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服务业发展模式及经验研究

来源 :经济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nan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金融服务业的发展是金融资源集聚与扩散的过程和结果。金融服务业的发展模式有两种:一种是市场反应模式;另一种是政府引导模式。从国际经验来看,金融服务业的发展需要快速增长的经济、优越的区位条件、金融人才的聚集、完善的基础设施、宽松的金融环境与优惠政策等条件。河北省应借鉴国际经验,完善现行金融发展政策。
  关键词:金融服务业,发展模式,国际经验
  中图分类号:F83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0)10-0072-05
  
  一、问题的提出
  大量研究表明,金融服务业的发展能够推动经济增长,这不仅是由于金融服务业本身可以创造经济价值,更重要的是,金融业的发展能够促进储蓄向资本转化,扩大资本积累,分散投资风险,从而推动经济更快增长。正是认识到金融服务业的重要性,国内各省市都提出了金融产业发展规划,提出打造金融中心,建设金融强省的目标。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26个城市欲建立金融中心,除了北京、上海、深圳提出建立国际金融中心外,其他城市,如天津、西安、杭州、哈尔滨、成都、重庆、武汉、郑州、长春、沈阳、大连、长沙、乌鲁木齐、福州、宁波、南昌、合肥、兰州、济南、石家庄等都提出要成为区域金融中心。
  为吸引金融机构在本地落户,各地纷纷采取措施,制定优惠政策,对金融机构的资本金给予补助,或者对金融机构的高管人员的收入提供津贴。例如,河北省出台《关于对金融机构实行奖励和风险补偿及鼓励企业上市的暂行办法》,对于银行机构来冀设立金融机构制定了三大激励政策。对在河北入驻或注册成立、正常运营3年以上并符合条件要求的金融机构,年终授予“金融贡献奖”并给予相应的奖励;对新来河北设立或迁入的中外资银行总部,针对注册资本金的不同,给于不同金额的奖励补助;鼓励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来河北省发展,以股权、期权形式作为给予高管人员的奖励,并对高管人员的子女就学问题给予照顾。
  这种优惠政策能够吸引金融资源向当地聚集吗?在金融业发展过程中,政府的作用究竟应该怎样体现?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需要哪些条件?也许我们能够从发达国家与地区金融发展的经验总结中获得答案。基于这样一种思考,笔者首先探讨金融服务业的内涵与发展模式,然后总结世界金融发展经验,最后对国内金融产业发展提出建议。期望这些经验和建议能够为我国发展金融服务业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金融服务业的内涵
  金融服务业是由各种相互联系的金融机构及其提供的金融服务所构成的产业。世界贸易组织(WTO)对金融服务的定义是指由金融服务提供者所提供的、任何有关金融性质的服务。具体讲,金融服务包括:银行及其他非银行金融服务业务,如信贷服务、证券服务、资产管理服务、信息咨询服务等。保险及与保险有关的服务,如直接保险(人寿保险和非人寿保险)、再保险和分保险,保险中介,诸如,经纪、代理机构以及附带保险服务如咨询、保险精算、风险评估和理赔服务。
  金融服务业的发展是金融资源集聚的过程和结果。金融资源泛指一切能够用来提供金融服务的资源,包括资金、金融机构、人力资源、信息等要素。金融资源的流动引起一个地区金融服务业规模和结构的改变。从流向上看,金融资源的流动呈现为集聚与扩散两个方向。集聚是指金融资源在特定地理空间上的集中与组合的动态变化过程。当金融资源集聚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金融机构集群,形成金融中心。金融资源的集聚实质上反映了金融企业实现规模经济的内在要求并获得外部经济,有利于降低成本并提高竞争力。北京、上海等地金融业的发展就是金融资源集聚的结果。
  在金融资源过度集聚的情况下,竞争加剧,市场进入门槛提高,经营成本上升,边际收益下降,从而出现金融资源的扩散。为寻求更好的盈利机会,一些缺乏竞争力的、低利润的金融资源会向邻近区域、市场“溢出”,近些年国内出现的银行后台业务外包即是这种情况。这种金融资源的扩散带动了另一地区经济金融发展。
  三、金融服务业发展模式
  帕特里克(1966)从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角度将金融服务业发展模式分为两种,即需求追随(demand-following)和供给导向。(supply-leading)。如果从金融资源的集聚过程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那么可以将金融服务业的发展模式定义为一个金融资源集聚与扩散的方式问题。扩散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市场选择的结果,即金融主体出于利润最大化的考虑,决定在何时向何地转移何种金融资源?而资源集聚却是一个多重选择的结果,不但市场的力量在推动,而且背后还有政府的力量。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讲,金融服务业的发展模式有两种:一种是市场反应模式;另一种是政府引导模式。
  (一)市场反应模式
  在市场模式下,金融服务业的发展是经济增长与市场主体自主决策的结果。经济增长导致实体部门对金融服务产生需求,由于这种需求的刺激,领先者首先提供了这种金融服务,后来模仿者跟进并不断加以修正、完善和提高,从而提供更多更好的金融服务。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拓宽,专业化的分工得以发展,新的金融组织出现,竞争推动了金融创新,新的金融服务不断出现,金融制度也逐渐变得完善和复杂。在这一过程中,金融资源向具有区位优势的中心城市集聚,随着集聚力的增强,形成金融企业集群,并逐渐发展成为金融中心。
  市场反应模式强调经济增长对金融资源集聚和金融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市场反应模式的条件是需要持续稳定增长的经济基础、成熟的市场机制和良好的区位环境,以吸引金融资源形成集聚效应。在市场模式下,金融服务业的集聚是一个缓慢的市场选择的过程,要经历长期的孵化演变。不过市场模式并不排斥政府的作用,政府的引导可以加快金融资源集聚,缩短孵化期。伦敦、纽约就是这种市场反应模式下金融服务产业集聚的典型代表。
  (二)政府引导模式
  所谓政府引导模式即政府在金融资源集聚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也就是说,政府通过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提供金融基础设施、采取优惠政策等手段吸引金融资源向本地区集聚,促进经济发展,进而催生出对金融服务的新需求,巩固产业集聚的效果,加深集聚的程度与规模。这种模式强调金融产业对经济增长所具有的促进作用。这一模式与帕特里克(1966)提出的供给导向(supply-leading)模式类似。供给导向模式是指金融服务的供给领先于需求。由于供给引导的金融发展先于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从而对经济增长有着自主的积极影响。把传统部门的一些资源转移到能刺激经济增长的现代部门,并投资到最有效的项目上,起到基础性作用。供给导向的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能起到支配作用。
  政府引导模式存在的前提条件是,政府必须投入大量资源建设金融基础环境,比如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健全司法系统、改善公共基础设施等,经过一段时期的持续建设,才能吸引金融资源的聚集。这要求强大财政支持,并且政策具有连续性。新加坡、中国香港的金融服务业是典型的政府导向型发展模式。
  四、国际金融服务业发展的经验
  不论采取哪种发展模式,金融服务业的发展都要遵循一些共同的规律和条件。伦敦、纽约、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经验对于我们发展金融服务业具有借鉴意义。
  (一)快速增长的经济成为吸引金融资源集聚的必要条件
  世界主要的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过程显示,当地经济的稳定与繁荣是吸引金融资源集聚和金融中心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条件。经济增长提供了金融资源集聚所必需的市场深度和广度。当地经济的快速增长产生了对资金的大量需求,同时也会有闲置资金投入金融市场,促使金融服务规模扩大,新的金融服务不断产生,金融市场体系不断健全。例如,20世纪初,香港转口贸易和商业蓬勃发展,华人商行对使用押汇和信用证、支票的需求急增,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一批将西方银行业先进经营方法和传统银号结合起来的华资银行应运而生。1950年,香港金融业务发生重大变化,从过去贸易融资逐渐向制造业和房地产业提供贷款,推动这一转变的根本原因是二战后香港经济的转型。
  (二)优越的区位条件
  便利的交通有利于各类商业活动的开展,为金融集聚创造了最基本的条件。比如,伦敦位于泰晤士河北岸,处在西欧各国海上贸易的交通要塞,纽约则地处美国东海岸,水陆交通方便,是进出口贸易商品的集散地;新加坡则处于东西方的交汇处,并拥有天然的深水良港,是亚洲、欧洲和大洋洲之间的重要国际航空中心和国际贸易中心;香港处于西太平洋沿岸,是亚太地区南北通道和中国与东南亚的交通枢纽,是世界各地开展对东亚和大洋洲经济、贸易活动的重要枢纽,特别是进入中国内地的门户。香港的地理位置还具有时差方面的优势,正好填补了欧洲和美洲的时差空白,可以保证国际金融业务每天24小时连续运转。
  (三)金融人才的聚集
  各地区金融服务业发展模式虽有不同,但共同特点是聚集了大批高素质的金融人才。高素质劳动力吸引更多金融资源集聚起来,二者形成良性互动,推动金融业的发展,所以各个地区都重视吸引优秀的金融专业人才。例如,香港政府及金融机构对吸引金融人才不遗余力,待遇优厚,因而许多专业人才愿意在港工作定居。丰富的人力资源,是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条件。
  (四)完善的基础设施
  现代金融服务业的发展需要有完善的硬件设施,如发达的通讯系统和网络、便捷的交通网络、优美和谐的人居环境、便利的生活服务设施、良好的教育医疗条件等。而软环境同样也很重要,是金融服务业持续发展的依托。软环境体现为自由市场经济制度、高效的政府、完善的法律和社会信用以及历史文化传统。例如,香港拥有良好的制度基础,包括完善的法律体系、独立的司法体制以及高效的行政效率。这种市场环境有利于金融发展。
  (五)中介市场发育程度
  国际金融中心是各种金融资源的集聚地,由金融服务所引致和派生的会计、审计、法律、仲裁、公证、资产管理、信息咨询、评估、调查、广告、新闻媒体、公关等中介服务比较集中,形成了服务业集聚中心。伦敦中介服务业高度集中,有国际跨媒体新闻机构路透社、著名的咨询公司德勤以及多家国际著名的法律仲裁机构。全世界许多著名的管理咨询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在此设立了分支机构。
  (六)宽松的金融环境与优惠政策
  较少的金融监管以及低税率的优惠政策带来宽松的金融环境,有利于金融机构降低服务成本和提高经营效率,成为吸引金融资源集聚的重要条件。新加坡在建立国际金融中心的过程中,在税收及金融环境等方面不断推出优惠政策。例如1968年8月,新加坡政府废除非新加坡居民的利息收入预扣税,其后美洲银行新加坡分行在新加坡推出第一个亚洲货币单位,由此新加坡开始成为亚洲美元市场中心;1976年6月放宽外汇管制,与东盟各国自由通汇,允许东盟各国在其境内发行证券,并给予更多的税务优惠;1987年新加坡证券交易所放松了外国资本的进入条件。英国政府积极推动了英国金融“大爆炸”改革,第一次是突出金融自由化,放松金融管制;第二次是建立混业经营的金融监管体制,将几家监管机构合并为金融服务局,统一监管标准。1986年英国政府颁布了《限制交易行为法》,取消了许多对金融机构经营业务的限制,并对外国金融机构放开市场取消了固定佣金制,使得有实力的机构能把大的业务集中起来,获得规模效应,从而降低成本。二战后,中国香港地区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金融自由化政策,包括取消外汇及黄金管制、解禁银行牌照、取消存款利息税等,为外资银行及跨国金融机构进入香港扫清了障碍,香港金融业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
  四、国际经验对发展金融服务业的启示——以河北省为例
  从国际经验可以看到,金融中心的形成发展不仅要具备区位优势,还要有稳定增长的经济、良好的金融基础、完善的基础设施、丰富的人力资源、宽松的税收和政策环境。而金融企业在考虑选址的时候,关键是看当地的综合条件与其他地区的比较, 能否使金融企业获得更大的净收益。所以,当前各地政府以对金融机构提供津贴补助的方式来发展金融业是在浪费公共资源。地方政府应该从完善基础环境入手,着力提升本地区的集聚力。对河北省而言,沿海强省建设、环渤海经济隆起带、京津冀区域合作以及曹妃甸工业区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等为河北省金融服务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2009年,河北省颁布《金融产业发展规划(2009-2013年)》,提出发展金融服务业的目标和措施。河北省应该借鉴国际经验,开阔思路,完善现行金融发展政策。
  (一)明确金融服务业的发展定位
  河北省毗邻京津,河北省金融业的发展必须考虑京津金融产业定位,否则,同质化竞争将使河北省处于不利地位,京津将变成资金的“黑洞”,资金外流将更加严重。只有明确金融服务业定位,为金融服务业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才有助于金融服务业良好的发展。北京市是国内多家金融机构总部的聚集地,定位为国家金融决策中心、金融监管中心、金融信息中心和金融配套服务中心;天津市致力于建设成为与北方经济中心、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相适应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和金融改革创新基地。
  与京津比较而言,河北省的金融机构设置和集中度均不理想,金融资源分散。但是,在现有经济条件下,试图建立独立完整的金融体系不现实。根据比较优势原理,在同一个区域经济领域中,各地区之间根据各自的资源禀赋,进行合理产业分工,这样有利于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5]。河北省的比较优势在于:农业和传统工业产业比重高,人力资源丰富且成本低廉,经济腹地深厚,市场容量大,交通便利。因此,河北省应充分利用自己的比较优势,在京津周围建设金融聚集区和金融服务区,充分利用北京金融资源和天津的金融创新政策,承接传统金融产业转移,促进利益分享。同时整合地方金融资源,培育总部金融;规范引导民间金融,建立完善的服务中小企业和农村经济的金融体系,填补京津金融产业空白。
  (二)加强京津冀区域金融协调与合作
  河北省在金融产业发展过程中,处理好与京津的关系至为重要,否则环京津的区位优势就会成为羁绊发展的劣势。所以,京津冀必须建立金融合作与协调机制,制订区域金融合作战略规划,对区域金融产业结构进行合理布局。在信息共享、征信评估、支付结算等方面构建区域金融合作平台;京津冀要相互开放金融市场,鼓励金融机构异地设立分支机构,鼓励金融机构之间相互参股,建立一体化的票据交易市场,加强票据业务合作,对京津冀地区大型企业签发的商业承兑汇票积极办理贴现、转贴现;加强京津冀金融机构在风险管理、产品设计、行业监管等领域的合作。
  (三)加快金融基础环境建设
  首先,加强金融信息化建设,营造金融发展的良好技术环境。加强金融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金融信息产品的综合开发,以信息化快速促进经济金融化。推动全省金融数据平台建设、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银行电子化支付清算系统建设和银行卡发展及信息系统安全建设等,通过金融信息化建设推进金融产业发展。其次,创建宽松的金融生态环境。伦敦、纽约金融服务业如此发达,除了特定的历史机遇外,能够充分满足金融服务业发展需要的金融法律、制度和政策环境是必不可少的。新加坡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法律及相关政策措施用于推进金融服务业的建设与发展。河北省需要提高行政效率,塑造高效政府形象;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设诚信社会;健全法律法规,严格保护金融债权;制定税收优惠政策、降低经营成本;健全公共基础设施。
  (四)加大金融人才培养力度
  金融产业是资本密集和人力资源密集的行业。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是金融生产力的源泉,也是金融活力和创造力的来源。金融人才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培养,二是引进。培养本土金融人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制定人才培养的长期规划,通过对金融机构员工的在职培训以及高等院校的专业教育来实现。引进外埠人才是迅速提升本土金融人才素质的有效方式。为此需要提供良好的软硬件条件。从硬件来讲,要能够提供良好舒适的生活工作条件;从软件来讲,则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目标考核和激励约束机制,给予优厚的待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才能吸引国内外高素质金融专业人才,尤其是熟悉国际金融市场游戏规则、精通金融衍生工具和金融创新技术的高级人才。
  (五)培育金融产业生长点
  培育金融产业生长点,可以集中优势资源发展金融业,在某几个方面形成突破和特色。培育生长点可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培育新兴金融产业,二是培育省域金融中心。离岸金融、产业基金投资以及民间金融的正规化是河北省具有比较优势的新型金融产业,应该积极发展。离岸金融业务和产业基金投资以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为依托,在条件具备时打造离岸金融公司聚集区。另一方面,2010年5月13日国务院发布《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允许民间资本兴办金融机构,鼓励民间资本发起或参与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金融机构。河北省应借助政策东风,最大限度地向民间资本开放金融市场,吸引资金聚集,服务农村经济和县域经济以及中小企业。
  另外,要培育金融中心城市,通过金融中心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全省金融服务业的发展。根据经济实力、金融基础、发展潜力、辐射带动能力等条件综合考虑,在11个设区市中,石家庄、廊坊和唐山三市比较优势明显。石家庄作为省会城市具有决策中心、信息中心以及交通优势;而唐山的经济实力和发展潜力更胜一筹,并具有临港的区位优势;廊坊的优势则在于毗邻京津之间,具有地缘优势;从未来发展看,三市可以分享金融中心功能,石家庄作为金融决策与信息中心,可发展总部金融;廊坊承接京津后台金融业务外包转移,可作为金融服务中心;而唐山则可作为离岸金融聚集区。
  参考文献:
  [1]郗文泽.金融服务产业集聚研究[D].天津:天津财经大学,2008.
  [2]Hugh T. Patrick.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in Underdeveloped Countries[J].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Vol. 14, No. 2. (Jan., 1966), pp. 174-189.
  [3]冯邦彦.香港金融业百年[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7.
  [4]李豫.借鉴新加坡经验,尽快将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J].金融研究,2001,(8).
  [5]王重润,崔玉平.河北省金融业发展之对策分析[J].经济与管理,2007,(11).
  [6]胡星.金融聚集于区域金融中心的形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9,(10).
  [7]梁颖,罗霄.金融产业集聚的形成模式研究:全球视角与中国的选择[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6,(5).
  [8]于秀荣.国际金融中心历史变迁与功能演进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2009.
  [9]吴念鲁,杨海平.关于打造中国国际金融中心的评析与思考[J].金融研究,2008,(8).
  [10]Tayorp,et al,Financial Services Clustering and its Significance for London[EB/OL]. http://www.lboro.ac.uk/gawc/pubcol1.html.
  [11]黄解宇,杨再斌.金融集聚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12]Cynthia Leung and Olaf Unteroberdoerster,Hong Kong SAR as a Financial Center for Asia: Trends and Implications[J].IMF Working Paper,WP/08/57,March 2008.
  责任编辑:武玲玲
  责任校对:张增强
其他文献
摘 要:绿色GDP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绿色GDP与传统GDP相比,扣除了环境成本和资源代价,反映了投资带来的最终价值。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必须对原来的GDP核算方法进行调整,以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绿色GDP;传统GDP;核算体系  中图分类号:F12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8)11-0092-03    保护资源与环境,发展循
期刊
摘 要:信息产业生命周期的研究对提高信息产业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和增强信息产业发展战略前瞻性具有重要意义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信息产业发展阶段,表明目前山西省正处在信息产业发展的最好时机  关键词:信息产业;生长曲线;Logistic方程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8)12-0076-04    当今,信息产业已经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
期刊
摘 要:人口流动严重削弱了欠发达地区农村家庭养老功能,具体表现在:老年人获得的经济支持相当薄弱且极不稳定,其日常生活照料主要依靠自己和老伴来完成,在精神慰藉方面老人们内心呈现出孤寂失落感与满足感并存的双重特点。另外,农村劳动力外流降低了老年人的社会经济地位,还导致家庭和整个社区尊老养老文化基础动摇。构建和完善农村家庭养老保障制度应从家庭、社区和政府三个层面着手。  关键词:社会转型;欠发达地区;农
期刊
摘 要:以辽宁省作为研究对象,运用DEA方法对14个地级市的财政投入社会保险效率进行评价,计算出输入冗余和输出亏空,通过指标分析找出非DEA有效地市的问题及对此要强化社会保险基金征缴,提高征缴率,规范征缴程序和方法,杜绝协议征缴等真正建立起税务征收、财政监督、社保审核、银行发放的新型社会保障基金运行机制。  关键词:财政投入;社会保险;数据包络分析  中图分类号:F8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
期刊
摘 要:看病难看病贵是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原因错综复杂,但从经济学角度看主要是医疗卫生产品供给行为存在缺陷。医疗卫生产品供给不足和结构失衡有其制度原因并由此带来效率和福利损失,改变这一状况必须对公共财政介入公共卫生领域的投入机制进行合理而有效的设计和再造。  关键词:医疗卫生;公共产品;供给;尼斯坎南因素   中图分类号:F810.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8
期刊
摘 要:中国沿海地区将是孕育500强企业的摇篮;新兴的第三产业部门是中国企业进军世界500强的可行选择;具有规模产业的企业将是中国企业入主世界500强的主力军。中国企业问鼎世界500强应采取的战略为:着力提升全方位创新能力、重信守约、培养企业敏锐的洞察力,提高善于探索和开发有价值信息的能力等。  关键词:世界500强;中国企业;发展前景  中圖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
期刊
摘 要:企业是一个开放系统,环境的变化必然影响其生存和发展。“瞪羚企业”的成长也必然与环境相关,从人才资源供给、良好的投融资服务环境、创业孵化网络环境、创新创业文化氛围、政策支持环境五个主要环境结构纬度构建了“瞪羚企业”的成长模式。当前中关村“瞪羚企业”面临的环境具有人才资源、创新创业文化融资、创业孵化网络、政策支持等优势,企业应追求内涵才发展,强化创新意识,以求更快发展。  关键词:“瞪羚企业”
期刊
摘 要: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IT企业,其职业生涯管理实施策略各不相同。IT企业的发展周期可分为创业阶段、成长和成熟阶段、再发展阶段,再发展阶段又可分为创新、专精、退出或并购三个子阶段,针对每一阶段IT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重点,从职业匹配策略、职业发展规划策略、职业发展辅助策略三方面提出IT企业的职业生涯管理实施策略。  关键词:IT企业;发展周期;职业生涯管理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2.9 文献
期刊
摘 要:“crossover”思想已經成为一种崭新的现代企业经营理念,代表一种新锐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方式的融合。在实施“crossover”策略时,关键要在原来的品牌基础上形成新的超越,创造新的魅力,才能吸引更多消费者的关注。  关键词:酷越;品牌联合;蓝海战略  中图分类号:F7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8)10-0056-07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
期刊
摘 要:我国实施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于保障贫困居民的基本生活消费、维护社会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我国实行的“国家与地方共同出资”模式由于地方发展水平的差距而很难在短期内真正实现“应保尽保”的根本目标,而且还存在进一步加大地方差距的风险。“费”的先天缺陷使得低保制度并不是最好的制度选择,可考虑实行负所得税制,对其财政负担、经济社会效率、行政效率以及替代效应等方面的实证分析表明:我国实施负所得税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