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情感体验 引导有效朗读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520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是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并使其形成良好语感的基础。”所以,平时教学中只有准确地理解并把握课文内涵,才能真正体验到文章作者所表达的独特的情感,也只有把握住了这份情,才能进行有效朗读。而这一切都需要教师在引导学生和文本对话的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朗读教学呢?
  一、创设有趣氛围,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1.恰当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朗读兴趣。
  在教学《狐假虎威》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狐狸装作唯我独尊、不可一世的神情时,我先让学生观看动画片《狐假虎威》片段。有声有色的画面,使学生获得了具体直观的视觉体验,学生很快进入了意境,从而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表达自己内心的体会,读出狐狸的狡猾和仗势欺人。
  2.精心创设语言意境,调动学生的朗读情绪。
  教师语言艺术的真谛不仅在于使人知、使人信,更在于要巧妙地把“金针”度与人,要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情感。浓浓的情感是学生从认知到行为的桥梁,是师生心灵之间的桥梁,越是潜移默化,越使学生觉察不到我们是在实施熏陶感染,往往这种情感就越足,朗读效果越好。教师进行范读时,可以让学生闭目凝神听。力图创设一个情景。把学生的注意力和情绪集中到这个点上来。这是为学生创设情景的基础。如在朗读《静夜思》这首古诗时,引导学生先读课文,了解诗人李白被流放到外地,时值中秋佳节之际,天上月圆,人间团聚,而诗人孤身一人在外地。他看到天上的明月,忍不住低下头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这是一种思乡情。经过诗文对照,学生们加深了对古诗的理解,理解了作者一个人在外孤独冷清的场面。读完古诗,有几个学生说自己有一种想哭的感觉。这样较难理解的古诗意境,经过教师的朗读及讲解,在学生心中激起感情的波澜。有了这样的感觉,教师再进一步指导,就能通过学生的朗读把课文的意境展现出来。
  二、注重示范引领,诱发学生的朗读情感
  哲学家黑格尔说过:“教师是孩子们心目中最完美的偶像。”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多注意给学生以科学的指导和示范的影响,其中范读就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和相当的影响力。老师如能经常地、适时地给学生以正确的、动情的范读,就能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自然而然地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不断提高读书的兴趣和朗读的能力。
  在精读感悟时可以选择重点段落范读,例如《船长》中哈尔威船长组织船员救援乘客时的一段对话。这段对话感情色彩强烈,通过我的饱含感情的范读,学生对哈尔威船长一生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品质有了感性的理解。随后学生在自读时便能把自己的体会带进文本中,读得字字千钧凝重,句句铿锵有力。
  三、鼓励自主朗读,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
  “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手段。学生通过朗读,感悟句子含着的意思,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里“感悟”、“理解”的前提是朗读。因为“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入境入情”,因情而自得,按“得”去朗读。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主动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例如在教学《大江保卫战》时,我坚持以读为本,采取个人读,小组读,齐读,表情朗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自读自练,品味领悟,读出真情:通过学生的齐读“大堤抢险”,读出人民子弟兵的英勇无畏;通过学生个体的自读、品读,再现黄晓文的铮铮“铁汉本色”;通过学生分角色的动情朗读,表现出“勇救群众”中军民鱼水深情……这样学生通过不同方式的朗读,在感悟情感,理解内容上得到提升。
  四、激发竞争意识,树立学生的朗读信心
  学生有争强好胜的天性,教师要利用学生的天性,让他们展开竞争,在竞争中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在竞争中不断提升朗读水平。教师鼓励性的评价,会激起学生再次朗读的愿望,建立朗读的自信。如:“你读得真好,我们都被感动了。谁有志气、勇气、自信比她读得好,一个、两个、三个……好,请你来,能超过她吗?”“你的朗读反映出你沉稳的个性、细腻的情感。我很欣赏你,谁还敢于毛遂自荐,和她一比高低?”……一一作出个性化且富有激励性的评价,这样既能有效地发挥学生的潜能,也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促使每位学生全力投入,尽情发挥,学生读得动情,学得深入。
  总之,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这就需要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能够重视学生的朗读训练,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充分发挥朗读对感悟内容,培养语感,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朗读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安徽省霍邱县城关镇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初中生物课是义务教育阶段必修的一门基础课。通过生物课的学习,使学生获得生物学基础知识的同时,教师有目的地选取有关生物学发展史,我国古代和现代的生物科学成就,生物进化,生物与环境,我国丰富的动物资源以及我国人口、资源等方面的政策法令等内容,向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增强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逐步形成高尚的品德和情操。同时把学习效率提升到较高的水平,有效地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要求历史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学习方式方面“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如何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来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如何优化历史课教学,让快乐充满历史课堂?……带着这一系列问题,
倡议编制“中国品牌发展指数”,旨在借助国家级媒体平台,聚合国内外专家资源,打造科學、精准、公正的品牌评价指数  编制发布具有国际视野、行业高度和专业水准的中国品牌发展指数,形成示范导向、引领作用、激励效果,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客观需要,也是促进企业参与全球竞争、行稳致远的必然要求。指数将秉承公开、公正、透明的原则,既科学建构模型又精确设置指标,既运用数据分析又精准确立权重,既尊重专家评分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诗歌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方面,肩负着审美教育的任务。因此,在中学诗歌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诗歌教学的特点和审美教育的特点,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去发现美、感受美、理解美、接受美的熏陶,从
高三语文后期复习要收到好的效果,就必须要抓基础知识的落实,而要使知识落实到实处,就应回归教材,正所谓“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教材就是语文学科的根本和源泉。语文教材在高三后期的复习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应重视教材的作用,抓纲务本,做好后期的复习工作。  高三后期复习之所以要回归教材,是因为教材与考点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  一、教材与高考点的关系  许多的考生在进入高三后便
【内容摘要】和小学数学相比,初中数学的内容多,抽象性、理论性强,不少同学进入初中以后很不适应,从而对学习感到困难。为此,就学好初中数学谈几点意见和建议:要改变观念,提高听课的效率,做好复习和总结工作,做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习题等。只有做到以上几点,才可能学好初中数学。  【关键词】观念 关键 复习 总结 习题 兴趣  和小学数学相比,初中数学的内容多,抽象性、理论性强,所以,不少同学进入初中之后很不适
【内容摘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应充分重视提问的艺术性,以求良好的教学效果,切实贯彻新课程改革精神。  【关键词】引导提问的艺术  新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更新观念、转变方式,即更新教与学的观念;转变教与学的方式。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就是课堂教学。这两者体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就是讲求教与学必须相和谐,即必须遵循教师善教和学生会学、乐学并重,接受学习与
【内容摘要】无论从素质还是从应试的角度,学好语言必须有丰厚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探究农村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高,其关键的活水来自课堂,来自课本丰富多彩的语言。  【关键词】农村 初中语文 语言积累 探究  教学《春》、《济南的冬天》、《钱塘湖春行》等美文,如果让多媒体打出相应的各个时令各个地方的人物景观,把课文内容直观化,就能帮助学生切实感悟课文的人文内涵。在农村,
【内容摘要】背诵中国古典诗书,可以感受艺术奇葩的芬芳,可以得到艺术雨露的滋润,可以借鉴、创新写出语言风格出彩的文章。  【关键词】背诵 诗书 借鉴 创新    现在的中学生,生活阅历还不够丰富,生活圈子也不大,因而他们的写作材料是贫乏的。在写作过程中,面对题目苦思冥想,可写出来却不尽人意;或不着边际,或言之无物,或语不由衷,或敷衍塞责。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写作水平,使文章出彩呢?笔者认为最好的办法莫过
一、背景  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既努力学好课本里的文章,掌握写作方法,又要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课外阅读、观察、练笔、品评,生成主动的作文意识。在作文课上许多学生常常为无话可说而苦恼,问题在于他们虽然身处生活中却不会观察生活,对周围的事物印象模糊,认识肤浅。人们常说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而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生动地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因此,着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