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真正读懂古诗

来源 :科教新报·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fu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诗教学历来是阅读教学的一大难点,由于古诗内容的时空跨度太大,古诗的话语风格离学生的现有语感相去甚远,多数古诗教学仅仅满足于诗义的疏通和诗句的积累,至于诗的文化底蕴则往往无暇顾及。因此,古诗教学的模式还相对比较陈旧和保守,难有突破。到底该如何教学,才能让孩子真正读懂古诗呢?教完第五册的《两首古诗》,我陷入了深深的思索。这两首古诗分别是《山行》和《枫桥夜泊》,因为面对的是刚入三年级的学生,所以我采用的还是比较传统的“逐首教学”(即一首一首的教学)和“逐环教学”模式(即解题开始、正音跟上、疏通为主、背诵断后),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初读古诗、理解诗意、领悟诗情、诵读古诗这种四步教学法。
  一、初读古诗,范读不可或缺
  初读古诗这一环节,其目的是扫除朗读障碍,让学生读准字音,读顺诗句。在这一环节,特别是当我们面对的是年级比较低的学生时,范读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诗歌有它的韵律和节奏,你可以和学生说明其中的规律,比如七言绝句一般是前四个字和后三个字之间略有停顿,但效果还不如自己读一遍给学生听,因为教师的范读会让学生不由自主地进行模仿,而模仿是他们所擅长的。
  二、理解诗意,浅显直白更好
  关于每一首古诗的意思,教参上都有。那我们能把这样的解释一字不差地灌输给学生吗?或许能,但学生能真正理解吗?我想是不能。我们需要的是学生能真正地理解,而不是去死记硬背这些教参上的标准答案。古诗的语言有它自身的特点,如语句浓缩、意思跳跃、成分省略、词序倒置等,这些都是学生学古诗的障碍。根据小学生的特点,我们在帮助其疏通理解时,可以渗透地教给他们古诗的学法——分词连序法:一是分词解义,逐词逐句理解字面意思及在本诗中的含义;二是按现代汉语规范进行连序翻译。古诗学法可以具体概括为七个字:扩、留、补、换、调、嚼、连。
  扩:浓缩的词语要“扩”,将单音词扩成双音词,使意思明显化、具体化。
  留:古今通用的词语要保留。
  补:诗句中省略的成分要补上,使之通顺。
  换:古今用法不同的词语要更换。
  调:词语的顺序颠倒的要调整。
  嚼:诗中关键、传神的、富有哲理的词句引导学生细心咀嚼、品味。
  连:将各句中解释的词语连起来翻译。
  当然,这些方法并不是满堂灌地教给学生,而是在具体的诗句理解相机渗透。讲中有导,导中有练,启发学生悟法用法。事实上,一首诗中有很多地方学生或者猜一猜,或者查查字典或者结合插图,自己都能理解,只有少数字词是他们不能理解的,因此,可以通过同学间交流的方式先解决一部分内容的理解。当然,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很多人自己也不清楚自己不理解的是什么地方。所以当他们提出自己某一句诗不理解的时候,往往需要教师追问一句:是这句诗中的哪些字不理解?这样抽丝剥茧,把真正的问题暴露出来。那些容易理解的,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看法。难理解的,就需要教师引导他们或扩或补或换或调,把难点突破,之后再连起来说说,那么整句诗的意思也就自然出来了。比如“远上寒山石径斜”一句,学生说不理解,我问每个字都不理解吗?结果学生说石径的意思他知道,就是石头路。我问是大路吗?学生马上补充是小路。我接着说,“石径斜”意思就是这条石头小路是斜斜的吗?同时还比画着教室的对角线做了个手势,马上有同学笑了,说不对,是弯弯曲曲。我问他你怎么知道?这个同学说我看到山上的小路都是弯弯曲曲的。我说很好,这么难懂的字,你一联系生活中亲眼看到的就马上理解了。“上”的意思是延伸,这一点告诉学生后“远上”的意思就知道了,我紧接着问是什么远远地延伸上去,学生马上说是那条弯弯曲曲的石头小路,就像他们看到过的香山上的小路一样。其实这一句就是需要调换了词序去理解的。我再问为什么这里称山为寒山呢?教参上说是因为山上树叶凋零给人寒冷的感觉,这有学生说到。但也有学生说因为是秋天,山上风很大,吹在身上很冷。我觉得也很好,学生已经结合起了亲身的感受来理解这一处,难道说因为和教参上的答案不符就要否定吗?这样,整句诗的意思学生就知道了:深秋,一条弯弯曲曲的石头小路远远地延伸到山顶上。对诗句的意思翻译很简单,但在学生头脑中,却已经调动了以往的生活经验,浮现出了一幅深秋时节,秋风瑟瑟,草木凋零,山间小路若隐若现的画面。因此,理解诗意这一环节,更重要的是把话语权还给学生,让他们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虽然浅显直白,但每一个学生都能懂。
  三、领悟诗情,直达学生内心
  由于古诗内容的时空跨度太大,话语风格距学生的现有语感相去甚远,加之小学生的阅历太浅,学生很难与诗人心同此情,意同此理,对古诗内容可能会有多元的反应。那么,怎样解读、感悟古诗呢?首先理解诗人,了解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是解读、感悟古诗的前提。对于小学生来说,讲故事可以说是让他们了解诗歌背景的最好方式了。很多诗歌诞生的背后都有它的一个故事,或愉悦、或伤感、或愤慨、或悠然,通过教师的讲述让它展现在学生眼前,既能调动起学生的兴趣,且一下子拉近了他们与遥远时空中诗人的距离。
  四、诵读古诗,水到就能渠成
  古人说过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杜甫有两句有名的诗,叫做“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意思是书读得多了,自然写得出好诗文。这是古人信奉的作文法。《语文课程标准》要求1至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释文160篇(段);推荐70篇。从这里可以看出,读与背的重要性。因此在学生理解诗的内容的基础上要重视朗读,强调背诵。指导朗读就是要让学生掌握感情朗读的方法和技巧。首先指导确定感情基调,然后指导处理重音与节奏。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首抒情诗。全诗充满了喜悦、激动之情。起句与七、八句节奏要急促,第五、六句要舒缓;“忽传”、“喜欲狂”、“即从”、“便下”读重音。这样朗读抑扬顿挫,学生的感情自然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尽量使多种感官参与,朗读过程耳、脑、口、眼协调活动,琅琅出声地读,读多了,自然就背下来了。
  古诗到底该如何教学,仍需我们不断探索。依循规律却不死板,灵活开放却不散漫,我想,这就是我们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吧。
其他文献
一、近期校园中的“颜色现象”  自2011年10月中旬以来,各地校园中连续出现的“颜色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探讨。西安市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向部分学生发放绿领巾,要求他们佩戴,该校教师解释称,学习、思想品德表现稍差的学生不发红领巾,发放绿领巾是对表现稍差的学生的激励。山东省枣庄39中根据学生成绩,为部分班级的学生发放了红、黄、绿三种颜色的作业本,绿色标有A,黄色标有B,红色标有C,据该校教务处
期刊
一、实验教学中加强素质教育是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没有实验就没有物理学。据统计,在获得诺贝尔奖的物理学家中,有74%的是因实验而获奖的,由此可见实验在物理学发展中的重要性。在物理教学中,由于实验能给学生学习物理创设良好的环境,促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促进科学品质和世界观的形成;能使学生掌握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发展实验能力,因此,实验是物理教学的基础。
期刊
爱动脑、爱学习的习惯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养成的。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必须贯穿在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中。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学生严格要求,示范引导,反复训练,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一、注重学习习惯养成,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一是培学生养阅读习惯。随着学生年龄和抽象能力的提高,理解能力也在不断的增强,让学生养成先阅读后做作业的习惯,有利于学生的成长进步。引导学生在学会看懂图、式、
期刊
随着科技信息的飞速发展,近年来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已被广泛使用。它新颖生动,感染力强,是一种颇具模拟性与启发性的教学手段。它不但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而且还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让学生清楚地看见事物发展的全过程,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抽象的语言形象化;深奥的道理具体化。它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素质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多媒体技术在英语教学中同样具有及其重要的价值
期刊
作为AP1班的班主任,面对全新的班级模式和管理理念,如何才能有条不紊、优质高效地进行AP国际班班级的管理工作,目前班级管理工作的成效和问题是什么,我想反思和分享如下方面。  一、AP国际班学生背景研究   AP国际1班学生目前总数23人,韩国交换生1人。根据学生入学登记情况,其中本班中考成绩在500分以上人数为10人,其余13人均在500分以下。除部分优秀同学有明确的出国意愿和目标外,其余学生都是
期刊
一、创设环境,培养幼儿阅读习惯  幼儿期是形成个性、发展智力、学习语言、开发身心潜能的关键时期。处于这一时期的孩子活泼好动、模仿力强。由于幼儿的可塑性强,模仿性强,人们常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因此,在幼儿生活环境中提供可供阅读的汉字、图书,以及教师对阅读活动的喜爱都能刺激幼儿的阅读神经,从而使幼儿产生潜移默化地影响。在图书吧中,为了让幼儿主动地参与到游戏中,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我有针对性地选
期刊
跆拳道的前身是“花郎道”,起源于韩国的民间自卫术。它的劈掌结合了中国拳术及日本空手道等技术,融汇成一种独特的朝鲜拳术,即今日的跆拳道。跆拳道动作简洁快速,观赏性极佳且易学易练,短时间便可获得格斗能力,非常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和健身需要,所以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的欢迎  跆拳道是一项直接对抗性项目,在高度紧张激烈的竞争中,要想发挥好技、战术水平,就必须具有稳定的心理状态,这也是决定比赛胜败的一个至关重要的
期刊
整体设计思路、指导依据说明。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如何询问对方意见,如何提出建议,如何就别人的建议发表看法。本节课是第一课时,根据英语新课程标准要求,采用任务型教学方式,充分联系学生实际,利用多媒体,通过视频、图片等导入新课,由词到句,由句子到文章,环节设计层层递进,从易到难。本课在设计上面向全体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多媒体设计各种图片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语言的理解,激发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的热情
期刊
陶行知在论及教育现代化时说:“做一个现代人必须取得现代的知识,学会现代的技能,感觉现代的问题,并以现代的方法发挥我们的力量。时代是继续不断地前进,我们必得参加在现代生活里面,与时代俱进,才能做一个长久的现代人。”他认为只有与时俱进,才能达到教育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他提出:“我要用四通八达的教育,来创造一个四通八达的社会。”什么是“四通八达的教育”呢?陶行知认为,教育事业至少应遵循三方面的需要:“社会
期刊
网球步法是运动员控制身体、改变位置、方向、速度所采用的各种动作方法的总称。在网球运动员中,每个人的基本技术并非都是均衡发展的。上网型打法的运动员对网前技术的要求更高一些,而底线型打法的运动员则对底线技术要求更高一些。虽然各有侧重,但要打好网球,任何一项都不可偏废。为了适应激烈的比赛,步法训练越来越受到教练员和运动员的重视。没有灵活的步法,就不可能及时抢占有利的击球位置并有效地回击来球。网球运动中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