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深:“人间天籁”背后的冰与火之歌

来源 :时代邮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tu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次听到周深唱歌,很多人都会觉得惊艳:他的声音空灵、干净,宛如天籁。第一次在镜头前见到周深,很多人都会惊讶:如此美好的声音,竟然是一个相貌平凡、个子不高的男孩子发出来的。
  最近,周深为电影《夏日友晴天》献唱主题曲。音乐平台上,一条网友的评论被顶到了最前面:“那个曾经用9种语言翻唱《Let It Go》的男孩,被找来唱迪士尼动画的中文主题曲了。他的经历让人觉得,只要坚持梦想,总能变成更好的自己。”
  从小山村走出来的周深,怀揣着“歌唱”的梦想,翻越被人否定、自我怀疑等一座座大山,终于站在属于他的舞台上,闪闪发光。

“与蛇共舞”,一路歌唱


  生于湖南邵阳小山村的周深,原本过着跟大部分留守儿童一样的生活。上小学三年级时,父母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好的教育机会,举家搬到贵阳。在新学校,周深的歌唱天赋很快显露。“我们学校每次去参加贵阳市的合唱比赛,都要派我去,我领唱的歌曲总能得第一名。”那时周深感受到了唱歌的快乐。但这样的快乐只持续到他的青春期。十三四岁,很多男孩子都到了变声期,周深却还保持着清亮的童音,“似乎青春期忘记了改变我的嗓子。”在一堆变声期的“公鸭嗓”面前,周深一度不敢开口说话,“因为一开口就会被人骂不男不女。”为他带来快乐的好声音,成为他被嘲笑甚至被欺凌的原因。
  面对同学们的嘲笑和异样的眼光,周深再也不敢站上舞台唱歌。他变得孤独、内向、自卑,甚至连走路都低着头。但正如泰戈尔在一首诗中写下的:“我开始歌唱,忘了人来人往。”不论在学校里受了什么委屈,只要他回到家中,戴上耳麦,开始歌唱,他总能忘记同学的嘲笑,忘记人来人往。
  经历着青春期的种种煎熬,高考时,周深失利了。父母到处托人打听,为他选好了一条看起来不错的道路:去乌克兰学医。周深的留学生涯并不美好。他对父母选的这条路毫无兴趣,更难熬的是,解剖学老师很不喜欢他,总是安排他去干最脏最累的活。
  学医的日子,总让周深想到小时候在田埂上遇到蛇的经历:五六岁的周深,去田里割猪草的时候,遇见了一条菜花蛇。慌乱之下,他想起奶奶说过的话,遇到蛇,要举一根棍子,只要你手上的棍子比蛇高,它就会被吓走。周深从收割后光秃秃的田野里抓起一根秸秆,扯着身子拼命举高。一个孩子和一条蛇就这么对峙僵持,许久,蛇转身钻进洞中,只在孩子的耳边留下吐信子的“嘶嘶”声。
  他觉得,学医成为了那条“蛇”,而歌唱,成了那根“秸秆”:压力最大的时候,被冰封起来的“音乐梦”反而开始复苏。他重用在国内注册的网络账号,以“卡布叻”为名在社交平台上发歌。
  渐渐地,“歌唱”这根“秸秆”越伸越长,“学医”这条“菜花蛇”开始动摇。学医一年后,他不顾家人反对,退学重新报考利沃夫国立立谢科音乐科学院。叛逆的结果是,家里给他“断供”了。他只好向学校预借学费,利用课余时间去打工,有时他穷得连方便面都吃不上,好在当地土豆便宜,成了他充饥的主要食物。
  进入音乐学院后,周深并没有迎来“开挂”时刻。一开始,周深跟着一位不太适合自己的男中音老师学习,因为练习不当,一度练到声带小结。后来,他打听到学校有一位非常厉害的男高音老师,就想跟着那位老师学习。去见高音老师时,他刚做完声带手术,连说话都破音,老师想也没想就拒绝了他。周深每天去老师家门口蹲点,苦苦坚持3个月后,伴奏的钢琴老师先被打动了:“这孩子都来了这么久了,你就给他一次开口歌唱的机会吧!”周深终于拜师成功,开启了他的音乐求学之路。

四个舞台,唱出蜕变


  2014年,周深迎来了一个机会:《中国好声音》第三季导演组找到了他。站上《中国好声音》的舞台,周深的愿望特别朴素:“在生活中,可能听过我唱歌的人都会觉得很奇怪,我就想来到这个舞台,让四位专业的导师听一下,我是不是能够唱歌,我能不能唱出自己的未来。”周深心底还有一个期待,父母一直都没有接受他转学音乐的决定,他希望通过这个舞台告诉父母,你们的儿子,可以唱歌。
  那一年,21岁的他,穿一件普通的白T恤,演唱了一首《欢颜》。歌声落下,他赢得了三位导师的转身,其中齐秦还是《欢颜》原唱者齐豫的弟弟。但在这个舞台上,他并没有走到最后,在十六强晋级赛中,被拒之门外。周深自己却很满足,因为这个舞台给了他重新站在人前唱歌的勇气。
  就在大家为再也看不到周深而感到惋惜时,他出现在了《蒙面唱将猜猜猜》节目中。节目组要求所有歌手都戴着面具唱歌,为的是打破观众对歌手们的固有认知,鼓励歌手突破自我,挑战更多可能。节目中,为了降低被“认出来”的可能性,周深大胆“反串”。从变声期开始,他一直很介意被人说“声音不像男孩子”,在那个舞台上,他把自己声音的特色发挥到最大。摘下面具时,周深鼓起勇气说出自己心中的疑问:“为什么不能以歌识人?对于不一样的存在,为什么大家一定要戴上有色眼镜?”站上这个舞台,周深与自己达成了和解:“我的声音就是和别人不一样,这没什么好自卑的,这反而是我最特别的地方呀!”
  第三个对周深产生重大影响的舞台,是2019年的《声入人心》。周深与“梅溪湖36子”一起,以团队比赛的形式面对一次次考核。因为小时候的经历,周深一直以来是一个很“独”的人,他不太愿意对人敞开心扉。参加《声入人心》,让他感受到很多小伙伴的善意,开始融入一个团队:前几次比赛,周深因为压力太大有失水准,郑云龙反复安慰、鼓励他,告诉他,你来这里,就是把最特别的自己展现给大家,“去享受这个舞台”。《声入人心》的舞台让周深感受到团队的力量,“我第一次发觉,不是孤军奋战的感觉太好了。”

  真正让周深被大众熟知的舞台,来自2020年的《歌手》。在这个舞台上,周深演唱了二次元“神曲”《达拉崩吧》。你可能从未听过如此“丧心病狂”的歌词:“陛下我叫达拉崩吧斑得贝迪卜多比鲁翁……”歌曲中,每个人物的名字都有这么长,歌曲原作者ilem说,这本来是写给虚拟歌手的歌,根本没考虑过真人演唱的难度:“这首歌没有留什么气口,经常出现那种二三十秒的大长句,唱下来很要命。”但周深唱下来了,不仅如此,他还一人“包揽”了歌曲中所有的声音:威严的国王,勇敢的骑士,暴躁的巨龙,温柔的公主,甚至最后一声婴儿的啼哭……周深一开口,便“技惊四座”。

以歌之名,传递正能量


  在音乐圈摸爬滚打6年的周深,终于“火了”。随之而来的是被放大了百倍的争议声。唱完《达拉崩吧》的那晚,周深打开微博,想看看大众对他的反应。有人質疑他的声音不够阳刚,也有人说他很奇怪,但他看到更多喜爱、支持他的人。这些人里,有些和他一样,因为“特别”而正承受着非议。他们在微博上给周深留言,告诉他,是他的声音在深夜给他们抚慰,而他的勇敢,让他们每次在被人攻击时,都能汲取到力量。这也造成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周深的歌迷,年龄跨度很大,有二次元的学生妹,也有老阿姨老奶奶,还有一位奶奶级的香港粉丝,经常为他写歌评。
  成名之后的周深,没有忘记一路走过的岁月。他投身公益,频频为“特殊群体”献唱。他曾率领爱心支教团奔赴贵州,前往希望小学支教,通过和孩子们的教学互动,在他们心中埋下音乐的种子。他曾参加“客逢狮城献温情慈善演唱会”,为自闭症协会筹款。他出任“天籁行动”公益大使,通过视频方式表达对听障人士无障碍建设的关注。他还担任“田埂上的童年”荷风艺术行动音乐会的艺术行动梦想大师,用歌声告诉生活在小村落里的孩子,你们都是降临人间的天使,每个人都应该有难忘的童年。
  这个没有被质疑压垮的大男孩,越活越自信,也越来越松弛。人们发现,周深除了歌唱得好,还很幽默。今年中秋晚会,以歌声传递正能量的周深第N次出现在央视的舞台上。记者问他中秋节最想做什么的时候,周深想也不想:“当然是奔月啊!因为奔月和西昌(央视中秋晚会在此举办)更配。”
  从留守儿童到不合格的医学生,再到新生代最被看好的歌手;从自卑敏感到与自己和解,再到活成更好的自己,周深说,他像是做了一场梦。这场梦里,一开始他很孤单,整天幻想有一束光照进来该有多好。这场梦做着做着,他自己就变成了那束光。而喜欢他的那些人,也在周深的冰与火之歌中,继续“做梦”,静静等待自己发光的那天。也许这束光,会一直延续下去;也许这束光,叫作“坚持自我”。
其他文献
小镇青年只要“醒来”,只要获得更理想的本土发展机遇,就将成为改变小镇“沉睡”局面的生力军。  媒体评论员 王钟的  过去一段时间,小镇青年离开家乡去大城市发展是主流,是大势,但近年来出生在三、四、五线城市和县城的青年选择在家乡创业、就业的比例不断提升,这与我国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推进乡村振兴的政策导向有直接关系。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 魏后凯  很多小镇青年身上闪动着“小白精神”:他们的出
期刊
Halloween, or All Hallows’ Eve, a holiday celebrated on the night of October 31, is a mix of ancient Celtic practices, Catholic religious rituals and European folk traditions that blended together ove
期刊
专心工作的技术工人  当前,全球制造业正在经历深刻变革,中国正加快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对技术工人、高技能人才需求极为迫切。但确有一些年轻人对进工厂当工人渐渐失去了兴趣,部分地方的制造企业出现“招工难”状况。可同时,也有另一些青年工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初心,创造着不平凡的人生。  今日之中国,“十四五”扬帆起航,已踏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这是一个培
期刊
他们是主动迎接时代变化的小镇新青年。他们带着新思维、新技能、新想法,投身小镇建设,促进小镇繁荣兴盛,也享受着小镇带来的新变化。做家乡向世界敞开的窗口  白雪蕾 崔艺璇 位威 陈南希 毛湛文  “你知道零下50摄氏度是啥样的吗?这里是中国最冷的小镇图里河镇。”  “你坐过有‘冰箱轮’的火车吗?这趟绿皮火车我坐了20多年。”  “在内蒙古深处,有这样一群护林人,一个小房间,一个瞭望塔,一待就是几十年。
期刊
当我们的镜头第一次聚焦时,这群被人们称为精英的青年人,正身处困境。他们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难题国外技术封锁,手中的科技攻关项目遭遇“卡脖子”难题。  供职于科技创新企业的他们,或在重大疾病领域创新生物药研发中绞尽脑汁,或在航天航空的星辰大海中艰难跋涉,或为细若发丝的半导体芯片材料反复试验。  “我们离科技创新最近,也离市场最近。”青年人果断地把握住机遇。  今天,这些年轻的科技工作者大多数都已突破难题
期刊
她是新中国首位女天文台台长,第一位担任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副主席的中国科学家,她的名字与“北京时间”紧密相连。她就是94岁高龄的中科院院士、上海天文台研究员叶叔华。“宇宙是如此浩瀚,人在宇宙中是何等渺小。我要用有生之年,为人类多做些好的事情。”带领中国精确度跃居世界领先地位  1927年,叶叔华出生在广州一个清贫的牧师家庭。年幼时,品学兼优的叶叔华经历了日本侵华战争,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她辗转来到广东连
期刊
Even if you haven’t touched a piano in years, you suffered through music lessons as a kid and you may have benefited from those lessons in ways you wouldn’t expect. When you train on a musical instrum
期刊
跟踪导练(一)  阅读理解  1—4 BDAA  选词填空  1. embarrassed2. Brilliant3. description4. amazing  5. instructions6. methods7. information8. enthusiastic  单句改错  1. among→between2. manner→manners  3. of→towards或to4. b
期刊
有时候,我参加一些活动,看见一些过了气的老艺术家、老演员、老歌手,坐在正如日中天的当红偶像旁边,眼神里透露出一种凄凉。那种反差,我看在眼里,也会触景生情,给自己一个警示。我偶尔也会面对一些类似的境况,某个新主持人突然火得一塌糊涂,要说我心里一点涟漪都没有,那是不可能的。但是我能做到,让自己心情平复,去客观淡定地接受这件事。  中央电视台是一个很容易让人成名的平台,不可避免地就会成为名利场,因为人就
期刊
“得小镇青年者得天下!”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小镇青年”这个多少有几分戏谑意味的词,变得越来越有分量了。有人说,“小镇青年”早已不是过去那个“土味”群体,也不再是“无名之辈”了,还有人说:“观察小镇青年,与其背后的县域经济,是洞悉中国经济未来发展应有的题中之义。”  小镇青年,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一个具有特殊性的青年群体,一般指出身于三、四、五线城市及区县、乡镇的年轻人。他们或在老家生活工作,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