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在美术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个性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l720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的实质问题是培养人才的问题,尤其要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才。艺术是张扬个性的,艺术教育必定是个性的体现的实践点和渠道。英国诗人华兹华斯说:“成人的个性在童年养成。”随着科技进步,社会对单纯的手工劳动者的需求越来越少,更欢迎的是有独到的见解和独特能力的开拓者。所以我们要求学生在增强审美能力和培养审美意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独特的个性也是不可忽略的,而且这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
  基础教学是发展个性的前提,但如果光注重基础教学而不注意发挥学生的思维,使他们产生依赖心理,对自己没有信心,停留在临摹阶段而不会创作,从而也会失去自己的个性特征。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在注重对学生进行基础教学的同时,创造性的开展教学工作,鼓励学生去发现,去创新,为培养儿童健康的个性奠定基础。
  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得以发展
  现在的美术课程无论内容,还是表现形式都更丰富、多样。同是一个主题,可以是绘画创作,也可以剪贴、小制作、泥塑、雕刻等,学生们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完成学习任务的方式。如果教师再统一去要求学生,不但会使学生失去兴趣,也不利于个性发展。马克思说:“你们并不要求玫瑰花和紫罗兰散发出同样的芳香,但你们为什么却要求世界上最丰富的东西 —— 精神只能有一种存在形式呢?” 不同的人在思维、情感和感觉上会呈现不同的倾向,形成不同的心理特征,加之人的经验、体验和能力等的差异,就直接影响到他们在美术学习活动上的取向、表现。这好比登山,上山的路有很多,各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每条山路风景各异,记录在每个人的心里印象亦不尽相同。我想,若能深谙此道,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特点,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并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因势利导,为他们在美术学习上找到最佳的突破点,一定会引导学生冲破同绘一个景,同唱一首歌的僵局,为他们的成功创造条件,让儿童的艺术世界更加绚丽多彩!
  二、让学生的个性在教师的特别关注中得以发展
  现代心理学表明,当学生的某种良好行为出现之后,如能得到相应的认可,就会产生某种心理满足,形成愉悦的心境,并使同类行为向更高层次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个学生都渴望能得到教师的关注,得到赏识。
  那么怎样让学生感到你在关注他呢?我认为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改变教师的课堂行为。在整体教学时,教师的教法总是针对大多数的学生而言的,并不能照顾到学生个体的教学需要。而美术课程强调的更多的是个人的创新,学生在作业阶段的自我创作中,常常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因此教师在课堂巡视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途径获得的教学反馈,适时调整教法,发挥个别辅导的优势,引导学生个性健康发展。学生在进行创作时有不同需求,教师也不可能站在讲台上统一讲授,所以走下讲台站到他们的身边,弯下腰倾听他们的需要;坐在他们的身边,拿起画笔,画在他们的作业上;用橡皮帮助他们修改;用手指出精彩的画面……对他们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即使作业看起来很不尽人意,也尽量找出其闪光点,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说:“人最本质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赞许的微笑、一句大声的表扬都是对学生的关注。不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人,不以一种智力类型要求不同智力类型的学生。对每一个学生都关注一下,就会多一批优秀学生,也许并不都是品学兼优的学生,但一定是自主、自尊、自信的个性人才
  三、让学生的个性在灵活、激励性的教学评价中得以发展
  教师的点评在学生作业阶段有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单纯地绘画容易让学生感觉乏味,他们无法对自己的绘画水平正确定位,不清楚自己的优点及长处,就无法提高绘画技能和审美能力,对个性地发挥也会有阻碍作用。有效的、精彩的、生动活泼的点评对学生个性的发挥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评价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自评、互评、小组评议、教师点评……个别评价,作为师生交流的有效方式,应该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教师凑在孩子们耳边的,看似平常的话语,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的热情,为学生的不断发展提供新的空间。教师对学生创作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客观和激励的评价,是保护和促进学生个性化,培养其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这其中要注意的是教师的评价一定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出发,用童心看作品,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更多地张扬学生个性。我认为在实施过程中进行适当的模糊评价会更能尊重学生个性,更显评价的客观性。在平时美术课中,我认真观察学生作业过程,从而进行有针对的客观评价。在评价学生作业的过程和结果时,依据每个学生的发展水平进行纵向评价,用一些情感丰富的话语进行激励,就如清泉一样流入每位学生的心田,给学生自信,激励着他们的进步,多肯定他们个性化的、与众不同的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再常选一些有个性化的作品进行展览,这是对学生最大的鼓励。
  通过评价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大面积受鼓励和表扬,充分调动了广大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在学生互评过程中还可使学生取长补短,培养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并能发现自我,激励自我,既能够初步掌握美术双基,又受到教师表扬和同学的肯定,也品尝了学习上的成功感和喜悦感,学习兴趣油然而生,更重要的是培养和优化了学生的独特性,从而促进了全体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展现各具魅力的个性。
  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使他们的个性得以发展,只有打破以往陈旧的教育模式,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放手让学生们大胆地飞翔。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世界上人人是创造之人,时时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语言学习的成功关键在于学习者的学习方法。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
【摘要】小学生活泼、调皮又好动,怎样才能组织好课堂,实现课堂的有效性?英语教师经常会带些小奖品到课堂或组织学生小组比赛,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但长远看来不利于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奖惩并用,效果会更好。  【关键词】小学英语 奖励 惩罚  新版的《英语课程标准》强调在英语课堂中应主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将学习变成学生高兴的事,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而这一目标的实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数学哲学现代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数学观已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传统的、静态的、绝对主义的数学观逐渐为动态的、易谬的(或者说,经验与拟经验的)数学观所取代。随着新的数学观的形成就意味着数学教育教学观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从本质上来说,数学教学就是一种数学活动,教学不应看成一系列静态的现成结论的传授,而应该是一个动态的、活动的、创造性的过程。对于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更应培养学生“好问、敢想、敢悟,善于批判
在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过程中,多媒体已经成了不可或缺的教学工具。那么,在多媒体的辅助下,如何能够更好地进行高职英语教育就成为高职英语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笔者提出必须
【摘要】语文教学注重情感的体验和感悟。“情感”在语文教学中有特殊的作用,它是连接教师、文本、学生的纽带和桥梁、是培养感悟能力的“催化剂”。怎样去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花,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焕发活力呢?  【关键词】语文课堂 焕发 生命活力  语文教学注重情感的体验和感悟。“情感”在语文教学中有着特殊的作用,它是连接教师、文本、学生的纽带和桥梁,是培养感悟能力的“催化剂”。怎样去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花,让我们的
英语新课标提出:“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教学需要,灵活地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还应该积极利用其他课程资源……
【摘要】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育主管部门要求把德育教育渗透到各学科中。作为体育教师应注意把握这一时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以促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因此,在体育课堂中,应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寓德育于体育之中。  【关键词】体育课堂 体育教师 学生德育教育  体育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身体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