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标下,高中语文教学出现了老师千方百计活跃课堂气氛,而学生被迫合作的现状。某些教师就会指责一些不愿意配合的学生,把他们当作课堂中的“另类”,在教师的“强权”之下,一些学生也开始“滥竽充数”,“哗众取宠”。对此现象,我们不得不告诉我们的学生,有些情况也可以保持沉默。
[关键词]课堂状态 沉默
在新课标的指引下,高中语文教学从纯“工具”走向关注“人”的新价值趋向,给每个教师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活跃课堂气氛,如何符合新课标“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要求,成为了教师苦心琢磨的难题。于是,走进课堂,我们看到了诸多方式纷纷上阵,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演讲、表。演、辩论会、诗歌朗诵,让人眼花缭乱;一些伪语文、功利性的东西,在种种非语文手段的控制下,成了——怪象。课堂上其乐融融,而一些不愿意配合的学生、一些“冷眼相看”的学生、一些“静坐”的学生,被老师抱怨、被讨厌、被排斥,这些学生显得与课堂格格不入,有一天,我们也开始发现了热热闹闹的课堂并没有提高学生的成绩。许多老师开始困惑了:到底为什么?
当下,活跃的气氛确实成为了一堂优秀语文课的标志。细细想来,现在的课堂似乎“戴着镣铐跳舞”,很少有真正的心灵自由。过分追求即时效果,导致学生思维高度紧张,身心疲倦,体验不到语文味。热热闹闹一堂课,空空荡荡无收获。鉴于此,笔者认为以下几个情况,我们的学生有权沉默不语,我们的课堂也可以静悄悄。
一、教学目标的设计片面,偏重人文性。
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要求按照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青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去设计教学目标。三者关系相互整合,而非片面。《课标》也明确规定;“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不应该为了人文性而追求工具性,夸大人文性只会图个热闹。不妨看一堂高中语文文学常识复习课。课堂上,教师开始介绍每种体裁的类型及其特点,讲到戏曲知识时,该老师倾其所有把戏曲的历史、种类、特点等统统介绍给学生,学生也尽其所能,在教师的调动下,分组竞赛把戏曲的各种知识记得烂熟。课堂上热闹异常,最后以师生一曲《天仙配》结束。听完这节课后,我们不禁要问:这就是文学常识复习课?什么时候我们的语文老师成了戏曲教师兼表演者?难道我们新课标下的教学目标需要如此设计?
二、教学模式的刻板机械,制造伪对话。
1、曲解文本,强制推销。许多课堂看上去很美,老师按照正常的教学模式上课,学生完全按照老师的方式听课,不管学生愿意不愿意,需要不需要,反正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接,每个教学环节完美无缺。更难以接受的是,有些老师完全曲解了文本,却一统课堂天下,学生被逼得张口就说。
有老师上《沙之书》,设计如下:学生大致浏览文章,师生共同讨论整篇文章的情节。(约15分钟)课堂上气氛融洽,学生三三两两对话,兴致盎然。最后一个老师叫学生回答,这个学生疙疙瘩瘩地说了开端,发展,结局。接着就答不上来。老师进行点拨之后一一答出,最后全班明确:开端,发展,再发展,高潮,结局。学生表示了同意。最后课堂达成了整体感知、熟悉小说的基本内容的教学任务。这节课似乎很成功,从欣赏小说情节基本模式出发,也让答不上来的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完成课堂任务。而这样的教学安排,仔细一想,才发现完全曲解了文本特点。《沙之书》是博尔赫斯的代表作。作家的最大风格就是破坏了读者对小说故事、人物、环境、真实性和意义的种种期待,迫使读者反省自己过去积累起来的关于小说的常识。小说真正需要考虑的是“虚构”话题,而不是追究小说的情节。而那个半天答不上话的学生却被强塞了所谓的情节,等到终于开口说完,不晓得我们的教师满意学生开口附和呢,还是课堂进行得完全符合设想呢?有人说过,“对一些文学经典的误解和歪曲是一种可怕的心理专制,思想阉割,局限了我们的思维,蒙蔽了我们的视野,污染了我们的情感,苍白了我们的灵魂,”将害好些人啊1
2、忽视文本,漠视体验。有些老师对待不同单元用相同的方法,忽视了文本特点,也不关注学生对诗歌的赏析过程。如教《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有老师与学生把重心放在文章最后一段,强调李白的“豪迈、傲岸”,课堂上学生努力探讨诗人当时的背景,要求学生从文章寻找表明诗人心境的词句,学生踊跃回答,列出“烟涛微茫信难求”表明当时李白前途渺茫,心中苦闷。看上去非常合乎“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鉴赏要求,而这首诤冶恰是一首游仙诗,诗中意象多彩,想象奇谲,意境雄阔,需要学生“置身诗境,缘景明情”,跟随诗人上天入地,登山游湖,反复诵读,借助联想与想象,使整个心灵沉浸在诗人所创设的世界中,得到审美的享受,从而去聆听诗人激昂、愤懑的心声,感受诗人洒脱、耿介、孤傲的气概。
3、淡化个性,强求和谐。课堂教学中讨论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哲学家马太·利普曼认为,讨论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成员组成小组,相互分享、批判各自的想法的过程。这个过程调动了学生的知识,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丰富了课堂。但在真正实际操作过程中,许多教师为了讨论而讨论,把一些与课堂教学无关的内容放在课堂上讨论,而忽视了学生个陛,出现了典型的“伪讨论”。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而一堂课里应该少一些没必要的话题讨论,若让学生张口在东说西说,还不如让学生在短短几分钟凭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个体成果得到展示,自身潜力可以得到充分挖掘。
三、教学提问的无价值,无美化。
1、问题性质的狭隘化。课堂不断提问是教师上课必备的方法。可一些老师的问题一当提出就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否定了学生对文本的不同理解。如《荷塘月色》,教师提出:“文章究竟如何抒发对现实的不满?”关于这一文章的主题,许多专家都未定论,有些认为是作者对现实的不满,也有认为是作者对人生苦闷的体现,也有人认为是情感上的失意。如果定论为对现实不满,就会消解了文本的魅力,使开放性的文本失去了欣赏体会的美丽。而学生在课堂上只能循规蹈矩地回答作类似问题。
2、教师引导的主体化。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学生自己得来的任何一项知识,自己解决的任何一个问题,由于是他们自己获得的,就比通过其他途径的更彻底地属他们所有。”但教师仍习惯于“一言灌…问答式”的教学方式,学生总是习惯于被动答,不答不行的地步。这种教师高高在上穷追猛问,不考虑学生的自尊心,不尊重学生的内心需要,不符合课改的精神。学生似乎是在主动学习,但其实质仍然是以教师为教师预设好结论,然后千方百计引导学生猜测,并以预先设定好的答案为最终目标。学生没有一个积极思考的平台,没有足够的思考时间,只会让学生习惯性地举手,仓促地回答问题,或置之不理。而这时,或许沉默更有价值!
3、答案内容的空洞化。课堂中提问的随意性,空洞化,让课堂看似富有生机,学生富有活力,而其有效性实在需要探讨。笔者做课堂观察调查时发现,一教师上公开课问类似“对吗?”的问题接近二十多次,绝大部分学生是脱口而出,不经思考与体验,更有甚者是随声应和,可能不清楚老师问题的指向。如教读《素芭》时,有老师问:“素芭可怜吗?”“素芭孤独吗?”这种看似学生表态的答案,其实只是让学生做了点力气活,忽视了课堂效果,浪费了学生的时间,消磨了学生的激情。如果学生利用这这些空洞无聊的答题时间来琢磨并感受文章字句,就可以体会主人公素芭为什么孤独的心境,无须老师反复追问。
审视我们的语文教学课堂,当我们的语文老师在抱怨学生“滥竽充数”、“置若罔闻”时,我们不如给学生一个权利,请在课堂的这个时刻保持沉默,或许我们的语文教学课堂不处于混乱状态。
参考文献
[1]《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教研天地》
[3]《教育论》,斯宾寒(美)
[4]《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愉快教学》金国春
[关键词]课堂状态 沉默
在新课标的指引下,高中语文教学从纯“工具”走向关注“人”的新价值趋向,给每个教师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活跃课堂气氛,如何符合新课标“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要求,成为了教师苦心琢磨的难题。于是,走进课堂,我们看到了诸多方式纷纷上阵,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演讲、表。演、辩论会、诗歌朗诵,让人眼花缭乱;一些伪语文、功利性的东西,在种种非语文手段的控制下,成了——怪象。课堂上其乐融融,而一些不愿意配合的学生、一些“冷眼相看”的学生、一些“静坐”的学生,被老师抱怨、被讨厌、被排斥,这些学生显得与课堂格格不入,有一天,我们也开始发现了热热闹闹的课堂并没有提高学生的成绩。许多老师开始困惑了:到底为什么?
当下,活跃的气氛确实成为了一堂优秀语文课的标志。细细想来,现在的课堂似乎“戴着镣铐跳舞”,很少有真正的心灵自由。过分追求即时效果,导致学生思维高度紧张,身心疲倦,体验不到语文味。热热闹闹一堂课,空空荡荡无收获。鉴于此,笔者认为以下几个情况,我们的学生有权沉默不语,我们的课堂也可以静悄悄。
一、教学目标的设计片面,偏重人文性。
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要求按照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青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去设计教学目标。三者关系相互整合,而非片面。《课标》也明确规定;“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不应该为了人文性而追求工具性,夸大人文性只会图个热闹。不妨看一堂高中语文文学常识复习课。课堂上,教师开始介绍每种体裁的类型及其特点,讲到戏曲知识时,该老师倾其所有把戏曲的历史、种类、特点等统统介绍给学生,学生也尽其所能,在教师的调动下,分组竞赛把戏曲的各种知识记得烂熟。课堂上热闹异常,最后以师生一曲《天仙配》结束。听完这节课后,我们不禁要问:这就是文学常识复习课?什么时候我们的语文老师成了戏曲教师兼表演者?难道我们新课标下的教学目标需要如此设计?
二、教学模式的刻板机械,制造伪对话。
1、曲解文本,强制推销。许多课堂看上去很美,老师按照正常的教学模式上课,学生完全按照老师的方式听课,不管学生愿意不愿意,需要不需要,反正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接,每个教学环节完美无缺。更难以接受的是,有些老师完全曲解了文本,却一统课堂天下,学生被逼得张口就说。
有老师上《沙之书》,设计如下:学生大致浏览文章,师生共同讨论整篇文章的情节。(约15分钟)课堂上气氛融洽,学生三三两两对话,兴致盎然。最后一个老师叫学生回答,这个学生疙疙瘩瘩地说了开端,发展,结局。接着就答不上来。老师进行点拨之后一一答出,最后全班明确:开端,发展,再发展,高潮,结局。学生表示了同意。最后课堂达成了整体感知、熟悉小说的基本内容的教学任务。这节课似乎很成功,从欣赏小说情节基本模式出发,也让答不上来的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完成课堂任务。而这样的教学安排,仔细一想,才发现完全曲解了文本特点。《沙之书》是博尔赫斯的代表作。作家的最大风格就是破坏了读者对小说故事、人物、环境、真实性和意义的种种期待,迫使读者反省自己过去积累起来的关于小说的常识。小说真正需要考虑的是“虚构”话题,而不是追究小说的情节。而那个半天答不上话的学生却被强塞了所谓的情节,等到终于开口说完,不晓得我们的教师满意学生开口附和呢,还是课堂进行得完全符合设想呢?有人说过,“对一些文学经典的误解和歪曲是一种可怕的心理专制,思想阉割,局限了我们的思维,蒙蔽了我们的视野,污染了我们的情感,苍白了我们的灵魂,”将害好些人啊1
2、忽视文本,漠视体验。有些老师对待不同单元用相同的方法,忽视了文本特点,也不关注学生对诗歌的赏析过程。如教《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有老师与学生把重心放在文章最后一段,强调李白的“豪迈、傲岸”,课堂上学生努力探讨诗人当时的背景,要求学生从文章寻找表明诗人心境的词句,学生踊跃回答,列出“烟涛微茫信难求”表明当时李白前途渺茫,心中苦闷。看上去非常合乎“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鉴赏要求,而这首诤冶恰是一首游仙诗,诗中意象多彩,想象奇谲,意境雄阔,需要学生“置身诗境,缘景明情”,跟随诗人上天入地,登山游湖,反复诵读,借助联想与想象,使整个心灵沉浸在诗人所创设的世界中,得到审美的享受,从而去聆听诗人激昂、愤懑的心声,感受诗人洒脱、耿介、孤傲的气概。
3、淡化个性,强求和谐。课堂教学中讨论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哲学家马太·利普曼认为,讨论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成员组成小组,相互分享、批判各自的想法的过程。这个过程调动了学生的知识,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丰富了课堂。但在真正实际操作过程中,许多教师为了讨论而讨论,把一些与课堂教学无关的内容放在课堂上讨论,而忽视了学生个陛,出现了典型的“伪讨论”。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而一堂课里应该少一些没必要的话题讨论,若让学生张口在东说西说,还不如让学生在短短几分钟凭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个体成果得到展示,自身潜力可以得到充分挖掘。
三、教学提问的无价值,无美化。
1、问题性质的狭隘化。课堂不断提问是教师上课必备的方法。可一些老师的问题一当提出就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否定了学生对文本的不同理解。如《荷塘月色》,教师提出:“文章究竟如何抒发对现实的不满?”关于这一文章的主题,许多专家都未定论,有些认为是作者对现实的不满,也有认为是作者对人生苦闷的体现,也有人认为是情感上的失意。如果定论为对现实不满,就会消解了文本的魅力,使开放性的文本失去了欣赏体会的美丽。而学生在课堂上只能循规蹈矩地回答作类似问题。
2、教师引导的主体化。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学生自己得来的任何一项知识,自己解决的任何一个问题,由于是他们自己获得的,就比通过其他途径的更彻底地属他们所有。”但教师仍习惯于“一言灌…问答式”的教学方式,学生总是习惯于被动答,不答不行的地步。这种教师高高在上穷追猛问,不考虑学生的自尊心,不尊重学生的内心需要,不符合课改的精神。学生似乎是在主动学习,但其实质仍然是以教师为教师预设好结论,然后千方百计引导学生猜测,并以预先设定好的答案为最终目标。学生没有一个积极思考的平台,没有足够的思考时间,只会让学生习惯性地举手,仓促地回答问题,或置之不理。而这时,或许沉默更有价值!
3、答案内容的空洞化。课堂中提问的随意性,空洞化,让课堂看似富有生机,学生富有活力,而其有效性实在需要探讨。笔者做课堂观察调查时发现,一教师上公开课问类似“对吗?”的问题接近二十多次,绝大部分学生是脱口而出,不经思考与体验,更有甚者是随声应和,可能不清楚老师问题的指向。如教读《素芭》时,有老师问:“素芭可怜吗?”“素芭孤独吗?”这种看似学生表态的答案,其实只是让学生做了点力气活,忽视了课堂效果,浪费了学生的时间,消磨了学生的激情。如果学生利用这这些空洞无聊的答题时间来琢磨并感受文章字句,就可以体会主人公素芭为什么孤独的心境,无须老师反复追问。
审视我们的语文教学课堂,当我们的语文老师在抱怨学生“滥竽充数”、“置若罔闻”时,我们不如给学生一个权利,请在课堂的这个时刻保持沉默,或许我们的语文教学课堂不处于混乱状态。
参考文献
[1]《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教研天地》
[3]《教育论》,斯宾寒(美)
[4]《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愉快教学》金国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