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嵇康与顾恺之,一个寄于魏晋之交,一个生于东晋初年,一个长于诗文,一个擅于作画,他们就像两条平行线一样,似乎绝没有相交的可能。然而同处于“文化自觉”时代的他们,相似的精神追求让他们在不同的艺术领域达到惊人的契合。
【关键词】嵇康;顾恺之;画论;形神论
一、山水
从整个魏晋时期的绘画史上来看,人物画无论在地位和名声上都是要超过山水画的。山水在魏晋时期通常是作为人物的背景出现,直到隋唐才出现独立的画作,但晋人的“自觉”让他们向内发现了自我,向外则看见了自然。《梦幻居画学简明》的著者就认为:“……至顾、陆、张、吴始创山水一格。”顾恺之喜爱山水,著有《画云台山记》,后世有许多人认为他便是山水画的开派之人。
而嵇康一代的文人,早于画家之前发现了山水之美,“寄情山水”成为那个时代的主题之一。然而我们会发现嵇康的诗在山水方面的描写有着与众不同的气质。曹植在《赠白马王彪》中曾叹道:“太谷何寥廓,山树郁苍苍,霖雨泥我塗,流潦浩纵横。”①由于感情的过分强烈,加之诗人本意就不在山水之间,我们几乎不会注意到这里的山水。对比之下,崇尚老庄思想的嵇康,对山水的描写自然就表现出了一种原始而神秘的情调。每每面对山水,他都会不禁达到物我两忘的状态。加之嵇康是个直率的人,他没有阮籍的挣扎,这就使得山水在他的笔下褪去了矛盾与躁动的时代情绪,而山水也在清新自然中,显出了超然而本真的气质,也正因为如此,诗与画之间,才有了联系的可能。
1.色彩
顾恺之对山水的色彩曾有这样的论述:“画丹崖临涧上,当使赫山隆崇,画险绝之势。”②让我们回到嵇康的《琴赋》中看看他对山的用色——“丹崖崄巇,青壑万寻”③,两者达到了惊人的契合。嵇康仅用了八个字,就将顾恺之对山水富有创造性的着色作了高度的概括,以顾恺之对嵇康的喜爱,也许嵇康正是那个启发他用色的人,但这里,我们且不论这一点,先来分析一下嵇康用色的效果。在中国山水画设色的发展史上,“丹”是最早的颜料,之后出现了“青”(有一种说法认为“青”指黑色,也有人认为青色包括了蓝、绿、黑三色)对于山的着色,后世有人选择黄青相搭,但这里,嵇康却用了“丹青”的搭配,这到底有什么奇特的效果?从出土的文物来看,古人很早就用了红黑相配。这其实就是最早的“丹青”。山是自然之产物,将之着上提炼于矿石的丹青之色,则源于上古的神秘色彩便顷刻使这峭拔的山峰显出了“仙山”的气质。“顾氏的设计之所以重色彩,是为了显出‘仙山’景物灿烂,从而宣扬道家炼丹修持,与道合一,得道成仙等一贯教义。”④用之反观嵇康的用色,效果就十分明显了。
2.章法
在《琴赋》中,嵇康曾有大段的对山水的描写。让人犹如置身仙山的原因正在于他“构图”的章法。其中“盘纡隐深”与“夹冈乘其间而上,使势蜿蜒如龙”以及“邈隆崇以极壮”与“使望之蓬蓬然凝而上”还有“据神渊而吐留”与“西连西向之丹崖,下据绝涧。”⑤都是表面上我们可以看见的相似之处。然而进一步分析,真正贯穿两者的共同点正在于一个字的体现——“势”。顾恺之在评《孙武》一画时曾提出构图的“置陈布势”。也就是说“置陈”的真正用意在于“布势”。让我们再仔细看看嵇康的描写:“盘纡隐深……若乃重巘增起,偃蹇云覆……蒸灵液以播云,据神渊而吐留”“盘纡”、“增起”、“云覆”、“播云”、“据”、“吐”,无一不表现出了山的动态。“盘纡”里无法阻挡的“龙盘之势”,和“据”在末尾呼应呈“虎踞之姿”,加之其间云雾翻滚,流水吐泻,这山怎能不在人内心起伏,这水又怎能不在人胸中奔流?
二、人物
人们通常在赏析一幅人物画时,都会不可避免地用到“传神”这样的评语。从绘画的角度来说,我认为“传神”的“神”是有两层含义的。第一层是我们通常说的“眼神”的“神”。第二层则是“精神”的“神”,这又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是描绘对象的“神”,另一方面是表现主体的“神”。
1.“神”——“眼神”
《世说新语·巧艺》中曾记载:“顾长康画人,或数年不点睛。人问其故,顾曰:‘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在阿堵中。’”⑥在绘画史上,顾恺之时较早发现“以目传神”的画家。而从嵇康为数不多具体写人物的诗中,“点睛”的运用更是使嵇康的诗瞬间由诗变画,再由画中走出来。
我们来看这首,“良马既闲,丽服有晖。左揽繁弱,右接忘归。风驰电逝,蹑景追飞。凌厉中原,顾盼生姿。”⑦先拿这首诗与曹植的《白马篇》作一个对比,我们很明显地发现人物的骁勇善战:“左揽繁弱,右接忘归。”与“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⑧而嵇康胜于曹植的地方在对比之后就明显许多了:他高明地抓住了主体视觉上对对象的捕捉过程。视觉对颜色的敏感让人先注意到了人物的服饰,然后是肢体动作,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顾盼”。“顾盼”显然是描写头部动作的,但“盼”字的“目”字边告诉我们这个动作实在描写对象的眼睛。这和“点睛”的绘画技巧又是惊人的契合。而“点睛”后的神奇效果,嵇康也早用两个字告诉我们了,那便是:“生姿”。
2.从“形”到“神”再到“道”
顾恺之对后世绘画发展史留下的财富莫过于四个字“以形写神”。中国传统美学形神论的创立,便是以顾恺之提出“以形写神”的绘画美学观为标志的。庄子曾说:“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而万物从形相生。”这是从境界的高低来说,“神”是高于“形”的。顾恺之曾感叹:“畫‘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⑨他之所以久久难以“点睛”的关键就在于这个“目送”既要表现对象的一种风度,也要表现主体的一种精神,而嵇康在下文引用庄子的“得鱼忘筌”,更是将“神”引向了“道”的境界。
李祥林先生在《写形·传神·体道》中曾提到“人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在中国传统文化模式中,又总是以对现实中物或我之‘神’的叩问起步而以对宇宙造化之‘道’的参悟告终的。”而诗与画正是嵇康与顾恺之用之“体道”的媒介,在苍茫的时间长河里,在浩瀚的宇宙世界中,“形”的存在转瞬即逝,昙花一现,而他们正是用创造的艺术“冲破个体‘小我’生命的无限,从而获取一种永恒感和不朽感。”⑩而“道”正是艺术生命实现的最动人最辉煌的终点,反映出的是魏晋艺术家们的一种对生命永恒感的执着和追寻。我想这才是顾恺之与嵇康会穿越时空达到契合的真正原因所在吧。
注释:
①朱东润主编.历代文学作品上编(第二册)[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1:264.
②顾恺之.画云台山记,转引自李祥林《中国书画名家画语图解之顾恺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38.
③武秀成译注.嵇康诗文选译[M].巴蜀书社,1991,10:43.
④李祥林.中国书画名家画语图解之顾恺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43.
⑤武秀成译注.嵇康诗文选译[M].巴蜀书社,1991,10:43.
⑥李祥林.中国书画名家画语图解之顾恺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24.
⑦武秀成译注.嵇康诗文选译[M].巴蜀书社,1991,10:6.
⑧朱东润主编.历代文学作品上编(第二册)[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1:267.
⑨李祥林.中国书画名家画语图解之顾恺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30.
⑩李祥林.中国书画名家画语图解之顾恺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121.
参考文献
[1]武秀成译注.嵇康诗文选译[M].巴蜀书社,1991,10.
[2]李祥林.中国书画名家画语图解之顾恺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
[3]朱东润主编.历代文学作品上编(第二册)[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1.
【关键词】嵇康;顾恺之;画论;形神论
一、山水
从整个魏晋时期的绘画史上来看,人物画无论在地位和名声上都是要超过山水画的。山水在魏晋时期通常是作为人物的背景出现,直到隋唐才出现独立的画作,但晋人的“自觉”让他们向内发现了自我,向外则看见了自然。《梦幻居画学简明》的著者就认为:“……至顾、陆、张、吴始创山水一格。”顾恺之喜爱山水,著有《画云台山记》,后世有许多人认为他便是山水画的开派之人。
而嵇康一代的文人,早于画家之前发现了山水之美,“寄情山水”成为那个时代的主题之一。然而我们会发现嵇康的诗在山水方面的描写有着与众不同的气质。曹植在《赠白马王彪》中曾叹道:“太谷何寥廓,山树郁苍苍,霖雨泥我塗,流潦浩纵横。”①由于感情的过分强烈,加之诗人本意就不在山水之间,我们几乎不会注意到这里的山水。对比之下,崇尚老庄思想的嵇康,对山水的描写自然就表现出了一种原始而神秘的情调。每每面对山水,他都会不禁达到物我两忘的状态。加之嵇康是个直率的人,他没有阮籍的挣扎,这就使得山水在他的笔下褪去了矛盾与躁动的时代情绪,而山水也在清新自然中,显出了超然而本真的气质,也正因为如此,诗与画之间,才有了联系的可能。
1.色彩
顾恺之对山水的色彩曾有这样的论述:“画丹崖临涧上,当使赫山隆崇,画险绝之势。”②让我们回到嵇康的《琴赋》中看看他对山的用色——“丹崖崄巇,青壑万寻”③,两者达到了惊人的契合。嵇康仅用了八个字,就将顾恺之对山水富有创造性的着色作了高度的概括,以顾恺之对嵇康的喜爱,也许嵇康正是那个启发他用色的人,但这里,我们且不论这一点,先来分析一下嵇康用色的效果。在中国山水画设色的发展史上,“丹”是最早的颜料,之后出现了“青”(有一种说法认为“青”指黑色,也有人认为青色包括了蓝、绿、黑三色)对于山的着色,后世有人选择黄青相搭,但这里,嵇康却用了“丹青”的搭配,这到底有什么奇特的效果?从出土的文物来看,古人很早就用了红黑相配。这其实就是最早的“丹青”。山是自然之产物,将之着上提炼于矿石的丹青之色,则源于上古的神秘色彩便顷刻使这峭拔的山峰显出了“仙山”的气质。“顾氏的设计之所以重色彩,是为了显出‘仙山’景物灿烂,从而宣扬道家炼丹修持,与道合一,得道成仙等一贯教义。”④用之反观嵇康的用色,效果就十分明显了。
2.章法
在《琴赋》中,嵇康曾有大段的对山水的描写。让人犹如置身仙山的原因正在于他“构图”的章法。其中“盘纡隐深”与“夹冈乘其间而上,使势蜿蜒如龙”以及“邈隆崇以极壮”与“使望之蓬蓬然凝而上”还有“据神渊而吐留”与“西连西向之丹崖,下据绝涧。”⑤都是表面上我们可以看见的相似之处。然而进一步分析,真正贯穿两者的共同点正在于一个字的体现——“势”。顾恺之在评《孙武》一画时曾提出构图的“置陈布势”。也就是说“置陈”的真正用意在于“布势”。让我们再仔细看看嵇康的描写:“盘纡隐深……若乃重巘增起,偃蹇云覆……蒸灵液以播云,据神渊而吐留”“盘纡”、“增起”、“云覆”、“播云”、“据”、“吐”,无一不表现出了山的动态。“盘纡”里无法阻挡的“龙盘之势”,和“据”在末尾呼应呈“虎踞之姿”,加之其间云雾翻滚,流水吐泻,这山怎能不在人内心起伏,这水又怎能不在人胸中奔流?
二、人物
人们通常在赏析一幅人物画时,都会不可避免地用到“传神”这样的评语。从绘画的角度来说,我认为“传神”的“神”是有两层含义的。第一层是我们通常说的“眼神”的“神”。第二层则是“精神”的“神”,这又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是描绘对象的“神”,另一方面是表现主体的“神”。
1.“神”——“眼神”
《世说新语·巧艺》中曾记载:“顾长康画人,或数年不点睛。人问其故,顾曰:‘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在阿堵中。’”⑥在绘画史上,顾恺之时较早发现“以目传神”的画家。而从嵇康为数不多具体写人物的诗中,“点睛”的运用更是使嵇康的诗瞬间由诗变画,再由画中走出来。
我们来看这首,“良马既闲,丽服有晖。左揽繁弱,右接忘归。风驰电逝,蹑景追飞。凌厉中原,顾盼生姿。”⑦先拿这首诗与曹植的《白马篇》作一个对比,我们很明显地发现人物的骁勇善战:“左揽繁弱,右接忘归。”与“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⑧而嵇康胜于曹植的地方在对比之后就明显许多了:他高明地抓住了主体视觉上对对象的捕捉过程。视觉对颜色的敏感让人先注意到了人物的服饰,然后是肢体动作,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顾盼”。“顾盼”显然是描写头部动作的,但“盼”字的“目”字边告诉我们这个动作实在描写对象的眼睛。这和“点睛”的绘画技巧又是惊人的契合。而“点睛”后的神奇效果,嵇康也早用两个字告诉我们了,那便是:“生姿”。
2.从“形”到“神”再到“道”
顾恺之对后世绘画发展史留下的财富莫过于四个字“以形写神”。中国传统美学形神论的创立,便是以顾恺之提出“以形写神”的绘画美学观为标志的。庄子曾说:“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而万物从形相生。”这是从境界的高低来说,“神”是高于“形”的。顾恺之曾感叹:“畫‘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⑨他之所以久久难以“点睛”的关键就在于这个“目送”既要表现对象的一种风度,也要表现主体的一种精神,而嵇康在下文引用庄子的“得鱼忘筌”,更是将“神”引向了“道”的境界。
李祥林先生在《写形·传神·体道》中曾提到“人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在中国传统文化模式中,又总是以对现实中物或我之‘神’的叩问起步而以对宇宙造化之‘道’的参悟告终的。”而诗与画正是嵇康与顾恺之用之“体道”的媒介,在苍茫的时间长河里,在浩瀚的宇宙世界中,“形”的存在转瞬即逝,昙花一现,而他们正是用创造的艺术“冲破个体‘小我’生命的无限,从而获取一种永恒感和不朽感。”⑩而“道”正是艺术生命实现的最动人最辉煌的终点,反映出的是魏晋艺术家们的一种对生命永恒感的执着和追寻。我想这才是顾恺之与嵇康会穿越时空达到契合的真正原因所在吧。
注释:
①朱东润主编.历代文学作品上编(第二册)[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1:264.
②顾恺之.画云台山记,转引自李祥林《中国书画名家画语图解之顾恺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38.
③武秀成译注.嵇康诗文选译[M].巴蜀书社,1991,10:43.
④李祥林.中国书画名家画语图解之顾恺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43.
⑤武秀成译注.嵇康诗文选译[M].巴蜀书社,1991,10:43.
⑥李祥林.中国书画名家画语图解之顾恺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24.
⑦武秀成译注.嵇康诗文选译[M].巴蜀书社,1991,10:6.
⑧朱东润主编.历代文学作品上编(第二册)[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1:267.
⑨李祥林.中国书画名家画语图解之顾恺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30.
⑩李祥林.中国书画名家画语图解之顾恺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121.
参考文献
[1]武秀成译注.嵇康诗文选译[M].巴蜀书社,1991,10.
[2]李祥林.中国书画名家画语图解之顾恺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
[3]朱东润主编.历代文学作品上编(第二册)[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