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情分析是教师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展开的分析研究,是对新课改课程理念的贯彻与实施,也是有效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学情分析常被忽略,许多音乐教师不了解其重要性,也不清楚如何进行学情分析。笔者以怀化市第一中学为例,结合自身实习的教学案例,探讨高中音乐教学中学情分析的运用策略及其功能与价值,以期为音乐教学实践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学情分析;高中音乐教学;怀化市第一中学
[中圖分类号]G6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18)09-0061-07
[收稿日期]2018-05-14
[基金项目]湖南省高等学校“十三五”专业改革试点项目;2016年度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湘教通〔2016〕276号;16A134)。
[作者简介]肖慧婷(1996— ),女,湖南怀化人,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本科生。(长沙 410081)
依据国内外有关学情分析 在国外,有关学情分析有多种表达,如:分析学习者(analyze learners)、学习者特征(learner’s characters)、分析学生(analyze students)等。奥·苏泊尔在其专著《教育心理学》的扉页中写道:“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即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奥·苏泊尔认为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是分析学情中不可或缺的一个要素。美国W·迪克所著的《系统化教学设计》一书中把学习者称为“目标人群”,教师作为教学的设计者,不仅要知道教什么,还要了解“目标人群”,即“学习者分析”。在国内,我国学者对学情分析的内涵还没有统一的界定,最早提出学情概念的是黎世法的“最优中学教学方式实验法”。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对学情分析有一个基本共识:学情分析是教师为了进行有效教学而对学生有关学习的情况展开的分析研究。研究成果,学情分析的内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的学情分析,是指学生情况的分析,包括分析学生身体、心理、智力、情感态度等方面。狭义的学情分析,即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本文从狭义上的学情分析出发,提出符合音乐学科特点的音乐课堂学情分析内涵,应是从分析学生的共同特征、个性化学情两方面,分析学生有关音乐的学习情况。学生的共同特征,包括兴趣爱好、知识基础等;个性化学情,即学生个体或者班级的特殊学情,包括认知水平、音乐审美能力等。
一、高中音乐课堂的学情分析
2017年10月至12月,笔者在怀化市第一中学进行教育实习。在这期间,针对怀化市区五所高中的音乐教师进行学情分析调查,并以怀化市第一中学为个案研究,从分析学生的共同特征、个性化学情两方面,分析学生有关音乐的学习情况。
(一)怀化市高中音乐课堂教学学情分析调研
笔者对怀化市区五所高中的24名音乐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与访问,此次调查共发放24份问卷,实收问卷18份,有效问卷18份。
对学情分析进行调查分析后可得出:高中音乐教师并未将学情分析真正融入到日常的音乐教学中去,即便是有,学情分析也只是流于表面地零星存在于教师评优、评奖的公开课、示范课的教案中来完善教学设计,并没有真正根据学生情况进行学情分析。
产生上述不良现状的原因大致可归纳为三点。
1.音乐教师还没有建立学情分析的观念。这是造成学情分析缺失的“元凶”。我们常说的备课须备哪些内容,基本上的回答都是备教学过程、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即备教材、备教法。而很少有老师主动提到备学生,即学情分析,可以看出音乐教师存在着学情分析意识淡薄的问题。
2.音乐教师还未真正了解学情分析的重要性。大部分教师未真正了解到学情分析对课堂教学有何实质性的作用,认为是否进行学情分析对课堂教学效果影响不大,没有进行学情分析的必要,从而没有真正在教学中运用学情分析。
3.音乐教师不知如何进行学情分析。一方面,大部分教师不知道学情分析具体是分析什么。另一方面,国内对学情分析还没有统一的界定,众多文献资料所描述的都是笼统而又抽象的,有些甚至艰深晦涩,让音乐教师望而却步,不知如何着手去分析学情。
(二)怀化市第一中学高中音乐课堂的学情分析
笔者以怀化市第一中学为例,对其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以此对高中学生的音乐学情进行分析。此次调查共发放160份问卷,实收问卷140份,有效问卷140份。考虑到高三学生无音乐课的学习情况,此次调查分别向高一、高二不同班级的学生随机发放共140份问卷。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学生的音乐兴趣所在。如图1.3所示:
近九成的高中学生相比传统音乐来说更喜欢当代流行音乐,而只有少数的学生较喜欢传统音乐。随着时代的发展,流行音乐逐渐多元,深受青年一代的热捧,听流行音乐成为了当下的潮流。
(2)学生们对高中音乐教材的喜爱程度。如图1.4所示:
调查显示只有23%的学生是对音乐教材持喜爱态度,有42%的学生对音乐教材中的音乐持一般态度,35%的学生表示不喜欢,大多数学生对教材中的音乐不感兴趣或不喜欢。
(3)对学生的音乐基础调查。学生在课外一直学音乐的占12%,曾经学过的占25%,没学过一点的占63%。课外没有接受过音乐教育的学生有六成。
对学生的简谱、五线谱的识谱能力的调查,结果如表1.3所示:
可以看到,识简谱难度不大,学生识简谱、五线谱的能力差别不大。能完全识得简谱、五线谱的人数占比很少,近六成的学生完全不识简谱、五线谱。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普通高中学生的音乐基础还较薄弱。值得注意的是,问卷为中国传统音乐专设了一道选项题,即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喜爱程度及了解程度调查,有65%的学生表示一般且了解甚少,大多都是在音乐课上听过,但学生对传统音乐的兴趣度不高。 二、基于学情分析的高中音乐课堂教学案例举证
案例主要是通过分析学生的共同特征、个性化学情两个方面的音乐学情,以是否展开学情分析的正反案例对比论述如何进行学情分析。
(一)分析学生的共同特征
在高中阶段,同级或同班的学生的年龄、智力发展水平差异不大,具有许多共同特征,音乐教师可以分析学生的共同特征来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
1.分析学生的兴趣爱好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兴趣像是学习的催化剂和发动机,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兴趣,才能唤起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习效率更高。音乐教师要做好学情分析,就要找到学生的兴趣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湘教版《音乐鉴赏》教材中《五十六朵芬芳的花》的教学片段为例。
2.分析学生的知识基础
(1)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上进行教学
音乐教师在教学前,了解学生是否已经具备学习新知识的知识基础,是确定教学设计的关键所在。只有建立在学生知识基础上进行音乐课堂教学,才能够顺利开展有效教学。以湘教版《歌唱》教材中《享受合唱的艺术美》教学片段为例。
(2)对学生欠缺知识的重点教授
音乐教师开展课堂教学,可以根据国家政策导向、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教学内容,教授给学生必须了解并掌握的知识。
古诗词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璀璨明珠,将其与流行音乐相结合,受到当代年轻人的关注,掀起了传统文化寻求发展的一阵热潮。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是当代人的历史使命,音乐教师理应唤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增加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笔者在教育实习中,关注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问题,认为对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普及是极具必要性的。因此,专门讲授“中国传统音乐当代传承”专题课。具体教案如下。
通过这堂课,学生了解了古诗词在当代的传承。古诗词与当下流行音乐相结合,改变了学生的认知,让学生们改变对古诗词枯燥无味的看法,发出古诗词还能用动听音乐诠释与表达的感慨,加强了学生对中国古诗词的兴趣度。中国古诗词改编成流行音乐的例子有很多,如表2.1所示。
与此同时,中国传统音乐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以崭新的面貌回归。列举部分传统音乐与流行音乐相融合的歌曲,如表2.2所示。
表中展示的只是此类音乐的冰山一角,相信在未来会有更多的基于传统音乐的歌曲,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并赢得大众的认可与关注。在呼唤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的教育政策、方针下,适时以本学科特有方式,通过学情分析对学生不可或缺的知识进行补充与强化是必要的。
(二)分析学生的个性化学情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獨特个体,个体间是存在差异的,如家庭文化背景、智力、认知水平、学习风格等。个体差异会导致班级差异。《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意味着既要考虑到学生的共性,也要关注到学生的个性。所以,音乐教师在备课时,也须考虑学生的个性化学情。
对于音乐课堂教学来说,智力发展水平的差异因素影响较小,音乐感受能力与审美能力影响较大。可将音乐特长生集中在一个班级,组建成艺术班,艺术班与普通班在音乐水平上有一定差距,而音乐教师要根据班级的个性化学情制定出不同的音乐教案,切忌同班同教案的做法,以下以《五彩纷呈的演唱形式》教学片段为例。
三、学情分析的功能与价值
学情分析作为音乐课堂教学设计中的一大环节,是新课改“以学生为主体”理念贯彻实施的重要手段,有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
(一)有利于音乐教师有效开展音乐课堂教学
基于学情分析的课堂教学就是根据学生关于学习方面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课堂教学,这较之传统的“以老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更加关注学习者本身。在音乐教学的课前、课堂、课后整个过程中贯穿学情分析,教师对学生情况做充分的了解与分析,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课堂,有利于学生转变学习态度,化被动为主动,提高课堂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学生的课堂配合度变高,教师通过了解他们的知识基础,能够对知识技能有重点、有策略地教授,使得音乐课堂教学质量大大提升,音乐教师能有效地开展音乐课堂教学。
(二)有利于各地校本课程的开发
在湖南省普通高中学校里,学生们统一用的音乐教材即湖南文艺出版社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而统一的音乐教科书在地方学校实践教学中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不契合本校的实际音乐教学情况以及学生情况。例如在对一中学生的调查中可以发现大部分学生对音乐教材里的音乐不感兴趣。对学情进行分析后,音乐老师可以积极发挥创造力开发特色校本课程,选择本校学生真正喜欢、真正需要的课程内容,把它编进校本课程中,如可设置戏曲、中国民族音乐、中国流行音乐等不同专题的音乐教学内容,采用学生可能喜爱的具有时代性的音乐素材等。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如今已成为我国课程改革的热点,音乐学科在倡导素质教育以来备受重视,音乐教育已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实施审美教育的主要手段,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能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力,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并促进音乐课程改革与中学音乐教育的发展。
(三)有利于中国传统音乐的继承与发展
如今,随着“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各国间的文化交流大大增强,青年一代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对中国本土文化的认可度降低,中国本土文化的内涵与特色也随之逐渐模糊或丧失。
中国传统音乐、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已是热点问题。中国传统音乐亟须推陈出新,而青年一代是推动传统民族音乐重新走向复兴的中坚力量。音乐教师可通过学情分析,改进教学设计与教学方式:增加关于中国传统音乐的鉴赏教学课时,更多地让学生自己进行传统音乐的音乐创作改编,在传统音乐教学过程中有策略地结合流行音乐的元素唤起学生对传统音乐的热爱与兴趣。不忘本来才能面向未来,音乐教师扎根传统音乐,从中汲取灵感,有利于中国传统音乐的继承与发展,使中国传统音乐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参 考 文 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美]奥·苏伯尔.教育心理学:认知观点[M].任夫松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8.
[3] [美]W·迪克.教学系统化设计[M].汪 琼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5] 庞玉崑.常见的“学情分析”错误与解决方法[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2(03).
[6] 邵燕楠,黄燕宁.学情分析:教学研究的重要生长点[J].中国教育学刊,2013(02).
[7] 谢 晨,胡惠闵.学情分析中“学情”的理解[J].全球教育展望,2015(02).
[8] 马文杰,鲍建生.“学情分析”:功能、内容和方法[J].教育科学研究,2013(09).
[9] 杨彰发.如何做好学情分析[J].贵州教育,2010(16).
[10] 赵振旗.应加强对学情的研究[J].山东教育科研,1988(04).
[11] 颜瑶卿,陈 波.音乐活动借班教学中学情分析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幼儿教育研究,2017(05).
[12] 朱郁华.学情分析:教师新的教学基本功[J].教学与管理,2013(22).
[13] 毛耀忠,张 锐.西方学情分析研究:源起、现状及走向[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7(07).
[14] 陈春梅.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J].新课程学习(下),2011(04).
[15] 简姗姗.普通中学音乐教育之改革与建言——以南昌市第二十中学为例[D].江西师范大学,2015.
[16] 丁 佳.中学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上海市四所中学为例[D].上海师范大学,2013.
[17] 邓乐璇.新课程改革下高中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
[18] 金世余.我国中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福建師范大学,2010.
[19] 唐亚娟.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中的学情分析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
[20]王 莉.基于学情分析的高中数学教学设计[D].河南大学,2015.
[21] 耿岁民.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学情分析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
[22] 蒋静静.高中历史教学的学情分析现状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
(责任编辑:刘露心)
[关键词]学情分析;高中音乐教学;怀化市第一中学
[中圖分类号]G6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18)09-0061-07
[收稿日期]2018-05-14
[基金项目]湖南省高等学校“十三五”专业改革试点项目;2016年度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湘教通〔2016〕276号;16A134)。
[作者简介]肖慧婷(1996— ),女,湖南怀化人,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本科生。(长沙 410081)
依据国内外有关学情分析 在国外,有关学情分析有多种表达,如:分析学习者(analyze learners)、学习者特征(learner’s characters)、分析学生(analyze students)等。奥·苏泊尔在其专著《教育心理学》的扉页中写道:“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即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奥·苏泊尔认为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是分析学情中不可或缺的一个要素。美国W·迪克所著的《系统化教学设计》一书中把学习者称为“目标人群”,教师作为教学的设计者,不仅要知道教什么,还要了解“目标人群”,即“学习者分析”。在国内,我国学者对学情分析的内涵还没有统一的界定,最早提出学情概念的是黎世法的“最优中学教学方式实验法”。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对学情分析有一个基本共识:学情分析是教师为了进行有效教学而对学生有关学习的情况展开的分析研究。研究成果,学情分析的内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的学情分析,是指学生情况的分析,包括分析学生身体、心理、智力、情感态度等方面。狭义的学情分析,即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本文从狭义上的学情分析出发,提出符合音乐学科特点的音乐课堂学情分析内涵,应是从分析学生的共同特征、个性化学情两方面,分析学生有关音乐的学习情况。学生的共同特征,包括兴趣爱好、知识基础等;个性化学情,即学生个体或者班级的特殊学情,包括认知水平、音乐审美能力等。
一、高中音乐课堂的学情分析
2017年10月至12月,笔者在怀化市第一中学进行教育实习。在这期间,针对怀化市区五所高中的音乐教师进行学情分析调查,并以怀化市第一中学为个案研究,从分析学生的共同特征、个性化学情两方面,分析学生有关音乐的学习情况。
(一)怀化市高中音乐课堂教学学情分析调研
笔者对怀化市区五所高中的24名音乐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与访问,此次调查共发放24份问卷,实收问卷18份,有效问卷18份。
对学情分析进行调查分析后可得出:高中音乐教师并未将学情分析真正融入到日常的音乐教学中去,即便是有,学情分析也只是流于表面地零星存在于教师评优、评奖的公开课、示范课的教案中来完善教学设计,并没有真正根据学生情况进行学情分析。
产生上述不良现状的原因大致可归纳为三点。
1.音乐教师还没有建立学情分析的观念。这是造成学情分析缺失的“元凶”。我们常说的备课须备哪些内容,基本上的回答都是备教学过程、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即备教材、备教法。而很少有老师主动提到备学生,即学情分析,可以看出音乐教师存在着学情分析意识淡薄的问题。
2.音乐教师还未真正了解学情分析的重要性。大部分教师未真正了解到学情分析对课堂教学有何实质性的作用,认为是否进行学情分析对课堂教学效果影响不大,没有进行学情分析的必要,从而没有真正在教学中运用学情分析。
3.音乐教师不知如何进行学情分析。一方面,大部分教师不知道学情分析具体是分析什么。另一方面,国内对学情分析还没有统一的界定,众多文献资料所描述的都是笼统而又抽象的,有些甚至艰深晦涩,让音乐教师望而却步,不知如何着手去分析学情。
(二)怀化市第一中学高中音乐课堂的学情分析
笔者以怀化市第一中学为例,对其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以此对高中学生的音乐学情进行分析。此次调查共发放160份问卷,实收问卷140份,有效问卷140份。考虑到高三学生无音乐课的学习情况,此次调查分别向高一、高二不同班级的学生随机发放共140份问卷。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学生的音乐兴趣所在。如图1.3所示:
近九成的高中学生相比传统音乐来说更喜欢当代流行音乐,而只有少数的学生较喜欢传统音乐。随着时代的发展,流行音乐逐渐多元,深受青年一代的热捧,听流行音乐成为了当下的潮流。
(2)学生们对高中音乐教材的喜爱程度。如图1.4所示:
调查显示只有23%的学生是对音乐教材持喜爱态度,有42%的学生对音乐教材中的音乐持一般态度,35%的学生表示不喜欢,大多数学生对教材中的音乐不感兴趣或不喜欢。
(3)对学生的音乐基础调查。学生在课外一直学音乐的占12%,曾经学过的占25%,没学过一点的占63%。课外没有接受过音乐教育的学生有六成。
对学生的简谱、五线谱的识谱能力的调查,结果如表1.3所示:
可以看到,识简谱难度不大,学生识简谱、五线谱的能力差别不大。能完全识得简谱、五线谱的人数占比很少,近六成的学生完全不识简谱、五线谱。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普通高中学生的音乐基础还较薄弱。值得注意的是,问卷为中国传统音乐专设了一道选项题,即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喜爱程度及了解程度调查,有65%的学生表示一般且了解甚少,大多都是在音乐课上听过,但学生对传统音乐的兴趣度不高。 二、基于学情分析的高中音乐课堂教学案例举证
案例主要是通过分析学生的共同特征、个性化学情两个方面的音乐学情,以是否展开学情分析的正反案例对比论述如何进行学情分析。
(一)分析学生的共同特征
在高中阶段,同级或同班的学生的年龄、智力发展水平差异不大,具有许多共同特征,音乐教师可以分析学生的共同特征来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
1.分析学生的兴趣爱好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兴趣像是学习的催化剂和发动机,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兴趣,才能唤起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习效率更高。音乐教师要做好学情分析,就要找到学生的兴趣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湘教版《音乐鉴赏》教材中《五十六朵芬芳的花》的教学片段为例。
2.分析学生的知识基础
(1)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上进行教学
音乐教师在教学前,了解学生是否已经具备学习新知识的知识基础,是确定教学设计的关键所在。只有建立在学生知识基础上进行音乐课堂教学,才能够顺利开展有效教学。以湘教版《歌唱》教材中《享受合唱的艺术美》教学片段为例。
(2)对学生欠缺知识的重点教授
音乐教师开展课堂教学,可以根据国家政策导向、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教学内容,教授给学生必须了解并掌握的知识。
古诗词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璀璨明珠,将其与流行音乐相结合,受到当代年轻人的关注,掀起了传统文化寻求发展的一阵热潮。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是当代人的历史使命,音乐教师理应唤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增加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笔者在教育实习中,关注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问题,认为对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普及是极具必要性的。因此,专门讲授“中国传统音乐当代传承”专题课。具体教案如下。
通过这堂课,学生了解了古诗词在当代的传承。古诗词与当下流行音乐相结合,改变了学生的认知,让学生们改变对古诗词枯燥无味的看法,发出古诗词还能用动听音乐诠释与表达的感慨,加强了学生对中国古诗词的兴趣度。中国古诗词改编成流行音乐的例子有很多,如表2.1所示。
与此同时,中国传统音乐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以崭新的面貌回归。列举部分传统音乐与流行音乐相融合的歌曲,如表2.2所示。
表中展示的只是此类音乐的冰山一角,相信在未来会有更多的基于传统音乐的歌曲,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并赢得大众的认可与关注。在呼唤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的教育政策、方针下,适时以本学科特有方式,通过学情分析对学生不可或缺的知识进行补充与强化是必要的。
(二)分析学生的个性化学情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獨特个体,个体间是存在差异的,如家庭文化背景、智力、认知水平、学习风格等。个体差异会导致班级差异。《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意味着既要考虑到学生的共性,也要关注到学生的个性。所以,音乐教师在备课时,也须考虑学生的个性化学情。
对于音乐课堂教学来说,智力发展水平的差异因素影响较小,音乐感受能力与审美能力影响较大。可将音乐特长生集中在一个班级,组建成艺术班,艺术班与普通班在音乐水平上有一定差距,而音乐教师要根据班级的个性化学情制定出不同的音乐教案,切忌同班同教案的做法,以下以《五彩纷呈的演唱形式》教学片段为例。
三、学情分析的功能与价值
学情分析作为音乐课堂教学设计中的一大环节,是新课改“以学生为主体”理念贯彻实施的重要手段,有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
(一)有利于音乐教师有效开展音乐课堂教学
基于学情分析的课堂教学就是根据学生关于学习方面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课堂教学,这较之传统的“以老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更加关注学习者本身。在音乐教学的课前、课堂、课后整个过程中贯穿学情分析,教师对学生情况做充分的了解与分析,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课堂,有利于学生转变学习态度,化被动为主动,提高课堂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学生的课堂配合度变高,教师通过了解他们的知识基础,能够对知识技能有重点、有策略地教授,使得音乐课堂教学质量大大提升,音乐教师能有效地开展音乐课堂教学。
(二)有利于各地校本课程的开发
在湖南省普通高中学校里,学生们统一用的音乐教材即湖南文艺出版社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而统一的音乐教科书在地方学校实践教学中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不契合本校的实际音乐教学情况以及学生情况。例如在对一中学生的调查中可以发现大部分学生对音乐教材里的音乐不感兴趣。对学情进行分析后,音乐老师可以积极发挥创造力开发特色校本课程,选择本校学生真正喜欢、真正需要的课程内容,把它编进校本课程中,如可设置戏曲、中国民族音乐、中国流行音乐等不同专题的音乐教学内容,采用学生可能喜爱的具有时代性的音乐素材等。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如今已成为我国课程改革的热点,音乐学科在倡导素质教育以来备受重视,音乐教育已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实施审美教育的主要手段,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能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力,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并促进音乐课程改革与中学音乐教育的发展。
(三)有利于中国传统音乐的继承与发展
如今,随着“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各国间的文化交流大大增强,青年一代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对中国本土文化的认可度降低,中国本土文化的内涵与特色也随之逐渐模糊或丧失。
中国传统音乐、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已是热点问题。中国传统音乐亟须推陈出新,而青年一代是推动传统民族音乐重新走向复兴的中坚力量。音乐教师可通过学情分析,改进教学设计与教学方式:增加关于中国传统音乐的鉴赏教学课时,更多地让学生自己进行传统音乐的音乐创作改编,在传统音乐教学过程中有策略地结合流行音乐的元素唤起学生对传统音乐的热爱与兴趣。不忘本来才能面向未来,音乐教师扎根传统音乐,从中汲取灵感,有利于中国传统音乐的继承与发展,使中国传统音乐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参 考 文 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美]奥·苏伯尔.教育心理学:认知观点[M].任夫松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8.
[3] [美]W·迪克.教学系统化设计[M].汪 琼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5] 庞玉崑.常见的“学情分析”错误与解决方法[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2(03).
[6] 邵燕楠,黄燕宁.学情分析:教学研究的重要生长点[J].中国教育学刊,2013(02).
[7] 谢 晨,胡惠闵.学情分析中“学情”的理解[J].全球教育展望,2015(02).
[8] 马文杰,鲍建生.“学情分析”:功能、内容和方法[J].教育科学研究,2013(09).
[9] 杨彰发.如何做好学情分析[J].贵州教育,2010(16).
[10] 赵振旗.应加强对学情的研究[J].山东教育科研,1988(04).
[11] 颜瑶卿,陈 波.音乐活动借班教学中学情分析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幼儿教育研究,2017(05).
[12] 朱郁华.学情分析:教师新的教学基本功[J].教学与管理,2013(22).
[13] 毛耀忠,张 锐.西方学情分析研究:源起、现状及走向[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7(07).
[14] 陈春梅.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J].新课程学习(下),2011(04).
[15] 简姗姗.普通中学音乐教育之改革与建言——以南昌市第二十中学为例[D].江西师范大学,2015.
[16] 丁 佳.中学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上海市四所中学为例[D].上海师范大学,2013.
[17] 邓乐璇.新课程改革下高中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
[18] 金世余.我国中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福建師范大学,2010.
[19] 唐亚娟.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中的学情分析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
[20]王 莉.基于学情分析的高中数学教学设计[D].河南大学,2015.
[21] 耿岁民.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学情分析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
[22] 蒋静静.高中历史教学的学情分析现状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
(责任编辑:刘露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