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小学语文课堂教育是学生第一次接受系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在整个小学阶段的语文课程中,美育是极为重要的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需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并在此基础上有自己的理解。在语文教学中,学生不仅要理解课文内容,还要深入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各式各样的“美”——人物美、风景美、心情美,等等。本文以小学语文教育中涉及的各种“美”为切入点,阐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育方法和路径。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审美教育
一、小学语文对于培育学生审美观的重要性
审美教育也就是俗称的“德、智、体、美、劳”中的“美育”,也就是培养学生对于美的认识和理解,实现学生对于美的简单认识到实践性的认识,培养学生在审美上的能力。相较于思想品德课程是整个“德育”的发源地而言,语文课程可以说是小学课程中培养学生对于“美”的见解和理解的主要“阵地”,在语文这块“丰沃的土壤”上,学生能够从“听、说、读、写”中全面感受美,其对于学生的审美观的形成有重要的基础作用。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为学生的审美观形成打下基础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审美知识储备尚且不足,整个人如同一张白纸,小学语文教育就是学生最为基础的“打底色”,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社会文明不断向前发展,各个时期的审美教育有所不同,但最基础的美育无外乎是培养学生观察各种事物,并发现它的美,进而理解它的美,这一阶段为整个美育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在我国的教育中,小学语文就是最基础的美育“场所”。各种各样的优美散文、古诗词、文言文等,或描写古今中外波澜壮阔的风景之美,如,《望庐山瀑布》《观潮》;或叙述生动可爱的动植物之美,如,《爬山虎的脚》《乌鸦喝水》。
(二)审美教育贯穿于学生全面学习语文知識的全过程
小学语文教学以实现“听、说、读、写”全面发展为基本教学目标,而美育贯穿于语文学习的全过程,“听、说”是感性认识美的过程,而“读、写”的过程则更能够体现学生对于美的理性认识,这也就是所谓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因此,要全面学习语文知识,“听、说、读、写”缺一不可,而只有将美育贯穿于语文学习的全过程,才能切实有效地实现学生对于“美”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最终实现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的教学目标。
(三)审美教育是小学语文课程的重要教学目标
素质教育改革以来,小学语文教学要求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基础目标,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对学生基本语文核心素养知识的传授,而且要重视在教学工作过程中贯彻落实“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学任务。根据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语文课程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根据教育部的教学任务,学生的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是重中之重,因此审美教育是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教学任务。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途径
(一)善于应用多媒体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自然之美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生动形象地了解课本所描述的内容,能够有效防止学生“死读书,读死书”。以著名的写景文《观潮》为例,《观潮》是一篇文质兼优、跌宕起伏的写景文章,课文描写的钱塘江潮极为宏伟壮阔,给人以心潮澎湃之感,但对于尚没有“行万里路”的小学生而言,他们读这篇课文远没有看过钱塘江潮起潮落的人读这篇文章来得真实、生动。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钱塘江观潮的视频和影视资料,一方面拓展学生的视野和眼界,另一方面也培养学生关于审美的正确观念——善于发现文字中隐藏的真实的美。
(二)善于运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培养学生——人物之美
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是指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将一个班分为若干小组,小组成员相互合作学习,有利于课堂教学工作的开展。以学习语文“人物之美”为教学内容为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以情景模拟的方式展开课堂活动,让课本中的人物形象“活”到现实中,通过模拟人物形象,可以让扮演课本人物的学生真实地体验一回“书中人物”,体会他们的喜怒哀乐和悲欢离合,也能感受到他们在品德上、性格上的“美丽”。其他学生以自己的观点真实地去理解人物是否贴合课本形象、是否真实表达了课本人物的美丽等。
例如,在学习《渔夫与金鱼的故事》时,以小组为基础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可以抽一组学生对课文进行朗读、扮演并说出自己的理解。比如在情景扮演中,扮演“渔夫”的学生是否能够体会到渔夫内心纠结却又尚存的道德底线?扮演“金鱼”的学生又能否体会到金鱼的愤怒与无奈?扮演“老太婆”的学生是否真的认为这个人不可饶恕?要善于体会每个人身上存在的美,渔夫虽然软弱不堪却还有一丝道德底线,这算不算他心中的“美”呢?金鱼虽然知恩图报但是否又真的软弱可欺呢?
(三)善于分析小学语文中的文字之美
小学语文课文中,文字的描绘时常美轮美奂、沁人心脾,在“写”这方面的学习中,美育能够有效地融于文字中,在“写”的同时,学生能够感受到文字在描写上的精雕细琢之美。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对于学生的“仿写”要求颇高。不仅要求学生能够用各种修辞手法写出流利通畅、辞藻华丽的句子,也要求高年级小学生能够拥有一定的独立作文能力,拥有一定的语言逻辑思维。这就要求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文字本身的修辞手法和文字本身的“排列组合”之美。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散文、古诗词是具有震撼人心力量的文字,也是最能体现作者文字功底的。例如王维的诗《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一首诗恍如一幅画,真正做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对于这类蕴含文字之美的诗词,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仅应向学生解释最简单的词句意义,对于诗句所包含的修辞手法也要在课堂上适当地讲解,并要求学生能够以本诗为模板对相关的修辞手法进行仿写,在欣赏美的同时也要理解美学和运用美学,做到知行合一。
(四)进行必要的延伸和拓展
除了“风景美、人物美、文字美”等分类,教师在授课之前还应对课文中同类型的“美”进行分类,这不仅能够方便教师在授课时做适当的延伸,展开课堂内容,也能够让学生总结经验,从不同的文章中看到类似的美,从同一篇文章中看到美的不同方面。
除了最基本的以人物和风景进行分类之外,古诗词、散文、故事也可各自分类。例如,同一个诗人的不同古诗词常常反映出同一个主体,而深究其缘由,与诗人本身的人生经历密切相关。以诗人杜甫为例,除去早年得志时所作的寥寥几篇诗词有意气风发之意,杜甫的其他著作几乎全部表达他郁郁不得志的忧郁情怀。这是一个作者摆脱不掉的经历,因此每个作者都有自己独特的作文思路,用这种总结方法能够清晰地向学生展现千百年前诗人的人物形象,便于学生学习其著作。
(五)以联系现实为落脚点
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美”的理解在发生变化,而在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之前,小学语文审美教育是学生形成审美意识和审美观的必由之路。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基础,“美”和“丑”有界限,要善于发现并区分生活中的“美”和“丑”。在培育学生审美能力时,教师也应该注意到一个问题,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是审美教育,而不仅仅是培育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的眼睛,这就要求学生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观察身边的现实事件,从真实的事件中阐发学生对于美的理解。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处处都散发着美丽的光辉,无论是人物美还是风景美,它都藏于文字之中,我们要善于发现隐藏在汉字之下的美并欣赏它,实现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能力的全面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审美教育占据着重要地位,对于学生学习语文知识也起到重要作用,审美教育和语文学习犹如车之两轮,不可偏废。
参考文献:
[1]仲启燕.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突破研究[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20(9):87.
[2]苏志恒.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7):75.
(责任编辑:吕研)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审美教育
一、小学语文对于培育学生审美观的重要性
审美教育也就是俗称的“德、智、体、美、劳”中的“美育”,也就是培养学生对于美的认识和理解,实现学生对于美的简单认识到实践性的认识,培养学生在审美上的能力。相较于思想品德课程是整个“德育”的发源地而言,语文课程可以说是小学课程中培养学生对于“美”的见解和理解的主要“阵地”,在语文这块“丰沃的土壤”上,学生能够从“听、说、读、写”中全面感受美,其对于学生的审美观的形成有重要的基础作用。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为学生的审美观形成打下基础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审美知识储备尚且不足,整个人如同一张白纸,小学语文教育就是学生最为基础的“打底色”,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社会文明不断向前发展,各个时期的审美教育有所不同,但最基础的美育无外乎是培养学生观察各种事物,并发现它的美,进而理解它的美,这一阶段为整个美育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在我国的教育中,小学语文就是最基础的美育“场所”。各种各样的优美散文、古诗词、文言文等,或描写古今中外波澜壮阔的风景之美,如,《望庐山瀑布》《观潮》;或叙述生动可爱的动植物之美,如,《爬山虎的脚》《乌鸦喝水》。
(二)审美教育贯穿于学生全面学习语文知識的全过程
小学语文教学以实现“听、说、读、写”全面发展为基本教学目标,而美育贯穿于语文学习的全过程,“听、说”是感性认识美的过程,而“读、写”的过程则更能够体现学生对于美的理性认识,这也就是所谓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因此,要全面学习语文知识,“听、说、读、写”缺一不可,而只有将美育贯穿于语文学习的全过程,才能切实有效地实现学生对于“美”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最终实现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的教学目标。
(三)审美教育是小学语文课程的重要教学目标
素质教育改革以来,小学语文教学要求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基础目标,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对学生基本语文核心素养知识的传授,而且要重视在教学工作过程中贯彻落实“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学任务。根据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语文课程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根据教育部的教学任务,学生的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是重中之重,因此审美教育是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教学任务。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途径
(一)善于应用多媒体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自然之美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生动形象地了解课本所描述的内容,能够有效防止学生“死读书,读死书”。以著名的写景文《观潮》为例,《观潮》是一篇文质兼优、跌宕起伏的写景文章,课文描写的钱塘江潮极为宏伟壮阔,给人以心潮澎湃之感,但对于尚没有“行万里路”的小学生而言,他们读这篇课文远没有看过钱塘江潮起潮落的人读这篇文章来得真实、生动。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钱塘江观潮的视频和影视资料,一方面拓展学生的视野和眼界,另一方面也培养学生关于审美的正确观念——善于发现文字中隐藏的真实的美。
(二)善于运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培养学生——人物之美
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是指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将一个班分为若干小组,小组成员相互合作学习,有利于课堂教学工作的开展。以学习语文“人物之美”为教学内容为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以情景模拟的方式展开课堂活动,让课本中的人物形象“活”到现实中,通过模拟人物形象,可以让扮演课本人物的学生真实地体验一回“书中人物”,体会他们的喜怒哀乐和悲欢离合,也能感受到他们在品德上、性格上的“美丽”。其他学生以自己的观点真实地去理解人物是否贴合课本形象、是否真实表达了课本人物的美丽等。
例如,在学习《渔夫与金鱼的故事》时,以小组为基础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可以抽一组学生对课文进行朗读、扮演并说出自己的理解。比如在情景扮演中,扮演“渔夫”的学生是否能够体会到渔夫内心纠结却又尚存的道德底线?扮演“金鱼”的学生又能否体会到金鱼的愤怒与无奈?扮演“老太婆”的学生是否真的认为这个人不可饶恕?要善于体会每个人身上存在的美,渔夫虽然软弱不堪却还有一丝道德底线,这算不算他心中的“美”呢?金鱼虽然知恩图报但是否又真的软弱可欺呢?
(三)善于分析小学语文中的文字之美
小学语文课文中,文字的描绘时常美轮美奂、沁人心脾,在“写”这方面的学习中,美育能够有效地融于文字中,在“写”的同时,学生能够感受到文字在描写上的精雕细琢之美。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对于学生的“仿写”要求颇高。不仅要求学生能够用各种修辞手法写出流利通畅、辞藻华丽的句子,也要求高年级小学生能够拥有一定的独立作文能力,拥有一定的语言逻辑思维。这就要求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文字本身的修辞手法和文字本身的“排列组合”之美。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散文、古诗词是具有震撼人心力量的文字,也是最能体现作者文字功底的。例如王维的诗《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一首诗恍如一幅画,真正做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对于这类蕴含文字之美的诗词,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仅应向学生解释最简单的词句意义,对于诗句所包含的修辞手法也要在课堂上适当地讲解,并要求学生能够以本诗为模板对相关的修辞手法进行仿写,在欣赏美的同时也要理解美学和运用美学,做到知行合一。
(四)进行必要的延伸和拓展
除了“风景美、人物美、文字美”等分类,教师在授课之前还应对课文中同类型的“美”进行分类,这不仅能够方便教师在授课时做适当的延伸,展开课堂内容,也能够让学生总结经验,从不同的文章中看到类似的美,从同一篇文章中看到美的不同方面。
除了最基本的以人物和风景进行分类之外,古诗词、散文、故事也可各自分类。例如,同一个诗人的不同古诗词常常反映出同一个主体,而深究其缘由,与诗人本身的人生经历密切相关。以诗人杜甫为例,除去早年得志时所作的寥寥几篇诗词有意气风发之意,杜甫的其他著作几乎全部表达他郁郁不得志的忧郁情怀。这是一个作者摆脱不掉的经历,因此每个作者都有自己独特的作文思路,用这种总结方法能够清晰地向学生展现千百年前诗人的人物形象,便于学生学习其著作。
(五)以联系现实为落脚点
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美”的理解在发生变化,而在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之前,小学语文审美教育是学生形成审美意识和审美观的必由之路。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基础,“美”和“丑”有界限,要善于发现并区分生活中的“美”和“丑”。在培育学生审美能力时,教师也应该注意到一个问题,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是审美教育,而不仅仅是培育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的眼睛,这就要求学生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观察身边的现实事件,从真实的事件中阐发学生对于美的理解。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处处都散发着美丽的光辉,无论是人物美还是风景美,它都藏于文字之中,我们要善于发现隐藏在汉字之下的美并欣赏它,实现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能力的全面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审美教育占据着重要地位,对于学生学习语文知识也起到重要作用,审美教育和语文学习犹如车之两轮,不可偏废。
参考文献:
[1]仲启燕.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突破研究[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20(9):87.
[2]苏志恒.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7):75.
(责任编辑:吕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