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以他独特的人格魅力吸引了千万读者的注目。该文探讨了哈姆雷特复仇行动犹豫的必然性。
关键词:哈姆雷特;复仇;内心冲突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8-0263-02
《哈姆雷特》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诗人和剧作家莎士比亚的最主要的作品。19世纪俄国的批评家林斯基称莎士比亚为“戏剧诗人之王”,而《哈姆雷特》则是莎士比亚“灿烂王冠上面的一颗最光辉的金刚钻”。
为什么哈姆雷特的悲剧形象经历了几百年还能深深地震撼人心,魅力丝毫不被时空所磨灭?读者被迂回剧情吸引,经典独白感染,在作品之外为哈姆雷特的决定扼腕叹息,尽管哈姆雷特作为一个戏剧中的人物,但他却可以是我们芸芸众生中的一员。并不十全十美但却有着强烈感染力的人物。无怪乎柯勒律治说过:“我们每个人都有点哈姆雷特的味道”。正因为如此,莎士比亚同时代作家本琼生赞美莎士比亚是“时代的灵魂”“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时代。”
对于哈姆雷特复仇行动的迟滞,我们是否可以把他归结为他是“懦夫”的性格呢?连他自己都说自己是“忘记了杀父的大仇”“我是一个没有心肝,逆来顺受的怯汉”“我这做儿子的却像一个下流女人似的,只会空言发发牢骚”。(朱生豪,P134)王子被杀父之仇和不能行动所困扰,而且强烈意识到了自己缺乏果断判断和勇气的弱点。他希望自己能毫不犹豫地杀了克劳狄斯为父报仇,但他又总是思前想后下不了手,于是他攻击自己如下流女人似的,不能像个真正的王子勇敢行动,试图通过这种退缩,钝化来麻木自己以逃避内心的折磨。倘若他是一个没有心肝的莽汉,他早已杀了克劳狄斯。
国王去世前,哈姆雷特是“朝臣的眼睛﹑学者的辩舌﹑军人的利剑﹑国家所瞩望的一朵娇花”无忧无虑地享受父母的爱,他有好朋友并很浪漫地在和奥菲利娅恋爱,前途一片光明。当父王死后,克劳狄斯登上王位时,哈姆雷特便与他原先的那个世界疏远了。如今,奸邪当道,国内一片黑暗。好友罗森格兰兹和吉尔登斯吞看重的是王子曾经的高贵身份,如今背叛了友谊,成为了奸王的帮凶;自己的情人奥菲利亚柔弱沉静,天真无邪,却听信了父亲和兄长那些事故的“忠言”,轻易地怀疑和否定彼此纯真的爱情,盲目地充当了刺探,沦落为奸王的工具。到处都是不公正。皇冠落到了一个与父亲迥然不同的人头上,而王子看到的现实是“那些当我父亲在世的时候对他扮鬼脸的人现在都愿意拿出二十、四十、五十、一百块金洋来买他的一副小照”。(朱生豪,P128)由此动摇了王子对政治秩序的信念。对这社会观察越多,目睹的罪恶就越多,于他而言,这个世界就是“一个荒芜不治的花园,长满了恶毒的莠草”(朱生豪,P102)“丹麦是一座监狱”(朱生豪P125)世界不是一个道德的秩序,而是一个荒芜不治的花园,一个好人遭殃,恶人胜利,漂亮的外表靠不住的景象。并不是一个像他这样的人能够对付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上他也看不到有多少善有善报的希望。他想融入虚无的之中从而逃避这个世界。他被人生的不公所困扰,内心充满了愤慨、焦虑和绝望。他的父亲是哈姆雷特渴望成为的那种人,他的亡灵遭受到了耻辱。在这样一个世界上,生活对王子来说没有了指望。此时的王子极为忧郁沉闷,因一时找不到复仇的时机而使他优柔寡断,拖延迟疑。
失去父亲的创痛令哈姆雷特难以承受,因而失去了承担复仇使命的能力。他的心灵过于敏感,父王的逝世给他的压力太承重,让他无力应对。但是对他毁灭性的打击是母后乔特鲁德很快忘记了父王,没有守足够长的丧就匆忙再嫁。这时他的性格发生了巨大变化,内心感情纠缠,连他最心爱的女孩奥菲利娅也无意中成为了了他对敌的同伙,他没有信心再去相信别人。
哈姆雷特一直怀有一个他力图实现的理想化形象。他想做一个理想化的儿子﹑情人﹑王子和朋友。对于哈姆雷特来说为父报仇是儿子义不容辞的责任,叔父作为现任一国之君,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推翻了他,也就推翻了混乱的局面,并有可能恢复他破灭的理想。哈姆雷特深感责任重大。另一方面他认为一个具有高尚品行的人就应该宽宏大量,“少量的邪恶足以购销全部高贵的品质”(朱生豪,P109)更不会不愿意杀人,他不可能忍受一个由他造成的血腥场面。
莎士比亚赋予哈姆雷特的使命超出了他的承受范围。他缺乏英雄所具备的能量和果敢,因此他被这样一项无法拒绝又无力执行的任务压垮。在他的潜意识中他感觉到了自己无力承担这一使命。他认为作为一个“深刻,高贵”的王子杀死克劳狄斯有损身份。王子在当时的新文化中心德国威登堡大学学习,受到了人文主义新思想的教育和感召,他以热情的语言赞美人类“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接受过人文教育的哈姆雷特把个人的遭遇同整个社会不公联系起来。处于生来继承王位的王子听了鬼魂的控诉之后,认清了人世善恶的本来面目,把个人的遭遇与整个社会联系起来。考虑的不仅是个人的复仇,而是除恶济世的问题。因为复仇的对象是国王,这就不是一个单纯的个人复仇,而是关系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唉,倒霉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朱生豪,P115)
在他还没有通过伶人的的表演验证鬼魂的话是否属实之前,他对人类世界抱有美好愿望。但冷酷的事实证明摧毁了他对人类的美好信念。他在痛苦中思索,愤怒地冷眼观察,从罪恶的现象中了解现实,认识自己的处境。
在“生存还是毁灭”王子这一著名的独白中涉及到的生命、死亡以及人性的话题,从中反映出哈姆雷特对生命和死亡的复杂性的思索。这个具有完美主义倾向的王子处于一种两难境地:要么背弃父子之情完全忠于完整的自我,不与周围那个充满罪恶的世界同流合污;要么背弃自我信念,果断地为父报仇。这段内心独白突出表现了品德高尚的王子对人类道德良心、前途命运的关心。是“默默地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他们扫清”(朱生豪,P137)由于理想和现实的强烈反差,使得哈姆雷特不仅对人、对生活、对世界产生了怀疑,而且对现实的一切反感。 英国评论家A.C布雷德利在《莎士比亚悲剧》中总结出人物的“悲剧性弱点”,悲剧人物力求完美。然而又达不到完美,因而总是处于痛苦之中。他出生的时候随之而来的不仅是辉煌的善美,而且还有一种只有靠自我折磨和自我消亡才能克服的罪孽。
在戏中戏演出前,哈姆雷特在独白中说“我要探视到他的灵魂深处,要是他稍露惊骇不安之态,我就知道我该怎么办”(朱生豪,P135),此时王子已经下定决心,一旦鬼魂说的是事实,国王的罪恶表露出来,他就采取行动,接下来就是最迟钝的人也可以看出他叔父就是凶手,此时已经没有任何拖延复仇的理由了。克劳狄斯独自在忏悔室祷告赐予了王子这一良机,在拔出利剑就要动手之时,哈姆雷特的情绪又一下跌落,“不,还要考虑一下。收起来,我的剑;等待一个更残酷的机会吧”。哈姆雷特不愿在克劳狄斯祈祷时杀死他,以免仇人的灵魂得到宽恕升上天堂。他需要一个合法的秩序和仪式来完成他的使命。他并不是没有能力复仇,他的头脑太复杂,考虑太多。一方面要伪装自己,以免引起叔父的怀疑,使得行动彻底失败。另一方面他又承受着难以忍受的重负。
哈姆雷特没有杀死国王并非是由于他缺乏勇气和力量,王子曾想“要是我在这时候结果了他的性命,那么天国的路是为他开放,这样还算是复仇吗?”(朱生豪,P154)王子并不是为了夺回自己的王冠而复仇,而是要惩罚真正的杀父凶手,要让克劳狄斯的罪恶遭到应有的惩罚。哈姆雷特的复仇计划一拖再拖,以至于他的敌人先下手而大家同归于尽,在这个过程中他的内心斗争是十分复杂的,他的理性思考导致了他行动的迟缓。
莎士比亚剧作蕴含的是生动丰富的人性自身,充满了复杂丰富的人性。哈姆雷特的性格不是单纯的,而是多重性格的复合体。王子在责任与能力,思想与行动之间徘徊不定,饱受精神折磨的心路历程。当他立誓要为父报仇时他是坚强的。当他周旋在罪恶中进行探索,意识到自己要对谋杀,乱伦的罪恶进行报仇时,又感到力不从心,引起了内心的激烈斗争和痛苦。他想清清白白地生活,不沾骄傲、野心、粗俗的污点。他宁愿死也不要做任何破坏他形象的事情。最后王子把剑深深地插入奸王的胸中时王子以清白的灵魂,完成了艰巨的复仇任务。
参考文献:
[1]Brown,J.R..Shakespeare:The Tragedies.New York:Muir,Kenneth.ed. Interpretations of Shakespeare:British Academy Shakespeare Lectures Oxford:Clarendon,1985.
[2]袁宪军.《汉姆雷特》的批评轨迹(上)[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2).
[3]袁宪军.《汉姆雷特》的批评轨迹(下)[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4).
[4]朱生豪译.莎士比亚经典悲剧[M].京华出版社,2006.
[5]谈赢洲.莎评简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关键词:哈姆雷特;复仇;内心冲突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8-0263-02
《哈姆雷特》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诗人和剧作家莎士比亚的最主要的作品。19世纪俄国的批评家林斯基称莎士比亚为“戏剧诗人之王”,而《哈姆雷特》则是莎士比亚“灿烂王冠上面的一颗最光辉的金刚钻”。
为什么哈姆雷特的悲剧形象经历了几百年还能深深地震撼人心,魅力丝毫不被时空所磨灭?读者被迂回剧情吸引,经典独白感染,在作品之外为哈姆雷特的决定扼腕叹息,尽管哈姆雷特作为一个戏剧中的人物,但他却可以是我们芸芸众生中的一员。并不十全十美但却有着强烈感染力的人物。无怪乎柯勒律治说过:“我们每个人都有点哈姆雷特的味道”。正因为如此,莎士比亚同时代作家本琼生赞美莎士比亚是“时代的灵魂”“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时代。”
对于哈姆雷特复仇行动的迟滞,我们是否可以把他归结为他是“懦夫”的性格呢?连他自己都说自己是“忘记了杀父的大仇”“我是一个没有心肝,逆来顺受的怯汉”“我这做儿子的却像一个下流女人似的,只会空言发发牢骚”。(朱生豪,P134)王子被杀父之仇和不能行动所困扰,而且强烈意识到了自己缺乏果断判断和勇气的弱点。他希望自己能毫不犹豫地杀了克劳狄斯为父报仇,但他又总是思前想后下不了手,于是他攻击自己如下流女人似的,不能像个真正的王子勇敢行动,试图通过这种退缩,钝化来麻木自己以逃避内心的折磨。倘若他是一个没有心肝的莽汉,他早已杀了克劳狄斯。
国王去世前,哈姆雷特是“朝臣的眼睛﹑学者的辩舌﹑军人的利剑﹑国家所瞩望的一朵娇花”无忧无虑地享受父母的爱,他有好朋友并很浪漫地在和奥菲利娅恋爱,前途一片光明。当父王死后,克劳狄斯登上王位时,哈姆雷特便与他原先的那个世界疏远了。如今,奸邪当道,国内一片黑暗。好友罗森格兰兹和吉尔登斯吞看重的是王子曾经的高贵身份,如今背叛了友谊,成为了奸王的帮凶;自己的情人奥菲利亚柔弱沉静,天真无邪,却听信了父亲和兄长那些事故的“忠言”,轻易地怀疑和否定彼此纯真的爱情,盲目地充当了刺探,沦落为奸王的工具。到处都是不公正。皇冠落到了一个与父亲迥然不同的人头上,而王子看到的现实是“那些当我父亲在世的时候对他扮鬼脸的人现在都愿意拿出二十、四十、五十、一百块金洋来买他的一副小照”。(朱生豪,P128)由此动摇了王子对政治秩序的信念。对这社会观察越多,目睹的罪恶就越多,于他而言,这个世界就是“一个荒芜不治的花园,长满了恶毒的莠草”(朱生豪,P102)“丹麦是一座监狱”(朱生豪P125)世界不是一个道德的秩序,而是一个荒芜不治的花园,一个好人遭殃,恶人胜利,漂亮的外表靠不住的景象。并不是一个像他这样的人能够对付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上他也看不到有多少善有善报的希望。他想融入虚无的之中从而逃避这个世界。他被人生的不公所困扰,内心充满了愤慨、焦虑和绝望。他的父亲是哈姆雷特渴望成为的那种人,他的亡灵遭受到了耻辱。在这样一个世界上,生活对王子来说没有了指望。此时的王子极为忧郁沉闷,因一时找不到复仇的时机而使他优柔寡断,拖延迟疑。
失去父亲的创痛令哈姆雷特难以承受,因而失去了承担复仇使命的能力。他的心灵过于敏感,父王的逝世给他的压力太承重,让他无力应对。但是对他毁灭性的打击是母后乔特鲁德很快忘记了父王,没有守足够长的丧就匆忙再嫁。这时他的性格发生了巨大变化,内心感情纠缠,连他最心爱的女孩奥菲利娅也无意中成为了了他对敌的同伙,他没有信心再去相信别人。
哈姆雷特一直怀有一个他力图实现的理想化形象。他想做一个理想化的儿子﹑情人﹑王子和朋友。对于哈姆雷特来说为父报仇是儿子义不容辞的责任,叔父作为现任一国之君,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推翻了他,也就推翻了混乱的局面,并有可能恢复他破灭的理想。哈姆雷特深感责任重大。另一方面他认为一个具有高尚品行的人就应该宽宏大量,“少量的邪恶足以购销全部高贵的品质”(朱生豪,P109)更不会不愿意杀人,他不可能忍受一个由他造成的血腥场面。
莎士比亚赋予哈姆雷特的使命超出了他的承受范围。他缺乏英雄所具备的能量和果敢,因此他被这样一项无法拒绝又无力执行的任务压垮。在他的潜意识中他感觉到了自己无力承担这一使命。他认为作为一个“深刻,高贵”的王子杀死克劳狄斯有损身份。王子在当时的新文化中心德国威登堡大学学习,受到了人文主义新思想的教育和感召,他以热情的语言赞美人类“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接受过人文教育的哈姆雷特把个人的遭遇同整个社会不公联系起来。处于生来继承王位的王子听了鬼魂的控诉之后,认清了人世善恶的本来面目,把个人的遭遇与整个社会联系起来。考虑的不仅是个人的复仇,而是除恶济世的问题。因为复仇的对象是国王,这就不是一个单纯的个人复仇,而是关系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唉,倒霉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朱生豪,P115)
在他还没有通过伶人的的表演验证鬼魂的话是否属实之前,他对人类世界抱有美好愿望。但冷酷的事实证明摧毁了他对人类的美好信念。他在痛苦中思索,愤怒地冷眼观察,从罪恶的现象中了解现实,认识自己的处境。
在“生存还是毁灭”王子这一著名的独白中涉及到的生命、死亡以及人性的话题,从中反映出哈姆雷特对生命和死亡的复杂性的思索。这个具有完美主义倾向的王子处于一种两难境地:要么背弃父子之情完全忠于完整的自我,不与周围那个充满罪恶的世界同流合污;要么背弃自我信念,果断地为父报仇。这段内心独白突出表现了品德高尚的王子对人类道德良心、前途命运的关心。是“默默地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他们扫清”(朱生豪,P137)由于理想和现实的强烈反差,使得哈姆雷特不仅对人、对生活、对世界产生了怀疑,而且对现实的一切反感。 英国评论家A.C布雷德利在《莎士比亚悲剧》中总结出人物的“悲剧性弱点”,悲剧人物力求完美。然而又达不到完美,因而总是处于痛苦之中。他出生的时候随之而来的不仅是辉煌的善美,而且还有一种只有靠自我折磨和自我消亡才能克服的罪孽。
在戏中戏演出前,哈姆雷特在独白中说“我要探视到他的灵魂深处,要是他稍露惊骇不安之态,我就知道我该怎么办”(朱生豪,P135),此时王子已经下定决心,一旦鬼魂说的是事实,国王的罪恶表露出来,他就采取行动,接下来就是最迟钝的人也可以看出他叔父就是凶手,此时已经没有任何拖延复仇的理由了。克劳狄斯独自在忏悔室祷告赐予了王子这一良机,在拔出利剑就要动手之时,哈姆雷特的情绪又一下跌落,“不,还要考虑一下。收起来,我的剑;等待一个更残酷的机会吧”。哈姆雷特不愿在克劳狄斯祈祷时杀死他,以免仇人的灵魂得到宽恕升上天堂。他需要一个合法的秩序和仪式来完成他的使命。他并不是没有能力复仇,他的头脑太复杂,考虑太多。一方面要伪装自己,以免引起叔父的怀疑,使得行动彻底失败。另一方面他又承受着难以忍受的重负。
哈姆雷特没有杀死国王并非是由于他缺乏勇气和力量,王子曾想“要是我在这时候结果了他的性命,那么天国的路是为他开放,这样还算是复仇吗?”(朱生豪,P154)王子并不是为了夺回自己的王冠而复仇,而是要惩罚真正的杀父凶手,要让克劳狄斯的罪恶遭到应有的惩罚。哈姆雷特的复仇计划一拖再拖,以至于他的敌人先下手而大家同归于尽,在这个过程中他的内心斗争是十分复杂的,他的理性思考导致了他行动的迟缓。
莎士比亚剧作蕴含的是生动丰富的人性自身,充满了复杂丰富的人性。哈姆雷特的性格不是单纯的,而是多重性格的复合体。王子在责任与能力,思想与行动之间徘徊不定,饱受精神折磨的心路历程。当他立誓要为父报仇时他是坚强的。当他周旋在罪恶中进行探索,意识到自己要对谋杀,乱伦的罪恶进行报仇时,又感到力不从心,引起了内心的激烈斗争和痛苦。他想清清白白地生活,不沾骄傲、野心、粗俗的污点。他宁愿死也不要做任何破坏他形象的事情。最后王子把剑深深地插入奸王的胸中时王子以清白的灵魂,完成了艰巨的复仇任务。
参考文献:
[1]Brown,J.R..Shakespeare:The Tragedies.New York:Muir,Kenneth.ed. Interpretations of Shakespeare:British Academy Shakespeare Lectures Oxford:Clarendon,1985.
[2]袁宪军.《汉姆雷特》的批评轨迹(上)[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2).
[3]袁宪军.《汉姆雷特》的批评轨迹(下)[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4).
[4]朱生豪译.莎士比亚经典悲剧[M].京华出版社,2006.
[5]谈赢洲.莎评简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