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应充分重视提问的艺术性,以求良好的教学效果,切实贯彻新课程改革精神。
【关键词】引导提问的艺术
新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更新观念、转变方式,即更新教与学的观念;转变教与学的方式。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就是课堂教学。这两者体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就是讲求教与学必须相和谐,即必须遵循教师善教和学生会学、乐学并重,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并重的原则,就是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就是要求语文教师要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尽最大努力成功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我认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的成功发挥,首先体现在提问的艺术性。一堂生动有趣的语文课多离不开提问,但以往课堂提问常有以下几种不良倾向:一、提问的时机掌握不准。有的教师问题提出后,没有给学生独立思索的时间。有的甚至先叫起学生,再问问题,学生答不准就反复追问,浪费了不少时间。二、提问的质量低而偏。有的教师提问,答案即在问题之中,无须学生回答,缺乏启发性;有的提问零乱无序,没有逻辑层次,纯属信口说出,缺乏设计;有的问题本身矛盾,脱离学生现有的知识和经验。三、提问的目标不明确,盲目性、随意性较大,课堂环节松懈,学生懒洋洋无学习兴趣,教学效果较差。这些不良倾向严重影响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我认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应讲究艺术,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设计的问题要能有效开启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经过一番思索终于寻得答案,从而获得极大的成就感。
提问是为了启发学生动脑,现代的教育不是“奉送”知识,而是让学生去“索取”知识。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要使学生达到“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辨,斗争能自奋,高精能自探”的境界。教师的责任就是将教材中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揭示出来,开启学生的心扉,使他们独立思维,深入学习,以尝试成功的喜悦。例如《驿路犁花》32-36段,这五段通过哈尼小姑娘讲述了解放军战士为方便路人避风雨而建造了小屋,犁花姑娘常常照顾小屋,出嫁后由哈尼小姑娘照管小屋的故事,告诉读者:小屋的建造者及所有的照料者都是小茅屋的主人。课堂上引导学生研读这段内容时,我并没有直接问学生“小屋的建造者是谁?”,而是从提问设计的科学化角度出发,让学生跳跃层次,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说小屋的建造者及所有的照料者都是小茅屋的主人?”这很需要学生动一番脑筋思考,学生首先必须分析解放军战士、犁花姑娘和哈尼小姑娘的精神品质,从而发现他们身上的共同点,即都有着一颗为人民服务、方便过路人的雷锋精神,因而他们都是小茅屋的主人。当学生思考出答案的时候,脸上就会流露出仿佛走过一段曲径而到达幽美之处的喜悦之情。
二、提问要有一定的层次感。
提问的层次感就是设计的问题,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递进,把学生的思维一步步引向新的台阶。《学记》中载:“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提问的设计讲求艺术,那就必须要在问题的难易度上下功夫,让人人有思考的机会,个个有答问的条件,每个学生的答问都能显示其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正如特级教师钱梦龙所讲:“先问一些比较易懂有趣的问题,让学生尝到解决问题的乐趣,然后逐步加大难度。这样,同学们就好似登山一样,过了一个高峰,又有另一个高峰在自己的面前了,于是他们登高的兴趣会越来越浓,课堂气氛也就越来越活泼了。”
我在讲解朱自清的《春》这篇课文时,让学生赏析“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这一名句,我并没有直接向学生提问:“谁来分析一下这句话?”因为这样的提问方式可能让学生觉得很有难度,无从下手,不知道应该从哪些方面来分析,从而失去了回答的兴趣。要想让学生顺利完成对这一名句的赏析,在提问设计方面一定要讲求艺术,我认为需要有意识地把这个问题分解成以下若干个由易到难的小问题:1.这句话里有没有修辞啊?如果有,请指出。(这个问题比较简单。)2.这句话写出了春花的什么特点?(这个问题比前者稍有难度。)3.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个问题相比较前两个问题是最难的。)这样学生先听到前面两个比较简单的问题就乐意思考回答:1.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2.句式整齐、颇有气势、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花的美丽和娇艳的特点。当学生把这两个问题解决了,整个课堂气氛就会活跃甚至沸腾起来,学生会觉得阅读理解也并不难,自己的能力还是蛮强的嘛!从而就有了向第3个相对较难的问题冲刺的激情和信心。最终,学生凭借着顺利回答出前两个问题的成就感和由此激发出的高度的热情和信心,经历一番不依不饶的思索,终于理解了作者之所以观察力如此细致,把春花写得如此之美,无疑是源于对春花的喜爱,对春这个季节的喜爱,对大自然的喜爱,学生甚至自己漂亮地总结出做“赏析课文语句”这一类题目可以按以下三个步骤来解:1.指出语句所用的修辞;2.分析语句的表达效果,即写出了某样事物的什么特点或描写了某人怎样的性格特征;3.把语句放到文中,联系上下文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于是,原本一个颇具难度的阅读理解题目,通过我精心设计的这三个具有由易到难的层次感的科学化提问,学生最终轻松找到答案,而且在潜移默化中掌握和积累了阅读理解解题的方法和技巧。
三、提问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唤起学生心灵的共鸣。
教师课堂提问的艺术性还表现在问题的设计要尽量触及学生的心理,使学生产生疑虑之情、困惑之感,甚至心灵的共鸣,从而激起感情上的波澜,产生较强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重要因素,它可以打开感情的闸门,点燃灵感的火花,开拓思维的空间。学生有了兴趣,才会精神振作,积极地去思考问题。因此,讲求提问的艺术,从培养兴趣、呼唤心灵的共鸣出发来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例如我在讲解《阿长与〈山海经〉》的后半部分时,原本想让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说“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但仔细一想,如果让学生仅仅联系课文来思考,可能较有难度,于是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来引导学生:“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自己儿时一直梦寐以求想要的东西是什么?”“你是怎样费尽心机得到的?”“当历尽千辛万苦得到自己梦寐以求的东西时你的心里感受是什么?”学生往往会从自身的兴趣经历和体会出发,不知不觉地在头脑中像放电影一样温馨地回忆着自己以往遇到类似文中鲁迅这样的经历,例如想起自己小时候也曾长时间渴望获得某个至宝,也曾哀求过许多人帮自己实现愿望,可是都落空了,结果却是由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帮自己实现了愿望。接下来学生围绕着我精心设计的一系列问题踊跃发言,畅所欲言地讲述自己儿时的经历,这样,学生往往就会情不自禁地将自己的遭遇和当时的感受同鲁迅的遭遇作对比,至此学生的心灵与鲁迅儿时的心灵产生了穿越时空的共鸣。最终,学生自然而然地总结出答案:1.这四本书是作者一生中第一次得到的书;2.是作者一直以来最渴望得到的;3.是由一个谁也想不到的普通的不识字的佣人阿长买的。
四、提问要循循善诱,要能体现语文学科的价值。
我认为语文学科的重要价值之一在于培养学生结合语境分析字词含义的意识。中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力,他们积累词语并不仅仅依靠字典、词典,而是在大量的阅读中得到的。但说话者、写作者却千方百计地挣脱语言系统的规则,以便把自己想要传达的内涵意义表达出来,而这往往是流动的、可变的,具有个人倾向。这时,教师的提问设计就显得十分重要,一定要注意艺术地设计问题,以此培养学生结合语境分析字词含义的意识,这也是体现语文学科价值、展现语文教学精髓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式。例如我在讲解李清照的《醉花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一句时,想让学生赏析“瘦”字在词中的含义,但考虑到如果直接提问:“瘦”字的含义是什么?学生的回答很可能较浮浅甚至出错,这时就需要老师动一番脑筋,注意提问的艺术性。于是我先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1.字典是如何解释“瘦”字的?2.哪一种解释适合“瘦”字在这首词里的含义?显然“瘦”字在这首词里的含义不是字典上能查到的,需要联系整句话甚至整首词的语境来思考。学生查阅了字典并思考了一段时间,仍然没有从字典里找到合适的义项。于是我紧接着提示学生:“要想准确地挖掘出‘瘦’字的含义就必须联系上下文语句,反复诵读,要不断感受‘瘦’字与整首词里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关联。那么‘瘦’字与作者的心情有何关系呢?”学生经过一番仔细地推敲和品味,认识到“瘦”字决不仅仅如字典上解释的指身体的消瘦,更多的是表现了深秋时节多愁善感、独守空闺的妇人怀念亲人、孤独寂寞的情思。至此,由于我设计的问题,学生渐渐懂得:有些字词的含义是很丰富的,要想完整地挖掘出其丰富的含义,必须将其放在语境中去反复推敲、品味。今后在古诗词的阅读中再碰上“瘦”字等内涵丰富的词语,他们就会自然而然联系语境获得较为深刻的认识。再如我在讲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这首元曲中出现的九个名词:“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仅仅是作者在向读者简单地罗列自己所看到的风景吗?学生并没有立即做出简单的解释,同样联系语境,再结合曲中作者当时的处境和心情,认识到这些名词与在词典上的解释是不能划上等号的,因为它们更多地是表现作者作为长期漂泊异乡的游子的惆怅之情。
综上所述,语文学科是基础学科,在培养学生情感因素、审美能力、道德人格上更是有特殊的功能。要在语文教学中切实贯彻新课程改革精神,就应充分发挥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而讲究提问的艺术性是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成功发挥主导作用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成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提高教学质量,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第一中学)
【关键词】引导提问的艺术
新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更新观念、转变方式,即更新教与学的观念;转变教与学的方式。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就是课堂教学。这两者体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就是讲求教与学必须相和谐,即必须遵循教师善教和学生会学、乐学并重,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并重的原则,就是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就是要求语文教师要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尽最大努力成功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我认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的成功发挥,首先体现在提问的艺术性。一堂生动有趣的语文课多离不开提问,但以往课堂提问常有以下几种不良倾向:一、提问的时机掌握不准。有的教师问题提出后,没有给学生独立思索的时间。有的甚至先叫起学生,再问问题,学生答不准就反复追问,浪费了不少时间。二、提问的质量低而偏。有的教师提问,答案即在问题之中,无须学生回答,缺乏启发性;有的提问零乱无序,没有逻辑层次,纯属信口说出,缺乏设计;有的问题本身矛盾,脱离学生现有的知识和经验。三、提问的目标不明确,盲目性、随意性较大,课堂环节松懈,学生懒洋洋无学习兴趣,教学效果较差。这些不良倾向严重影响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我认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应讲究艺术,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设计的问题要能有效开启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经过一番思索终于寻得答案,从而获得极大的成就感。
提问是为了启发学生动脑,现代的教育不是“奉送”知识,而是让学生去“索取”知识。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要使学生达到“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辨,斗争能自奋,高精能自探”的境界。教师的责任就是将教材中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揭示出来,开启学生的心扉,使他们独立思维,深入学习,以尝试成功的喜悦。例如《驿路犁花》32-36段,这五段通过哈尼小姑娘讲述了解放军战士为方便路人避风雨而建造了小屋,犁花姑娘常常照顾小屋,出嫁后由哈尼小姑娘照管小屋的故事,告诉读者:小屋的建造者及所有的照料者都是小茅屋的主人。课堂上引导学生研读这段内容时,我并没有直接问学生“小屋的建造者是谁?”,而是从提问设计的科学化角度出发,让学生跳跃层次,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说小屋的建造者及所有的照料者都是小茅屋的主人?”这很需要学生动一番脑筋思考,学生首先必须分析解放军战士、犁花姑娘和哈尼小姑娘的精神品质,从而发现他们身上的共同点,即都有着一颗为人民服务、方便过路人的雷锋精神,因而他们都是小茅屋的主人。当学生思考出答案的时候,脸上就会流露出仿佛走过一段曲径而到达幽美之处的喜悦之情。
二、提问要有一定的层次感。
提问的层次感就是设计的问题,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递进,把学生的思维一步步引向新的台阶。《学记》中载:“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提问的设计讲求艺术,那就必须要在问题的难易度上下功夫,让人人有思考的机会,个个有答问的条件,每个学生的答问都能显示其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正如特级教师钱梦龙所讲:“先问一些比较易懂有趣的问题,让学生尝到解决问题的乐趣,然后逐步加大难度。这样,同学们就好似登山一样,过了一个高峰,又有另一个高峰在自己的面前了,于是他们登高的兴趣会越来越浓,课堂气氛也就越来越活泼了。”
我在讲解朱自清的《春》这篇课文时,让学生赏析“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这一名句,我并没有直接向学生提问:“谁来分析一下这句话?”因为这样的提问方式可能让学生觉得很有难度,无从下手,不知道应该从哪些方面来分析,从而失去了回答的兴趣。要想让学生顺利完成对这一名句的赏析,在提问设计方面一定要讲求艺术,我认为需要有意识地把这个问题分解成以下若干个由易到难的小问题:1.这句话里有没有修辞啊?如果有,请指出。(这个问题比较简单。)2.这句话写出了春花的什么特点?(这个问题比前者稍有难度。)3.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个问题相比较前两个问题是最难的。)这样学生先听到前面两个比较简单的问题就乐意思考回答:1.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2.句式整齐、颇有气势、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花的美丽和娇艳的特点。当学生把这两个问题解决了,整个课堂气氛就会活跃甚至沸腾起来,学生会觉得阅读理解也并不难,自己的能力还是蛮强的嘛!从而就有了向第3个相对较难的问题冲刺的激情和信心。最终,学生凭借着顺利回答出前两个问题的成就感和由此激发出的高度的热情和信心,经历一番不依不饶的思索,终于理解了作者之所以观察力如此细致,把春花写得如此之美,无疑是源于对春花的喜爱,对春这个季节的喜爱,对大自然的喜爱,学生甚至自己漂亮地总结出做“赏析课文语句”这一类题目可以按以下三个步骤来解:1.指出语句所用的修辞;2.分析语句的表达效果,即写出了某样事物的什么特点或描写了某人怎样的性格特征;3.把语句放到文中,联系上下文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于是,原本一个颇具难度的阅读理解题目,通过我精心设计的这三个具有由易到难的层次感的科学化提问,学生最终轻松找到答案,而且在潜移默化中掌握和积累了阅读理解解题的方法和技巧。
三、提问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唤起学生心灵的共鸣。
教师课堂提问的艺术性还表现在问题的设计要尽量触及学生的心理,使学生产生疑虑之情、困惑之感,甚至心灵的共鸣,从而激起感情上的波澜,产生较强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重要因素,它可以打开感情的闸门,点燃灵感的火花,开拓思维的空间。学生有了兴趣,才会精神振作,积极地去思考问题。因此,讲求提问的艺术,从培养兴趣、呼唤心灵的共鸣出发来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例如我在讲解《阿长与〈山海经〉》的后半部分时,原本想让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说“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但仔细一想,如果让学生仅仅联系课文来思考,可能较有难度,于是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来引导学生:“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自己儿时一直梦寐以求想要的东西是什么?”“你是怎样费尽心机得到的?”“当历尽千辛万苦得到自己梦寐以求的东西时你的心里感受是什么?”学生往往会从自身的兴趣经历和体会出发,不知不觉地在头脑中像放电影一样温馨地回忆着自己以往遇到类似文中鲁迅这样的经历,例如想起自己小时候也曾长时间渴望获得某个至宝,也曾哀求过许多人帮自己实现愿望,可是都落空了,结果却是由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帮自己实现了愿望。接下来学生围绕着我精心设计的一系列问题踊跃发言,畅所欲言地讲述自己儿时的经历,这样,学生往往就会情不自禁地将自己的遭遇和当时的感受同鲁迅的遭遇作对比,至此学生的心灵与鲁迅儿时的心灵产生了穿越时空的共鸣。最终,学生自然而然地总结出答案:1.这四本书是作者一生中第一次得到的书;2.是作者一直以来最渴望得到的;3.是由一个谁也想不到的普通的不识字的佣人阿长买的。
四、提问要循循善诱,要能体现语文学科的价值。
我认为语文学科的重要价值之一在于培养学生结合语境分析字词含义的意识。中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力,他们积累词语并不仅仅依靠字典、词典,而是在大量的阅读中得到的。但说话者、写作者却千方百计地挣脱语言系统的规则,以便把自己想要传达的内涵意义表达出来,而这往往是流动的、可变的,具有个人倾向。这时,教师的提问设计就显得十分重要,一定要注意艺术地设计问题,以此培养学生结合语境分析字词含义的意识,这也是体现语文学科价值、展现语文教学精髓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式。例如我在讲解李清照的《醉花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一句时,想让学生赏析“瘦”字在词中的含义,但考虑到如果直接提问:“瘦”字的含义是什么?学生的回答很可能较浮浅甚至出错,这时就需要老师动一番脑筋,注意提问的艺术性。于是我先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1.字典是如何解释“瘦”字的?2.哪一种解释适合“瘦”字在这首词里的含义?显然“瘦”字在这首词里的含义不是字典上能查到的,需要联系整句话甚至整首词的语境来思考。学生查阅了字典并思考了一段时间,仍然没有从字典里找到合适的义项。于是我紧接着提示学生:“要想准确地挖掘出‘瘦’字的含义就必须联系上下文语句,反复诵读,要不断感受‘瘦’字与整首词里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关联。那么‘瘦’字与作者的心情有何关系呢?”学生经过一番仔细地推敲和品味,认识到“瘦”字决不仅仅如字典上解释的指身体的消瘦,更多的是表现了深秋时节多愁善感、独守空闺的妇人怀念亲人、孤独寂寞的情思。至此,由于我设计的问题,学生渐渐懂得:有些字词的含义是很丰富的,要想完整地挖掘出其丰富的含义,必须将其放在语境中去反复推敲、品味。今后在古诗词的阅读中再碰上“瘦”字等内涵丰富的词语,他们就会自然而然联系语境获得较为深刻的认识。再如我在讲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这首元曲中出现的九个名词:“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仅仅是作者在向读者简单地罗列自己所看到的风景吗?学生并没有立即做出简单的解释,同样联系语境,再结合曲中作者当时的处境和心情,认识到这些名词与在词典上的解释是不能划上等号的,因为它们更多地是表现作者作为长期漂泊异乡的游子的惆怅之情。
综上所述,语文学科是基础学科,在培养学生情感因素、审美能力、道德人格上更是有特殊的功能。要在语文教学中切实贯彻新课程改革精神,就应充分发挥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而讲究提问的艺术性是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成功发挥主导作用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成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提高教学质量,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