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现状,指出由于文化因素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而对学生听力理解造成的障碍,并基于此提出解决建议。
关键词:大学英语;文化;听力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1-0-02
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语言被人们用来在社会语境中进行交际,因此语言学习应当在与社会文化的联系中进行。外语教学的目的是进行跨文化交际,培养在具有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进行交际的人才。而交际能力除了语法能力之外,更重要的是语用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语篇能力和策略能力,即应当具备“言语的得体性意识”,或称社会文化能力。对英语教学来说,掌握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一、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现状
随着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逐步推进,英语听说教学的重要性已得到充分认识。根据美国Paul P Rankin的统计,人们在社会实践的语言使用中,75%是通过听说来完成的。其中听占45%。Rivers曾指出,在实际生活中,“听”在语言技能中的量最重,“说”的量约是“听”的二分之一,“读”的量约为其四分之一,“写”的量约为五分之一。长期以来,语音、语法、句子结构和词汇等被认为是直接影响并决定听力理解力的主要语言因素。因此在听力教学中,教师把精听泛听的方式相结合,努力使同学们听懂文章词汇的表达和文章大意,而藏在英语背后的文化因素常常被有意或无意地忽略。而实际上,文化认知问题直接关系到英语听力水平的提高 在如今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英语文化认知问题还没引起广大英语教师的重视。
二、文化因素对听力的影响
由于中西方不同的历史背景、文化传统和社会习俗等制约,这些都会对学生的听力学习造成障碍。
(一)不同的生活经验对听力理解的影响
看下面这段对话:
Saleswoman: The gold one is pretty.
Customer: Yes, it is. But are these diamonds real?
Saleswoman: Yes, they are. The watch usually costs $2500. But if you buy it now, I can give you 10% off.
Customer: It’s very nice. I’ll take it. Do you accept credit card or check?
Saleswoman: Both will do. But could you let me have a look at your driver’s license first?
Saleswoman为什么要求customer出示他的 driver’s license?中国学生就算听懂了driver’s license,也会觉得难以理解。买东西怎么会被要求出示驾驶执照呢?这其中暗含了英美国家的法律文化。在美国,driver’s license包括一个人的姓名、年龄、住址、职业等重要信息,它和ID card一样具有法律效力,它们都是证明一个人身份的合法证件。Saleswoman要求customer出示driver’s license是想确认其支票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再看一个例子:
Which two groups of patients receive free medicine?
A. People over 17 years old.
B. Unemployed people
C. Non-UK residents.
D.People over 60 years old
E.Pregnant women
按照我们国内的常识一般是退休或失业的人群有可能可以获得免费医疗,国内的工人一般在60退休,所以答案很有可能会预测为B,D.但是国外社会福利的保障人群更加大,包括了未成年人群(一般18岁左右算成年),孕妇,失业人群和退休人员。而且国外的退休人员不一定是在60岁,比如在瑞典,人们一般是在70岁才退休的。了解这些中西文化的差异,预测的答案就是 B, E.
根据听力原文 ‘if it’s for a child under 16, you don't have to pay. So if it's for Anna, there’s problem. The same thing goes if you’re unemployed or retired, of if you’re pregnant.’进一步证实了了在预测答案的时候一定不能按中国的思维方式。
(二)不同的风俗习惯对听力理解的影响
在《大学英语听力》第三册有一课的内容是两个不期而遇的女人Jane和Sally相互吹捧自己的丈夫。问题是这样的:What are Jane and Sally doing?
备选答案为:
A.taking a walk in the street
B.boasting about their husbands
C.talking about their families
D.eating at a restaurant
选错此题的学生很多都听懂了原文材料。但就是不相信Jane和Sally会那样做。因为谦虚含蓄是一种美德。在大街上向别人夸耀自己的丈夫是不符合中国人的道德观和价值观的。长期受中国文化陶冶的中国人崇尚的是谦虚为本,比如明明工作出色,别人当面夸他,他总是说:“我做得差得远呢”,“我做得不好”。西方人则把这种回答看成虚伪的谦恭或是沽名钓誉。西方人对这种赞誉常常是说:“谢谢。”诸如此类的例子数不胜数,而学生一定要对这样的文化差异具有一定的敏感性,才会达到良好的交际效果。
出现这样的错误,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缺乏英美人的文化背景知识。中国和英美等西方国家有着迥然不同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中国学生由于深受母语和本国文化的影响,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往往用中国式的思维去分析和理解英语句子。
(三)习语对听力理解的影响
由于地理、历史、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习语承载着不民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同时,对习语的掌握也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学生在面对包含有习语的听力材料时,常常能听懂词却不能理解会话的含义。
例如有段听力资料里出现这么一句话: At last we are in the Big Apple! 如果学生不知道Big Apple是纽约,自然不能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再如: I want to get away from the rat race of life on campus.
老鼠的生活在我们汉语思维中是见不了光的阴暗生活。然而在英语世界里却成为一个稍微中性的词汇.“the rat race of life”意思是“the life fu11 of competition for Success”.理解后,两种认知的反差可谓巨大。
因此,在英语听力课的教学中进行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是非常必要的。
三、对听力教学中文化能力培养的建议
(一)在进行听力练习前,就听力材料话题涉及的文化背景让学生进行讨论,或由老师提出问题.以了解学生对此背景知识的了解程度,教师可根据需要对所涉及的文化现象给予补充讲解。
(二)课堂教授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还要鼓励学生培养广泛汲取文化知识的习惯。老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泛听材料,如英美电影或电视节目,包括一些热门的美剧, 既可以培养耳朵对英文对话的敏感,也可以扩充英美文化知识。
(三)开设专门选修课程
除了大学英语的必修课以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开设选修课来丰富学生对两方文化的了解。
四、结语
文化差异对听力理解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作为教师,不仅应具备良好的外语语言功底,具备较为扎实的外语教学理论、外语教学法、课堂教学实践的知识和能力,还应具有强烈的文化意识, 才能帮助学生提高对语言和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使他们了解生活在不同社会背景中人们的语言特征和文化习惯,进而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1]Brown Gillian. Language and Understanding [C].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2]Rivers, W. M. Teaching Foreign Language [M].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1.
[3]董亚芬.大学英语听力(教师用书第三册)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4]王淑莉.英语文化知识与大学英语听力信息障碍[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3,(11).
[5]赵朋亮.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J].渤海大学学报, 2011,(3).
关键词:大学英语;文化;听力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1-0-02
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语言被人们用来在社会语境中进行交际,因此语言学习应当在与社会文化的联系中进行。外语教学的目的是进行跨文化交际,培养在具有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进行交际的人才。而交际能力除了语法能力之外,更重要的是语用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语篇能力和策略能力,即应当具备“言语的得体性意识”,或称社会文化能力。对英语教学来说,掌握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一、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现状
随着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逐步推进,英语听说教学的重要性已得到充分认识。根据美国Paul P Rankin的统计,人们在社会实践的语言使用中,75%是通过听说来完成的。其中听占45%。Rivers曾指出,在实际生活中,“听”在语言技能中的量最重,“说”的量约是“听”的二分之一,“读”的量约为其四分之一,“写”的量约为五分之一。长期以来,语音、语法、句子结构和词汇等被认为是直接影响并决定听力理解力的主要语言因素。因此在听力教学中,教师把精听泛听的方式相结合,努力使同学们听懂文章词汇的表达和文章大意,而藏在英语背后的文化因素常常被有意或无意地忽略。而实际上,文化认知问题直接关系到英语听力水平的提高 在如今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英语文化认知问题还没引起广大英语教师的重视。
二、文化因素对听力的影响
由于中西方不同的历史背景、文化传统和社会习俗等制约,这些都会对学生的听力学习造成障碍。
(一)不同的生活经验对听力理解的影响
看下面这段对话:
Saleswoman: The gold one is pretty.
Customer: Yes, it is. But are these diamonds real?
Saleswoman: Yes, they are. The watch usually costs $2500. But if you buy it now, I can give you 10% off.
Customer: It’s very nice. I’ll take it. Do you accept credit card or check?
Saleswoman: Both will do. But could you let me have a look at your driver’s license first?
Saleswoman为什么要求customer出示他的 driver’s license?中国学生就算听懂了driver’s license,也会觉得难以理解。买东西怎么会被要求出示驾驶执照呢?这其中暗含了英美国家的法律文化。在美国,driver’s license包括一个人的姓名、年龄、住址、职业等重要信息,它和ID card一样具有法律效力,它们都是证明一个人身份的合法证件。Saleswoman要求customer出示driver’s license是想确认其支票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再看一个例子:
Which two groups of patients receive free medicine?
A. People over 17 years old.
B. Unemployed people
C. Non-UK residents.
D.People over 60 years old
E.Pregnant women
按照我们国内的常识一般是退休或失业的人群有可能可以获得免费医疗,国内的工人一般在60退休,所以答案很有可能会预测为B,D.但是国外社会福利的保障人群更加大,包括了未成年人群(一般18岁左右算成年),孕妇,失业人群和退休人员。而且国外的退休人员不一定是在60岁,比如在瑞典,人们一般是在70岁才退休的。了解这些中西文化的差异,预测的答案就是 B, E.
根据听力原文 ‘if it’s for a child under 16, you don't have to pay. So if it's for Anna, there’s problem. The same thing goes if you’re unemployed or retired, of if you’re pregnant.’进一步证实了了在预测答案的时候一定不能按中国的思维方式。
(二)不同的风俗习惯对听力理解的影响
在《大学英语听力》第三册有一课的内容是两个不期而遇的女人Jane和Sally相互吹捧自己的丈夫。问题是这样的:What are Jane and Sally doing?
备选答案为:
A.taking a walk in the street
B.boasting about their husbands
C.talking about their families
D.eating at a restaurant
选错此题的学生很多都听懂了原文材料。但就是不相信Jane和Sally会那样做。因为谦虚含蓄是一种美德。在大街上向别人夸耀自己的丈夫是不符合中国人的道德观和价值观的。长期受中国文化陶冶的中国人崇尚的是谦虚为本,比如明明工作出色,别人当面夸他,他总是说:“我做得差得远呢”,“我做得不好”。西方人则把这种回答看成虚伪的谦恭或是沽名钓誉。西方人对这种赞誉常常是说:“谢谢。”诸如此类的例子数不胜数,而学生一定要对这样的文化差异具有一定的敏感性,才会达到良好的交际效果。
出现这样的错误,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缺乏英美人的文化背景知识。中国和英美等西方国家有着迥然不同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中国学生由于深受母语和本国文化的影响,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往往用中国式的思维去分析和理解英语句子。
(三)习语对听力理解的影响
由于地理、历史、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习语承载着不民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同时,对习语的掌握也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学生在面对包含有习语的听力材料时,常常能听懂词却不能理解会话的含义。
例如有段听力资料里出现这么一句话: At last we are in the Big Apple! 如果学生不知道Big Apple是纽约,自然不能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再如: I want to get away from the rat race of life on campus.
老鼠的生活在我们汉语思维中是见不了光的阴暗生活。然而在英语世界里却成为一个稍微中性的词汇.“the rat race of life”意思是“the life fu11 of competition for Success”.理解后,两种认知的反差可谓巨大。
因此,在英语听力课的教学中进行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是非常必要的。
三、对听力教学中文化能力培养的建议
(一)在进行听力练习前,就听力材料话题涉及的文化背景让学生进行讨论,或由老师提出问题.以了解学生对此背景知识的了解程度,教师可根据需要对所涉及的文化现象给予补充讲解。
(二)课堂教授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还要鼓励学生培养广泛汲取文化知识的习惯。老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泛听材料,如英美电影或电视节目,包括一些热门的美剧, 既可以培养耳朵对英文对话的敏感,也可以扩充英美文化知识。
(三)开设专门选修课程
除了大学英语的必修课以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开设选修课来丰富学生对两方文化的了解。
四、结语
文化差异对听力理解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作为教师,不仅应具备良好的外语语言功底,具备较为扎实的外语教学理论、外语教学法、课堂教学实践的知识和能力,还应具有强烈的文化意识, 才能帮助学生提高对语言和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使他们了解生活在不同社会背景中人们的语言特征和文化习惯,进而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1]Brown Gillian. Language and Understanding [C].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2]Rivers, W. M. Teaching Foreign Language [M].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1.
[3]董亚芬.大学英语听力(教师用书第三册)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4]王淑莉.英语文化知识与大学英语听力信息障碍[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3,(11).
[5]赵朋亮.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J].渤海大学学报, 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