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剩女”在婚恋方面遭遇不少尴尬与困境,这与社会变迁、传统的择偶观念和剩女们的生存性恐慌、对婚姻的恐惧心理和被动等待的心态等因素有关,要解决剩女问题,社会工作者应撕去剩女标签、加大对大龄未婚女性的心理调节与疏导、搭建有利平台,为剩女们择偶提供机会。
【关键词】 剩女;窘境;社会工作
一、何谓剩女
近来,一部《咱们结婚吧》再次掀起了有关“剩女”问题的热议狂潮,使“剩女”现象进一步“问题化”。所谓剩女,就是指大龄单身女性,而这个大龄是指超过了社会一般所认可的适婚年龄。这些女性条件优越,有较高的收入、令人羡慕的职业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年届三旬却依然独身。她们被贴上了不同程度的标签,面临着巨大的社会舆论压力。被坊间冠之以无厘头的称谓,如剩斗士、必剩客、剩者为王、齐天大剩等。剩女未必就是“被剩下”,其在很大程度上是“主动剩下”——想结婚而没有合适的人选和机会或是主动选择独身。她们拥有强有力的物质和精神保障,使其在选择婚姻的过程中坚持“宁缺毋滥”。而且,剩女这一群体处于变动的状态,暂时的独身是因为剩女们推迟结婚,但数字庞大,据相关数据显示,北京在2009年,“剩女”已突破了55万,而这仅仅是保守数据。《海峡时报》一篇文章称北京剩女数量已达80万,创世界之最。靠近香港的深圳也一直流传着男女比例1∶7的说法。
二、为何而剩
(一)社会变迁的影响
一方面,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造成的学习时间延长和就业压力增大客观上延长了女性的初婚时间。伴随着社会转型期经济、社会结构变化的加快,剩女现象已成为常态,世界各国人口发展变化规律告诉我们:受教育水平越高,初婚年龄越晚。[1]高速运转的社会和凶猛的社会化浪潮使得城市中的大龄女青年的生存竞争带来的时空异化而导致了人的情感异化,忙碌和快节奏的生活以及变动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使剩女们很难去婚恋。另一方面,社会变迁还表现在女性地位的提高和对婚姻的需求程度降低。在城市化与现代化的进程中,她们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拥有体面的工作,经济独立,有足够的经济能力自由的安排和享受生活,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这些剩女的择偶和婚姻观念也必然体现出需求层次的提高,对男性与婚姻的依赖程度自然也就没有像在传统的婚姻模式中那么高。
(二)传统婚恋观,即择偶梯度的影响
婚嫁中存在的择偶梯度原理也是造成大龄女青年婚嫁困境的结构性原因之一。正如同钱钟书的小说《围城》里方鸿渐之父所言:“嫁女必须胜吾家,娶妇必须不若吾家。”这种根据社会学“择偶梯度”理论而形成的婚恋“错位配对法则”直到今天仍深深影响着绝大多数中国人的婚恋观念。这也是造成“剩男”主要在农村、“剩女”主要在城市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些身处社会金字塔上层的剩女们,她们的学历、智慧、才敢并未为她们的婚姻增值,反而成为爱情婚姻的障碍,使她们处于“结构性剩余”的境地。
(三)个人因素的制约
首先,生存性恐慌。知识赋予了当代女性无穷的力量,越来越多的女性成为社会各个行业和领域的“白骨精”,激烈的竞争和高速运转的时代给她们带来了更多的压力感和紧迫性,使她们投入事业的时间和精力越来越多。其次,向往和恐惧并存的婚姻心理。处于转型期的当下,“婚外恋”、“小三”等词不绝于耳,媒体、影视剧或身边的这些负面现象的扩散使剩女们对婚姻的美好期待造成了极大的冲击。最后,被动与等待的心态。剩女们在婚恋行动策略上大都选择等待和被动,她们受传统恋爱观所影响,选择被动接受,怀着可有可无的心态,等着所谓的“缘分”到来,是大多数剩女对待婚恋的态度。
三、社会工作的干预
(一)撕去“标签”
标签理论认为许多人之所以成为“有问题的人”,是与周围环境中的社会成员对他及其行为的定义过程紧密相关的。[2]“剩女”这个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大众为大龄未婚女性贴的标签,他们站在传统的婚恋观上以其认为的适婚年龄为标准定义剩女。这是文化观念的变迁滞后于社会结构变迁的产物,也是社会对多种生活方式和个人选择不够宽容、不够尊重的结果[3]。我们必须认识到随着人们受教育程度增加和高学历高收入女性增多,推迟结婚年龄将是一件正常的事情,剩女的出现是由于人们价值观和新生事物发生冲突,是女性地位提高后出现的一种必经阶段,人们应该理解和包容这种现象,而没必要把剩女当作异类。因此,社会工作者应大力扩大宣传教育,转变人们思想观念,撕去“剩女”标签。
(二)加大对大龄未婚女性的心理调节与疏导
“剩女”的择偶现状给她们自己和整个家庭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一个“剩”字掩盖了她们身上几乎所有的优点,使她们立于尴尬之地,令她们偶尔焦虑和无奈。甚至,许多“剩女”开始怀疑自我奋斗的价值和否定自我,陷入窘境从而逃避人群。根据埃里克森提出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这一年龄段的个体所面临的首要发展任务是取得自我同一性,获得亲密感、克服孤立感,体验爱情的实现并进入婚姻。[4]因此,社会工作者应为她们提供心理或法律咨询,引导其正确的看待婚姻、家庭,正确的分析自己,应对婚恋压力,积极主动的去追寻自己的幸福。
(三)提供有利平台
社会化与后工业化带来的后果之一就是人口的流动和工作生活的变动性较大,随着邻里关系的淡漠化及现代人的“宅”性,大龄未婚女青年们的择偶途径减少。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工作者们就应该发挥自己的职业特点,为一些有需求的青年作婚姻媒介,给剩女们提供一个可以摆脱单身的机会和平台,为城市剩女择偶创造条件。社会工作者们可以调动多方力量,如工作单位、婚姻介绍所、社区等通过不定期组织相亲大会或联谊活动为单身男女提供相互认识和交流的平台。在此过程中,应该准确把握剩女们的心理,针对不排斥相亲的剩女们可通过婚介等途径搭建平台,对那些希望自然而然接受缘分的剩女们通过各种不露痕迹的活动让其结识更多的男性,从而找寻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参考文献:
[1]张翼.单身未婚:“剩女”和“剩男”问题分析报告——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J].2013(4).
[2][4]宋林飞,朱力.社会工作概论[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9:80,261.
[3]金一虹.热论“剩女”现象:是社会之病还是社会进步[N].新华日报.2009-12-3.
【关键词】 剩女;窘境;社会工作
一、何谓剩女
近来,一部《咱们结婚吧》再次掀起了有关“剩女”问题的热议狂潮,使“剩女”现象进一步“问题化”。所谓剩女,就是指大龄单身女性,而这个大龄是指超过了社会一般所认可的适婚年龄。这些女性条件优越,有较高的收入、令人羡慕的职业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年届三旬却依然独身。她们被贴上了不同程度的标签,面临着巨大的社会舆论压力。被坊间冠之以无厘头的称谓,如剩斗士、必剩客、剩者为王、齐天大剩等。剩女未必就是“被剩下”,其在很大程度上是“主动剩下”——想结婚而没有合适的人选和机会或是主动选择独身。她们拥有强有力的物质和精神保障,使其在选择婚姻的过程中坚持“宁缺毋滥”。而且,剩女这一群体处于变动的状态,暂时的独身是因为剩女们推迟结婚,但数字庞大,据相关数据显示,北京在2009年,“剩女”已突破了55万,而这仅仅是保守数据。《海峡时报》一篇文章称北京剩女数量已达80万,创世界之最。靠近香港的深圳也一直流传着男女比例1∶7的说法。
二、为何而剩
(一)社会变迁的影响
一方面,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造成的学习时间延长和就业压力增大客观上延长了女性的初婚时间。伴随着社会转型期经济、社会结构变化的加快,剩女现象已成为常态,世界各国人口发展变化规律告诉我们:受教育水平越高,初婚年龄越晚。[1]高速运转的社会和凶猛的社会化浪潮使得城市中的大龄女青年的生存竞争带来的时空异化而导致了人的情感异化,忙碌和快节奏的生活以及变动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使剩女们很难去婚恋。另一方面,社会变迁还表现在女性地位的提高和对婚姻的需求程度降低。在城市化与现代化的进程中,她们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拥有体面的工作,经济独立,有足够的经济能力自由的安排和享受生活,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这些剩女的择偶和婚姻观念也必然体现出需求层次的提高,对男性与婚姻的依赖程度自然也就没有像在传统的婚姻模式中那么高。
(二)传统婚恋观,即择偶梯度的影响
婚嫁中存在的择偶梯度原理也是造成大龄女青年婚嫁困境的结构性原因之一。正如同钱钟书的小说《围城》里方鸿渐之父所言:“嫁女必须胜吾家,娶妇必须不若吾家。”这种根据社会学“择偶梯度”理论而形成的婚恋“错位配对法则”直到今天仍深深影响着绝大多数中国人的婚恋观念。这也是造成“剩男”主要在农村、“剩女”主要在城市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些身处社会金字塔上层的剩女们,她们的学历、智慧、才敢并未为她们的婚姻增值,反而成为爱情婚姻的障碍,使她们处于“结构性剩余”的境地。
(三)个人因素的制约
首先,生存性恐慌。知识赋予了当代女性无穷的力量,越来越多的女性成为社会各个行业和领域的“白骨精”,激烈的竞争和高速运转的时代给她们带来了更多的压力感和紧迫性,使她们投入事业的时间和精力越来越多。其次,向往和恐惧并存的婚姻心理。处于转型期的当下,“婚外恋”、“小三”等词不绝于耳,媒体、影视剧或身边的这些负面现象的扩散使剩女们对婚姻的美好期待造成了极大的冲击。最后,被动与等待的心态。剩女们在婚恋行动策略上大都选择等待和被动,她们受传统恋爱观所影响,选择被动接受,怀着可有可无的心态,等着所谓的“缘分”到来,是大多数剩女对待婚恋的态度。
三、社会工作的干预
(一)撕去“标签”
标签理论认为许多人之所以成为“有问题的人”,是与周围环境中的社会成员对他及其行为的定义过程紧密相关的。[2]“剩女”这个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大众为大龄未婚女性贴的标签,他们站在传统的婚恋观上以其认为的适婚年龄为标准定义剩女。这是文化观念的变迁滞后于社会结构变迁的产物,也是社会对多种生活方式和个人选择不够宽容、不够尊重的结果[3]。我们必须认识到随着人们受教育程度增加和高学历高收入女性增多,推迟结婚年龄将是一件正常的事情,剩女的出现是由于人们价值观和新生事物发生冲突,是女性地位提高后出现的一种必经阶段,人们应该理解和包容这种现象,而没必要把剩女当作异类。因此,社会工作者应大力扩大宣传教育,转变人们思想观念,撕去“剩女”标签。
(二)加大对大龄未婚女性的心理调节与疏导
“剩女”的择偶现状给她们自己和整个家庭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一个“剩”字掩盖了她们身上几乎所有的优点,使她们立于尴尬之地,令她们偶尔焦虑和无奈。甚至,许多“剩女”开始怀疑自我奋斗的价值和否定自我,陷入窘境从而逃避人群。根据埃里克森提出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这一年龄段的个体所面临的首要发展任务是取得自我同一性,获得亲密感、克服孤立感,体验爱情的实现并进入婚姻。[4]因此,社会工作者应为她们提供心理或法律咨询,引导其正确的看待婚姻、家庭,正确的分析自己,应对婚恋压力,积极主动的去追寻自己的幸福。
(三)提供有利平台
社会化与后工业化带来的后果之一就是人口的流动和工作生活的变动性较大,随着邻里关系的淡漠化及现代人的“宅”性,大龄未婚女青年们的择偶途径减少。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工作者们就应该发挥自己的职业特点,为一些有需求的青年作婚姻媒介,给剩女们提供一个可以摆脱单身的机会和平台,为城市剩女择偶创造条件。社会工作者们可以调动多方力量,如工作单位、婚姻介绍所、社区等通过不定期组织相亲大会或联谊活动为单身男女提供相互认识和交流的平台。在此过程中,应该准确把握剩女们的心理,针对不排斥相亲的剩女们可通过婚介等途径搭建平台,对那些希望自然而然接受缘分的剩女们通过各种不露痕迹的活动让其结识更多的男性,从而找寻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参考文献:
[1]张翼.单身未婚:“剩女”和“剩男”问题分析报告——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J].2013(4).
[2][4]宋林飞,朱力.社会工作概论[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9:80,261.
[3]金一虹.热论“剩女”现象:是社会之病还是社会进步[N].新华日报.2009-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