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词汇衔接作为一种衔接手段(cohesive tie),是由一些语义上存在联系的词汇实现的。词汇衔接形成了语篇的有形网络,不仅对语篇连贯起着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从各个层面上反映了作者或说话者的交际或文章意图,强化语篇主题。本文从英汉两种语言两个方面举例分析了英汉语篇的词汇衔接,意图把语篇的衔接连贯更好的应用到语言学习中去。
【关键词】:词汇衔接;语篇;连贯
1. 词汇衔接的含义
词汇是语篇的基本要素并携带着大部分的语篇信息。但语篇并不是词汇的简单堆积和聚合,而是通过词汇间的语义选择,组织和聚合形成。而衔接是组织话语的纽带,方法自然多种多样。正如Halliday & Hason的Cohesion in English 中所述:Cohesion occurs where the interpretation of some element in the discourse is dependent on that of another. The one presupposes the other, in the sense that it cannot be effectively decoded except by resource to it. When this happens, a relation if cohesion is set up, and the two elements, the presupposing and the presupposed, are thereby at least potentially integrated into a text. Halliday & Hason將衔接手段一共分为五种,分别为指示(reference)、替代(substitution)、省略(ellipsis)、连接(conjunction)和词汇衔接(lexical cohesion)。前四种是语法手段,最后一种是词汇手段。根据他们的调查统计,词汇衔接占整个语篇衔接现象的42%,照应32%,连接12%,省略10%,替代4%。所以对于词汇衔接的研究非常有意义,因为它在所有衔接手段中占比重最大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种,对语篇结构和语篇意义的研究有很大帮助。
词汇衔接是指通过使用一些语义相互联系的词语,建立一个贯穿语篇的语义链条,构成语篇中话语组织的纽带,保证篇章的连贯性。语法手段是篇章中的显性连接,通过语法衔接可以更容易的识别句子间的形式组织和连接方法,而这样的衔接手段只能推断出作者的字面意思,而通过词汇衔接的线索,可以是语篇内一部分与另一部分在意义上连接起来,从而抓住组织和意义的结构,把握作者的思想。
2. 词汇衔接的分类
在话语衔接连贯领域非常经典的著作,Haliiday & Hason所著的Cohesion in English中将词汇衔接分为两类:词汇复现(reiteration)与词汇同现(collocation)。复现又分为重复(repetition),同义词或近义词(synonym or near-synonym),上义词(superordinate)和泛指词(general word)四种。同现或搭配表示出现在同一语义场的词汇项目同现的现象。
2.1 重复:
重复在语篇衔接中起着关键作用,使语篇在语义上更加连贯。例如:
(1)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绕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孙犁:《荷花淀》)
“苇眉子”在两个句子中重复出现,指称对象相同,从而将它所在的句子銜接起来。
(2)How many loved your moments of glad grace,
And loved your beauty with love false or true,
But one man loved the pilgrim soul in you,
And loved the sorrows of your changing face
(William Butler Yeats, When You Are Old)
该首抒情诗坦率地表达了诗人对情人毛姆(Maud Gonne)的纯洁的爱。所选四行诗中loved一词反复出现,大大加强了语篇的衔接性,把诗人对情人的爱表达得淋漓尽致,让人读罢感动不已。文学作品中,词项的重复常用来表达强烈的情感倾向。当极度悲伤或极度高兴等情感无法用合适的语言抒发时,词汇的重复就是一个很好的手段,再如一例:
(3)Lear: And my poor fool is hang'd. No, no,no life! Why should a dog, a horse, a rat have life, and thou no breath at all? Thou'll come no more. Never, never, never, never, never!
(Shakespeare, King Lear )
莎翁名剧《李尔王》中,惟一孝顺的小女儿Cordelia为拯救父亲李尔,率军队登陆多佛,不幸战败,被两个恶毒的姐姐绞死,而年迈的李尔王守着心爱的小女儿的尸体悲痛地死去。否定词no和never一再重复,强烈地表现出李尔王失去她后内疚不已、悲痛欲绝的心情。
2.2 近义词:
近义词是为了避免语篇中出现过多的不必要的重复,可以将不同句子中的语义单位有效连接起来,不仅使语篇衔接更加紧密,同时也使表达更加丰富多样。是从语言的经济性原则出发,从而增强语篇的连贯性,加强语篇的表达效果。例如: (4)宝玉听后吓了一跳,忙问道:“我昨日还看了他,怎么这么快就说不中用了呢?”茗说:“我也不知道,刚才是他家的老头子特来告诉我的。”宝玉听了,忙换了衣服,匆忙赶过来看秦钟。这时秦钟已昏过去了两三次,宝玉一见,不禁失声哭了出来。连叫几声,秦钟不答,竟已去了。秦钟既死,宝玉痛苦不已,好容易众人劝了半天才止住。
(黄新渠:《红楼梦<汉英双语精简本>》)
文中三个词语都是表达“死”的意思,用近义词避免了不必要的重复,同时也将两个段落有效衔接起来。
(5)Then you are going to be married,sir?”“Exact-ly-Pre-cise-ly:with your usual acuteness,you have hit the nail straight on the head. (Charlotte Bronte:Jane Eyre Chapter 23)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近义词在同一个小句(clause)内出现,其功能可能是以一个词解释另一个词的含义,起到将两个不同成分的词从意义上联系起来的作用。
2.3 反义词:
反义关系指词项之间意义相反、相对或互补关系。语篇中的反义复现,使具有相反意义的词项之间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对照中将语篇的前后意义衔接起来,达到语篇连贯的目的,也使话语的主题得到很好的强调。如:
(6)节前电视台的相声讽刺封建迷信思想的节日,还假借了一个迷信老夫之口,说有什么“光棍年”“寡妇年”“绝后年”,惹得听众哈哈大笑。可见,“禁忌”什么的,也已经驱除殆尽了。倒是那些穿新衣服啦,吃团圆饭啦,包饺子啦一类的习俗,却好好保持着。可以说,春节的习俗已经收到“扬弃”了。发扬了好的,健康的,而抛弃了坏的,腐朽的。
(秦牧:《北京春节》)
“驱除”和“保持”,“发扬”和“抛弃”,“好的”和“坏的”,“健康的”和“腐朽的”这四队反义词,彼此间互为参照,意义相反或相对,使它们所处的句子间有意义的紧密衔接起来。
(7)If we want light, we must conquer darkness.
(朱振武:《经典美文一日一读》)
(8)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朱自清:《匆匆》)
Light和darkness 在同一句中出现,营造了两种完全相反的生活状态,同时把其所在的两个小分句紧密连接起来。在朱自清的文章中出现了三队反义词,“去”和“来”,“枯”和“青”,“谢”和“开”,鲜明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于时光匆匆流逝的万分感慨。
2.4 上下义/局部—整体重现
上下义的主要意义为内包,即意义概括的词内包意义更为确定的词。前者为上义词或上坐标词:superordinate,后者为下义词或下坐标词:hyponym。例如:“花”是上义词,“玫瑰”“百合”“牡丹”“菊花”是其下义词,英语中animal是superordinate,tiger, lion, wolf, dog, bear, bird, snake, panda都是animal的下义词。整体与部分,例如:人与头,手,脚,腿。
(9)水果是从枇杷、荔枝、龙眼,一直吃到福橘!对一个孩子来说,还有什么比这个更惬意的呢?
(冰心:《我的父母之乡》)
(10)包袱送到柜臺上,我是仰着脸,伸着腰,用脚尖站起来送上去的,真不晓得当铺为什么摆起这么高的柜台! (蕭红:《当铺》)
(11)He wished for the thousandth time in his life that he had a dog, a golden retriever, maybe, for travels like this and to keep him company at home.
(Robert.James.Waller:The Bridges of Madison County)
冰心的文章中,单出现水果不够具体,语言的表达力显苍白,而用诸多下义词具体到枇杷、荔枝、龙眼,将文章与前文紧紧连结起来,增强了语篇的表现力。《当铺》中将“我”脸、腰、脚的每个动作都具体描写以后,作者已经为读者描写了一个生动的场面,无疑也增加了文章的连贯性。《廊桥遗梦》中Kincaid是名摄影记者,一生东奔西跑,内心世界十分孤独,非常渴望有人相伴,而狗成了他内心世界的寄托。retriever更加具体的表达出他地愿望,从而进一步表现出他的孤寂以及对真爱的渴望。
2.5 泛指词是名词中具有高度概括性的词语,可以说更高层次的上坐标词。也就是说,泛指词几乎可以概括其所属类别的所有个体。例如:People, person, man, woman, creature, place, thing, subject
(12)I turned to the ascent of the peak.The thing is perfectly easy.
诗中用the thing代替the ascent of the peak避免了重复,使语言更加简练,符合语言的经济原则。 2.6 同现或搭配
Halliday认为同现或搭配是一种“词汇共同出现的倾向性”。词汇的搭配是建立在语义基础上的,且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由一套语义相关联的词汇网构成。一般认为,同现关系主要有兩种,即因果关系与修饰关系。例如:
(13)The recovery of organs does not begin until after the heart stops beating and death is certified by a physician not affiliated with the transplant program.
(Los Angeles Times 92.7.4)
(14)他用握在手里的锥子指指子卿,指指我,接着又说:“为他们将来有文化,出息成两个文明人,跟我们当父亲的不一样!我腿残了,就不说我了,那就说俺那老弟!
(梁晓声:《泯灭》)
这两个例子中的词汇都属于因果关系的同现。Heart stop beating导致了death,而“有文化”才可以有“出息成文明人”的结果。
3.结语
词汇衔接作为一种衔接手段(cohesive tie),是由一些语义上存在联系的词汇实现的。词汇衔接形成了语篇的有形网络,不仅对语篇连贯起着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从各个层面上反映了作者或说话者的交际或文章意图,强化语篇主题。词汇是语篇的基本要素并携带大部分的語篇信息。词汇衔接的研究是语篇分析的一个重要方面。有助于提高在语篇层面上进行交际的能力,也能更好的讲语篇衔接的理论运用到英语学习中去。
参考文献:
1. M.A.K. Halliday, &Ruqaiya. Hasan, Cohesion in English [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
2. 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年。
3. 鞠玉梅. 英汉篇章中的词汇衔接手段极其文体效应 [J]. 外语教学,1999,(10)。
4. 徐剑英,承云,欧阳美和. 英汉词汇衔接与文本解读 [J]. 南昌大学学报,2005,(1)。
5. 张德禄. 语篇衔接中的形式和意义 [J]. 外国语,2005,(5)。
6. 赵彦春:“翻译中衔接———连贯的映现” [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2,(7)。
【关键词】:词汇衔接;语篇;连贯
1. 词汇衔接的含义
词汇是语篇的基本要素并携带着大部分的语篇信息。但语篇并不是词汇的简单堆积和聚合,而是通过词汇间的语义选择,组织和聚合形成。而衔接是组织话语的纽带,方法自然多种多样。正如Halliday & Hason的Cohesion in English 中所述:Cohesion occurs where the interpretation of some element in the discourse is dependent on that of another. The one presupposes the other, in the sense that it cannot be effectively decoded except by resource to it. When this happens, a relation if cohesion is set up, and the two elements, the presupposing and the presupposed, are thereby at least potentially integrated into a text. Halliday & Hason將衔接手段一共分为五种,分别为指示(reference)、替代(substitution)、省略(ellipsis)、连接(conjunction)和词汇衔接(lexical cohesion)。前四种是语法手段,最后一种是词汇手段。根据他们的调查统计,词汇衔接占整个语篇衔接现象的42%,照应32%,连接12%,省略10%,替代4%。所以对于词汇衔接的研究非常有意义,因为它在所有衔接手段中占比重最大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种,对语篇结构和语篇意义的研究有很大帮助。
词汇衔接是指通过使用一些语义相互联系的词语,建立一个贯穿语篇的语义链条,构成语篇中话语组织的纽带,保证篇章的连贯性。语法手段是篇章中的显性连接,通过语法衔接可以更容易的识别句子间的形式组织和连接方法,而这样的衔接手段只能推断出作者的字面意思,而通过词汇衔接的线索,可以是语篇内一部分与另一部分在意义上连接起来,从而抓住组织和意义的结构,把握作者的思想。
2. 词汇衔接的分类
在话语衔接连贯领域非常经典的著作,Haliiday & Hason所著的Cohesion in English中将词汇衔接分为两类:词汇复现(reiteration)与词汇同现(collocation)。复现又分为重复(repetition),同义词或近义词(synonym or near-synonym),上义词(superordinate)和泛指词(general word)四种。同现或搭配表示出现在同一语义场的词汇项目同现的现象。
2.1 重复:
重复在语篇衔接中起着关键作用,使语篇在语义上更加连贯。例如:
(1)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绕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孙犁:《荷花淀》)
“苇眉子”在两个句子中重复出现,指称对象相同,从而将它所在的句子銜接起来。
(2)How many loved your moments of glad grace,
And loved your beauty with love false or true,
But one man loved the pilgrim soul in you,
And loved the sorrows of your changing face
(William Butler Yeats, When You Are Old)
该首抒情诗坦率地表达了诗人对情人毛姆(Maud Gonne)的纯洁的爱。所选四行诗中loved一词反复出现,大大加强了语篇的衔接性,把诗人对情人的爱表达得淋漓尽致,让人读罢感动不已。文学作品中,词项的重复常用来表达强烈的情感倾向。当极度悲伤或极度高兴等情感无法用合适的语言抒发时,词汇的重复就是一个很好的手段,再如一例:
(3)Lear: And my poor fool is hang'd. No, no,no life! Why should a dog, a horse, a rat have life, and thou no breath at all? Thou'll come no more. Never, never, never, never, never!
(Shakespeare, King Lear )
莎翁名剧《李尔王》中,惟一孝顺的小女儿Cordelia为拯救父亲李尔,率军队登陆多佛,不幸战败,被两个恶毒的姐姐绞死,而年迈的李尔王守着心爱的小女儿的尸体悲痛地死去。否定词no和never一再重复,强烈地表现出李尔王失去她后内疚不已、悲痛欲绝的心情。
2.2 近义词:
近义词是为了避免语篇中出现过多的不必要的重复,可以将不同句子中的语义单位有效连接起来,不仅使语篇衔接更加紧密,同时也使表达更加丰富多样。是从语言的经济性原则出发,从而增强语篇的连贯性,加强语篇的表达效果。例如: (4)宝玉听后吓了一跳,忙问道:“我昨日还看了他,怎么这么快就说不中用了呢?”茗说:“我也不知道,刚才是他家的老头子特来告诉我的。”宝玉听了,忙换了衣服,匆忙赶过来看秦钟。这时秦钟已昏过去了两三次,宝玉一见,不禁失声哭了出来。连叫几声,秦钟不答,竟已去了。秦钟既死,宝玉痛苦不已,好容易众人劝了半天才止住。
(黄新渠:《红楼梦<汉英双语精简本>》)
文中三个词语都是表达“死”的意思,用近义词避免了不必要的重复,同时也将两个段落有效衔接起来。
(5)Then you are going to be married,sir?”“Exact-ly-Pre-cise-ly:with your usual acuteness,you have hit the nail straight on the head. (Charlotte Bronte:Jane Eyre Chapter 23)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近义词在同一个小句(clause)内出现,其功能可能是以一个词解释另一个词的含义,起到将两个不同成分的词从意义上联系起来的作用。
2.3 反义词:
反义关系指词项之间意义相反、相对或互补关系。语篇中的反义复现,使具有相反意义的词项之间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对照中将语篇的前后意义衔接起来,达到语篇连贯的目的,也使话语的主题得到很好的强调。如:
(6)节前电视台的相声讽刺封建迷信思想的节日,还假借了一个迷信老夫之口,说有什么“光棍年”“寡妇年”“绝后年”,惹得听众哈哈大笑。可见,“禁忌”什么的,也已经驱除殆尽了。倒是那些穿新衣服啦,吃团圆饭啦,包饺子啦一类的习俗,却好好保持着。可以说,春节的习俗已经收到“扬弃”了。发扬了好的,健康的,而抛弃了坏的,腐朽的。
(秦牧:《北京春节》)
“驱除”和“保持”,“发扬”和“抛弃”,“好的”和“坏的”,“健康的”和“腐朽的”这四队反义词,彼此间互为参照,意义相反或相对,使它们所处的句子间有意义的紧密衔接起来。
(7)If we want light, we must conquer darkness.
(朱振武:《经典美文一日一读》)
(8)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朱自清:《匆匆》)
Light和darkness 在同一句中出现,营造了两种完全相反的生活状态,同时把其所在的两个小分句紧密连接起来。在朱自清的文章中出现了三队反义词,“去”和“来”,“枯”和“青”,“谢”和“开”,鲜明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于时光匆匆流逝的万分感慨。
2.4 上下义/局部—整体重现
上下义的主要意义为内包,即意义概括的词内包意义更为确定的词。前者为上义词或上坐标词:superordinate,后者为下义词或下坐标词:hyponym。例如:“花”是上义词,“玫瑰”“百合”“牡丹”“菊花”是其下义词,英语中animal是superordinate,tiger, lion, wolf, dog, bear, bird, snake, panda都是animal的下义词。整体与部分,例如:人与头,手,脚,腿。
(9)水果是从枇杷、荔枝、龙眼,一直吃到福橘!对一个孩子来说,还有什么比这个更惬意的呢?
(冰心:《我的父母之乡》)
(10)包袱送到柜臺上,我是仰着脸,伸着腰,用脚尖站起来送上去的,真不晓得当铺为什么摆起这么高的柜台! (蕭红:《当铺》)
(11)He wished for the thousandth time in his life that he had a dog, a golden retriever, maybe, for travels like this and to keep him company at home.
(Robert.James.Waller:The Bridges of Madison County)
冰心的文章中,单出现水果不够具体,语言的表达力显苍白,而用诸多下义词具体到枇杷、荔枝、龙眼,将文章与前文紧紧连结起来,增强了语篇的表现力。《当铺》中将“我”脸、腰、脚的每个动作都具体描写以后,作者已经为读者描写了一个生动的场面,无疑也增加了文章的连贯性。《廊桥遗梦》中Kincaid是名摄影记者,一生东奔西跑,内心世界十分孤独,非常渴望有人相伴,而狗成了他内心世界的寄托。retriever更加具体的表达出他地愿望,从而进一步表现出他的孤寂以及对真爱的渴望。
2.5 泛指词是名词中具有高度概括性的词语,可以说更高层次的上坐标词。也就是说,泛指词几乎可以概括其所属类别的所有个体。例如:People, person, man, woman, creature, place, thing, subject
(12)I turned to the ascent of the peak.The thing is perfectly easy.
诗中用the thing代替the ascent of the peak避免了重复,使语言更加简练,符合语言的经济原则。 2.6 同现或搭配
Halliday认为同现或搭配是一种“词汇共同出现的倾向性”。词汇的搭配是建立在语义基础上的,且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由一套语义相关联的词汇网构成。一般认为,同现关系主要有兩种,即因果关系与修饰关系。例如:
(13)The recovery of organs does not begin until after the heart stops beating and death is certified by a physician not affiliated with the transplant program.
(Los Angeles Times 92.7.4)
(14)他用握在手里的锥子指指子卿,指指我,接着又说:“为他们将来有文化,出息成两个文明人,跟我们当父亲的不一样!我腿残了,就不说我了,那就说俺那老弟!
(梁晓声:《泯灭》)
这两个例子中的词汇都属于因果关系的同现。Heart stop beating导致了death,而“有文化”才可以有“出息成文明人”的结果。
3.结语
词汇衔接作为一种衔接手段(cohesive tie),是由一些语义上存在联系的词汇实现的。词汇衔接形成了语篇的有形网络,不仅对语篇连贯起着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从各个层面上反映了作者或说话者的交际或文章意图,强化语篇主题。词汇是语篇的基本要素并携带大部分的語篇信息。词汇衔接的研究是语篇分析的一个重要方面。有助于提高在语篇层面上进行交际的能力,也能更好的讲语篇衔接的理论运用到英语学习中去。
参考文献:
1. M.A.K. Halliday, &Ruqaiya. Hasan, Cohesion in English [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
2. 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年。
3. 鞠玉梅. 英汉篇章中的词汇衔接手段极其文体效应 [J]. 外语教学,1999,(10)。
4. 徐剑英,承云,欧阳美和. 英汉词汇衔接与文本解读 [J]. 南昌大学学报,2005,(1)。
5. 张德禄. 语篇衔接中的形式和意义 [J]. 外国语,2005,(5)。
6. 赵彦春:“翻译中衔接———连贯的映现” [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2,(7)。