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机制得到很大改善,风险管理技术也有长足进步,但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业务发展与风险控制的关系仍不能准确的处理好。国外商业银行风险调整收益的理念及以RAROC为核心的风险管理技术有很强的借鉴性,对于我国商业银行实现稳健经营,保证业务发展与风险控制的协调和统一,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RAROC;资本配置;绩效考核;全面风险管理
国内商业银行考核盈利能力的传统指标主要有股权收益率(ROE)和资产回报率(ROA),这类指标的优点是计算简便,很容易通过银行公开报表获得,但是它们不能完全反映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因素,即这类指标没有将风险因素考虑在内。在风险盛行并渐趋复杂的今天,这类指标未能将风险做出评估,因而是不完善的。因此,出于风险的管理需要,西方商业银行逐渐出现了新型的考核盈利指标——风险调整的资本收益率(RAROC)。
RAROC由美国信孚银行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来的,是一种资金分配和绩效评估的工具,它更深入更明确的考虑了风险对银行业的巨大影响。
一、RAROC的核心原理
风险调整的资本收益率(RAROC)是指商业银行通过科学的测量方法对银行不同经营部门、产品和客户间的收益情况和发生损失的可能性进行比较,以达到对银行经营情况进行科学的衡量。通过RAROC手段可以衡量银行内部各个部门、不同产品以及针对不同客户的收益大小和资本的使用效率,其计算公式如下:
RAROC=(收益-经营成本-预期损失)/(经济资本即非预期损失)
或RAROC=(净收益-预期损失)/(经济资本)
其中,收益可以包括利差收益和非利息收益(如业务收费等),经营成本是银行经营管理成本;不同风险类型的预期损失有不同的计量方法,其要素有四个方面,即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违约风险值和期限;经济资本是根据银行承担风险的最低需要,用以衡量和抵御非预期损失。
RAROC表明损失一个单位资本所带来的回报的大小,有效地度量了获取收益的风险效率,一般情况下,RAROC值越大越好。预期损失以准备金形式被计入了银行经营成本,而只有非预期损失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风险,对银行的收益产生影响,因此银行风险管理的全部内涵就是准确估计出不同业务可能导致的预期损失和非预期损失,以收益抵补预期损失,以风险成本冲减利润,得出真实的收益水平,并为非预期损失配置一定数额的经济资本,进而衡量资本的使用效益,使银行的收益与所承担的风险直接挂钩,与银行最终的盈利目标相统一,以避免那些不考虑风险而一味追求高额利润的盲目扩张行为,从而最终保护股东价值和存款人的利益。
RAROC方法的运作程序可以用下图来说明:
RAROC的核心思想是:将未来可预计的风险损失量化为当期成本,对当期收益进行调整,衡量经过风险调整后的收益大小,同时,考虑为非预期损失做出资本储备,进而衡量资本的使用效率,使银行的收益与所承担的风险挂钩。
二、RAROC在国内商业银行的应用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和商业银行经营综合化,传统的风险管理制度和手段难以适应新阶段对风险管理的要求,我国商业银行应借鉴国外商业银行以风险调整收益为核心的一系列风险管理技术及理念,逐步建立起系统、科学的风险管理制度,实现风险成本与风险收入相匹配,保证业务发展与风险控制的协调和统一。
1.RAROC在资本合理配置方面的运用
RAROC方法将风险与收益直接挂钩,倡导“经过风险调整的收益才是银行的真实收益”的基本理念,这与当前我国部分商业银行忽视风险控制、直接将未经风险调整的账面利润作为业绩衡量标准和经营目标的现象有着本质区别。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建立重视风险管理的企业文化和长期稳定的风险调整收益标准,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保证收益增长与风险控制相统一、银行员工对风险与收益标准认识上的统一以及经营目标与业绩考核的统一,真正实现稳健经营和可持续发展。
首先,在银行总体层面,计算银行总体需要的经济资本并与监管资本和账面资本进行比较,评价自身资本充足状况,将有限的经济资本在各类风险、各个层面和各种业务之间进行分配,对银行的总体风险和各类风险进行总量控制;其次,在单个业务层面,以RAROC为业务决策依据,衡量每一笔业务的风险与收益是否匹配,决定该笔业务做与不做,同时据以做出业务定价。
基于RAROC的风险资本分配方法的基本原理是:首先根据各业务部门的申请和RAROC的计算结果得到初步方案,将风险资本分配到各业务部门,每过一段时间重新进行RAROC测算,对于RAROC低于平均水平的业务部门减少其风险资本,对于RAROC高于平均水平的业务部门,增加其风险资本,这样可以使风险资本由绩效较差的部门向绩效较好的部门转移,从而整合资源配置,最终达到提高整个机构风险资本的效益。
2.RAROC在绩效考核方面的运用
从绩效考核角度来看,RAROC风险管理技术克服了传统绩效考核目标中盈利目标与风险成本在不同时期的相对错位问题,实现了经营目标与业绩考核的统一,是基于风险理念下的银行绩效评价方法,将风险因素纳入到银行整体绩效评价体系当中,有利于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的整体竞争能力。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对各级分支机构与业务管理部门的绩效考核,一般都侧重于短期的时点数据,而不是用风险调整后的反映长期稳定的收益指标来衡量业绩,使得表面上的高收益与实际收益存在很大差距,而以RAROC作为风险与收益应保持匹配的驱动机制,强调的是资本回报对经营管理的约束,为不同产品、客户和部门的风险建立共同的衡量基础,引导财务资源配置。
RAROC考核体现长期激励效果,管理者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引导各级分支机构、业务管理部门和各级员工的正确行为,激励他们自觉追求风险可接受情况下盈利最大化的目标。每笔业务在进入审批程序时,首先必须满足资产组合的限额管理要求和RAROC指标要求,然后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审批决策,单笔业务一旦经过批准即进入动态的、积极的组合管理,定期或不定期对组合资产进行盯住市场式的动态监控,一旦发现某些业务或组合的RAROC值有所弱化或有明显的不利趋势,就立即采取措施(如资产出售、信用衍生工具或证券化等)进行处置,目的是将有限的资源从资产负债表上释放出来,为新的效益更好的业务腾出空间,实现银行总体在可接受风险下收益的最大化。
3.RAROC在全面风险管理中的运用
RAROC是银行内部实行全面风险管理的核心,全面风险管理是对商业银行内各层次的业务单位,各种类风险的通盘管理,这种管理要求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及各种其它风险以及包含这些风险的各种金融资产进行组合,将承担这些风险的各个单位纳入到统一的体系中,对各类风险进行测量并加总,依据业务的相关性对风险进行控制和管理。这种管理方法不仅是银行业务多元化的需求,也是当今监管机构对各银行提出的一种新要求。
以RAROC指标为核心进行风险控制,能够把风险控制工作融入银行各项业务工作中。RAROC建立在风险评估的资产组合框架基础上,其结果可以被管理者和各业务部门用来分辨、评估和度量资产组合的风险,有助于形成对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流动性风险政策的整体认识。经风险因素调整后,将风险调整后收益目标细化分解到所有的地区、行业、产品、客户等各级各类风险敞口,使所有承担经营风险的分支机构、部门和个人都用尽可能少的资本去创造收益,在风险和收益的动态平衡中实现资本的保值增值,实现股东和银行价值最大化。
三、我国商业银行应用RAROC存在的制约因素
1.运用RAROC方法进行绩效考核对固有的信贷文化提出了挑战。风险管理实施联系着银行企业文化与管理文化的重塑,涉及各个部门、各项业务、各种产品的全方位风险管理理念,我国银行业中,企业文化的变化以及内部报告和披露是很敏感的,由于我国社会信用文化的欠缺,企业的财务数据真实性较低,加上信用评级未完全在贷款决策、贷款定价中起到核心作用,基层信贷人员对评级体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积极去核准企业财务数据,使得评级体系中的财务数据不准确、不全面,风险得不到真实反映,导致信用评级结果与企业实际风险等级不匹配,不能真正反映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
2.运用RAROC方法需要一个有效的信用风险评级系统来确定预期损失和非预期损失的大小。我国目前尚无被国际上认可的评级机构,计算违约率只能依靠商业银行的内部评级数据,而我国商业银行内部评级在评级方法、数据采集与加工,以及对评级结果的检验、评级工作的组织以及评级体系的适用性等方面都存在相当的差距,极大限制了内部评级在揭示和控制信用风险方面的作用,也制约了RAROC方法的运用。因此,我们有必要加强与国际评级机构合作,引入先进的评级方法,与国际接轨。
3.运用RAROC方法的内外部环境还不够成熟。如我国的利率市场化还未实现,区域风险差别显著,道德风险相对严重,同时由于历史原因造成各行、各分支行不良资产极度不均衡,导致各分支行的考核起点不同,很难真实反映各分支行的风险管理水平。
四、我国商业银行实施全面风险管理及RAROC的建议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面临诸多困难,解决这些困难并在银行中实施全面风险管理及其核心方法RAROC还需要在银行内部外部多方努力,特别应该在以下几方面加以改善:
1.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风险管理体系是否健全是银行风险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体系应该包括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政策体系、决策体系、评价体系等内容。我国商业银行为了建立适应全面风险管理的组织结构,一是要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二是要建立独立的全面风险管理组织框架。我国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构架如下图所示,在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基础上,建立相互独立的、垂直的风险管理组织框架。
2.建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是RAROC基础结构中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RAROC业绩报告平台必须综合考虑风险资本和贷款损失并确保总体上的各个层面的其它金融信息的准确性。银行要建立管理信息系统,必须收集一定数量的数据来开发和使用RAROC方法。通常银行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很复杂,它需要复杂和详细的数据收集,强大的数据计算机器,大量的存储能力和信息分配能力。如果具备了这些条件,RAROC就可以成为银行信息基础的核心,能够促进风险控制过程的一体化并加强银行内众多业务部门之间的联系。
根据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特点,要求所开发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首先,要能进行风险的识别,即通过所建立的数据库与知识库找出风险之所在和引起风险的主要因素,并通过专业模型库对其后果做出定性分析;其次,要能对风险进行估算和评价,就是通过所建立的模型库与方法库的协同运算对可能出现的风险的概率及其后果做出定量估计,并确定某些不确定性因素的变化范围;再次,能对风险进行控制与决策,也就是说,根据知识库中存储的专家知识提出应采取的相应的控制的措施和对策。下图描述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
3.强化风险管理制度,提高风险计量水平
我国商业银行虽然根据1988年巴塞尔资本协议,建立了风险管理的基本框架,但是资产风险测量统计工作始终未能制度化。要达到新资本协议的要求,不仅在信用风险测量方面存在工作量过大、成本过高、外部评级资料缺乏等现实挑战,对于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的测量方面更是存在着巨大的困难。对于一些风险模型如KMV和Credit Metrics,Credit Portfolio View缺乏数据支持,应用较难。但风险管理的量化和用数学模型来来模拟和预测市场风险是风险管理的必然发展趋势,无论从市场风险计量到信用风险计量,乃至操作风险计量,以及从早期的零售业务信用评分到公司客户违约率的测算,风险计量己经成为大型先进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核心。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收集整理各部门各机构的历史数据,建立综合的数据库,打好应用模型的基础条件。把加强银行内部风险管理模型的建立和使用进程,将风险管理模型分析得出的定量分析和非模型分析的定性分析相结合作为建立健全我国银行风险管理制度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袁桂秋.RAROC原理下的信用风险度量[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3(2).
[2]杨晓丽.RAROC模型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J].海南金融,2006(4).
[3]章彰.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4]张晓晴,谢玉印.基于RAROC的指标体系的优势及对中国商业银行的启示[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2006(1).
(作者单位:交通银行长沙分行)
关键词:RAROC;资本配置;绩效考核;全面风险管理
国内商业银行考核盈利能力的传统指标主要有股权收益率(ROE)和资产回报率(ROA),这类指标的优点是计算简便,很容易通过银行公开报表获得,但是它们不能完全反映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因素,即这类指标没有将风险因素考虑在内。在风险盛行并渐趋复杂的今天,这类指标未能将风险做出评估,因而是不完善的。因此,出于风险的管理需要,西方商业银行逐渐出现了新型的考核盈利指标——风险调整的资本收益率(RAROC)。
RAROC由美国信孚银行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来的,是一种资金分配和绩效评估的工具,它更深入更明确的考虑了风险对银行业的巨大影响。
一、RAROC的核心原理
风险调整的资本收益率(RAROC)是指商业银行通过科学的测量方法对银行不同经营部门、产品和客户间的收益情况和发生损失的可能性进行比较,以达到对银行经营情况进行科学的衡量。通过RAROC手段可以衡量银行内部各个部门、不同产品以及针对不同客户的收益大小和资本的使用效率,其计算公式如下:
RAROC=(收益-经营成本-预期损失)/(经济资本即非预期损失)
或RAROC=(净收益-预期损失)/(经济资本)
其中,收益可以包括利差收益和非利息收益(如业务收费等),经营成本是银行经营管理成本;不同风险类型的预期损失有不同的计量方法,其要素有四个方面,即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违约风险值和期限;经济资本是根据银行承担风险的最低需要,用以衡量和抵御非预期损失。
RAROC表明损失一个单位资本所带来的回报的大小,有效地度量了获取收益的风险效率,一般情况下,RAROC值越大越好。预期损失以准备金形式被计入了银行经营成本,而只有非预期损失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风险,对银行的收益产生影响,因此银行风险管理的全部内涵就是准确估计出不同业务可能导致的预期损失和非预期损失,以收益抵补预期损失,以风险成本冲减利润,得出真实的收益水平,并为非预期损失配置一定数额的经济资本,进而衡量资本的使用效益,使银行的收益与所承担的风险直接挂钩,与银行最终的盈利目标相统一,以避免那些不考虑风险而一味追求高额利润的盲目扩张行为,从而最终保护股东价值和存款人的利益。
RAROC方法的运作程序可以用下图来说明:
RAROC的核心思想是:将未来可预计的风险损失量化为当期成本,对当期收益进行调整,衡量经过风险调整后的收益大小,同时,考虑为非预期损失做出资本储备,进而衡量资本的使用效率,使银行的收益与所承担的风险挂钩。
二、RAROC在国内商业银行的应用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和商业银行经营综合化,传统的风险管理制度和手段难以适应新阶段对风险管理的要求,我国商业银行应借鉴国外商业银行以风险调整收益为核心的一系列风险管理技术及理念,逐步建立起系统、科学的风险管理制度,实现风险成本与风险收入相匹配,保证业务发展与风险控制的协调和统一。
1.RAROC在资本合理配置方面的运用
RAROC方法将风险与收益直接挂钩,倡导“经过风险调整的收益才是银行的真实收益”的基本理念,这与当前我国部分商业银行忽视风险控制、直接将未经风险调整的账面利润作为业绩衡量标准和经营目标的现象有着本质区别。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建立重视风险管理的企业文化和长期稳定的风险调整收益标准,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保证收益增长与风险控制相统一、银行员工对风险与收益标准认识上的统一以及经营目标与业绩考核的统一,真正实现稳健经营和可持续发展。
首先,在银行总体层面,计算银行总体需要的经济资本并与监管资本和账面资本进行比较,评价自身资本充足状况,将有限的经济资本在各类风险、各个层面和各种业务之间进行分配,对银行的总体风险和各类风险进行总量控制;其次,在单个业务层面,以RAROC为业务决策依据,衡量每一笔业务的风险与收益是否匹配,决定该笔业务做与不做,同时据以做出业务定价。
基于RAROC的风险资本分配方法的基本原理是:首先根据各业务部门的申请和RAROC的计算结果得到初步方案,将风险资本分配到各业务部门,每过一段时间重新进行RAROC测算,对于RAROC低于平均水平的业务部门减少其风险资本,对于RAROC高于平均水平的业务部门,增加其风险资本,这样可以使风险资本由绩效较差的部门向绩效较好的部门转移,从而整合资源配置,最终达到提高整个机构风险资本的效益。
2.RAROC在绩效考核方面的运用
从绩效考核角度来看,RAROC风险管理技术克服了传统绩效考核目标中盈利目标与风险成本在不同时期的相对错位问题,实现了经营目标与业绩考核的统一,是基于风险理念下的银行绩效评价方法,将风险因素纳入到银行整体绩效评价体系当中,有利于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的整体竞争能力。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对各级分支机构与业务管理部门的绩效考核,一般都侧重于短期的时点数据,而不是用风险调整后的反映长期稳定的收益指标来衡量业绩,使得表面上的高收益与实际收益存在很大差距,而以RAROC作为风险与收益应保持匹配的驱动机制,强调的是资本回报对经营管理的约束,为不同产品、客户和部门的风险建立共同的衡量基础,引导财务资源配置。
RAROC考核体现长期激励效果,管理者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引导各级分支机构、业务管理部门和各级员工的正确行为,激励他们自觉追求风险可接受情况下盈利最大化的目标。每笔业务在进入审批程序时,首先必须满足资产组合的限额管理要求和RAROC指标要求,然后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审批决策,单笔业务一旦经过批准即进入动态的、积极的组合管理,定期或不定期对组合资产进行盯住市场式的动态监控,一旦发现某些业务或组合的RAROC值有所弱化或有明显的不利趋势,就立即采取措施(如资产出售、信用衍生工具或证券化等)进行处置,目的是将有限的资源从资产负债表上释放出来,为新的效益更好的业务腾出空间,实现银行总体在可接受风险下收益的最大化。
3.RAROC在全面风险管理中的运用
RAROC是银行内部实行全面风险管理的核心,全面风险管理是对商业银行内各层次的业务单位,各种类风险的通盘管理,这种管理要求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及各种其它风险以及包含这些风险的各种金融资产进行组合,将承担这些风险的各个单位纳入到统一的体系中,对各类风险进行测量并加总,依据业务的相关性对风险进行控制和管理。这种管理方法不仅是银行业务多元化的需求,也是当今监管机构对各银行提出的一种新要求。
以RAROC指标为核心进行风险控制,能够把风险控制工作融入银行各项业务工作中。RAROC建立在风险评估的资产组合框架基础上,其结果可以被管理者和各业务部门用来分辨、评估和度量资产组合的风险,有助于形成对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流动性风险政策的整体认识。经风险因素调整后,将风险调整后收益目标细化分解到所有的地区、行业、产品、客户等各级各类风险敞口,使所有承担经营风险的分支机构、部门和个人都用尽可能少的资本去创造收益,在风险和收益的动态平衡中实现资本的保值增值,实现股东和银行价值最大化。
三、我国商业银行应用RAROC存在的制约因素
1.运用RAROC方法进行绩效考核对固有的信贷文化提出了挑战。风险管理实施联系着银行企业文化与管理文化的重塑,涉及各个部门、各项业务、各种产品的全方位风险管理理念,我国银行业中,企业文化的变化以及内部报告和披露是很敏感的,由于我国社会信用文化的欠缺,企业的财务数据真实性较低,加上信用评级未完全在贷款决策、贷款定价中起到核心作用,基层信贷人员对评级体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积极去核准企业财务数据,使得评级体系中的财务数据不准确、不全面,风险得不到真实反映,导致信用评级结果与企业实际风险等级不匹配,不能真正反映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
2.运用RAROC方法需要一个有效的信用风险评级系统来确定预期损失和非预期损失的大小。我国目前尚无被国际上认可的评级机构,计算违约率只能依靠商业银行的内部评级数据,而我国商业银行内部评级在评级方法、数据采集与加工,以及对评级结果的检验、评级工作的组织以及评级体系的适用性等方面都存在相当的差距,极大限制了内部评级在揭示和控制信用风险方面的作用,也制约了RAROC方法的运用。因此,我们有必要加强与国际评级机构合作,引入先进的评级方法,与国际接轨。
3.运用RAROC方法的内外部环境还不够成熟。如我国的利率市场化还未实现,区域风险差别显著,道德风险相对严重,同时由于历史原因造成各行、各分支行不良资产极度不均衡,导致各分支行的考核起点不同,很难真实反映各分支行的风险管理水平。
四、我国商业银行实施全面风险管理及RAROC的建议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面临诸多困难,解决这些困难并在银行中实施全面风险管理及其核心方法RAROC还需要在银行内部外部多方努力,特别应该在以下几方面加以改善:
1.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风险管理体系是否健全是银行风险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体系应该包括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政策体系、决策体系、评价体系等内容。我国商业银行为了建立适应全面风险管理的组织结构,一是要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二是要建立独立的全面风险管理组织框架。我国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构架如下图所示,在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基础上,建立相互独立的、垂直的风险管理组织框架。
2.建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是RAROC基础结构中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RAROC业绩报告平台必须综合考虑风险资本和贷款损失并确保总体上的各个层面的其它金融信息的准确性。银行要建立管理信息系统,必须收集一定数量的数据来开发和使用RAROC方法。通常银行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很复杂,它需要复杂和详细的数据收集,强大的数据计算机器,大量的存储能力和信息分配能力。如果具备了这些条件,RAROC就可以成为银行信息基础的核心,能够促进风险控制过程的一体化并加强银行内众多业务部门之间的联系。
根据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特点,要求所开发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首先,要能进行风险的识别,即通过所建立的数据库与知识库找出风险之所在和引起风险的主要因素,并通过专业模型库对其后果做出定性分析;其次,要能对风险进行估算和评价,就是通过所建立的模型库与方法库的协同运算对可能出现的风险的概率及其后果做出定量估计,并确定某些不确定性因素的变化范围;再次,能对风险进行控制与决策,也就是说,根据知识库中存储的专家知识提出应采取的相应的控制的措施和对策。下图描述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
3.强化风险管理制度,提高风险计量水平
我国商业银行虽然根据1988年巴塞尔资本协议,建立了风险管理的基本框架,但是资产风险测量统计工作始终未能制度化。要达到新资本协议的要求,不仅在信用风险测量方面存在工作量过大、成本过高、外部评级资料缺乏等现实挑战,对于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的测量方面更是存在着巨大的困难。对于一些风险模型如KMV和Credit Metrics,Credit Portfolio View缺乏数据支持,应用较难。但风险管理的量化和用数学模型来来模拟和预测市场风险是风险管理的必然发展趋势,无论从市场风险计量到信用风险计量,乃至操作风险计量,以及从早期的零售业务信用评分到公司客户违约率的测算,风险计量己经成为大型先进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核心。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收集整理各部门各机构的历史数据,建立综合的数据库,打好应用模型的基础条件。把加强银行内部风险管理模型的建立和使用进程,将风险管理模型分析得出的定量分析和非模型分析的定性分析相结合作为建立健全我国银行风险管理制度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袁桂秋.RAROC原理下的信用风险度量[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3(2).
[2]杨晓丽.RAROC模型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J].海南金融,2006(4).
[3]章彰.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4]张晓晴,谢玉印.基于RAROC的指标体系的优势及对中国商业银行的启示[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2006(1).
(作者单位:交通银行长沙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