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正发生巨大变化,须避开四大误区!

来源 :作文周刊·高二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yao20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把2017年稱为高考改革的元年,而高考的改革必然会撬动基础教育教学的改革。从现在的情况看,高考的改革已经在路上,但是中小学(尤其是高中)的教育教学环节中,还存在着一些与改革不同步的内容,一些误区仍然存在!如果不能及时廓清这些误区,还抱着以前的旧思路、旧方法进行备考,那么,在今后的高考中只会越考越差!
  误区一: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就是说教
  2017年的高考有一个特别的变化,就是把“立德树人”的考查重点讲得更直接,更明显了。比如被很多专家提起的全国Ⅰ卷的作文题“中国关键词”,就意在引导考生在全方位对外开放条件下,面对中国和世界的互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误区二:过于注重思辨会忽视教材知识和现实生活
  近年来,不少高考作文题目或多或少涉及人、事、物之间的思辨关系,又注重整体性、系统性、开放性分析,既关注思维广度,又关注思维深度。考查逻辑思辨能力确实非常重要。不过,也有人担心“过于注重思辨,忽视了生活”。当思辨和生活不能平衡时,会造成一个可怕的后果——“套题”。
  2017年高考上海的作文题目(预测,是指预先推测。生活充满变数,有的人乐于接受对生活的预测,有的人则不以为然。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就不错。“思辨的同时聚焦现实生活,学生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道题的优点在于能够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并思考,而不是简单的知识转移。”
  命题专家指出,这个题目为考生的写作内容提供了丰富的逻辑关系与层次。即使考生在某一观点上立足站定,对他所选定观点的思考仍有纵向深入的空间,这使得本题目能很好地完成对考生思维品质的考查。另外,本题贴近考情,与考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有较强的契合性。
  误区三:古诗文背诵默写太简单粗暴
  “默写”在实际教学和考试中被很多人误解了。不少人认为默写就是死记硬背,是一种“简单粗暴”的、落后的、浅层次的教育。
  其实,让学生背诵默写一些适合的、优秀的材料不仅是让学生们记住知识,这只是背诵和默写的第一个成果。第二个成果是,当过了很长时间之后,学生可能忘掉了具体的语句,但是却在头脑中形成了一种语言模式。第三个成果是,帮学生塑造了很好的语言机制,这个语言机制可以影响大脑,继而影响语言器官,最后传达到手。第四个成果是,这种背诵可以让人体验优秀的文化,成为情感的教育、诗文的教育。
  误区四:重视创新就会忽略基础知识
  其实,这些年的高考都非常强调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思想方法的考查。但是,这样的信号传达到教学一线有时就会变形,以为教学生基础了就不用再重视创新了。
  2017年的9道高考作文题中,全国Ⅰ卷、Ⅱ卷作文题的创意最值得倡导和推广。一是题型设计具有很大的突破性。前者围绕12个关键词设题,后者围绕6句古代名言设题,这种手法都是前所未有的,彰显难能可贵的创新精神。二是命题思路具有很强的开放性。所选择的关键词、古诗句,其内涵都是多元的——前者既有国家战略,也有社会时尚,既有传统文化,也有现代文明,既有正面成就,也有负面现象;后者既有人格修养教育,也有家国情怀教育,既有文学家感悟,也有政治家抒怀,既有豪放宏词,也有婉约丽句——这就在限定写作任务的同时,给考生的立意提供了足够的自由度和灵活性,十分有利于他们充分释放个人的才华和思想。
其他文献
【真题在线】  2017年,三档文化类综艺节目先后霸屏且好评如潮。它们是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的《中国诗词大会》、以读信的方式带领观众重温时光和记忆的《见字如面》以及明星人物或普通人用朗读分享心得和故事的《朗读者》。  有人说,这些文化类综艺节目在满屏娱乐类综艺节目的“泥石流”中异军突起,给这个快节奏的社会添了一些温情与感动;也有人说,文化类节目相继涌现是一种价值的回归,是
期刊
郭迟是深圳地铁11号线的驾驶员,每次行车,他都能做到眼到、手到、口到、心到,时刻坚持用标准的手指口呼确认,反反复复,每站如此。2017年12月6日,地铁11号线的隧道被地面的施工桩头击穿,郭迟第一时间发现了突然出现的白色不明物体,紧急拉下制动,但列车速度太快,还是没能避免桩头在司机室前窗玻璃和车顶击出一个大洞。头部受伤流血的郭迟迅速向调度中心汇报情况,然后开始检查车内乘客安全,安抚乘客情绪,并配合
期刊
【编者按】  学生作文大军中,有一支“轻骑”部队,常常能轻易地拿到高分。这支“轻骑”部队,就是叙事散文。叙事散文是散文的一种,在叙事中表达观点,传递情感。高中生的社会阅历不算丰富,想要写出优秀的叙事散文,只有贴近生活、传递自己的真情实感、清楚地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观点,才能取胜。  【妙文品评】  观 音  苏 骋  从记事起,我就觉得奶奶住的那座小矮楼神秘兮兮的。【一个“神秘兮兮”,就让读者充满了
期刊
《人民日报》报道了一些奇葩的家庭作业:读《时事画报》电子书,总结三件大事。家长一查发现,这是份清末的报纸,用的是繁体字,还用了广东的方言;云南某高中数学老师解得了方程教得了几何,却解不出一年级儿子的作业。报道发出了“考孩子还是考父母”的诘问。  学校得弄明白:哪些是需要家长参与的,哪些是没有意义的。比如,让一个一年级的学生满大街去寻找标识广告牌里的错别字,这有什么意义呢?孩子字都认不全,找什么错别
期刊
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当看到“背包客”“徒步”“越野”等词,我们总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年轻力壮的成年人。近日,某著名主持人在微博上分享了自己与女儿参加沙漠徒步活动的过程,活动要求在4天的时间里,走完甘肃张掖高台县的76公里沙漠,平均每天要走近20公里,这对大部分成年人来说也是一个很有难度的挑战。这个4岁的小女孩因为爬沙漠,脚上起了水泡,腿上长了密密麻麻的红疹,到了中午,本该午睡的时间
期刊
有人说:阅读是读者与作者心灵的交流。我并没有想那么多,只是单纯觉得“有趣”。  前辈们总说阅读可以增长知识。我却一直不以为然,觉得“知识”这种东西太过空洞,很难让我有“增长”的感觉。所以我由着性子在书街中走马观花,只看我感兴趣的,偶尔瞟一眼“不感兴趣的”。久而久之,在与同辈的交流中,我多了许多“话题”,别人有时会说:“你懂得真多啊,有文化。”我却很疑惑,我只不过将看过的东西从书中“搬”下来而已,哪
期刊
【技法指导】  “万事开头难”,议论文写作亦如此。文章的开头好比一出戏剧的序幕,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阅卷老师的判分。然而,有了好的开头,却草草结尾,亦是败笔。那么什么样的开头、结尾才算得上好呢?答案无疑:凤头豹尾。所谓凤头,即惊艳亮相,精彩夺目,引人入胜。当然这些必须建立在观点明确的基础上。豹尾,即收尾有力,观点明确,或发人深思,或令人顿悟。  那么,怎么开一个“凤头”,又来一个“豹尾”呢?  一、好
期刊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桂花无己、无功、无名,所以拥有了三秋。“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人打开门窗,敞开胸怀,行走在至真、至善、至美的道路上。这就是中华儿女传承和践行的“眼界格局说”——眼界无穷世界宽!  花木因眼界不同而境界各异。“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是充满自我的孤芳自赏,桀骜中透着孤独,所以它只能绚烂一隅。“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是满眼功名的你争我抢,看
期刊
每当欣赏那些隽秀的书画作品时,我总会流连于王冕的墨梅、张大千的泼墨山水、郑板桥的劲竹。那些点滴岁月凝成的墨痕,染在宣纸上,晕出了一簇簇淡雅的芳华。从这些名家的掠影中,我似乎看到一个满头银丝、脸上布满了皱纹却绽出菊一般微笑的身影,那便是我的外婆。  从记事起,我就感受到了外婆对传统书画的热爱。每当晌午,外婆忙完了家务,就会在写字台上铺好书画帖和宣纸,用早上刚研好的墨和颜料开始作画。小小的我,常伏在案
期刊
【技法指导】  宋朝的刘克庄在《山名别集序》曾感慨:“学以积勤而成,文以精思而工。”这里的“精思”除了精心思考如何表情达意、如何遣词造句外,主要是强调怎样定势立意、怎样安排顺序层次、怎样前后衔接照应,这些正是我们写文章时讲求的“谋篇布局”,写议论文时尤其要注意。  福建省高考作文阅卷组组长余岱宗教授也认为:“议论文不是论点文,也不是论据文,而是论证文,议论文就要看论者如何论证。议论文要深入,就要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