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具有很强的逻辑性,知识非常严谨,没有模棱两可。然而数学各章节、各知识内容连接起来就交织成了一张密集的网,章节间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有紧密的关系。学生对其内容的掌握往往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理解的模糊、知识点的错位、过程中的失误、思维的延伸等。纵观各册数学教材,不难发现,许多练习题中都会出现“数学医院”“判断”“谁说得对(或谁说错了)”的题型,这类题看似很简单,却可以考察学生对某章节知识的掌握、理解情况和运用、推理的能力。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练习题中的“数学医院”“判断”等题型,让大家在此过程中对数学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思维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更加浓厚,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终身有益的数学能力。
一、利用“数学医院”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不管老师怎么教都不会收到好的效果;反之,学生的学习效果往往会事半功倍。数学内容比起其它学科而言,多少显得枯燥一些,面对的大都是那死板板的概念、计算、规律、法则,学得大部分学生头疼。
作为老师,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一些图片,让孩子们在图片中找到兴趣。比如,“数学医院”中的每一个小题都会有一小动物陪伴着,像乌龟呀,蜗牛呀,小猪呀,小兔呀,小猫呀等,在完成过程中,我们可以这样说:“大家快帮帮这些可爱的小动物们吧,看看他们完成得怎样?”“请各位小医生快快就诊吧,它们到底得什么病了?怎样下药方?”“大家和它们比比,看谁细心。”等话语,小学生都是炫耀自己的欲望,如此以来,学生就会仔细的去完成了。
二、利用“数学医院”增加学生对章节内容的理解
每次学了一个章节内容后,学生总会出现理解模棱两可的现象,对一些概念不能灵活运用,练习题中的“数学医院”把孩子们容易出现的问题罗列出来,便于孩子们加深印象,减少错误的出现。如在学习的分数的认识后,习题中出现了这样一题:“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一定比这两个数大。”小乌龟需要进医院吗?这道题考察了孩子们对学过的“最小公倍数”的理解及应用,我们要判断小乌龟是否有毛病,就得弄清楚什么是最小公倍数,公倍数有什么特点。孩子们此时就要开始对学过知识的回顾了,要能有充分的理由说明自己的观点,正确要能说出为什么,不正确至少要能举出一个例子证明。如2和4这两个数,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就是4,它只比2大,和4相等,所以一定比这两个数大是不正确的。
在判断和表述的过程中,既能对知识点进行了复习,也能得到一些知识点的规律。
三、利用“数学医院”提高学生分析表达能力
数学的学习过程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因而,能让学生在完成“数学医院”的过程中,对其进行分析并用较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达出来,也是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一个好机会、一个难得的训练基地。
“a、b是不同的质数,b/a一定是最简分数。”学生在分析这道数学医院题时,要找到判断的方向,也就是分析的思路。在完成这道题时,首先要把“质数与最简分数”这两个数学基本名词的概念表述清楚,还要分析它们的特征:质数是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而最简分数是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既然是两个不同的质数,它们除了具有公因数1外不可能再有其它的公因数,所以小猪说的是正确的。学生在表达过程中,要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和语言,表达要准确,逻辑要清晰,不能忽而东忽而西的。
四、利用“数学医院”减少学生数学计算中的错误率
“粗心”几乎成了影响小学生数学成绩的致命因素之一,分析孩子们平时的作业和测验試卷,因为粗心而影响正确率的占了60%左右,甚至还要多。纵观每次的数学试卷,需要计算的内容可以达到80%左右(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解决问题中都不可能没有计算),当然还是其它知识点出现的粗心,因而,减少学生在数学计算中的错误率成了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
教学中,我发现,别看孩子们自己计算时粗心大意,但每次在完成“数学医院”中的计算时,个个都是火眼金睛的孙悟空了:能正确找出小动物们计算过程的错误之处,能改正,还能分析其错误的原因了,那正是个个精明的“好医生”。
如16.5-1.2÷0.3
=15.3÷0.3
=51
2.6×4.7+5.3×8.1
=2.6×10×8.1
=26×8.1=210.6
诸如这类的计算题,在平时的计算过程中,像这样计算的同学比比皆是,可是,他们在这里,一下子就能诊断出病因,并能对症下药使其得以治疗。在完成这样的题时,我还会将其举一反三,如果我们要这样计算,应该是怎样的计算题目,让孩子们在题中添括号,也就是只能把它们变为:
(16.5-1.2)÷0.3 2.6×(4.7+5.3)×8.1
五、利用“数学医院”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在完成“数学医院”的过程中,适时的采取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对其进行分析、判断,在小组成员的相互分析甚至争吵下,能加深孩子们对知识的理解,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久久不忘。比如,“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小猪说,小组内所有成员都会动起来,有的在动手拼,有的在课本中查找,有的在看着思考,想法不一,各自表述并说明理由。
总之,合理的利用好数学教材中的“数学医院”题,能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同时也能延伸到学生们自己作业中出现的“病例”之中,使孩子们的数学能力得到提高。
一、利用“数学医院”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不管老师怎么教都不会收到好的效果;反之,学生的学习效果往往会事半功倍。数学内容比起其它学科而言,多少显得枯燥一些,面对的大都是那死板板的概念、计算、规律、法则,学得大部分学生头疼。
作为老师,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一些图片,让孩子们在图片中找到兴趣。比如,“数学医院”中的每一个小题都会有一小动物陪伴着,像乌龟呀,蜗牛呀,小猪呀,小兔呀,小猫呀等,在完成过程中,我们可以这样说:“大家快帮帮这些可爱的小动物们吧,看看他们完成得怎样?”“请各位小医生快快就诊吧,它们到底得什么病了?怎样下药方?”“大家和它们比比,看谁细心。”等话语,小学生都是炫耀自己的欲望,如此以来,学生就会仔细的去完成了。
二、利用“数学医院”增加学生对章节内容的理解
每次学了一个章节内容后,学生总会出现理解模棱两可的现象,对一些概念不能灵活运用,练习题中的“数学医院”把孩子们容易出现的问题罗列出来,便于孩子们加深印象,减少错误的出现。如在学习的分数的认识后,习题中出现了这样一题:“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一定比这两个数大。”小乌龟需要进医院吗?这道题考察了孩子们对学过的“最小公倍数”的理解及应用,我们要判断小乌龟是否有毛病,就得弄清楚什么是最小公倍数,公倍数有什么特点。孩子们此时就要开始对学过知识的回顾了,要能有充分的理由说明自己的观点,正确要能说出为什么,不正确至少要能举出一个例子证明。如2和4这两个数,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就是4,它只比2大,和4相等,所以一定比这两个数大是不正确的。
在判断和表述的过程中,既能对知识点进行了复习,也能得到一些知识点的规律。
三、利用“数学医院”提高学生分析表达能力
数学的学习过程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因而,能让学生在完成“数学医院”的过程中,对其进行分析并用较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达出来,也是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一个好机会、一个难得的训练基地。
“a、b是不同的质数,b/a一定是最简分数。”学生在分析这道数学医院题时,要找到判断的方向,也就是分析的思路。在完成这道题时,首先要把“质数与最简分数”这两个数学基本名词的概念表述清楚,还要分析它们的特征:质数是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而最简分数是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既然是两个不同的质数,它们除了具有公因数1外不可能再有其它的公因数,所以小猪说的是正确的。学生在表达过程中,要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和语言,表达要准确,逻辑要清晰,不能忽而东忽而西的。
四、利用“数学医院”减少学生数学计算中的错误率
“粗心”几乎成了影响小学生数学成绩的致命因素之一,分析孩子们平时的作业和测验試卷,因为粗心而影响正确率的占了60%左右,甚至还要多。纵观每次的数学试卷,需要计算的内容可以达到80%左右(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解决问题中都不可能没有计算),当然还是其它知识点出现的粗心,因而,减少学生在数学计算中的错误率成了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
教学中,我发现,别看孩子们自己计算时粗心大意,但每次在完成“数学医院”中的计算时,个个都是火眼金睛的孙悟空了:能正确找出小动物们计算过程的错误之处,能改正,还能分析其错误的原因了,那正是个个精明的“好医生”。
如16.5-1.2÷0.3
=15.3÷0.3
=51
2.6×4.7+5.3×8.1
=2.6×10×8.1
=26×8.1=210.6
诸如这类的计算题,在平时的计算过程中,像这样计算的同学比比皆是,可是,他们在这里,一下子就能诊断出病因,并能对症下药使其得以治疗。在完成这样的题时,我还会将其举一反三,如果我们要这样计算,应该是怎样的计算题目,让孩子们在题中添括号,也就是只能把它们变为:
(16.5-1.2)÷0.3 2.6×(4.7+5.3)×8.1
五、利用“数学医院”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在完成“数学医院”的过程中,适时的采取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对其进行分析、判断,在小组成员的相互分析甚至争吵下,能加深孩子们对知识的理解,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久久不忘。比如,“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小猪说,小组内所有成员都会动起来,有的在动手拼,有的在课本中查找,有的在看着思考,想法不一,各自表述并说明理由。
总之,合理的利用好数学教材中的“数学医院”题,能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同时也能延伸到学生们自己作业中出现的“病例”之中,使孩子们的数学能力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