埃米尔·涂尔干著,渠东译.社会分工论[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313
【责任编辑 冯荣光】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行为偏差;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4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0)09-0004-04
一、问题提出
随着上世纪70年代我国社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农村进入城市谋生,“农民工”一词进入公众视野[1]。中央教科所发展研究部专题研究组在“中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问题调研报告”中指出:“近来,同其它国家的趋势相似,中国的农村流动劳动力也趋向于集中在最具经济活力的年龄组(特别是在18~34岁之间)。2003年,农村外出务工的劳动力中,40岁以下的青壮年劳动力占85.9%”。[2]由于城市户口的限制、身份文化融合的困难、教育费用的高昂等原因,进城务工人员大多选择将其子女留于家乡,从而形成了被社会称为“留守儿童”的特殊群体。
目前,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地区教育质量的差异,以及社区教育的空白,留守儿童渐渐成为“双差生”、“问题儿童”群体的代名词,其学习、生活、心理等各个方面面临着诸多问题。性格孤僻,学习障碍,行为失范[3],心理缺陷等等在留守儿童的受教育过程中屡见不鲜。而在这诸多困扰情境中,行为偏差① 问题尤为突出,它不仅严重影响留守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而且在相当程度上破坏了教育规范,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工作和师生学习生活。有关儿童的行为偏差问题的研究,国外学者进行多角度解释,如从差异交往理论、权利控制理论、心理分析理论、社会控制理论,到后来的社会学习理论[4]等视角探究儿童行为偏差的类型、归因及解决策略等。本文拟采用调查研究方法对留守儿童的行为偏差问题做实证探究,并针对调查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尝试提出解决对策。
二、研究方法
(一)样本构成。
1.留守儿童:(1)以年龄、性别特征为标准将安徽省广德县千口村留守儿童划分团体,分类进行团体问卷;(2)按年龄结构随机挑选部分留守儿童进行个别访谈。
2.进城务工人员家长:(1)对千口村内农民工家长进行普遍问卷调查;(2)针对部分家长进行个别深入交流、走访。
3.村委会等管理干部:(1)搜集全村留守儿童相关数据;(2)针对相关文件资料,从千口村的总体状况对管理干部进行访谈。
(二)研究方法。
本调查采取多种调查方法,主要包括问卷调查法、实地观察法、口述史访谈法等。
三、农村留守儿童行为偏差的调查分析
埃米尔·涂尔干说:“教育要在人的身上创造新的人格” [5]。人的行为不仅是个体心理活动的外在展示形式,也是遗传、环境、教育等内外因素综合作用下的产物。农村留守儿童的行为时常与社会主流生活规范产生冲突,造成行为偏差。
调查显示,2000至2006年间,千口村留守儿童约占全村适龄儿童的19.3%~21.4%。针对不同的行为目的划分的留守儿童行为偏差大致可包括说谎等违反校规校纪和道德规范等行为(参见表1)。随着对农村留守儿童偏差性行为的放任和程度的提升,终会引发一系列连锁问题。
(一)学生自我角色定位错乱。
对生活在学校情境中的学生来说,对自己的课业负责是其基本职责之一,但调查显示,千口村留守儿童中38.81%厌学, 49.25%承认旷过课,17.16%逃过学, 55.22%表示经常拖欠作业, 29.10%表示曾有过考试作弊情况。大量的缺课、逃课、作业拖欠等行为或心理倾向的产生,表明留守儿童对承担责任的逃避和对自身社会角色的不理解。他们中的大部分不明白或不正视自身作为学习者的角色义务和责任,过度放任自我,造成自我角色定位的迷乱甚至缺失,严重影响自我发展。同时,调查显示留守儿童中61.94%存在说谎现象,28.36%脏话连篇,13.42%打架斗殴,17.91%留恋网吧等。这些行为无疑属于道德领域的失范。对于本应处于受教育阶段的他们,社会意识淡薄,群体责任感淡漠,需要合理道德规范的约束和引导,从而在正确价值观的指引下摸索,端正自己的社会角色定位。
(二)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成绩整体不佳。
调查表明,千口村留守儿童行为偏差中作业拖欠、旷课、厌学、考试作弊、逃学行为分别占了55.22%,49.25%,38.81% 29.1%和17.16%。高频率的旷课、逃学使得留守儿童的学习严重下滑。自身的放任态度加之家长的无暇顾及、教师的力不从心,留守儿童日益成为差生的代名词。随着课程的推进和难度的加深,留守儿童逐渐脱离学习氛围,即使日后有所觉醒,也终因学习基础而不得不放弃,最终丧失学习的积极性。
(三)学生自我约束力缺失。
心理学研究表明:要维持一个良好行为习惯,关键需要激发人的内在动机。调查显示,千口村留守儿童中17.91%曾留恋网吧,其中30.51%表示重复此行为的频率较高;42.33%拖欠作业,其中只有2.45%表示很少拖欠作业;14.32%很少旷课逃学;对于考试作弊,32.06%表示一般或经常出现此种行为。据此可知,大部分留守儿童缺乏良好行为习惯,自我管理懈怠,易受不良思想的影响和腐蚀,加之缺失正确引导,其自我约束力极度匮乏。
(四)学生消极心理问题的呈现。
调查发现,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父母文化程度及社会身份相对“低下”,留守儿童往往产生很强的自卑心理,不易与同学和老师沟通,过分包裹自己,甚至抵制交际。
数据中显示,留守儿童普遍表现出孤独、焦虑、烦躁、恐惧等心理症状。这些心理障碍使得他们在待人处事上表现出胆小、懦弱、易怒、暴力、孤独等性格倾向,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生活和个人发展,也给厌学逃学、打架斗殴等行为埋下伏笔。
四、农村留守儿童行为偏差的归因
(一)社会因素。
1.职业预期目标“早熟”的倾向。
在调查中发现,因受教育程度限制,进城农民工主要从事建筑业、服务业等中低层次工作,劳动报酬偏低,与城市其他劳动群体的收入差距悬殊。对此,留守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有强烈改变家庭和个人境遇的愿望,希望通过上学获取知识这种相对公平的方式换得“翻身解放”,过早的职业预期使他们“早熟”,易产生一些行为偏差。
2.交友选择有“境遇类似”的取向。
由于生活环境的特殊、思想状态的偏差,大部分留守儿童在选择交友时显得较为谨慎和有倾向性。调查显示,75.39%留守儿童更愿意与同为留守儿童的伙伴成为朋友或者进行更深层交往;64.31%留守儿童表示更加崇拜经历磨难、靠自身拼搏奋斗而成功的人。由此看出,留守儿童在交友选择上更倾向于与自身有类似境遇的伙伴,以产生心理共鸣,找到情感依托。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其偏离大部分群体,形成小团体文化,存在着“小圈子”隐患。
(二)家庭因素。
1.多数留守儿童家长的文化程度低。
问卷调查发现,进城农民工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具有义务教育文化程度占80%,高中文化程度占16%,大学及其以上文化程度占4%。文化程度偏低,加上与子女异地生活,沟通困难,缺乏对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学习进行有效督导。
2.监护人监护义务的隐性缺失。
留守儿童许多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中,很重要的人是监护人未尽到监护职责。多数留守儿童是由祖辈监护,他们或者无力或不懂如何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言行、学习等各个方面;或者过度娇宠留守儿童,监护偏颇;调查还发现,14.3%留守儿童表示“父母经常打我、骂我”,易造成他们与父母之间的冲突,甚至对立。
3.亲情的缺失及安全感的匮乏。
调查显示,进城农民工80%在工厂工作,工作时间长,强度大,大部分除春节等重要节日外很少能回家。
在日常生活中,有24.1%的留守儿童表示无法“跟父母很好的交谈”;31.2%很少“跟父母一起做有趣的事情”;在节假日或过生日时,45.5%的留守儿童表示“父母不能经常带我去玩”。 留守儿童长期在缺少父母关爱的环境中成长,缺少必要的家庭氛围,情感世界出现空缺,存在着严重的“亲情饥渴”,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多数留守儿童表现出对家庭经济、父母健康和安全的忧虑,对家庭完整和父母关怀的强烈需求,对生活的满意度逐步降低。
(三)学校因素。
1.教师整体素质偏低,负担沉重。
由于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农村学校普遍存在优秀师资匮乏现象,且教师学历多数只为中师,年龄偏大。在班级授课制的教学组织形式下,教学的负担已使教师有较大的工作压力,对于留守儿童教育的特殊需求教师无暇顾及,加之教师普遍缺乏心理辅导的认知与技术,无法针对留守儿童可能产生的问题进行预防和控制。
2.学校管理的疲沓和疏忽。
现阶段学校在留守儿童管理上已经出现了疲沓现象。多数学校表示由于师生关系、家庭关系融洽度的相对降低,加之留守儿童教育的棘手性和问题性,学校承受的心理压力较大,管理学生时尽量本着“相安无事”的态度和原则,一定程度上放弃了对留守儿童的管理。
五、对策与建议:构建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教育网络体系
关爱留守儿童,使其养成良好行为规范需要建立家庭、学校、社会齐抓共管的社会化教育格局,实现“三结合”教育的优化互动。
(一)家庭方面。
1.家长加强自身修养,合理调适亲子关系。
针对进城农民工工作忙碌,亲子关系疏离的现象,建议家长应多安排时间与子女沟通,和孩子保持联系,给他们以家庭、亲情的温暖,实施情感关爱。同时,多督促他们的学习,培养良好的品格,为子女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同时,多和学校、社会联系,及时反映和了解子女在学习、生活中的思想和行为的变化动态,共同采取措施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
2.改变教育方式,注重以身作则。
进城务工的家长由于长期的“劳工”生涯,往往在不经意间将一种卑贱的人生价值观和“流民意识” 传递给孩子,加之和城市人之间相互身份认同的困难,城乡隔膜的产生和保持,使得和城市孩子的交融障碍问题成为横亘在农民工子女面前的坎儿。对此,家长首先应该从自身出发,改变自己对于身份的思考,树立自信、自强、自尊的榜样,通过正确的价值取向引导孩子。另外,过度的惩罚教育只会加剧亲子关系的紧张,教育孩子需注重策略,以情感化,以理教之。
(二)学校方面。
1.教师应加强自身各方面素质修养。
教师应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多一些耐心,多一份细心,多一份关心。用温和的方式来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使学生没有心理的压抑感,加强孩子的品德修养,让他们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同时,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以提高自身教育素质。
2.运用多种途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在资金允许的前提下,尽量吸引优秀教师的加入。同时,还可以用“交换教师”的模式,促进各学校间教师资源的双向流动。再次,可以适量安排应届师范类大学生,不仅可以适当缓解当代大学生就业紧张状况,同时可以为大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深入教育实践,为教育理论的运用和学习打下基础。
3.建立专题学生档案,加强多边协作互动。
学校应与教师一起,建立进城务工子女的专题档案,详细记载这些学生的思想、品行、学习和生活情况。同时,加强同学生家长的联系,通过跟踪教育、隐性家访等方式了解学学生和家长的最新思想动态,从而配合学校和班级教育,为教育调整和实施打好基础。
4.构建“家庭式”校园文化氛围。
为真正解决进城农民工子女的心理亚健康状态,促进学校内部文化的融合就必须创建家庭式的校园文化氛围。同时,可以通过举办各类特色情感教育来融化不同学生之间的隔阂感,有意识地增强进城农民工子女的自信心。
(三)社会方面。
1.加强农民工返乡职前培训。
以“提升技能、稳定就业、促进发展”为主题,采用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大力组织开展为返乡农民工提供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促进返乡农民工提高技能和稳定就业。同时,加强对农民工进行法制教育、职业教育和精神文明教育,使农民工的法制意识、道德观念、劳动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得到提高。
2.“编外”家长制和心理辅导相结合,切身体验寻求思想转变。
可以和相关教育团体联系,实行非农民工家长和农民工家长的角色互换体验。在一定心理辅导和实验的基础保障下,创立特殊的情境,让双方家长接受对方子女,并通过在学校里的学习、生活方面的有意接触,通过孩子们的言行举止感受作为对方身份存在的真实体验,以求得在切身体会下狭隘伦理价值观的转变,实现换位思考。
3.社区联动机制的建立。
建立关爱留守儿童信息库,积极号召“爱心妈妈”主动“上岗”,与留守儿童“结对”,向他们提供资金、衣物、学习用品等援助,并和结对帮扶的留守儿童建立长期联系,经常开展书信、亲子活动,让留守儿童真正感到温暖。
注释:
①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失范行为包括越轨行为、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而留守儿童作为教育过程中的学生群体,其大部分违反教育规范的失范行为属于越轨行为,即行为偏差。根据德国社会学韦伯对儿童失范行为的划分框架,可以将留守儿童的偏差性行为分为目的取向型偏差行为、价值取向型偏差行为、情感型偏差行为和传统型偏差行为四类理想类型。
参考文献:
[1]朱小蔓.对策与建议-2004-2005年度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分析[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73
[2]朱永新.中国教育蓝皮书(2004年)[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79
[3]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编写.教育学基础[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207~220
[4]马和民.新编教育社会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28
[5]埃米尔·涂尔干著,渠东译.社会分工论[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313
【责任编辑 冯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