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分析当前医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从构建适合医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组建高素质的创新创业教学团队,强化医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等方面探索医学院校和医学生的创新创业途径。
关键词:医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扶持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创新已经成为21世纪的追求,我国“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旗帜鲜明地把创新摆在发展理念的首位,创新是发展全局的核心和基点。作为推动国家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科技含量较高、前沿性较强的医学院校的大学生,其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有效地提升了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但还存在创业教育目标功利化、创业教育资源缺乏、服务保障体系不完善等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 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的兴起和发展较晚,1997年,清华大学开展了“清华大学创业计划大赛”,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的创业教育研究及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到2002年,教育部确定了清华大学等9所高校进行“创业教育”试点工作。2003年举办了第一期创业教育骨干教师培训,全国有100多所高校的200名教师参加。此后,有关创业的课程及与创业相关的网站、“大学生创业教育与指导中心”等机构纷纷在一些高校亮相。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全面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自此“创新创业”热潮席卷了各大高校,开启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
1.1创业教育资源缺乏
大学生创业教育对师资要求较高,不仅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还应具备一定的较为丰富的创业实践经验。大部分高校临床医学专业的创新创业教师只是进行了短期的创新创业培训,尚不具备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缺乏专业性和实用性。而有的高校会聘请具有丰富创业经验的创业者来授课,绝大部分的创业者虽然业务能力强,但是不具备临床医学的研究背景,对临床医学现在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不能很好地把握,所以缺乏有针对性的创业辅导。
1.2创业教育服务保障体系不完善
第一,政府资助扶持不到位。创业教育由于其实践性,必然要求与社会的互动。受经济发展水平、政府扶持力度等因素的制约,很多学校不能很好地和地方企业合作建立科技园或孵化中心,缺少针对临床医学专业交流学习的专业场所。第二,缺乏创业教育推动组织。大部分医学院校依托教学、科研或学生管理部门来组织实施创新创业教育,而专门设置创新创业教育管理机构的医学院校少之又少,这就使得医学院校创业教育在实施过程中缺少有效的协调机制,政策推进缓慢。第三,教学科研成果难转化。临床医学专业通过科研和教学形成的研究成果很难直接转化进入市场,难以为公司企业带来直接利益,导致校企合作不完善,阻碍了医学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1.3医学生缺乏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
医学院校中,以临床医学专业为主,医学生的专业归属感强、职业忠诚度高,深造方向稳定,学生从入学起就把精力投入到专业课学习当中,随着课程难度和课业负担逐渐加大,学生更无暇关注和参加创新创业活动和学习。同时,作为医学生父母,期待子女毕业之后可以去医院工作,所以大部分家长不支持、不鼓励子女创业。因此,很多医学生认为他们似乎不需要了解和掌握创业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这就使得很多医学生对现今的就业环境,就业途径和就业方向缺乏准确的把握,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存在明显的局限性[1]。
2医学生创新创业对策
2.1构建适合医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学校设立创新创业实践中心、孵化基地,尽可能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帮助,并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为学生提供便利条件和资金支持。在移动医疗和人工智能盛行的当下,“互联网+医疗”已经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随着我国医疗创新进入一个好的时代,逐步构建以医生为核心的创新发展生态圈,打破行业壁垒界限,吸收国内外相关经验,让由医生主导的医疗创业变得越来越可靠,也让患者受益良多。笔者所在学校在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方面不断加大指导和扶持力度,通过健全机构、完善制度、加大投入、规范管理、注重监控,扎实推进项目建设,形成了完整的校院两级项目管理体系,笔者所在医学院的《医乡情愿》,《育儿医选》等多个医疗相关创新创业项目在校内决赛中获奖。
2.2组建高素质的创新创业教学团队
医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能力培养带有较强的专业性,其教学团队不仅需要具备创新理论知识和创业实践能力,而且需要对医疗行业有足够的了解。医学院校一方面以本单位的专职教师为基础,遴选对创新创业有兴趣、有想法或经验的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学理论研究工作;另一方面聘请医疗行業的企业家,自主创业成功人士担任兼职教师,组织和安排教师定期参加学术交流,企业考察和挂职锻炼;第三方面,引荐经管学院,计算机学院的相关老师充实和完善教学团队。建立交叉培养新机制,探索建立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2.3 强化医学生创新创业实践
针对基础医学方面,加强高水平的创新创业实验室建设,学生通过参与创新性实验,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例如笔者学校的医护实验中心,为学生提供开放实验室,虚拟仿真实验室,学生可以在指导教师的引导下开展创新实验课题。同时,加强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之间的交叉创新,例如,建立标准化病人学习体系。针对临床应用医学方面,学生可以在医疗机构、药企、生物公司、人工智能手术机器人医疗器械公司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咨询,把握未来医学的发展方向和医学前沿[2]。
综上所述,医学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既需要专业的医学知识支撑,又需要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辅助。只有不断提高医学创新创业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才能形成符合医学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道路,真正缓解医学生的就业压力。
参考文献:
[1]杨恒月,刘舒燕.“双创”背景下医学类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途径探究.职业时空,2017 (2) :51-53.
[2]王志力,张艳.医学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构建.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 (3)
关键词:医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扶持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创新已经成为21世纪的追求,我国“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旗帜鲜明地把创新摆在发展理念的首位,创新是发展全局的核心和基点。作为推动国家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科技含量较高、前沿性较强的医学院校的大学生,其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有效地提升了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但还存在创业教育目标功利化、创业教育资源缺乏、服务保障体系不完善等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 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的兴起和发展较晚,1997年,清华大学开展了“清华大学创业计划大赛”,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的创业教育研究及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到2002年,教育部确定了清华大学等9所高校进行“创业教育”试点工作。2003年举办了第一期创业教育骨干教师培训,全国有100多所高校的200名教师参加。此后,有关创业的课程及与创业相关的网站、“大学生创业教育与指导中心”等机构纷纷在一些高校亮相。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全面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自此“创新创业”热潮席卷了各大高校,开启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
1.1创业教育资源缺乏
大学生创业教育对师资要求较高,不仅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还应具备一定的较为丰富的创业实践经验。大部分高校临床医学专业的创新创业教师只是进行了短期的创新创业培训,尚不具备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缺乏专业性和实用性。而有的高校会聘请具有丰富创业经验的创业者来授课,绝大部分的创业者虽然业务能力强,但是不具备临床医学的研究背景,对临床医学现在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不能很好地把握,所以缺乏有针对性的创业辅导。
1.2创业教育服务保障体系不完善
第一,政府资助扶持不到位。创业教育由于其实践性,必然要求与社会的互动。受经济发展水平、政府扶持力度等因素的制约,很多学校不能很好地和地方企业合作建立科技园或孵化中心,缺少针对临床医学专业交流学习的专业场所。第二,缺乏创业教育推动组织。大部分医学院校依托教学、科研或学生管理部门来组织实施创新创业教育,而专门设置创新创业教育管理机构的医学院校少之又少,这就使得医学院校创业教育在实施过程中缺少有效的协调机制,政策推进缓慢。第三,教学科研成果难转化。临床医学专业通过科研和教学形成的研究成果很难直接转化进入市场,难以为公司企业带来直接利益,导致校企合作不完善,阻碍了医学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1.3医学生缺乏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
医学院校中,以临床医学专业为主,医学生的专业归属感强、职业忠诚度高,深造方向稳定,学生从入学起就把精力投入到专业课学习当中,随着课程难度和课业负担逐渐加大,学生更无暇关注和参加创新创业活动和学习。同时,作为医学生父母,期待子女毕业之后可以去医院工作,所以大部分家长不支持、不鼓励子女创业。因此,很多医学生认为他们似乎不需要了解和掌握创业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这就使得很多医学生对现今的就业环境,就业途径和就业方向缺乏准确的把握,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存在明显的局限性[1]。
2医学生创新创业对策
2.1构建适合医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学校设立创新创业实践中心、孵化基地,尽可能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帮助,并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为学生提供便利条件和资金支持。在移动医疗和人工智能盛行的当下,“互联网+医疗”已经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随着我国医疗创新进入一个好的时代,逐步构建以医生为核心的创新发展生态圈,打破行业壁垒界限,吸收国内外相关经验,让由医生主导的医疗创业变得越来越可靠,也让患者受益良多。笔者所在学校在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方面不断加大指导和扶持力度,通过健全机构、完善制度、加大投入、规范管理、注重监控,扎实推进项目建设,形成了完整的校院两级项目管理体系,笔者所在医学院的《医乡情愿》,《育儿医选》等多个医疗相关创新创业项目在校内决赛中获奖。
2.2组建高素质的创新创业教学团队
医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能力培养带有较强的专业性,其教学团队不仅需要具备创新理论知识和创业实践能力,而且需要对医疗行业有足够的了解。医学院校一方面以本单位的专职教师为基础,遴选对创新创业有兴趣、有想法或经验的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学理论研究工作;另一方面聘请医疗行業的企业家,自主创业成功人士担任兼职教师,组织和安排教师定期参加学术交流,企业考察和挂职锻炼;第三方面,引荐经管学院,计算机学院的相关老师充实和完善教学团队。建立交叉培养新机制,探索建立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2.3 强化医学生创新创业实践
针对基础医学方面,加强高水平的创新创业实验室建设,学生通过参与创新性实验,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例如笔者学校的医护实验中心,为学生提供开放实验室,虚拟仿真实验室,学生可以在指导教师的引导下开展创新实验课题。同时,加强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之间的交叉创新,例如,建立标准化病人学习体系。针对临床应用医学方面,学生可以在医疗机构、药企、生物公司、人工智能手术机器人医疗器械公司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咨询,把握未来医学的发展方向和医学前沿[2]。
综上所述,医学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既需要专业的医学知识支撑,又需要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辅助。只有不断提高医学创新创业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才能形成符合医学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道路,真正缓解医学生的就业压力。
参考文献:
[1]杨恒月,刘舒燕.“双创”背景下医学类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途径探究.职业时空,2017 (2) :51-53.
[2]王志力,张艳.医学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构建.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