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用户受教育程度、书屋资源数量、管理员培训后的专业化管理、书屋服务开放时间是用户使用农家书屋的重要影响因素。促进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应加强宣传意识,建立“以需定供”的送服务下乡模式,转变农家书屋的运行模式,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为推进城乡一体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农家书屋;影响因素;发展对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
农家书屋是一项重要的公益性文化设施,在保障农民群众最基本的文化权益、推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过程中起着巨大作用,农家书屋的服务效果对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成效有很大影响。2012年农家书屋工程全面竣工,但此后农家书屋的发展遭遇瓶颈[1],部分地区书屋发展出现严重停滞现象[2[CD*2]3],本文以邯郸市农家书屋为例,从用户的感受和需求的角度对农家书屋建设现状及农村居民使用农家书屋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对农家书屋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根据本研究需要设计了封闭性调查问卷《农家书屋现状调查问卷》,本次调查覆盖邯郸市6个县18个自然村,采用走访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调查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23份,筛选有效问卷485份,有效回收率是92.7%。调查所得资料主要采用SPSS20.0社会统计学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和Logistic回归分析。
调查样本基本资料如表1所示。调查样本年龄以26-35岁和36-50岁年龄段的人数居多,文化水平以初中和高中文化水平比例较高,高学历者较少。
影响农村居民使用农家书屋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将农村居民是否使用过农家书屋作为因变量,此因变量为(0,1)型二分名义变量,通过访谈以及阅读相关的文献,本文选取10个因素作为自变量,归为四个大类:用户主体特征、农家书屋建设情况、管理员因素和书屋服务因素。其中用户主体特征选取了年龄、受教育程度和职业三个自变量;在农家书屋建设情况中选取书屋的位置、所藏图书的数量、书屋设施建设三个自变量;管理员因素中选取了管理员的文化程度和受培训情况两个自变量;书屋的服务因素中,选取开放时间和举办培训活动情况作为自变量。
对农村居民使用农家书屋影响因素选取了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选用该模型有两大优势:一是 Logistic 回归模型能够很好地解决非线性问题,且可以解决多个自变量的问题,确定各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强度,模型相对较成熟,准确度较高。二是该模型不要求变量服从多元正态分布,适用范围更广[4]。
2调查结果与分析
2.1书屋的建设现状
2007年按照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河北省新闻出版局的安排部署,邯郸市启动农家书屋建设工程,2012年全市19个县(市、区)和两个开发区共计5 345个行政村,已全部配套建成农家书屋。农家书屋工程验收办法中验收的内容主要包括场地建设、出版物品种、基础设施、管理人员和管理制度几个方面,制定了验收评分标准,按照验收标准,只对出版物一项做了量化,并且全部符合不少于1 500种的验收标准。从调查情况看(见表2),书屋的场地建设基本符合规定,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书屋现有出版物数量偏少,有46.1%的书屋出版物数量达不到验收的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后续乏力,后续发展文献资源来源不足,且缺乏管理,有出版物丢失现象,难以保证这一文化惠民工程的实施效果。
2.2农家书屋管理水平
农家书屋的管理需要具有一定的图书馆学或信息管理学技能,至少接受过图书管理培训有一定文化素养的人[5]。按照《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管理暂行办法》,书屋是由农民自主管理,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应定期对农家书屋管理员进行相关业务知识的培训,提高管理能力[6]。从现实情况看,农家书屋的管理员多是兼职且学历较低,调查结果显示,管理员大专及以上只占7%、高中占44.2%、初中占333%,并且有80.3%的管理人员没有参加过培训,不具备图书管理和阅读推广的相关知识,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他们业务水平的提升以及农家书屋服务能力的延伸。
2.3农家书屋服务开展情况
农家书屋要完成书刊借阅等基本的服务业务,就必须保证一定的开放时间,根据《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管理暂行办法》,邯郸市农家书屋工程验收办法中规定,书屋每周累计开放时间不少于20小时。从调查的结果看,多数农家书屋开放时间达不到要求,农家书屋普遍存在重建轻管轻用现象,周累计开放时间见表3。由于农家书屋一般都不设专职管理员,兼职的管理员工作时间无法保证,所以难以保障开放时间。
农家书屋管理办法中指出:农家书屋应利用自身优势,大力开展读书征文、知识讲座、 科技培训等形式多样的读书学习活动,不断丰富服务手段,拓宽服务范围,充分发挥农家书屋的作用[6]。举办阅读、培训各类活动,是对农家书屋和文化惠民工程的强有力的宣传,扩大其社会影响。农家书屋的社会影响力对农村居民使用农家书屋态度有直接正向作用[7],能带动村民的阅读和学习科学技术的热情,引导农村文化活动健康发展。调查数据显示仅有32.4%的农家书屋举办过延伸服务活动。
2.4村民对农家书屋的了解情况
用户对农家书屋易用性感知和有用性感知对使用农家书屋态度、意向有直接正向作用[7]。农家书屋是村民学习技术、了解政策、提高文化修养的重要场所,是满足农民多样性文化需求的公共空间,是消除城乡文化鸿沟的重要公益性文化设施。[JP2]要使农家书屋在农村居民中得到广泛使用,首先要让农村居民了解它的存在,并且方便他们的使用,但是这样一项文化惠民工程在它服务的目标群体中却没有得到深入广泛的宣传,调查显示有56.6%的农村居民对这项惠民政策并不知晓,有54.3%的村民对本村农家书屋缺乏了解。可见村民对农家书屋了解程度不高,影响了这项重大惠民工程的真正落实。[JP] 2.5影响农家书屋使用的主要因素分析
在Logistic回归统计过程中,自变量筛选方法选择了逐步向后剔除法,将调查数据代入模型进行检验,检验过程共迭代了五次,在检验过程中逐步剔除了影响不显著的因素自变量(依次是:书屋所在位置、读者的职业、管理员文化程度、书屋的设施),最后结果见表4。
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得出用户受教育程度、书屋资源数量、管理员培训后的专业化管理、书屋服务开放时间和举办丰富的培训活动是用户使用农家书屋的重要影响因素。
3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对策
3.1重视农家书屋建设,加强宣传意识
农家书屋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一些基层干部并没有真正意识到农家书屋建设的意义,个别地方还存在消极应付思想,致使农家书屋成了应付检查的面子工程,造成管理虚无化[2]。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必须从思想上改变认识,通过各种渠道和方法,深入宣传农家书屋这项文化惠民工程,可通过召开村民代表会、广播会和印发宣传册、公开栏公告、网络专题等多种渠道对农家书屋进行广泛宣传,不但使农家书屋家喻户晓,而且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引导农民走进书屋,喜欢书屋,让书屋物尽其用,使文化惠民工程扎扎实实落到实处。调查数据显示有54.3%被调查对象不了解农家书屋,这种宣传上的缺失,实际上损害了农民的文化权益,制约了这项文化惠民工程的实施效果。针对农民看书积极性不高的现状,村镇领导和书屋管理员应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各种活动和方法,了解农民的需求和建议,利用农家书屋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让村民看到农家书屋给予他们的帮助,引领他们自觉地走进农家书屋。
3.2建立“以需定供”的送服务下乡模式
农家书屋工程是由新闻出版总署发起和实施的文化惠民工程[8],书屋工程要达到的目标是:书屋阅读条件完备、体制机制相对完善、服务功能不断加强、出版物发行网络延伸进村、农村出版物市场初步形成[9]。“农家书屋工程的设计是在农村建立出版物发行流通体系,建设的重心则是图书销售”[1]。农家书屋是实现农村出版公共服务的一个理想而有效平台,构建了完整的服务网点和发行网络[10[CD*2]11]。农家书屋所需的出版物主要是参照新闻出版系统的出版物推荐书目,由各地区的出版发行部门统一配送。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推荐目录是由各地区出版单位按一定的数量推荐,然后组织专家评审而定[12]。在整个资源供给的过程中,农村居民用户只是被动的接受方,农家书屋这种资源建设的方式,难以保证出版物和读者的真实需求或阅读兴趣的契合。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把农村居民读者的真实需求作为书屋资源建设的依据,要让农民读者按自己的需求选择出版物。农家书屋是为了满足农民基本的公共文化需求,村民需不需要、满不满意才应是书屋建设根本的落脚点。
3.3打破时空限制,加强数字资源建设
互联网改变了传统的出版方式,大量数字出版物的涌现,则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人们的阅读方式趋向数字化发展[13]。农家书屋数字化建设一是能突破实体书屋服务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二是海量的数字信息资源丰富了阅读内容。加快农家书屋数字化建设不仅能满足用户数字化阅读的需要,也是促进资源共建共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内在要求。2012年9月召开的全国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总结大会上,新闻出版总署明确提出将“数字农家书屋”建设作为今后农家书屋建设的重点工作之一[14]。[JP+2]虽然这几年不断探索农家书屋数字化资源建设,但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拓展,大部分农家书屋尚未具备数字阅读的条件。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文化修养的提升以及数字出版业的快速发展,农家书屋的数字化建设愈加显得紧迫。[JP]
3.4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
根据《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农家书屋建设的标准主要是从场地选址和面积、出版物配备数量、基础设施(书柜、桌椅等)、管理员身份和文化程度、管理制度、开放时间这些方面进行评价。这些评价指标除了开放时间能反映书屋服务的一个方面,其他几项并不能反映书屋的利用情况,也没有真正关心和反映农民群众的真实需求与意愿。如果要改变农家书屋只建不用或重建轻用的现状,不仅要对书屋的管理者进行宣传教育,使其从思想上提高认识,更重要的是要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在对书屋基础建设考核的基础上,增加书屋服务效果的评价指标,比如对农家书屋开放时间、接待读者数量进行考核;对书屋图书流动率、借阅率、阅读周期等定期考核[15];对书屋资源更新、管理员培训、书屋定期开展的读书活动、技能培训活动及其他文化活动等进行考核。此外,应定期考查村民对书屋服务的满意度,农家书屋作为农村文化公共物品,它的主要评价标准应该是民众对服务是否满意[16]。通过这些动态的评价指标,促进农家书屋使用效率和服务水平的提升,逐步消除基层管理者应付检查的消极思想。
3.5转变农家书屋的运行模式
要激活农家书屋,使其重新焕发生机,在城乡一体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县级公共图书馆参与农家书屋管理是可行发展之路和必然的趋势[17[CD*2]18]。
农家书屋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之后,工作的重点发生转变,强调以管理员队伍建设为重点,提高农家书屋的使用效率;以开展活动为抓手,带动农家书屋发挥作用;以数字化建设为手段,提高农家书屋的传播能力;以农家书屋为基础,逐步完善城乡一体的公共阅读服务体系[14]。目前农家书屋的发展遇到了瓶颈,图书资源建设后继匮乏、品种少不能满足群众需求,管理员队伍不稳定、不专业,致使农家书屋的运营没有保障、服务形式单一、资源利用率低。管理员培训、开展阅读推广、提供专业化的阅读活动和阅读服务是图书馆系统的传统优势,只有把农家书屋纳入公共图书馆管理系统,在服务和技术上与公共图书馆实现对接,得到业务上的专业指导,资源上互联互通,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 现阶段在县级以下的乡镇政府辖区,普遍建设独立建制的公共图书馆或分馆,不适宜、不经济。将农家书屋纳入公共图书馆管理系统,利用现有的农家书屋场地、设施及管理人员,解决了基础建设和服务人员问题,将中央财政拨付的农家书屋出版物补充经费及地方配套经费,交由县级图书馆统筹使用,用于图书资源的统一采购,然后配送至各村农家书屋,并按时流转,从而在经费投入总量不变的情况下,盘活了图书资源,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19]。2015年1月,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明确提出:为“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以县级文化馆、图书馆为中心推进总分馆制建设,加强对农家书屋的统筹管理,实现农村、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整合和互联互通”[20]。这为农家书屋纳入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提供了政策依据。
农家书屋是城乡一体化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一环,要使它充满活力、富有效率,就要不断丰富农家书屋的功能,拓展活动形式,在服务手段、评价体系、运行模式上不断创新,实现农家书屋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HJ1.6mm]
[1][ZK(#]金武刚.农家书屋与农村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融合发展探析[J].中国图书馆学报, 2014,40(1):84-92.
[2]曾建辉.农家书屋的管理虚化问题及其治理[J].图书馆学研究,2016,(8):98-101,97.
[3]李艳彬,黄琳.基于主体性视角的农家书屋“空壳化”现象深度分析[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6,28(4):68-70.PH.
[4]施锡铨,范正绮.数据分析与统计建模社科研究中的统计学方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213-221.
[5]赵虹,徐跃权.我国农家书屋的发展现状、问题与策略[J].图书馆学研究,2011,(20):92-96.
[6]新闻出版总署.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管理暂行办法[EB/OL].(20120928)[20160320]. http://www.gapp.gov.cn/news/1838/113853.shtml.
[7]刘丽.TAM视角下农村居民利用农家书屋影响因素研究[J].情报科学,2015,33(2):139-145.
[8]新闻出版总署党组副书记、副署长柳斌杰谈农家书屋工程[EB/OL].(20070405) [2016408].http://www.gov.cn/zxft/ft10/.
[9]新闻出版总署等八部委.农家书屋工程实施意见[EB/OL]. (20070314)[2016415]. http://www.gapp.gov.cn/news/801/77067.shtml.
[10][ZK(#]杨庆国,陈敬良.农村出版公共服务资源整合及其评价指标研究[J].现代出版, 2013,(2):10-13.
[11]王旭东,朱立芸.“有屋没书”与“有书没人”现象的剖析:兼论“农家书屋”建设产业链中的出版发行体系的创新[J].甘肃社会科学,2009,(5):117-119.
[12][JP3]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办公厅.关于推荐2016年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的通知 [EB/OL].(20160224)[20160310].[JP]http://www.zgnjsw.gov.cn/booksnetworks/contents.
[13]徐硙.第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字化阅读首次超半数[J].当代图书馆,2014,(2):76-77.
[14]柳斌杰.开创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新局面[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2-09-28(2).
[15]王晓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农家书屋”限制之困[J].出版广角,2014,14(20):11-13.
[16]吴理财.公共文化服务的运作逻辑及后果[J].江淮论坛,2011,(4):143-149.
[17]谢娟.探讨县级图书馆参与农家书屋管理[J].农家书屋,2015,(7):62-63.
[18]钱新峰,唐晓芳. 基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融合农家书屋探索——以杭州市临安为例[J/OL].图书馆论坛, 2016 http://www.cnki.net/kcms/detail/44.1306.G2.20160328.1234.002.html.
[19]金武刚.论县域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的构建与实现[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5,41(5):42-57.
[20]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 [EB /OL].(20150115)[20160420].http://news.xinhuanet.com/zgjx/201501/15/c_133920319.htm.
关键词:农家书屋;影响因素;发展对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
农家书屋是一项重要的公益性文化设施,在保障农民群众最基本的文化权益、推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过程中起着巨大作用,农家书屋的服务效果对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成效有很大影响。2012年农家书屋工程全面竣工,但此后农家书屋的发展遭遇瓶颈[1],部分地区书屋发展出现严重停滞现象[2[CD*2]3],本文以邯郸市农家书屋为例,从用户的感受和需求的角度对农家书屋建设现状及农村居民使用农家书屋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对农家书屋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根据本研究需要设计了封闭性调查问卷《农家书屋现状调查问卷》,本次调查覆盖邯郸市6个县18个自然村,采用走访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调查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23份,筛选有效问卷485份,有效回收率是92.7%。调查所得资料主要采用SPSS20.0社会统计学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和Logistic回归分析。
调查样本基本资料如表1所示。调查样本年龄以26-35岁和36-50岁年龄段的人数居多,文化水平以初中和高中文化水平比例较高,高学历者较少。
影响农村居民使用农家书屋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将农村居民是否使用过农家书屋作为因变量,此因变量为(0,1)型二分名义变量,通过访谈以及阅读相关的文献,本文选取10个因素作为自变量,归为四个大类:用户主体特征、农家书屋建设情况、管理员因素和书屋服务因素。其中用户主体特征选取了年龄、受教育程度和职业三个自变量;在农家书屋建设情况中选取书屋的位置、所藏图书的数量、书屋设施建设三个自变量;管理员因素中选取了管理员的文化程度和受培训情况两个自变量;书屋的服务因素中,选取开放时间和举办培训活动情况作为自变量。
对农村居民使用农家书屋影响因素选取了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选用该模型有两大优势:一是 Logistic 回归模型能够很好地解决非线性问题,且可以解决多个自变量的问题,确定各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强度,模型相对较成熟,准确度较高。二是该模型不要求变量服从多元正态分布,适用范围更广[4]。
2调查结果与分析
2.1书屋的建设现状
2007年按照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河北省新闻出版局的安排部署,邯郸市启动农家书屋建设工程,2012年全市19个县(市、区)和两个开发区共计5 345个行政村,已全部配套建成农家书屋。农家书屋工程验收办法中验收的内容主要包括场地建设、出版物品种、基础设施、管理人员和管理制度几个方面,制定了验收评分标准,按照验收标准,只对出版物一项做了量化,并且全部符合不少于1 500种的验收标准。从调查情况看(见表2),书屋的场地建设基本符合规定,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书屋现有出版物数量偏少,有46.1%的书屋出版物数量达不到验收的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后续乏力,后续发展文献资源来源不足,且缺乏管理,有出版物丢失现象,难以保证这一文化惠民工程的实施效果。
2.2农家书屋管理水平
农家书屋的管理需要具有一定的图书馆学或信息管理学技能,至少接受过图书管理培训有一定文化素养的人[5]。按照《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管理暂行办法》,书屋是由农民自主管理,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应定期对农家书屋管理员进行相关业务知识的培训,提高管理能力[6]。从现实情况看,农家书屋的管理员多是兼职且学历较低,调查结果显示,管理员大专及以上只占7%、高中占44.2%、初中占333%,并且有80.3%的管理人员没有参加过培训,不具备图书管理和阅读推广的相关知识,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他们业务水平的提升以及农家书屋服务能力的延伸。
2.3农家书屋服务开展情况
农家书屋要完成书刊借阅等基本的服务业务,就必须保证一定的开放时间,根据《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管理暂行办法》,邯郸市农家书屋工程验收办法中规定,书屋每周累计开放时间不少于20小时。从调查的结果看,多数农家书屋开放时间达不到要求,农家书屋普遍存在重建轻管轻用现象,周累计开放时间见表3。由于农家书屋一般都不设专职管理员,兼职的管理员工作时间无法保证,所以难以保障开放时间。
农家书屋管理办法中指出:农家书屋应利用自身优势,大力开展读书征文、知识讲座、 科技培训等形式多样的读书学习活动,不断丰富服务手段,拓宽服务范围,充分发挥农家书屋的作用[6]。举办阅读、培训各类活动,是对农家书屋和文化惠民工程的强有力的宣传,扩大其社会影响。农家书屋的社会影响力对农村居民使用农家书屋态度有直接正向作用[7],能带动村民的阅读和学习科学技术的热情,引导农村文化活动健康发展。调查数据显示仅有32.4%的农家书屋举办过延伸服务活动。
2.4村民对农家书屋的了解情况
用户对农家书屋易用性感知和有用性感知对使用农家书屋态度、意向有直接正向作用[7]。农家书屋是村民学习技术、了解政策、提高文化修养的重要场所,是满足农民多样性文化需求的公共空间,是消除城乡文化鸿沟的重要公益性文化设施。[JP2]要使农家书屋在农村居民中得到广泛使用,首先要让农村居民了解它的存在,并且方便他们的使用,但是这样一项文化惠民工程在它服务的目标群体中却没有得到深入广泛的宣传,调查显示有56.6%的农村居民对这项惠民政策并不知晓,有54.3%的村民对本村农家书屋缺乏了解。可见村民对农家书屋了解程度不高,影响了这项重大惠民工程的真正落实。[JP] 2.5影响农家书屋使用的主要因素分析
在Logistic回归统计过程中,自变量筛选方法选择了逐步向后剔除法,将调查数据代入模型进行检验,检验过程共迭代了五次,在检验过程中逐步剔除了影响不显著的因素自变量(依次是:书屋所在位置、读者的职业、管理员文化程度、书屋的设施),最后结果见表4。
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得出用户受教育程度、书屋资源数量、管理员培训后的专业化管理、书屋服务开放时间和举办丰富的培训活动是用户使用农家书屋的重要影响因素。
3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对策
3.1重视农家书屋建设,加强宣传意识
农家书屋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一些基层干部并没有真正意识到农家书屋建设的意义,个别地方还存在消极应付思想,致使农家书屋成了应付检查的面子工程,造成管理虚无化[2]。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必须从思想上改变认识,通过各种渠道和方法,深入宣传农家书屋这项文化惠民工程,可通过召开村民代表会、广播会和印发宣传册、公开栏公告、网络专题等多种渠道对农家书屋进行广泛宣传,不但使农家书屋家喻户晓,而且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引导农民走进书屋,喜欢书屋,让书屋物尽其用,使文化惠民工程扎扎实实落到实处。调查数据显示有54.3%被调查对象不了解农家书屋,这种宣传上的缺失,实际上损害了农民的文化权益,制约了这项文化惠民工程的实施效果。针对农民看书积极性不高的现状,村镇领导和书屋管理员应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各种活动和方法,了解农民的需求和建议,利用农家书屋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让村民看到农家书屋给予他们的帮助,引领他们自觉地走进农家书屋。
3.2建立“以需定供”的送服务下乡模式
农家书屋工程是由新闻出版总署发起和实施的文化惠民工程[8],书屋工程要达到的目标是:书屋阅读条件完备、体制机制相对完善、服务功能不断加强、出版物发行网络延伸进村、农村出版物市场初步形成[9]。“农家书屋工程的设计是在农村建立出版物发行流通体系,建设的重心则是图书销售”[1]。农家书屋是实现农村出版公共服务的一个理想而有效平台,构建了完整的服务网点和发行网络[10[CD*2]11]。农家书屋所需的出版物主要是参照新闻出版系统的出版物推荐书目,由各地区的出版发行部门统一配送。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推荐目录是由各地区出版单位按一定的数量推荐,然后组织专家评审而定[12]。在整个资源供给的过程中,农村居民用户只是被动的接受方,农家书屋这种资源建设的方式,难以保证出版物和读者的真实需求或阅读兴趣的契合。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把农村居民读者的真实需求作为书屋资源建设的依据,要让农民读者按自己的需求选择出版物。农家书屋是为了满足农民基本的公共文化需求,村民需不需要、满不满意才应是书屋建设根本的落脚点。
3.3打破时空限制,加强数字资源建设
互联网改变了传统的出版方式,大量数字出版物的涌现,则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人们的阅读方式趋向数字化发展[13]。农家书屋数字化建设一是能突破实体书屋服务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二是海量的数字信息资源丰富了阅读内容。加快农家书屋数字化建设不仅能满足用户数字化阅读的需要,也是促进资源共建共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内在要求。2012年9月召开的全国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总结大会上,新闻出版总署明确提出将“数字农家书屋”建设作为今后农家书屋建设的重点工作之一[14]。[JP+2]虽然这几年不断探索农家书屋数字化资源建设,但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拓展,大部分农家书屋尚未具备数字阅读的条件。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文化修养的提升以及数字出版业的快速发展,农家书屋的数字化建设愈加显得紧迫。[JP]
3.4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
根据《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农家书屋建设的标准主要是从场地选址和面积、出版物配备数量、基础设施(书柜、桌椅等)、管理员身份和文化程度、管理制度、开放时间这些方面进行评价。这些评价指标除了开放时间能反映书屋服务的一个方面,其他几项并不能反映书屋的利用情况,也没有真正关心和反映农民群众的真实需求与意愿。如果要改变农家书屋只建不用或重建轻用的现状,不仅要对书屋的管理者进行宣传教育,使其从思想上提高认识,更重要的是要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在对书屋基础建设考核的基础上,增加书屋服务效果的评价指标,比如对农家书屋开放时间、接待读者数量进行考核;对书屋图书流动率、借阅率、阅读周期等定期考核[15];对书屋资源更新、管理员培训、书屋定期开展的读书活动、技能培训活动及其他文化活动等进行考核。此外,应定期考查村民对书屋服务的满意度,农家书屋作为农村文化公共物品,它的主要评价标准应该是民众对服务是否满意[16]。通过这些动态的评价指标,促进农家书屋使用效率和服务水平的提升,逐步消除基层管理者应付检查的消极思想。
3.5转变农家书屋的运行模式
要激活农家书屋,使其重新焕发生机,在城乡一体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县级公共图书馆参与农家书屋管理是可行发展之路和必然的趋势[17[CD*2]18]。
农家书屋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之后,工作的重点发生转变,强调以管理员队伍建设为重点,提高农家书屋的使用效率;以开展活动为抓手,带动农家书屋发挥作用;以数字化建设为手段,提高农家书屋的传播能力;以农家书屋为基础,逐步完善城乡一体的公共阅读服务体系[14]。目前农家书屋的发展遇到了瓶颈,图书资源建设后继匮乏、品种少不能满足群众需求,管理员队伍不稳定、不专业,致使农家书屋的运营没有保障、服务形式单一、资源利用率低。管理员培训、开展阅读推广、提供专业化的阅读活动和阅读服务是图书馆系统的传统优势,只有把农家书屋纳入公共图书馆管理系统,在服务和技术上与公共图书馆实现对接,得到业务上的专业指导,资源上互联互通,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 现阶段在县级以下的乡镇政府辖区,普遍建设独立建制的公共图书馆或分馆,不适宜、不经济。将农家书屋纳入公共图书馆管理系统,利用现有的农家书屋场地、设施及管理人员,解决了基础建设和服务人员问题,将中央财政拨付的农家书屋出版物补充经费及地方配套经费,交由县级图书馆统筹使用,用于图书资源的统一采购,然后配送至各村农家书屋,并按时流转,从而在经费投入总量不变的情况下,盘活了图书资源,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19]。2015年1月,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明确提出:为“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以县级文化馆、图书馆为中心推进总分馆制建设,加强对农家书屋的统筹管理,实现农村、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整合和互联互通”[20]。这为农家书屋纳入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提供了政策依据。
农家书屋是城乡一体化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一环,要使它充满活力、富有效率,就要不断丰富农家书屋的功能,拓展活动形式,在服务手段、评价体系、运行模式上不断创新,实现农家书屋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HJ1.6mm]
[1][ZK(#]金武刚.农家书屋与农村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融合发展探析[J].中国图书馆学报, 2014,40(1):84-92.
[2]曾建辉.农家书屋的管理虚化问题及其治理[J].图书馆学研究,2016,(8):98-101,97.
[3]李艳彬,黄琳.基于主体性视角的农家书屋“空壳化”现象深度分析[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6,28(4):68-70.PH.
[4]施锡铨,范正绮.数据分析与统计建模社科研究中的统计学方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213-221.
[5]赵虹,徐跃权.我国农家书屋的发展现状、问题与策略[J].图书馆学研究,2011,(20):92-96.
[6]新闻出版总署.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管理暂行办法[EB/OL].(20120928)[20160320]. http://www.gapp.gov.cn/news/1838/113853.shtml.
[7]刘丽.TAM视角下农村居民利用农家书屋影响因素研究[J].情报科学,2015,33(2):139-145.
[8]新闻出版总署党组副书记、副署长柳斌杰谈农家书屋工程[EB/OL].(20070405) [2016408].http://www.gov.cn/zxft/ft10/.
[9]新闻出版总署等八部委.农家书屋工程实施意见[EB/OL]. (20070314)[2016415]. http://www.gapp.gov.cn/news/801/77067.shtml.
[10][ZK(#]杨庆国,陈敬良.农村出版公共服务资源整合及其评价指标研究[J].现代出版, 2013,(2):10-13.
[11]王旭东,朱立芸.“有屋没书”与“有书没人”现象的剖析:兼论“农家书屋”建设产业链中的出版发行体系的创新[J].甘肃社会科学,2009,(5):117-119.
[12][JP3]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办公厅.关于推荐2016年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的通知 [EB/OL].(20160224)[20160310].[JP]http://www.zgnjsw.gov.cn/booksnetworks/contents.
[13]徐硙.第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字化阅读首次超半数[J].当代图书馆,2014,(2):76-77.
[14]柳斌杰.开创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新局面[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2-09-28(2).
[15]王晓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农家书屋”限制之困[J].出版广角,2014,14(20):11-13.
[16]吴理财.公共文化服务的运作逻辑及后果[J].江淮论坛,2011,(4):143-149.
[17]谢娟.探讨县级图书馆参与农家书屋管理[J].农家书屋,2015,(7):62-63.
[18]钱新峰,唐晓芳. 基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融合农家书屋探索——以杭州市临安为例[J/OL].图书馆论坛, 2016 http://www.cnki.net/kcms/detail/44.1306.G2.20160328.1234.002.html.
[19]金武刚.论县域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的构建与实现[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5,41(5):42-57.
[20]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 [EB /OL].(20150115)[20160420].http://news.xinhuanet.com/zgjx/201501/15/c_1339203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