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要挖掘蕴含其中的美感,只有将数学中的美感完全诠释出来,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的魅力,唯有如此才能激发学生兴趣,进而提升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美之意蕴
小学数学教学实质上也需要彰显美感,没有美感就没有教学效果,就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著名雕塑家罗丹曾说过:“这世上并不缺少美,只是我们的眼睛缺少发现而已。”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应善于挖掘数学教学中的美感,诠释数学中的美感,进而让学生切身体会到蕴含在数学中的美之韵味!具体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一、彰显数学美之内涵
数学的内涵之美主要是通过蕴含在数学中的文化韵味体现出来。而小学数学教学中就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神韵。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文化意蕴,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感受博大精深的数学文化,体会数学美之内涵。新课程标准一再强调:数学教学不是单纯地传授数学知识,而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让学生感受蕴含在数学中的“美”的文化。因为数学是一种逻辑美和文化美的有机融合。在新编小学数学教材中,编写者完全根据数学这一特点进行编排,以致整个教材都寄寓着浓郁的文化情韵和独特的数学美之内涵。因此,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数学教材这一优势资源,不断挖掘蕴含在数学中的文化美韵,在课堂上让学生感受数学中的文化情韵,思想以及丰富多彩的方法,让其在潜移默化中领略数学所展现的独特魅力。如此一来,方能令数学教学超越传统之极限,体现出与众不同的神韵,从而提高其学习兴趣。譬如,我在教学“乘法公式回顾”一节时,就摒弃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而是别出心裁地设计了让学生“不断猜测”的教学思路。记得艺术家张大千曾说过:“猜测具有销魂的艺术美,在生活中猜测让人们的思想异常活跃,让人们的生活充满情趣。”如果教师能让学生在猜测中感受数学的内涵之美,不但能培养其审美能力,更能有效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教学时,首先我通过多媒体屏幕展示了乘法公式的图片,并向学生提问:“大家想想,这张图片中究竟蕴含着怎样的秘密?哪位同学愿意说说?”我话音一落,很多学生都抢着回答这一问题,接着我又说:“同学们,其实在数学中很多著名的公式都和猜想有着尤为密切的关系,甚至可以说没有猜想就没有丰富多彩的数学,那么,大家现在能不能说说究竟有哪些和猜想有关的数学公式呢?”对此,首先我向学生介绍了数学领域最为有名的“哥德巴赫猜想”,鉴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我还对这一猜想进行了通俗易懂的解释,让学生感受哥德巴赫猜想的独特韵味。接下来我又形象生动地为学生讲述了数学家陈景润的故事,让他们了解到陈景润当年就是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发愤图强,为钻研哥德巴赫猜想废寝忘食,呕心沥血,最终攻克了数学上这一难题,成为我国数学界的泰斗。此后,我又进一步指出当今世上还有很多数学难题尚未解决,同学们一定要努力学好数学,将来去挑战数学领域的极限,也许你将成为第二个“陈景润”。整堂课气氛活跃,其乐融融,学生既学到了数学知识,又感受到数学文化的无限魅力,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多角度展现数学美之韵味
新编的小学数学教材处处都蕴含着美之韵味,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蕴含在数学中的“美”,譬如数学知识的神韵美,定义公式的逻辑美,画面的协调美,解题思路的清晰美,几何图形的对称美。对于这些数学中的美丽因素,教师要善于挖掘,并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去感受数学中的这些美丽“花朵”,并启发他们在欣赏美的同时掌握数学知识中潜在的规律,带着愉悦舒适的心情去接受数学知识。
此外数学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爱好以及心理特点去发现教材中的“美”,让学生认为数学是一门趣味盎然、丰富多彩的学科,让他们从内心接纳数学,并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调动其主观能动性。譬如教低年级学生学习“计数”时,可充分借用“小石头”,把数字和具体实物有机融为一体,让抽象的数字具体化,充满形象之美。在小学高年级教学“几何知识”时,面对那些抽象的几何图形(三角形、圆、正方体等),教师可通过FLASH课件制作富有动感的几何画面让学生形象地感知几何图形,并充分感受几何图形中的对称美。或者可通过具体的实物展示几何图形,让学生感受现实生活中真实的几何体,从而认识到蕴含在几何图形中的对称美、真实美、奇妙美。再如数学公式的表达往往言简意赅,但又非常准确,教师可引导学生感受蕴含其中的简洁美和准确美;计算平面几何图形的面积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感受蕴含在平面图形的中的协调美。尤其是在教学有关圆的知识时,须让学生了解到圆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都是非常和谐的,因此,圆在所有几何图形中是最为协调、对称的图形,通过引导学生把握圆的对称协调之美,能令学生对圆的主要特征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此外,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美的最佳方式是创设温馨和谐且又充满美感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从中感受蕴含在数学中的美之韵味。因为小学生的思维一般都是较为直观、具体的,他们喜欢形象的事物,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应创设具体形象的教学情境,以此让学生感受数学中的美丽因素。譬如教师可经常在教学中讲解和数学有关的趣味故事和寓言,通过游戏的方式引导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感受美之神韵。总之在整个教学中要创设一种具有极致美感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沐浴其中,感受数学无限的艺术魅力,从而激发起学习兴趣。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实施新课改理念的今天,广大小学数学教师须摒弃陈腐落后的教学观念,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创设和谐而又充满美感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感受蕴含在数学中的美丽情韵,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作者简介:段红梅(1972-),女,汉族,湖南衡东洣水镇踏庄完小,小教高级,从事小学数学教育研究。
参考文献:
[1]全守杰,李红惠.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发展探析[J].当代教育科学.2015(18)
[2]李吉林.为儿童快乐学习的情境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2015(02)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美之意蕴
小学数学教学实质上也需要彰显美感,没有美感就没有教学效果,就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著名雕塑家罗丹曾说过:“这世上并不缺少美,只是我们的眼睛缺少发现而已。”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应善于挖掘数学教学中的美感,诠释数学中的美感,进而让学生切身体会到蕴含在数学中的美之韵味!具体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一、彰显数学美之内涵
数学的内涵之美主要是通过蕴含在数学中的文化韵味体现出来。而小学数学教学中就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神韵。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文化意蕴,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感受博大精深的数学文化,体会数学美之内涵。新课程标准一再强调:数学教学不是单纯地传授数学知识,而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让学生感受蕴含在数学中的“美”的文化。因为数学是一种逻辑美和文化美的有机融合。在新编小学数学教材中,编写者完全根据数学这一特点进行编排,以致整个教材都寄寓着浓郁的文化情韵和独特的数学美之内涵。因此,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数学教材这一优势资源,不断挖掘蕴含在数学中的文化美韵,在课堂上让学生感受数学中的文化情韵,思想以及丰富多彩的方法,让其在潜移默化中领略数学所展现的独特魅力。如此一来,方能令数学教学超越传统之极限,体现出与众不同的神韵,从而提高其学习兴趣。譬如,我在教学“乘法公式回顾”一节时,就摒弃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而是别出心裁地设计了让学生“不断猜测”的教学思路。记得艺术家张大千曾说过:“猜测具有销魂的艺术美,在生活中猜测让人们的思想异常活跃,让人们的生活充满情趣。”如果教师能让学生在猜测中感受数学的内涵之美,不但能培养其审美能力,更能有效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教学时,首先我通过多媒体屏幕展示了乘法公式的图片,并向学生提问:“大家想想,这张图片中究竟蕴含着怎样的秘密?哪位同学愿意说说?”我话音一落,很多学生都抢着回答这一问题,接着我又说:“同学们,其实在数学中很多著名的公式都和猜想有着尤为密切的关系,甚至可以说没有猜想就没有丰富多彩的数学,那么,大家现在能不能说说究竟有哪些和猜想有关的数学公式呢?”对此,首先我向学生介绍了数学领域最为有名的“哥德巴赫猜想”,鉴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我还对这一猜想进行了通俗易懂的解释,让学生感受哥德巴赫猜想的独特韵味。接下来我又形象生动地为学生讲述了数学家陈景润的故事,让他们了解到陈景润当年就是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发愤图强,为钻研哥德巴赫猜想废寝忘食,呕心沥血,最终攻克了数学上这一难题,成为我国数学界的泰斗。此后,我又进一步指出当今世上还有很多数学难题尚未解决,同学们一定要努力学好数学,将来去挑战数学领域的极限,也许你将成为第二个“陈景润”。整堂课气氛活跃,其乐融融,学生既学到了数学知识,又感受到数学文化的无限魅力,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多角度展现数学美之韵味
新编的小学数学教材处处都蕴含着美之韵味,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蕴含在数学中的“美”,譬如数学知识的神韵美,定义公式的逻辑美,画面的协调美,解题思路的清晰美,几何图形的对称美。对于这些数学中的美丽因素,教师要善于挖掘,并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去感受数学中的这些美丽“花朵”,并启发他们在欣赏美的同时掌握数学知识中潜在的规律,带着愉悦舒适的心情去接受数学知识。
此外数学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爱好以及心理特点去发现教材中的“美”,让学生认为数学是一门趣味盎然、丰富多彩的学科,让他们从内心接纳数学,并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调动其主观能动性。譬如教低年级学生学习“计数”时,可充分借用“小石头”,把数字和具体实物有机融为一体,让抽象的数字具体化,充满形象之美。在小学高年级教学“几何知识”时,面对那些抽象的几何图形(三角形、圆、正方体等),教师可通过FLASH课件制作富有动感的几何画面让学生形象地感知几何图形,并充分感受几何图形中的对称美。或者可通过具体的实物展示几何图形,让学生感受现实生活中真实的几何体,从而认识到蕴含在几何图形中的对称美、真实美、奇妙美。再如数学公式的表达往往言简意赅,但又非常准确,教师可引导学生感受蕴含其中的简洁美和准确美;计算平面几何图形的面积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感受蕴含在平面图形的中的协调美。尤其是在教学有关圆的知识时,须让学生了解到圆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都是非常和谐的,因此,圆在所有几何图形中是最为协调、对称的图形,通过引导学生把握圆的对称协调之美,能令学生对圆的主要特征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此外,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美的最佳方式是创设温馨和谐且又充满美感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从中感受蕴含在数学中的美之韵味。因为小学生的思维一般都是较为直观、具体的,他们喜欢形象的事物,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应创设具体形象的教学情境,以此让学生感受数学中的美丽因素。譬如教师可经常在教学中讲解和数学有关的趣味故事和寓言,通过游戏的方式引导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感受美之神韵。总之在整个教学中要创设一种具有极致美感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沐浴其中,感受数学无限的艺术魅力,从而激发起学习兴趣。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实施新课改理念的今天,广大小学数学教师须摒弃陈腐落后的教学观念,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创设和谐而又充满美感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感受蕴含在数学中的美丽情韵,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作者简介:段红梅(1972-),女,汉族,湖南衡东洣水镇踏庄完小,小教高级,从事小学数学教育研究。
参考文献:
[1]全守杰,李红惠.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发展探析[J].当代教育科学.2015(18)
[2]李吉林.为儿童快乐学习的情境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