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材简析
本文是一篇回忆体的叙事散文。文章通过对启蒙老师几件事的回忆,表现了启蒙老师的爱国、正直和工作严谨的优秀品质,表达了作者对启蒙老师深深的崇敬、感激、怀念之情。也流露了执教者被作者优美隽永的语言深深地陶醉。至此以教材为文本,开发语文课程资源,以纪念抗日战争六十一周年为契机,开展以爱国主义为重点的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为主题教育活动,大力弘扬“中华魂”精神。(教材重难点)
二.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课前先播放影片,节录《鸡毛信》后导入:同学们,我们都有自己难忘的童年生活。电影中的海娃是个放羊的孩子,但是他机智、勇敢、爱国。他的童年生活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而我们能坐在教室里安心学习,还沐浴着党和政府的阳光雨露,难道我们能不去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吗?能不去勤奋学习、立志报效祖国吗?
今天,我们再来感受一例在不同寻常年代里的童年生活:(示课件课题)
师板书:难忘的启蒙
[点评:三者对比,激情设疑]
(二)新课初探,整体感知
1.师范读,生听读。课件出示听读要求:学生拿笔边听边圈点批注优美的词句,初步感受词句的大意,并汇报语言积累(欣赏读)。
2.生自由读课文,或选读自己印象深刻的段落,结合自学提示。[示课件:①借助工具书,自由合作交流,查阅难懂的词②本文主要写了几件事?③这几件事表现了老师怎样的品质?④作者为什么说这种启蒙是难忘的?]
学法指导:在学生读通、读顺的基础上,整体感悟,自主学习,研讨后汇报。师相机诱导释题:[课件]启蒙:使初学的人学到基本的、入门的知识。
[点评:阅读课重在读,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要求读熟,读懂,读出感情,要以读为本,读中悟情;以读促讲,以读促悟,感悟文章内容,体会文章感情,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学贵质疑。(叶圣陶语)]
3.师展示课件资料(日军侵华的历史),丰富课程资源。
日本对中国的领土已垂涎已久。1931年日军侵占东北三省后,继续南下侵略,日本侵略军所到之处,无恶不作,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1937年12月,日军侵占南京,对南京人民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日本侵略军把成万上千的中国军民捆绑,用机枪扫射、活埋。还在南京进行了杀人比赛,以杀人取乐。仅在6周之内,屠杀中国无辜人民达30多万人!
师提问:同学们,看了这血的历史,你们的心中会有一种怎样的感情?
[点评:阅读教学重在“吸收”,而“渲染——烘托”是重要笔法。]
4.教师指导生齐读第8自然段,重点理解中心句段,学生自读自悟(品读)
学法:质疑[示课件]①“从宽严之间” (板书)“看出“严”是因为——;“宽”是因为——。②领悟某些道理”指什么意思?(生集体讨论:个体或集体回答)
5.师放声朗读第9自然段:生跟着小声读(悟读)二次品读,感受语言美,体验感情。“漫长的岁月过去了……思念和遐想”[学法:启发生动口、动手(画出照应开头的句子)、动脑,体验探究成功的喜悦。]
师提问:请找出与课文开头照应的句子读一读(点名激励读),师给予恰当评价。“老师的话仿佛还在耳边回响”与“不时地在我的记忆中浮现,引起我的思念和遐想(板书)。”
[点评:写作技巧:首尾照应,结构严谨。品读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关键句,反复读。读出轻与重,快与慢,抑与扬,虚与实,让理性的语言伴随感性的形象深深扎根于学生的心灵。]
6.学生讨论读疑难句段,最后一段。
教师质疑:[示课件]你有哪些不懂的问题可以提出来?(预设的问题:a、“开花结果”指的是什么?b、把最后一句话改为不带问号的句子(陈述句或肯定句),使意思不变。c、说一说最后这句话的意思?d、从这段话中可看出启蒙老师给我了哪些影响?e、为什么说老师们付出的一切不会是徒劳的?f、概括这段话的意思。j、课文最后一句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学法:小组讨论,交流感受;创新训练,课后思考。
7.师生互动设计:(1)老师活动设计:此刻,我深深地想念我的启蒙老师们,让我为他们放歌吧!师播放课件:(音乐欣赏,情感迁移)《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点评:师伴唱,烘托“音美效应”。]
(2)学生活动设计:沙健孙教授用文章表达情感,我用歌声倾诉思念,你们准备用什么方式表达心声呢?
(学生互动,教师点拨,自由发言:歌唱、朗诵(激发情趣表演读)、演讲、献名言、对联(板书: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文章、成语集锦等)
学法:学生互动,充分参与,张扬个性,全班交流。
同学们的感情在奔放,下去后以书信、电话、网络等形式向你们的启蒙老师献真情吧!
[点评:给学生创新的机会,开发创新的潜能,就会闪现“创新的火花”,烘托出尊师爱国的主题。]
8.探究内涵,课题升华:示课件。
同学们:“启蒙”不仅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篇文章,一幅画,一首歌,一首诗,一本书,一句话……本文的“启蒙”是永生难忘的老师,也是后人难忘的恩师! [点评:“大语文教学观”要求师生从语文知识的微观教学中解脱出来,升华为教学的触角,伸向更为广阔的空间,开发语文教育资源——德育教育为先]
(三)拓展延伸,实践所得(任选一题,体验实践的作用)
拓展一:前日本首相及内阁成员多次参拜 “靖国神社”,企图重写历史,认为侵略中国的罪行是正义的战争!我们中华儿女能容忍这一屈辱吗?(不能)我们要始终牢记:“以热爱祖国为荣”,发扬什么精神?(中华魂)[示课件]
拓展二:结合自己的童年,课后练练。自己“难忘的启蒙”是什么?
(四)结束语(名言录):
让我们为中华的崛起而努力读书吧!(师用手势感召学生,立下誓言,努力学习。并播放课件,插入《歌唱祖国》配音,创设意境。)[示课件]
[点评:阅读课文的教学,要体现读、想的训练,体现自学能力的培养,把阅读课文作为训练材料,帮助学生从读中体会文章的真正内涵。教学中努力做到双边性的和谐统一,达到“知、情、意、境”的和谐统一。以教师相机诱导为训练主线,让学生体察感悟。
(作者通联:336300江西省宜丰县新昌三小)
本文是一篇回忆体的叙事散文。文章通过对启蒙老师几件事的回忆,表现了启蒙老师的爱国、正直和工作严谨的优秀品质,表达了作者对启蒙老师深深的崇敬、感激、怀念之情。也流露了执教者被作者优美隽永的语言深深地陶醉。至此以教材为文本,开发语文课程资源,以纪念抗日战争六十一周年为契机,开展以爱国主义为重点的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为主题教育活动,大力弘扬“中华魂”精神。(教材重难点)
二.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课前先播放影片,节录《鸡毛信》后导入:同学们,我们都有自己难忘的童年生活。电影中的海娃是个放羊的孩子,但是他机智、勇敢、爱国。他的童年生活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而我们能坐在教室里安心学习,还沐浴着党和政府的阳光雨露,难道我们能不去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吗?能不去勤奋学习、立志报效祖国吗?
今天,我们再来感受一例在不同寻常年代里的童年生活:(示课件课题)
师板书:难忘的启蒙
[点评:三者对比,激情设疑]
(二)新课初探,整体感知
1.师范读,生听读。课件出示听读要求:学生拿笔边听边圈点批注优美的词句,初步感受词句的大意,并汇报语言积累(欣赏读)。
2.生自由读课文,或选读自己印象深刻的段落,结合自学提示。[示课件:①借助工具书,自由合作交流,查阅难懂的词②本文主要写了几件事?③这几件事表现了老师怎样的品质?④作者为什么说这种启蒙是难忘的?]
学法指导:在学生读通、读顺的基础上,整体感悟,自主学习,研讨后汇报。师相机诱导释题:[课件]启蒙:使初学的人学到基本的、入门的知识。
[点评:阅读课重在读,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要求读熟,读懂,读出感情,要以读为本,读中悟情;以读促讲,以读促悟,感悟文章内容,体会文章感情,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学贵质疑。(叶圣陶语)]
3.师展示课件资料(日军侵华的历史),丰富课程资源。
日本对中国的领土已垂涎已久。1931年日军侵占东北三省后,继续南下侵略,日本侵略军所到之处,无恶不作,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1937年12月,日军侵占南京,对南京人民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日本侵略军把成万上千的中国军民捆绑,用机枪扫射、活埋。还在南京进行了杀人比赛,以杀人取乐。仅在6周之内,屠杀中国无辜人民达30多万人!
师提问:同学们,看了这血的历史,你们的心中会有一种怎样的感情?
[点评:阅读教学重在“吸收”,而“渲染——烘托”是重要笔法。]
4.教师指导生齐读第8自然段,重点理解中心句段,学生自读自悟(品读)
学法:质疑[示课件]①“从宽严之间” (板书)“看出“严”是因为——;“宽”是因为——。②领悟某些道理”指什么意思?(生集体讨论:个体或集体回答)
5.师放声朗读第9自然段:生跟着小声读(悟读)二次品读,感受语言美,体验感情。“漫长的岁月过去了……思念和遐想”[学法:启发生动口、动手(画出照应开头的句子)、动脑,体验探究成功的喜悦。]
师提问:请找出与课文开头照应的句子读一读(点名激励读),师给予恰当评价。“老师的话仿佛还在耳边回响”与“不时地在我的记忆中浮现,引起我的思念和遐想(板书)。”
[点评:写作技巧:首尾照应,结构严谨。品读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关键句,反复读。读出轻与重,快与慢,抑与扬,虚与实,让理性的语言伴随感性的形象深深扎根于学生的心灵。]
6.学生讨论读疑难句段,最后一段。
教师质疑:[示课件]你有哪些不懂的问题可以提出来?(预设的问题:a、“开花结果”指的是什么?b、把最后一句话改为不带问号的句子(陈述句或肯定句),使意思不变。c、说一说最后这句话的意思?d、从这段话中可看出启蒙老师给我了哪些影响?e、为什么说老师们付出的一切不会是徒劳的?f、概括这段话的意思。j、课文最后一句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学法:小组讨论,交流感受;创新训练,课后思考。
7.师生互动设计:(1)老师活动设计:此刻,我深深地想念我的启蒙老师们,让我为他们放歌吧!师播放课件:(音乐欣赏,情感迁移)《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点评:师伴唱,烘托“音美效应”。]
(2)学生活动设计:沙健孙教授用文章表达情感,我用歌声倾诉思念,你们准备用什么方式表达心声呢?
(学生互动,教师点拨,自由发言:歌唱、朗诵(激发情趣表演读)、演讲、献名言、对联(板书: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文章、成语集锦等)
学法:学生互动,充分参与,张扬个性,全班交流。
同学们的感情在奔放,下去后以书信、电话、网络等形式向你们的启蒙老师献真情吧!
[点评:给学生创新的机会,开发创新的潜能,就会闪现“创新的火花”,烘托出尊师爱国的主题。]
8.探究内涵,课题升华:示课件。
同学们:“启蒙”不仅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篇文章,一幅画,一首歌,一首诗,一本书,一句话……本文的“启蒙”是永生难忘的老师,也是后人难忘的恩师! [点评:“大语文教学观”要求师生从语文知识的微观教学中解脱出来,升华为教学的触角,伸向更为广阔的空间,开发语文教育资源——德育教育为先]
(三)拓展延伸,实践所得(任选一题,体验实践的作用)
拓展一:前日本首相及内阁成员多次参拜 “靖国神社”,企图重写历史,认为侵略中国的罪行是正义的战争!我们中华儿女能容忍这一屈辱吗?(不能)我们要始终牢记:“以热爱祖国为荣”,发扬什么精神?(中华魂)[示课件]
拓展二:结合自己的童年,课后练练。自己“难忘的启蒙”是什么?
(四)结束语(名言录):
让我们为中华的崛起而努力读书吧!(师用手势感召学生,立下誓言,努力学习。并播放课件,插入《歌唱祖国》配音,创设意境。)[示课件]
[点评:阅读课文的教学,要体现读、想的训练,体现自学能力的培养,把阅读课文作为训练材料,帮助学生从读中体会文章的真正内涵。教学中努力做到双边性的和谐统一,达到“知、情、意、境”的和谐统一。以教师相机诱导为训练主线,让学生体察感悟。
(作者通联:336300江西省宜丰县新昌三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