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志怪小说《异苑》中记载有一段离奇故事,我们称之为“如皋浮棺”,其文如下:
海陵如皋县东城村边,海岸崩坏,见一古墓,有方头漆棺,以朱题上云:“七百年堕水。”元嘉二十载三月坠于悬巘。和盖从潮漂沉,辄泝流还依本处。村人朱护等异而启之,见一老姥,年可七十许,皤头著袿,鬓发皓白,不殊生人,钗髻衣服,灿然若新,送葬器物,枕履悉存。护乃赍酒脯施于柩侧。尔夜,护妇梦见姥云:“向获名贶,感至无已。但我墙屋毁废,形骸飘露。今以值一千,乞为治护也。”置钱便去,明觉果得。即用改殓,移于高阜。
这段文字“和盖从潮漂沉”一句的“和”字有两种解读。钟兆华先生在《汉语牵涉介词试论》(《中国语文》2002年第2期)一文中认为,“和”用作“用以指示连带涉及对象”的介词,并以此作为“和”虚化为介词最早始于六朝的一条重要语料。随后,汪维辉先生提出商榷,意见与钟先生迥异。汪先生的《“和盖”之“和”非介词》(《古汉语研究》2007年第1期)一文认为,此处的“和”字“未必不可以作另一种解释:指‘棺和’,即棺材两头的木板”,那么,“和盖”就等于说是“棺材的前后挡板和盖子”,“和盖”之间可以加个顿号隔开。
钟、汪二说孰是?
固然,“和”有“棺材的前后挡板”一义,汪先生本人也列举了《吕氏春秋》及高诱注、《玉篇》、《广韵》等史料来作旁证,我们甚至还可以为汪说补充一例较为晚近的书证,如袁枚《子不语》:“……见棺后方板一块,俗语所谓‘和头’。”但是,《异苑》的“和盖”之“和”是否一定是指“棺材挡板”,则应另当别论。
我们认为,从文意上来说,汪先生之解“和”为“棺材的前后挡板”,其实是更难疏通文意的。
其一,我们从下文“村人朱护等异而启之”一句推知,村人朱护等所见之棺材,必定是封闭着的,否则,仅有两片挡板,就无需“启之”了。
其二,文中还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村人朱护等发现的这些东西在波涛汹涌的海上“漂沉”多日,居然还能保持棺中物品完好如新,棺椁的外观必定完好,棺盖密实。
其三,最重要的,如果依汪先生说,朱护等人找到的仅仅是“棺材前后挡板”和“棺材盖子”这一两件小零碎的话,那么棺椁的主体部分哪里去了?《异苑》的作者何以舍故事重心的棺椁主体不着墨,反而要刻意交代几块零碎的板子来显示棺材的完好?我们从《异苑》叙述的顺序可以作一个猜测:因“海岸崩坏”而使墓室毁坏,那具漆棺裸露在外恐怕已经有些时日了,上边的题字也清晰可辨,只是后来进一步坠落到大海里。棺椁从在崖壁上摇摇欲坠到坠落海中,恐怕一直都是完整的。作者叙述的也一直是整具棺椁,不太可能上文的话题是整具棺椁,下文突然掉转笔锋来着意几片无关紧要的棺材板子。
汪先生还从下文的“墙屋毁发(废),形骸飘露”、“改殓”来反证上文“从潮漂沉”的“和盖”就是棺材的挡板和盖子。这种误解恐怕就更深了。我们认为,所谓“墙屋”,系指墓室的土石建筑部分,所谓“改殓”,则是从原墓址“移于高阜”。村人朱护找到了的是一具完好无损的棺椁,将其重新安葬,积德行善,以此而使得棺主人“感至无已”,故事上下文语义贯通,应该没有问题。我们觉得,汪先生的理由恐怕还值得推敲,而钟先生的“和”作介词说可能更符合该处文意。
二
从上下文意及训诂学的角度,我们可以判断,《异苑》的“和盖”并非“棺材的前后挡板与盖子”。另外,我们似乎还可以尝试从志怪文学的叙事模式和文化史的角度,从更广阔的背景上来考察“浮棺”故事的叙述要件和结构,看看上述“如皋浮棺”故事作何种理解更为合理。
关于“河海浮棺”的传说在历史上多有所见,尽管版本有所不同,但都有相近的“叙事模式”和故事构成要件。查考现存历史文献,“河海浮棺”的最早原型可追溯于《吕氏春秋》和《战国策》。我们现引《战国策》的记述:
昔王季历葬于楚山之尾,灓水齧其墓,见棺之前和。文王曰:“嘻,先君必欲一见群臣百姓也夫,故使灓水见之。于是出而为之张于朝,百姓见之三日而后更葬。此文王之义也。”
这个传说已经具备了“河海浮棺”的两个主要情节:洪水毁墓,人鬼相感。
《吕氏春秋》、《战国策》属于比较严肃的历史著作,其叙事尚且荒诞,而到了民间传说故事里边,口耳相传,就更不免添油加醋,流于“戏说”了。除了《战国策》的“王季棺和”传说之外,我们搜罗到的“河海浮棺”传说的不同版本多达10余个,可以大致分成以下几个系列:
(一)丹徒系列
荆山刺史殷仲堪布衣时,在丹徒忽梦见一人自说己是会稽上虞人,死亡浮丧飘江中,明日当至。君有济物之仁,岂能见移着高燥处,则恩及枯骨。殷明日与诸人共江上看,果见一棺逐水流下飘。飘至殷坐处,令人牵取题如梦所。即移着岗上,酹以酒饭。是夕,又梦此人来谢恩。(《续搜神记》,见《太平御览》卷三百九十九,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荆山”在《搜神后记》等著作里作“荆州”,当属同一地。)
该系列又见于《三十国春秋》(《太平御览》引)、《异苑》、晋·陶潜《搜神后记》、《梦隽》(《太平广记》引)。其中《异苑》卷七同时记载了两个版本:
商仲堪在丹徒,梦一人曰:“君有济物之心,岂能移我在高燥处,则恩及枯骨矣。”明日,果有一棺逐水流下,仲堪取而葬之于高冈,酹以酒良。其夕梦见其人来拜谢。一云,仲堪游于江滨,见流棺,接而葬焉。旬日间门前之沟忽起为岸。其夕有人通仲堪,自称徐伯玄,云:“感君之恩惠,无以报也。”仲堪因问:“门前之岸是何祥乎?”对曰:“水中有岸,其名为洲。君将为州。”言终而没。
这两个版本的细节互有参差,后面的传说对报答的内容作了补充:在仲堪门前隆起一块土洲,“洲”“州”音同,暗示仲堪将升任荆州刺史,这大有谶纬之意了,但万变不离其宗,各个版本都有“流棺”和鬼魂“拜谢”或“报恩”的情节,这与《异苑》“如皋浮棺”的主要情节还是一致的。
(二)孤竹君系列
汉不其县有孤竹城,古孤竹君之国也。灵帝光和元年,辽西人见辽水中有浮棺,欲斫破之。棺中人语曰:“我是伯夷之弟,孤竹君也。海水坏我棺椁,是以漂流,汝斫我何为?”人惧,不敢斫,因为立庙祠祀。吏民有欲发视者,皆无病而死。(《搜神记》卷十六,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该系列又见于晋·张华《博物志》卷七。不过,与“如皋浮棺”及“丹徒系列”稍有不同的是,在“孤竹君系列”里报恩变成了惩恶。一为善报,一为恶报,看似相左,实际却都是“人鬼相感”的不同演绎。
(三)其他
除上述两个比较系统的序列之外,还有一些较为零星的记述,也举数例:
晋隆安中,颜从尝起新屋,夜梦人语云:“君何坏吾冢?”明日床前亟掘之,遂见一棺,从便为设祭,云:“今当移好处,别作小冢。”明朝,一人诣门求通,姓朱名护,列坐乃言:“我居四十年,昨蒙厚贶,想感何如!今是吉日,便可出棺矣。仆巾箱中有金镜,愿以相助。”遂于棺头巾箱中取金镜三枚赠从,忽然不见。(《异苑》卷七,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此文中的“朱护”是否就是海陵如皋县“改敛”老姥的朱护,我们暂时无从考知,这个传说甚至没有“浮棺”的情节,但“人鬼相感”的主要精神还是保留着。
将军王果为益州太守,路经三峡,船中望见江崖石壁千丈,有物悬在半崖,似棺椁。问旧行人,皆云:“已久。”果令人悬崖就视,乃一棺也,骸骨存焉,有石云:“三百年后水漂我,欲及长江垂。欲坠欲落,不落逢王果。”果见铭,怆然曰:“数百年前知我名,如何舍去。”因留为营敛瘗埋,设祭而去。(《神怪志》,见《蒙求集注》卷上,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王果的传说又见于《太平广记》卷三百九十一、《唐嘉话》(见《闻见后录》卷三十)。
《神怪志》的“人鬼感应”与上述其他传说的报恩或惩恶情节出入较大,但都应该属于“相感”一类。《异苑》的“颜从掘棺”与上述传说的“河海浮棺”也有出入。但是,尽管如此,此类故事中的棺椁都必须是完好无缺的,这是“河海浮棺”系列传说的共同点。大概“河海浮棺”故事一般都有“人鬼相感”情节,如若棺椁残损,尸骸散失,灵魂无所寄托,则难以体现有恩于鬼魂,后边的“报恩”或“惩恶”也就失去合理性了。
由此,回过头来看《异苑》的“如皋浮棺”传说,其漂沉于大海的漆棺也应该是完好无缺的,这是此类故事的叙事套路,所谓“和盖从潮漂沉”,是说棺椁“连带着棺椁盖子一起随波浪起伏漂流”,“和盖”之“和”不作“棺材的前后挡板”解,这些系列传说故事可以从另一个角度作一个佐证。
(通讯地址:510275中山大学国际交流学院)
志怪小说《异苑》中记载有一段离奇故事,我们称之为“如皋浮棺”,其文如下:
海陵如皋县东城村边,海岸崩坏,见一古墓,有方头漆棺,以朱题上云:“七百年堕水。”元嘉二十载三月坠于悬巘。和盖从潮漂沉,辄泝流还依本处。村人朱护等异而启之,见一老姥,年可七十许,皤头著袿,鬓发皓白,不殊生人,钗髻衣服,灿然若新,送葬器物,枕履悉存。护乃赍酒脯施于柩侧。尔夜,护妇梦见姥云:“向获名贶,感至无已。但我墙屋毁废,形骸飘露。今以值一千,乞为治护也。”置钱便去,明觉果得。即用改殓,移于高阜。
这段文字“和盖从潮漂沉”一句的“和”字有两种解读。钟兆华先生在《汉语牵涉介词试论》(《中国语文》2002年第2期)一文中认为,“和”用作“用以指示连带涉及对象”的介词,并以此作为“和”虚化为介词最早始于六朝的一条重要语料。随后,汪维辉先生提出商榷,意见与钟先生迥异。汪先生的《“和盖”之“和”非介词》(《古汉语研究》2007年第1期)一文认为,此处的“和”字“未必不可以作另一种解释:指‘棺和’,即棺材两头的木板”,那么,“和盖”就等于说是“棺材的前后挡板和盖子”,“和盖”之间可以加个顿号隔开。
钟、汪二说孰是?
固然,“和”有“棺材的前后挡板”一义,汪先生本人也列举了《吕氏春秋》及高诱注、《玉篇》、《广韵》等史料来作旁证,我们甚至还可以为汪说补充一例较为晚近的书证,如袁枚《子不语》:“……见棺后方板一块,俗语所谓‘和头’。”但是,《异苑》的“和盖”之“和”是否一定是指“棺材挡板”,则应另当别论。
我们认为,从文意上来说,汪先生之解“和”为“棺材的前后挡板”,其实是更难疏通文意的。
其一,我们从下文“村人朱护等异而启之”一句推知,村人朱护等所见之棺材,必定是封闭着的,否则,仅有两片挡板,就无需“启之”了。
其二,文中还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村人朱护等发现的这些东西在波涛汹涌的海上“漂沉”多日,居然还能保持棺中物品完好如新,棺椁的外观必定完好,棺盖密实。
其三,最重要的,如果依汪先生说,朱护等人找到的仅仅是“棺材前后挡板”和“棺材盖子”这一两件小零碎的话,那么棺椁的主体部分哪里去了?《异苑》的作者何以舍故事重心的棺椁主体不着墨,反而要刻意交代几块零碎的板子来显示棺材的完好?我们从《异苑》叙述的顺序可以作一个猜测:因“海岸崩坏”而使墓室毁坏,那具漆棺裸露在外恐怕已经有些时日了,上边的题字也清晰可辨,只是后来进一步坠落到大海里。棺椁从在崖壁上摇摇欲坠到坠落海中,恐怕一直都是完整的。作者叙述的也一直是整具棺椁,不太可能上文的话题是整具棺椁,下文突然掉转笔锋来着意几片无关紧要的棺材板子。
汪先生还从下文的“墙屋毁发(废),形骸飘露”、“改殓”来反证上文“从潮漂沉”的“和盖”就是棺材的挡板和盖子。这种误解恐怕就更深了。我们认为,所谓“墙屋”,系指墓室的土石建筑部分,所谓“改殓”,则是从原墓址“移于高阜”。村人朱护找到了的是一具完好无损的棺椁,将其重新安葬,积德行善,以此而使得棺主人“感至无已”,故事上下文语义贯通,应该没有问题。我们觉得,汪先生的理由恐怕还值得推敲,而钟先生的“和”作介词说可能更符合该处文意。
二
从上下文意及训诂学的角度,我们可以判断,《异苑》的“和盖”并非“棺材的前后挡板与盖子”。另外,我们似乎还可以尝试从志怪文学的叙事模式和文化史的角度,从更广阔的背景上来考察“浮棺”故事的叙述要件和结构,看看上述“如皋浮棺”故事作何种理解更为合理。
关于“河海浮棺”的传说在历史上多有所见,尽管版本有所不同,但都有相近的“叙事模式”和故事构成要件。查考现存历史文献,“河海浮棺”的最早原型可追溯于《吕氏春秋》和《战国策》。我们现引《战国策》的记述:
昔王季历葬于楚山之尾,灓水齧其墓,见棺之前和。文王曰:“嘻,先君必欲一见群臣百姓也夫,故使灓水见之。于是出而为之张于朝,百姓见之三日而后更葬。此文王之义也。”
这个传说已经具备了“河海浮棺”的两个主要情节:洪水毁墓,人鬼相感。
《吕氏春秋》、《战国策》属于比较严肃的历史著作,其叙事尚且荒诞,而到了民间传说故事里边,口耳相传,就更不免添油加醋,流于“戏说”了。除了《战国策》的“王季棺和”传说之外,我们搜罗到的“河海浮棺”传说的不同版本多达10余个,可以大致分成以下几个系列:
(一)丹徒系列
荆山刺史殷仲堪布衣时,在丹徒忽梦见一人自说己是会稽上虞人,死亡浮丧飘江中,明日当至。君有济物之仁,岂能见移着高燥处,则恩及枯骨。殷明日与诸人共江上看,果见一棺逐水流下飘。飘至殷坐处,令人牵取题如梦所。即移着岗上,酹以酒饭。是夕,又梦此人来谢恩。(《续搜神记》,见《太平御览》卷三百九十九,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荆山”在《搜神后记》等著作里作“荆州”,当属同一地。)
该系列又见于《三十国春秋》(《太平御览》引)、《异苑》、晋·陶潜《搜神后记》、《梦隽》(《太平广记》引)。其中《异苑》卷七同时记载了两个版本:
商仲堪在丹徒,梦一人曰:“君有济物之心,岂能移我在高燥处,则恩及枯骨矣。”明日,果有一棺逐水流下,仲堪取而葬之于高冈,酹以酒良。其夕梦见其人来拜谢。一云,仲堪游于江滨,见流棺,接而葬焉。旬日间门前之沟忽起为岸。其夕有人通仲堪,自称徐伯玄,云:“感君之恩惠,无以报也。”仲堪因问:“门前之岸是何祥乎?”对曰:“水中有岸,其名为洲。君将为州。”言终而没。
这两个版本的细节互有参差,后面的传说对报答的内容作了补充:在仲堪门前隆起一块土洲,“洲”“州”音同,暗示仲堪将升任荆州刺史,这大有谶纬之意了,但万变不离其宗,各个版本都有“流棺”和鬼魂“拜谢”或“报恩”的情节,这与《异苑》“如皋浮棺”的主要情节还是一致的。
(二)孤竹君系列
汉不其县有孤竹城,古孤竹君之国也。灵帝光和元年,辽西人见辽水中有浮棺,欲斫破之。棺中人语曰:“我是伯夷之弟,孤竹君也。海水坏我棺椁,是以漂流,汝斫我何为?”人惧,不敢斫,因为立庙祠祀。吏民有欲发视者,皆无病而死。(《搜神记》卷十六,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该系列又见于晋·张华《博物志》卷七。不过,与“如皋浮棺”及“丹徒系列”稍有不同的是,在“孤竹君系列”里报恩变成了惩恶。一为善报,一为恶报,看似相左,实际却都是“人鬼相感”的不同演绎。
(三)其他
除上述两个比较系统的序列之外,还有一些较为零星的记述,也举数例:
晋隆安中,颜从尝起新屋,夜梦人语云:“君何坏吾冢?”明日床前亟掘之,遂见一棺,从便为设祭,云:“今当移好处,别作小冢。”明朝,一人诣门求通,姓朱名护,列坐乃言:“我居四十年,昨蒙厚贶,想感何如!今是吉日,便可出棺矣。仆巾箱中有金镜,愿以相助。”遂于棺头巾箱中取金镜三枚赠从,忽然不见。(《异苑》卷七,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此文中的“朱护”是否就是海陵如皋县“改敛”老姥的朱护,我们暂时无从考知,这个传说甚至没有“浮棺”的情节,但“人鬼相感”的主要精神还是保留着。
将军王果为益州太守,路经三峡,船中望见江崖石壁千丈,有物悬在半崖,似棺椁。问旧行人,皆云:“已久。”果令人悬崖就视,乃一棺也,骸骨存焉,有石云:“三百年后水漂我,欲及长江垂。欲坠欲落,不落逢王果。”果见铭,怆然曰:“数百年前知我名,如何舍去。”因留为营敛瘗埋,设祭而去。(《神怪志》,见《蒙求集注》卷上,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王果的传说又见于《太平广记》卷三百九十一、《唐嘉话》(见《闻见后录》卷三十)。
《神怪志》的“人鬼感应”与上述其他传说的报恩或惩恶情节出入较大,但都应该属于“相感”一类。《异苑》的“颜从掘棺”与上述传说的“河海浮棺”也有出入。但是,尽管如此,此类故事中的棺椁都必须是完好无缺的,这是“河海浮棺”系列传说的共同点。大概“河海浮棺”故事一般都有“人鬼相感”情节,如若棺椁残损,尸骸散失,灵魂无所寄托,则难以体现有恩于鬼魂,后边的“报恩”或“惩恶”也就失去合理性了。
由此,回过头来看《异苑》的“如皋浮棺”传说,其漂沉于大海的漆棺也应该是完好无缺的,这是此类故事的叙事套路,所谓“和盖从潮漂沉”,是说棺椁“连带着棺椁盖子一起随波浪起伏漂流”,“和盖”之“和”不作“棺材的前后挡板”解,这些系列传说故事可以从另一个角度作一个佐证。
(通讯地址:510275中山大学国际交流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